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全国热电冷联产和利用低温余热溴化锂制冷学术研讨会于1992年12月10日至12日在河南开封举行。会议由中国动力工程学会工厂动力专委会组织。参加会议的有全国各大专院校,设计科研单位、施工安装制造厂家等61个单位85名代表。大会收到论文35篇交流资料10篇,大会宣读论文13篇,其他为专题小组交流。主要交流内容有:(1)热电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3,(3)
为了提高塔中油田燃气电站燃气的综合利用率,回收燃气轮机余热,减少能源的浪费,找到相适应的余热回收方式,通过对塔中油田燃气电站机组运行现状、余热及作业区用能需求的分析,提出热电冷联产方式回收利用燃气电站余热,并对热电冷联产系统在塔中油田燃气电站运用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得出热电冷联产系统比较符合塔中油田电站的实际情况,具有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环保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3,(25)
热电联产利用发电后工作介质的热能,以蒸汽或热水形式向用户供热,热电联产方式可以大大提高热能利用率,减少CO2排放量。它有多种组合形式,如采用背压汽轮机系统、抽汽凝汽式汽轮机系统、燃气轮机余热利用系统、内燃机余热利用系统,以及联合循环余热利用系统等。它可由工厂自备电厂实现,也可由公用事业的大型热电厂实现。大型热电厂有规模大、效率高、环境保护易于实现等优点,但也有热网投资大、运行损耗大等缺点。它适用于热负荷集中的工厂区或城区供热。  相似文献   

4.
全国集中供热及余热利用学术会议在成都召开1994年ll月16~20日,全国集中供热及余热利用学术会议在成都举行。会议由中国动力工程学会工厂动力与节能分会,及工厂动力专委会联合举办,成都市机械工程学会热能专业委员会承办。大会由中国动力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寇...  相似文献   

5.
污泥厌氧消化/热电联产是一项重要节能工艺技术,对于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意义重大。完善的管理是保证污泥消化及热电联产系统稳定高效运行的关键环节。麦岛污水处理厂将Multiflo~?Trio初沉污泥与生物滤池剩余污泥进行混合,形成沼气产率较高的混合污泥,并进行中温厌氧消化,所产沼气进入热电联产系统用于发电及沼气锅炉,回收余热作为污泥消化及厂区采暖热源。10余年来,麦岛污水处理厂的污泥消化及热电联产系统实现了安全、稳定、高效的运行,保证了污泥的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理及利用。介绍了青岛麦岛污水处理厂污泥厌氧消化及热电联产的运行情况,探讨如何在污泥消化及热电联产间做好运行管理和调控,使之形成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6.
热、电、冷联产联供,是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条件下,在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综合供热系统,由于它使用已有热源厂(热电厂、集中锅炉房或工业企业的余热)的蒸汽和热力管网,因而有投资省,提高热源厂夏季低谷的热负荷,减少城市空调制冷的用电量等优点,又由于澳化锂制冷机不用氯氟烃(俗称氟里昂)因而有利于环境保护,所以热、电、冷联供是节能、节电和有利环保的先进的技术,应积极宣传推广。1997年9月20—23日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热电专业委员会,中国动力工程学会工厂动力与节能分会,热力专…  相似文献   

7.
<正>1热电联产的概念和对环保的积极意义热电联产,简称CHP(combined heat and power),是指电厂在生产电力的同时,利用做过功的工艺过程汽或者乏汽同时对外供热的生产工程。热电联产可以有效地利用余热,提高电厂的总热效率。热电联产在我国北方地区采暖季节需要提供采暖的热源,可以减少手烧炉和工业锅炉的使用。在南方地区主要用于夏季需要提供以热源为驱动力的制冷负荷,目前大部分采用分户式制冷的方式。热电联  相似文献   

8.
翼柳颖 《区域供热》2014,(1):104-108
通过分析目前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热源及热网技术水平、运营模式、盈利情况等,提出发电公司由趸售热能模式向源网合一模式转变所需要的前提条件,同时结合吸收式余热回收大温差供热技术与传统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技术的对比分析,对运行成本进行比较测算。  相似文献   

9.
随着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政策在全国范围内的实施,各级地方政府加快了拆除高耗能、高污染、低热效率的区域小锅炉的步伐。而热电联产机组及大吨位锅炉具有节约燃料和减少环境污染的特点,在未来将成为我国主要的集中供热主体。目前热电联产热源主要来源为电厂和尖峰锅炉,而电厂余热是主要供热热源。随着城市化发展进程的不断加速,供热规模越来越大,如果不扩大热源的供给,热电联产式供热发展规模会受到约束。拓宽热能供给渠道,将高能耗工业,包括化工、钢铁、有色、建材、炼油产生的大量废热、余热并入热网,利用低品位热源的潜热,使供热系统成为工业废热、余热的终端利用者。  相似文献   

10.
正2016年5月30日,中国国际暖通高峰论坛——新能源及供热技术在北京举行。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夏建军副教授作了《对热电联产和工业余热供热系统形式的一些看法》的报告,结合工程实例总结了一套低品位工业余热集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结合甘肃某能源中心2台350MW热电联产机组乏汽余热回收供热改造工程实例,通过从影响机组发电、乏汽余热利用能力、改造方案经济性等因素,对两种改造方案进行对比分析,讨论电厂热能梯级利用节能技术与资源综合利用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浙能长兴天然气热电联产工程SCC5-4000F燃气轮机余热锅炉给水系统及汽包水位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3.
该文从现有的水泥生产线回转窑筒体余热回收技术背景出发,介绍了回转窑筒体散热及回收利用情况,同时采用热电冷联产,夏季采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制冷,冬季产生热水供暖,过渡季采用闪蒸技术提高余热发电系统发电量,从而更加合理的利用回转窑筒体散热。  相似文献   

14.
热电联产,即热量和用于发电的动力联产在法国和全世界已成为一种被人们熟知和广泛利用的技术,它使燃气能源的最终用途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而冷热电联产技术,即将热电联产与制冷结合起来,还不太为世人所知。然而,这种类型的装置应该能获得接近最佳状态的效率。  相似文献   

15.
斯特林热电联产装置的性能测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试了一台带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的斯特林热电联产装置的热力性能。结果表明,斯特林热电联产装置在噪声、污染物排放等环节具有非常突出的优点,采用烟气冷凝技术可以较大幅度地提高系统的总效率。  相似文献   

16.
《低温建筑技术》2016,(11):134-136
太阳能热电联产系统的研究已成为太阳能利用技术研究的热点。本文分析了目前国内太阳能热电联产系统的研究现状,总结了太阳能热电联产系统的热利用形式。此外阐述了现阶段的热需求,结合太阳能热电联产系统的热利用研究现状,对热电联产中的产热能否满足实际热需求进行探讨,并对太阳能热电联产系统的热利用形式进行了展望,提出了基于太阳能热电联产系统热利用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李锋  付林  赵玺灵 《区域供热》2013,(3):52-55,69
常规燃气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系统,烟气的排烟温度一般高达90℃以上,能源浪费极为严重。本文针对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基于吸收式换热的热电联产烟气余热回收技术,并通过北京市某燃气热电厂利用该项技术进行供热改造的工程实例,介绍了技术的工艺流程,并从节能效益、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上分析了该技术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燃气发动机热电联产系统的余热回收供热水系统的设计方案。探讨了余热热水温度的确定、控制,余热热水循环泵扬程的确定,烟气换热器的压力控制,余热换热器的容量,水箱的容积、温度设定、控制与布置,热水锅炉热功率的确定。  相似文献   

19.
陈强  杨宝锐 《区域供热》2023,(1):98-101
“双碳”背景下,煤炭价格上涨,带动下游蒸汽价格大幅上扬,电驱离心式热泵在热电厂循环冷却水余热回收中初露头角。结合金昌某电厂330 MW热电联产机组循环冷却水余热回收供热改造工程实例,从循环冷却水余热利用能力、改造方案经济性等因素方面,对吸收式热泵和离心式热泵两种改造方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多级电驱离心式热泵在回收热电厂循环冷却水余热中的经济性优于传统吸收式热泵。  相似文献   

20.
分析青岛市的清洁供热能源条件,对清洁供热发展策略进行探讨,对推进清洁供热发展提出建议。青岛市清洁供热能源条件良好,大型热电联产、工业余热、城市污水热能、垃圾焚烧发电余热、核热电联产等形成的清洁热源可作为清洁供热的基础热源。天然气适合作为清洁供热转型过程中的过渡能源,远期以调峰功能为主。对于氢能,应积极探索应用,发展试点,以点带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