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大台沟铁矿是国内首个正在设计的深部开采型特大矿山,设计采用大间距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开采,可以减少采准工程量,减轻矿山开采通风压力.采场实行风筒通风方式,适合独头巷道掘进,节约能源,是对国内深井开采通风降温技术的新探索.  相似文献   

2.
《矿冶》2015,(Z1)
随着矿山开采规模的加大和矿井深度的加深,井下热害问题越来越突显,加大风量具有较好的降温作用,然而加大风量受许多条件的制约。在对深井大规模矿山通风特点分析的基础上,从经济断面对风量的确定、增大风量对终端风温的影响、通风制冷能力以及无人工制冷开采极限深度的确定等方面对深井大规模矿山通风制冷的有效性进行研究,以期指导深井矿山的热害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3.
深井金属矿山的逐渐增多,高温高湿热害矿井日益增加,且采用加大通风量的通风方式难以解决深部高温热害问题,人工制冷降温成为了深部矿井开采的必然选择。然而,目前深井金属矿山人工制冷降温系统工程甚少,这不仅与人工制冷降温系统本身的复杂性、投资及运行成本、维护管理有关,而且受各矿地温地热、水文地质、采矿方法、专业人才储备等多因素影响。首先分析了矿井人工制冷降温冷负荷这一最基础数据计算特点及难点,然后主要从制冷机组布置形式、热量排放途径以及井下通风、涌水水量水温水质等外部条件提出了6种人工制冷降温模式,分析了各降温模式特点及适用条件。研究得出:矿井回风排放冷凝热模式受通风系统影响大,矿井低温涌水排放冷凝热受矿山涌水量、水温、水质、水文水质条件影响大,水温宜≤30℃。实例计算说明:采用"进出口空气焓差"计算冷负荷,计算简单,适合于工程设计中采用。该研究有利于提高矿山设计院、设备厂家及矿山生产企业对矿井人工制冷降温系统的宏观认识。  相似文献   

4.
《煤炭技术》2016,(1):152-154
深井开采矿山随着开采深度的不断加深,单凭自然通风降温不能满足降温的需要,为此人工制冷技术应用深井降温系统。根据载冷剂的不同,将目前深井降温系统分为空气降温系统、热电乙二醇降温系统、冰降温系统、水降温系统以及新型降温系统。对上述多种矿井空调技术的应用状况及特点进行综合分析,对比了各种深井降温系统的优缺点,并提出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深井高温矿山通风与降温技术研究动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汉华 《金属矿山》1999,(7):39-41,46
深井矿山开采存在三大问题,其中之一是通风与降温技术。这里就其涉及的七个主要方面进行简要概括,它们是通风系统优化,井下气候条件预测、加在风量通风、循环通风、个体防护、局部降温、集中制冷。  相似文献   

6.
随着矿业开发的不断推进,深地资源开发是未来矿业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三高一扰动"是深地资源开采面临的三大难题。目前我国矿井开采超过千米的深井正在逐年增加,井下高温问题逐步显现,就现阶段国内矿山全面开展通风降温尚不成熟的情况下,为解决深井局部热源的降温问题,对局部热源研制局部制冷降温设备迫在眉睫。分析了矿井制冷降温系统的基本组成构架;结合局部通风方案,计算新风热负荷和设备散热确定系统制冷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制冷系统主要设备选型。该设备在某千米深井铁矿井下胶带驱动站实施后,硐室内干球温度下降6.2℃,与硐室串联的胶带干球温度降低5.5℃,工人体感温度明显降低,现场作业环境有效改善,研发的该套系统对于深井矿山在开拓期间通风困难的矿井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7.
随着金属矿山开采深度的增加,高地温越加显现,而矿山在热害控制方面经验不足、个体防护及培训缺失、有效的机械制冷技术应用较少等,亟待加强深井金属矿山热害防治安全技术相关研究。本文分析了深井矿山热环境对作业人员、生产效率的影响,总结了热害防治的综合措施,包括通风系统优化、热源控制、个体防护、压缩空气制冷、机械制冷等方面,列举了南非、澳大利亚两座典型深井矿山机械制冷降温技术的典型应用,供其他深井矿山借鉴。  相似文献   

8.
以泥河铁矿的深井高温矿床为例,采用Ventsim三维通风软件对井下人员活动集中地点的温度分布情况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5—10月份的井下作业温度超过规范要求的极限值,需要采用人工制冷降温措施。对人工制冷效果的模拟结果显示,采用人工制冷降温措施后,井下作业温度大部分能满足规范要求;为了降低生产成本,9—10月份降低制冷设备的功率亦能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9.
浅析大台沟铁矿阶段运输水平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育  范长森 《矿业工程》2011,9(4):26-27
大台沟铁矿是国内迄今为止正在设计的深井开采特大型矿山,阶段运输水平设计采用分区运输,采用溜井组布置方式,卸矿线集中布置在矿体中央,矿石运输列车自控运行,可以较好地解决井下开采运输量大的难题.  相似文献   

10.
随着矿山浅部资源的消失,转入深井开采的矿山越来越多。以某大型深井黄金矿山为例,针对其采矿方法、开拓运输及提升系统、通风系统、充填系统等深井开采相关系统进行了研究设计,对同类矿山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黄丹  高伟 《现代矿业》2019,35(9):203-207
大红山铁矿属于深井矿山,采用竖井-斜井-斜坡道联合开拓方式,井下回采矿石经溜破系统破碎后由胶带斜井运至地表。其中采6#驱动站受到电机散热、配电室降温空调外挂机等设备散热、当地气温及原岩温度的影响,局部温度过高。因此,为了局部热源选用合适的局部制冷降温设备,分析矿井制冷降温系统的基本组成构架;结合局部通风方案,计算新风热负荷和设备散热确定系统制冷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制冷系统主要设备选型。该设备在大红山铁矿井下采6#胶带驱动站实施后,硐室内干球温度下降6.2 ℃,与硐室串联的5#胶带干球温度降低5.5 ℃,工人体感温度明显降低,现场作业环境有效改善,该套系统对于深井矿山在开拓期间通风困难,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2.
综合分析了黄金矿山深井生产高温高湿的实际情况,运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现场实测等现代科学理论方法,结合矿山的通风现状,进行了深井水源热泵降温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实现了矿井废水的二次利用,温度、湿度、风量都满足了规程的要求和生产的需要。研究内容为同类矿山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姚银佩 《现代矿业》2019,35(1):189-192
矿山深部开采面临岩温升高、通风线路长、网络复杂、主扇压力不足等问题,必须进行深部通风系统改造设计。湖南某铅锌矿二期深部矿体向南侧伏,深部矿石含硫量高、放热量大,通风线路长、阻力大,主扇能力低,新鲜风量不足,热量难以排出,严重影响矿山安全生产。为解决通风困难问题,以现场调查和测定为基础,分析了矿山通风系统存在的关键问题,提出多中段多井并联回风深部通风系统改造方案,利用副斜井、小竖井、回风斜井形成多井并联回风网路,利用上部开采结束的2个中段运输巷并联作为深部回风通道,有效降低矿井通风阻力。方案充分利用现有工程,投资少,见效快,取得了良好工程应用效果,可为类似矿井通风系统改造借鉴。  相似文献   

14.
金属矿山独头掘进巷道制冷系数是计算独头掘进巷道降温需冷量非常重要的参数之一,关系到能否达到预期降温效果及影响着降温工程的的经济投入。利用“金属矿山深部开采降温试验系统”分别模拟通风降温、加大风量降温、制冷降温、加大制冷降温4种条件下独头掘进巷道的降温过程,并分析独头掘进巷道降温效果,在通风及加大风量降温后,独头掘进巷道内温度先下降然后趋于稳定,再也无法下降,只有通过制冷措施,对独头掘进工作面进行降温。通过监测数据的焓差值计算出降温制冷系数,同时利用多次试验得出制冷系数范围在1.38~1.68,进而为独头掘进巷道降温设计提供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改善井下热环境,分析了目前的深井冷控系统,确定一种不仅能够满足大规模工业化制冷,而且有技术经济优势和推广前景的制冷方式。该系统通过气体的绝热膨胀冷却井下水源,代替制冰机等制造冷水以满足矿井制冷需要。通过分析所用压气量与制造冷水量的关系,建立了压气绝热膨胀后制造冷水的温度、质量与压气量间的数学关系式。分析并比较了压气冷水系统与地面集中式制冷降温系统的降温成本和效果,得出压气冷水系统优于其他制冷系统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孙浩 《金属矿山》2012,41(11):135-137
冬瓜山铜矿是大型(开采规模300万t/a)千米深高温热害矿井。利用矿井上部采空区及废旧巷道具有低温围岩这一天然冷源,对矿井深部进风流进行地温自然预冷降温,预冷风量达到200 m3/s,入风流温度降低2~3 ℃。与直接采取矿井空调制冷降温技术相比较,不仅减少了制冷设备投资、运行管理成本,降低了技术风险,而且充分利用了已有通风工程与地温资源,实现了矿井节能环保生产。  相似文献   

17.
在对地温、气候、涌水温度、机电设备散热、煤层氧化等各种因素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使用通风降温、制冷降温等措施,使矿井深井开采的热害问题得到有效控制,机电设备运行更加可靠,有力地促进了矿井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8.
针对新建煤矿进入深部开采瓦斯涌出量可能增大,通风能力不足的问题,在对矿井通风系统进行了技术测定的基础上,提出了扩井通风系统优化改造方案.利用计算机对各个方案进行解网分析,并进行了经济投入与效益分析,确定了矿井通风系统优化改造方案,该方案实施后达到了预期效果,满足了矿井通风需要,保证了矿井安全生产.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9.
深井矿山开采面临埋深大、原岩应力高、地温高及岩爆倾向性强等问题,尤其在深部缓倾斜中厚难采矿体中,深部矿体开采和通风问题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冬瓜山铜矿西翼矿体兼有深井矿山和缓倾斜中厚难采矿体的特点,设计采取"大盘区、小分段"的设计思路,采用两步骤回采的分段空场嗣后充填法,很好地解决了采场高地应力和落矿重力运搬等问题;同时根据"按需通风"的供风原理,以采场需风为核心,对进风—采场—回风系统进行优化和仿真,较好地解决了冬瓜山铜矿采场通风困难问题,研究表明,该采矿方案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和推广性。  相似文献   

20.
基建矿井热害防治综合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基建矿井热害治理技术研究较少、 热害治理复杂的现状, 基于基建矿井掘进工作面作业环境温度高, 降温负荷大, 供风沿途冷量损失较大, 低湿空气与掘进工作面的热湿交换不充分,基建降温设备利用率低的矿井热害特点, 设计了非机械制冷和机械制冷方式相结合的基建矿井降温综合治理措施。 非机械制冷方式包括增加风量, 选择合理的通风方式, 双巷掘进, 采用双层隔热风筒通风, 控制热源和加强管理等。 当非机械降温方式无法满足降温需求时, 采取机械降温方式, 以赵楼基建矿井为例进行分析, 发现机械降温系统运行效果较好, 井下掘进工作面温度符合 《煤矿安全规程》 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