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湖南省柿竹园矿床是特大型钨、钼、铋、萤石、锡多金属矿床。冶金部矿冶研究总院、冶金部矿冶研究所、柿竹园多金属矿等单位与湖南冶金研究所合作,对该矿区矿石选矿工艺进行了研究;并对其云英—矽卡岩型矿石进行了为时五年工业试验.试验流程是:粗磨—重选回收部分粗粒钨矿物;混合浮选黑白钨;重选和浮选粗精矿分别精选;混合—优先浮选流程回收钼铋矿物;浮选法回收萤石。上述流程获得较好的指标。WO_3、Mo、Bi、CaF_2回收率分别为81.69%、83.55%、68.29%、28.76%。白钨精矿、黑钨精矿、钼精矿、铋精矿和萤石精矿品位分别达到67.52%、66.29%、46.72%、29.17%、97.31%。  相似文献   

2.
<正> 金川镍矿是我国特大型超基性熔离型硫化铜镍矿床。该矿分四个矿区,其中以二矿区规模最大矿石品位最高,矿石中伴生有十多种有价元素,是金川生产镍和其它有价金属的主要矿石来源。为开发二矿区,早在六十年代后期即着手进行选矿试验研究,七十年代后期又采过几批矿样进行试验。如冶金部矿冶研究总  相似文献   

3.
<正> 金川有色金属公司是我国重要镍基地。为合理利用二矿区富矿,有关单位曾做过不同方案的选矿工艺的试验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其巾中性介质选矿工艺连续选矿试验,于1981年6月17~26日在冶金部矿冶研究总院进行,由于参加试验人员的共同努力,获得成功。试验表明,所制定的中性介质选矿工艺流程结构简单合理,操作顺利,设备运转正常,选矿指标  相似文献   

4.
<正> 冶金工业部委托江西铜基地总指挥部于1980年12月在江西武山铜矿,召开了整体钢筋混凝土假顶分层崩落法技术鉴定会。武山铜矿北矿带属赋存条件复杂的高品位硫化铜矿床,矿体及围岩均不稳固。1977年冶金部向冶金部矿冶研究总院、江西有色冶金研究所和武山铜矿下达了武山铜矿分层崩落法强化开采技术的试验研究任务。通过三年的工业试验,将方块组合式钢筋混凝土假顶、棚子支护、绞车回柱放顶工艺,改  相似文献   

5.
会议消息     
<正> 科委召开田菁胶生产和应用技术交流会国家科委新材料局于2月3日和15日,在冶金部矿冶研究总院主持召开了田菁胶生产和应用技术交流会。冶金部、石油部、煤炭部、石油化工研究院、北京造纸研究所、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和矿冶研究总院等单位代表参加了会议。田菁是一种耐涝、耐盐碱瘠薄土质的一年生豆科草木植物。田菁粉含有丰富的羟基,对水有很大亲和力,能吸收多倍的水而膨胀并产生水合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 焦家金矿与北京有色冶金设计研究总院、冶金部矿冶研究总院、东北工学院等单位合作,对焦家金矿采矿方祛进行了三年的试验研究工作。先后完成了充填材料性能测试,尾砂分级效果、分级尾砂产率测定,立式砂仓放砂性能和充填系统工业试验,锚杆护顶试验,应用絮凝剂降低水泥离析试验等一系列研究工作。最后确定以上向水平分层胶结充填工艺回采矿房和上向水平分层尾砂充填工艺回来间柱的两步骤回采方法。1981年11月  相似文献   

7.
<正> 由冶金部矿冶研究所承担的香花岭锡矿香花铺矿区钨铅锌萤石综合回收选矿试验研究已经完成。1982年10月湖南省冶金局在长沙主持召开了技术鉴定会。参加会议的有14个单位的30名代表。会议听取了长沙矿冶研究所作的《香花铺矿区钨铅锌萤石选矿综合回收试验研究报告》和《香花铺矿区萤石交代岩型钨铅锌矿石的选矿工艺矿物学研究报告》,并通过了技术鉴定书。代表们认为:试验提供的工艺流程合理,简单,可行,能够获得低钼特级Ⅱ类或Ⅰ类的白钨精  相似文献   

8.
<正> 汤丹矿选矿厂的浮选用水为矿坑水,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其水质如表1。我矿采用冶金部矿冶研究总院实验厂制造的方型永磁式磁水器处理浮选用水,与未经磁处理的硬水比较,用磁水器处理的水浮选我矿氧化铜矿石,小型试验的全铜回收率提  相似文献   

9.
<正> 冶金部矿冶研究总院研制了可对部分选矿厂的浮选工艺流程进行评价和浮选槽数优选的计算机软件。在选矿厂现有浮选工艺条件下,根据浮选速度常数的测定,将其输入浮选模型进行模拟计算,以  相似文献   

10.
山西省冶金局受冶金部委托,于1979年6月20~23日在中条山有色金属公司召开铜矿峪提高铜精矿品位试验鉴定会。出席会议有厂矿、科研、设计、高等院校等10个单位的代表33名。提高铜精矿品位、降低二氧化硅含量的试验是为了满足铜矿峪矿扩大生产规模和新建第二冶炼厂的需要。经冶金部批准,中条山有色金属公司矿冶研究所和北京有色冶金设计研究总院于1978年6~9月在现场做了一段磨矿、中矿再磨、粗精矿再磨等  相似文献   

11.
<正> 1981年11月7日,冶金部矿冶研究总院进行了“八一届选矿工程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会”。三位研究生在会上报告了自己的研究成果,解答了答辩委员会委员们提出的疑问,虚心地接受了一些正确的意见,顺利地通过了这次国家考核,按计划完成了研究生的学业。答辩委员会由矿冶研究总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张卯均高级工程师、东北工学院丘继存教授、北京钢铁学院姚书典副教授、矿冶研究总院副总工程师兼选矿研究室主任吕永信高级工程师、矿冶研究总院高级工程师幸伟中副博士等五人组成。  相似文献   

12.
<正> 冶金部于1981年10月16~17日在宣钢龙烟铁矿召开了EL系列乳化炸药工业生产设备鉴定会。出席会议的有冶金部所属的有关科研、设计院所和露天、井下矿山等25个单位,69名代表。在会议上,全体代表听取了矿冶研究总院和龙烟铁矿所做的“EL系列乳化炸药工业生产设备的研制”、“生产设备在生产中应用”和“生产过程自动测温”的报告。会议期间代表们参观了201炸药厂的从硝铵破碎、炸药生产、自动测温到成品包装的整个机械化生产线。矿冶研究总院和龙烟铁矿根据冶金部对EL系列乳化炸药定型生产、推广应用的要求,从1981年  相似文献   

13.
<正> 首届选矿年评报告会于1981年12月27~31日在北京召开。这次报告会是由中国金属学会选矿学术委员会、北京金属学会、冶金部有色金属选矿情报网、冶金部矿冶研究总院联合举办的。参加这次会议的有科研、设计、生产、教学等部门的245个单位三百多名代表。中国金属学会常务副秘书长王之玺,中国金属学会选矿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张卯均,国家有色金属工业管理总局矿山司负责人高鹏、北京金属学会常务理事李永蔚、李毓康,冶金部矿冶研究总院院长戴涛、副院长东乃良等同志参加了会议。张卯均同志致开幕词,他说:这次报告会的主  相似文献   

14.
<正> 1981年12月22~24日,国家有色金属工业管理总局组织召开了对冶金部矿冶研究总院研制的XL-1型旋流水析仪的技术鉴定会。会议一致通过了XL-1型旋流水析仪技术鉴定证书。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冶金部、国家有色总局及其所属的科研、生产、设计部门,及二机部、建材部、地质部、水电部的有关单位30名代表。冶金部矿冶研究总院1981年研制的XL-1型旋流水析仪是细粒物料的分析仪器。该仪器主要由φ75毫米、锥角20°的旋流器(5个)及给料器、转子流量计、水泵、水压表等部件组成。该仪器要求  相似文献   

15.
干式磁滑轮用来剔除磁铁矿中夹杂的废石、提高矿石质量、减少矿石入磨量已有十几年的历史,它是磁铁矿选厂节能、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有效设备。但目前国内制造的永磁磁滑轮的磁场强度较低,磁力较弱,分选矿石的粒度较小,因而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为此,冶金部矿冶研究总院在小型磁系试验的基础上,于1981年研制出全部以锶铁氧体磁块为磁  相似文献   

16.
冶金部矿冶研究总院于1980年4月23~26日召开第二届学术会议。煤炭部、化工部、地质部、二机部、建材部和冶金部23个单位70多名专家、学者和代表应邀出席了会议。学术年会共收到论文286篇。这些论文总结了该院近年来在采矿、选矿(工艺、设备、药剂和自动化)、冶金、化学分析和矿物组成研究等专业领  相似文献   

17.
由冶金部长沙矿冶研究所、酒泉钢铁公司共同研制的Shp—3200型湿式强磁选机与酒钢公司试制的同类型强磁选机,经一年多的试验考核,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一九八一年九月十五日冶金部在酒钢组织召开了鉴定会。会议认为:酒钢粉矿是一种难选矿石、多年未过关,  相似文献   

18.
<正> 金川有色金属公司的二矿区矿石储量最大,矿石可选性好。为开发和提高二矿区富矿石选矿指标,不少单位共同进行大量的酸法、碱法和中性介质的选别工艺流程试验。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中性介质的选矿流程作为一期工程二矿区富矿选矿流程,并作为二选厂扩建和改造的设计依据。鉴于二矿区已形成一定生产能力,1983年生产计划和二选厂实际情况,参照中性介质的连选试验流程,在二号系统磨浮流程的基础上,进行了改  相似文献   

19.
在国家有色金属总局主持下,于1982年2月13至15日在金川有色金属公司召开了“金川镍精矿制粒—半氧化自热沸腾焙烧鉴定会”,来自全国冶金战线14个单位的40多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与会代表认为:由冶金部长沙矿冶研究所、金川有色金属公司和北京有色冶金设计研究总院  相似文献   

20.
<正> 红透山铜矿自1958年建矿投产以来,采矿方法几经变革,到目前为止,每年用机械化充填法生产的矿石量约占全部采出矿石量的70%左右。为了进一步发挥采、出、充设备的作用,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矿石生产成本。冶金部矿冶研究总院与红透山铜矿于1980年在矿山最基本的生产单元一采场,开展了矿山全面质量管理的科研工作。以期从采场的工作质量管理抓起,带动矿山内部各部门、各环节的全面质量工作,逐步形成企业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