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应用化工》2022,(5):1152-1155
综述了膜分离技术在空气除湿、天然气除湿、烟气除湿和单体气除湿领域的研究现状,阐述了各除湿设备的工作原理和优缺点,并提出膜法除湿和其它除湿方法耦合是今后研究和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应用化工》2022,(2):494-497
综述了冷凝除湿、溶液除湿、膜除湿、旋流板除湿、加压除湿、联合除湿技术在湿烟气除湿领域的研究现状,阐述了不同除湿技术工作原理的区别和优缺点,并提出加压除湿,联合除湿技术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新型除湿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空气除湿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是-个很重要的课题.但是,传统的除湿技术例如冷冻除湿,液体除湿等,虽然已经被广泛应用,但是仍有-定的不足.针对这些不足,很多新型的除湿技术应运而生.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些新型除湿技术,包括膜除湿、热泵除湿、HVAC除湿、热电冷凝除湿和电化学除湿等技术,介绍了它们的工作原理、优缺点以及装置等,并且指出了它们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应用化工》2022,(6):1428-1432
简要介绍了膜法除湿原理和除湿膜分类,重点探讨了高分子聚合膜的研究进展,包括常规膜材料的改性研究和新兴膜材料的发展,膜法除湿技术在样气分析、压缩空气干燥和环境空气除湿等领域的应用情况表明,该技术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简要介绍了膜法除湿原理和除湿膜分类,重点探讨了高分子聚合膜的研究进展,包括常规膜材料的改性研究和新兴膜材料的发展,膜法除湿技术在样气分析、压缩空气干燥和环境空气除湿等领域的应用情况表明,该技术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除湿制冷系统及除湿器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引 言 除湿制冷是利用室外气流通过除湿器除去水份,然后再通过换热器或冷却器以降低空气温度,最后再通过加湿蒸发冷却的制冷方法。由于除湿制冷中系统和环境之间有质量(水蒸气)传递,故我们称之为开式系统。 Penning早于1955年开发了用分子筛作除湿剂的除湿制冷系统。自从60年代中期以来,人们对该课题的研究渐趋活跃。尤其  相似文献   

7.
一种新型环保、节能除湿技术——热电冷凝除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廷安  奚红霞  李忠  夏启斌  陈金建 《化工进展》2006,25(11):1276-1283
回顾了传统除湿技术的发展以及目前所存在的弊端。系统介绍了热电冷凝除湿技术的工作原理、理论模型、国内外研究进展。详细比较了热电冷凝除湿技术与传统除湿技术,表明随着热电技术的发展、热电冷凝装置性能的提高以及太阳能电池的成本降低,热电冷凝除湿技术作为一种节能、环保的新型除湿技术,将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邵彬  殷勇高  张小松 《化工学报》2016,67(9):3566-3573
在压缩空气溶液除湿实验平台上,分别以LiBr和LiCl水溶液作为除湿剂,实验研究了两种溶液在压缩空气溶液除湿系统中的除湿性能。以溶液表面水蒸气分压力作为比较基准,压缩空气出口含湿量和除湿量作为除湿性能的评价指标,对二者的除湿能力进行比较分析。同时基于压缩空气溶液除湿器传热传质模型,结合实验数据,研究了LiBr、LiCl溶液与压缩空气间的传质系数大小以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处理工况下,采用LiCl溶液对压缩空气进行除湿能得到更低的空气出口含湿量和更高的除湿量,LiCl溶液除湿过程的传质系数也高于LiBr溶液,即在压缩空气溶液除湿系统中LiCl溶液具有更优的除湿能力和传质性能。  相似文献   

9.
溶液除湿能力强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秀伟  张小松  王庚  曹熔泉 《化工学报》2008,59(10):2442-2447
利用溶液除湿的制冷空调系统有着非常积极的节能意义,但与固体吸附除湿相比,溶液吸收除湿暴露了它除湿能力较差的缺点,这使它的应用普及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抑制。为了提高溶液除湿能力,本文介绍了从除湿器和除湿溶液两个方面进行改进的研究结果:利用固体吸附剂对溶液除湿器表面进行了处理;利用混合溶液作为溶液除湿剂。本文利用电解质溶液理论对LiCl和CaCl2为代表的混合溶液进行了相关热物性的研究,并提出了选择理想溶液除湿剂及其合适配比的解决方案;进行了相应的除湿实验:实验结果揭示了改进的除湿器不仅从增大除湿面积方面对溶液除湿能力强化有所贡献,还可能存在着吸附势叠加的功效;混合溶液的使用使得溶液除湿能力相对于使用单种溶液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0.
概括了一些传统气体干燥方法和装置及其最新进展,并比较其优缺点,适用范围。在此基础上,介绍一些新兴气体干燥技术及其工作原理,包括膜法除湿、热泵除湿、热电冷凝除湿和电化除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