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正>无损检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依托南昌航空大学"无损检测"专业(我国高校最早设置专业,现为测控技术与仪器-无损检测方向),于2005年12月经教育部批准立项建设,2008年10月通过建设验收,201 8年12月通过教育部评估。实验室以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战略规划纲要为指导,以无损检测技术为总的研究发展方向,充分发挥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光学工程学科和材料科学与工程等学科交叉的优势与特色,在电磁与声学检测技术、光电检测技术、无损检测智能化研究方向上,坚持自主创新,着力解决国民  相似文献   

2.
<正>无损检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依托南昌航空大学"无损检测"专业(我国高校最早设置专业,现为测控技术与仪器-无损检测方向),于2005年12月经教育部批准立项建设,2008年10月通过建设验收,201 8年12月通过教育部评估。实验室以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战略规划纲要为指导,以无损检测技术为总的研究发展方向,充分发挥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光学工程学科和材料科学与工程等学科交叉的优势与特色,在电磁与声学检测技术、光电检测技术、无损检测智能化研究方向上,坚持自主创新,着力解决国民  相似文献   

3.
正无损检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依托南昌航空大学"无损检测"专业(我国高校最早设置专业,现为测控技术与仪器一无损检测方向),于2005年12月经教育部批准立项建设,2008年10月通过建设验收,2018年12月通过教育部评估。在中国向制造强国/检测强国转变、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下,实验室紧密围绕国防工业和社会经济建设发展所需要的先进无损检测技术和高端装备,开展检测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以无损  相似文献   

4.
<正>无损检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依托南昌航空大学"无损检测"专业(我国高校最早设置专业,现为测控技术与仪器-无损检测方向),于2005年12月经教育部批准立项建设,2008年10月通过建设验收,201 8年1 2月通过教育部评估。实验室以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战略规划纲要为指导,以无损检测技术为总的研究发展方向,充分发挥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光学工程学科和材料科学与工程等学科交叉的优势与特色,在电磁与声学检测技术、光电检测技术、无损检测智能化研究方向上,坚持自主创新,着力解决国民  相似文献   

5.
正无损检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依托南昌航空大学"无损检测"专业(我国高校最早设置专业,现为测控技术与仪器一无损检测方向),于2005年12月经教育部批准立项建设,2008年10月通过建设验收,2018年12月通过教育部评估。在中国向制造强国/检测强国转变、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下,实验室紧密围绕国防工业和社会经济建设发展所需要的先进无损检测技术和高端装备,开展检测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以无损  相似文献   

6.
《失效分析与预防》2021,(1):I0002-I0002
无损检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依托南昌航空大学"无损检测"专业(我国高校最早设置专业,现为测控技术与仪器-无损检测方向),于2005年12月经教育部批准立项建设,2008年10月通过建设验收,2018年12月通过教育部评估。  相似文献   

7.
正无损检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依托南昌航空大学"无损检测"专业(我国高校最早设置专业,现为测控技术与仪器—无损检测方向),于2005年12月经教育部批准立项建设,2008年10月通过建设验收,2018年12月通过教育部评估。  相似文献   

8.
<正>无损检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依托南昌航空大学"无损检测"专业(我国高校最早设置专业,现为测控技术与仪器-无损检测方向),于2005年12月经教育部批准立项建设,2008年10月通过建设验收,201 8年12月通过教育部评估。实验室以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战略规划纲要为指导,以无损检测技术为总的研究发展方向,充分发挥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光学工程学科和材料科学与工程等学科交叉的优势与特色,在电磁与声学检测技术、光电检测技术、无损检测智能化研究方向上,坚持自主创新,着力解决国民经济和国防科技工业领域安全相关的基础理论、新技术与新工艺、重大关键技术与共性技术问  相似文献   

9.
正无损检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依托南昌航空大学"无损检测"专业(我国高校最早设置专业,现为测控技术与仪器—无损检测方向),于2005年12月经教育部批准立项建设,2008年10月通过建设验收,2018年12月通过教育部评估。在中国向制造强国/检测强国转变、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下,实验室紧密围绕国防工业和社会经济建设发展所需要的先进无损检测技术和高端装备,开展检测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0.
<正>无损检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依托南昌航空大学"无损检测"专业(我国高校最早设置专业,现为测控技术与仪器-无损检测方向),于2005年12月经教育部批准立项建设,2008年10月通过建设验收,2018年12月通过教育部评估。实验室以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战略规划纲要为指导,以无损检测技术为总的研究发展方向,充分发挥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光学工程学科和材料科学与工程等学科交叉的优势与特色,在电磁与声学检测技术、光电检测技术、无损检测智能化研究方向上,坚持自主创新,着力解决国民经济和国防科技工业领域安全相关的基础理论、新技术与新工艺、重大关键技术与共性技术问题,为我国的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提供科学技术支撑,成为在国内外学术界与产业界有影响的高水平研究实验平台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实验室自主开发涡流检测仪器和弱磁检测仪器、超声  相似文献   

11.
信息动态     
南昌航院无损检测专业校友沙龙在京举办金秋十月,和风送爽。南昌航空工业学院无损检测专业北京地区部分校友,于10月14日上午在爱德森公司北京办事处举办了首届校友沙龙,约有来自航空、航天、机械、石化、民航和高校、科研院所的21位校友参加。在沙龙上,校友们高兴地听取了南昌航院任吉林教授介绍学校无损检测专业20余年的发展,以及2005年获准教育部无损检测技术重点实验室立项建设的喜讯。并且,结合各自的体会,对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从学校专业的定位、教学科研水平与中国无损检测事业的关系,如何与工程应用相结合、发展的层次和特色等方面畅…  相似文献   

12.
《无损检测》2012,(5):53-53
2012年电磁、超声检测技术发展国际研讨会定于2012年8月16-19日在南昌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分会主办,南昌航空大学无损检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承办。会议将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到会作主题报告,同时为无损检  相似文献   

13.
正无损检测仪器校准和材料性能测试主管专业要求金属材料、材料加工、无损检测、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等相关专业学历要求硕士及以上学历岗位职责(1)熟悉无损检测器材(无损检测各方法的仪器设备耗材)方向的发展动态,掌握无损检测仪器校准和无损检测材料性能测试方法;(2)根据行业发展需求,适时组建团队,研究和策划新的无损检测器材检测或校准的测试项目;(3)负责维护实验室无损检测器材检测或校  相似文献   

14.
正无损检测仪器校准和材料性能测试主管专业要求金属材料、材料加工、无损检测、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等相关专业学历要求硕士及以上学历岗位职责(1)熟悉无损检测器材(无损检测各方法的仪器设备耗材)方向的发展动态,掌握无损检测仪器校准和无损检测材料性能测试方法;(2)根据行业发展需求,适时组建团队,研究和策划新的无损检测器材检测或校准的测试项目;(3)负责维护实验室无损检测器材检测或校准领域  相似文献   

15.
正无损检测仪器校准和材料性能测试主管专业要求金属材料、材料加工、无损检测、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等相关专业学历要求硕士及以上学历岗位职责(1)熟悉无损检测器材(无损检测各方法的仪器设备耗材)方向的发展动态,掌握无损检测仪器校准和无损检测材料性能测试方法;(2)根据行业发展需求,适时组建团队,研究和策划新的无损检测器材检测或校准的测试项目;(3)负责维护实验室无损检测器材检测或校准领域  相似文献   

16.
《无损检测》2012,(5):24-24
2012年电磁、超声检测技术发展国际研讨会定于2012年8月16日-19日在南昌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分会主办,南昌航空大学无损检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承办。会议将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到会做主题报告,同时为无  相似文献   

17.
<正>2014年5月23日,第三届(2014)中日超声无损检测先进技术研讨会暨仪器展示会在北京举行。会议由全国无损检测学会和南昌航空大学无损检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办,日本探头株式会社、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声学微机电系统实验室和爱德森(厦门)电子有限公司联合承办。中国科学  相似文献   

18.
《无损探伤》2012,(2):3-3
据悉,根据《教育部关于公布2011年度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备案或审批结果的通知》(教高[201212号)精神,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应用物理学(无损检测方向)”本科专业于2012年3月获教育部批准,并于2012年开始招生,该专业的设置填补了广东省无损检测方向本科教育的空白。  相似文献   

19.
任吉林 《无损检测》2008,30(4):248-249
介绍了30年来南昌航空大学无损检测专业的建设过程,内容包括专业溯源、专业建设历程、专业特色形成、学会的关心支持、共谋发展及迎接未来等。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无损检测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和对我国无损检测技术进步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正2016年1月9日,"无损检测与光电传感技术及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揭牌仪式在南昌航空大学逸夫楼广场隆重举行,南昌航空大学党委书记傅克刚教授、副校长黎明、何兴道、刘卫东,国家杰青、合肥工业大学教授何怡刚,中航工业北京航材院副总工程师、学校无损检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陶春虎,合作企业代表、厦门爱德森公司总经理林俊明研究员,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以及测试与光电工程学院师生代表100余人参加了仪式。傅克刚、何怡刚、陶春虎、林俊明共同为工程实验室揭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