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基于FPGA的HDB3编译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分析NRZ(单极性不归零码)码与HDB3码(三阶高密度双极性码)之间的转换原理,并介绍了用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完成HDB3编译码器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2.
一种基于VHDL的HDB3码编码器的设计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进 《电子工程师》2008,34(8):28-31
数字基带信号的传输是数字通信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HDB3(三阶高密度双极性码)编码是数字基带信号传输中常用的传输码型。HDB3编码无直流成分且连0串符号最多只有3个。该种码型通过正负极性交替消除传输信号中的直流成分,降低功耗。文中基于VHDL设计了HDB3编码器,实现了编码过程中的插V及插B模块;通过插入正反极性电平信号解决了串行码元中连0多于4个时的情形。在MAX+PLUSⅡ工具中进行了仿真、调试,结果表明实现了HDB3编码功能,能实现基带信号在基带信道中直接传输与提取,同时能很好地提取定时信号。  相似文献   

3.
在基带传输系统中常需要进行NRZ码和HDB3码间的相互转换。基于CPLD设计了一种能实现该种转换的HDB3码编译码器。该编译码器能进行并行发送编码和接收译码,并带有误码检测和位同步提取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程斌  钱敏 《电子工程师》2009,35(1):14-16
数字基带信号的传输是数字通信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HDB3编码是数字基带信号传输中常用的传输码型。HDB3编码无直流成分且连0串符号最多只有3个。该种码型通过正负极性交替消除传输信号中的直流成分,可降低功耗。文中基于VHDL设计了HDB3编/解码器;通过插入正反极性电平信号解决了串行码元中连0多于4个时的情形。在MAX+PLUSII工具中进行了仿真、调试,结果表明实现了HDB3编/解码功能。  相似文献   

5.
设计一个基于FPGA的基带信号码发生器。首先简要介绍了单极性非归零码、双极性非归零码、单极性归零码、双极性归零码、差分码、交替极性码、分相码、传号反转码等8种基带码的基本特点,然后根据码型转换原理设计发生器模块。程序采用VHDL进行描述,并用Modelsim软件仿真实现所有功能,最后将功能集成到FPGA上,产生的基带码稳定、可靠,可满足不同数字基带系统传输需要。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HDB3编/译码器的设计.以常用的51系列单片机为核心,结合外围电路,实现了HDB3编/译码器的功能.在单片机应用系统之间的数字基带通信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HDB3编译码电路的FPGA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DB3码(3阶高密度双极性码)保持AMI码极性反转的特点,减少连0串的长度,有利于提取定时信息,广泛用于数字通信系统中。针对现有HDB3编码器中存在编码复杂、输出延时长等缺点,设计一种统一位置判断和极性判断的HDB3编码器,并从实际应用出发,将误码检测和位同步提取融入译码器芯片中。仿真和实测表明,编译码功能正确,且相对延时较小、灵活性高,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基于Simulink的双极型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imulink是Matlab中动态系统建模、仿真和分析的一个集成环境,根据双极型码可以在电缆等无接地的传输线上传输,并且双极型码也得到较多的应用,利用离散滤波器,模拟码间串扰,在对数字基带传输系统进行分析基础上,分析了双极性基带信号的误码率问题,利用Simulink描述了双极型无码间干扰的数字基带系统和有码间数字基带系统,并进行仿真结果的分析,仿真结果和理论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
在数字通信中,来自计算机等终端的信号或者是模拟信号经过数字化处理后的信号等都被称为基带信号。本文通过分析通信系统基带传输的常用码型,常用基码转换成基本二进制码的方法,设计一款用于教学的简单数字基带信号显示系统设计,可以对其输入随机二进制码,选择不同的码制转换为波形显示,并用液晶显示各码的波形,对于学习常用基码的初学者有很大帮助,且很有利于教学使用。  相似文献   

10.
三阶高密度双极性信号编译码的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直接传输光通信系统中三阶高密度双极性信号编译码实现方法,分析了三阶高密度双极性信号编、译码规则,并用硬件描述语言构建了其编、译码模型,通过EDA技术实现仿真,验证了其设计的有效性,对设计数字基带通信系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