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9 毫秒
1.
耐沾污涂料     
0006321氟化环氧树脂组合物和在硬质表面形成耐沾污涂膜用的室温固化涂料:J即少335522〔日本专利公开]l日本:SumitomoChemieal Co.,Ltd.(Matsuoka,Yoshiki等)一1999.12.7一7页尸19981141548(1998.5.22);IPC C08L63/00 该组合物含有由(A)环氧树脂与(B)不相容的共聚物{由CHZ:CXCOOYRf[X=H、CI、Me;Y=C卜3亚烷基、(CHZ).INRSO:;R==C卜4烷基;Rf=C3_JS全氟烷基]和不饱和梭酸制得}、(C)其它环氧树脂和(E)胺固化剂形成的反应产物。例如,将含Light Ester FM 108(甲基丙烯酸全氟辛基乙醋)14.89、丙烯酸2.09、甲苯239和AIBN0.99…  相似文献   

2.
含氟不粘性涂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用于不粘性涂料的含氟聚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含氟烯类聚合物、丙烯酸改性含氟聚合物、含氟环氧树脂、含氟聚氨酯及全氟聚醚的制备方法及成膜性能。认为含氟丙烯酸改性聚合物是不粘性涂层材料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含氟聚氨酯医用材料 使聚碳酸酯二元醇和 /或聚醚二元醇、全氟聚醚二元醇构成的柔性链段与由二异氰酸酯、小分子扩链剂构成的刚性链段进行交替共聚而成 ,在热加工或成膜过程中可使全氟聚醚二元醇富集表面 ,从而使材料强度高、弹性好、耐氧化、耐水解 ,具有良好的生物稳定性 ,可用于制作各种长期植入体内的医用制品。 /CN 13 7192 7,2 0 0 2 10 0 2户外耐候性环氧树脂的制备方法 一类从松香衍生物马来海松酸酐制备户外耐候性环氧树脂的方法。 /CN13 7193 0A ,2 0 0 2 -10 -0 2含萘结构的可溶性聚酰亚胺发光材料 此类聚酰亚胺发光材…  相似文献   

4.
《应用化工》2022,(3):773-776
聚合物基疏水/超疏水涂层因具有较低的表面自由能、优良的粘结性及化学稳定性,在防垢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主要围绕"聚合物基涂层",综述了环氧树脂、聚苯硫醚(PPS)、聚四氟乙烯(PTFE)及全氟聚醚(PFPE)等疏水/超疏水涂层在防垢方面的研究进展。展望了其在防垢中面临的挑战以及进一步需要研究的工作。  相似文献   

5.
其它     
《化工中间体》2006,(2):52-53
分析师预期2006年铁矿石合同价将上调10%-20%,江西威科高纯油酸酰胺获国家重点新产品称号,陶氏提高欧美环氧树脂市场售价3月1起执行,我国研制成首个“人造太阳”可得清洁能源,旭硝子公司联合高校开发出全氟树脂光导纤维,中科院导电聚苯胺材料的研发获系列创新成果  相似文献   

6.
聚合物基疏水/超疏水涂层因具有较低的表面自由能、优良的粘结性及化学稳定性,在防垢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主要围绕"聚合物基涂层",综述了环氧树脂、聚苯硫醚(PPS)、聚四氟乙烯(PTFE)及全氟聚醚(PFPE)等疏水/超疏水涂层在防垢方面的研究进展。展望了其在防垢中面临的挑战以及进一步需要研究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全氟磺酸膜、全氟羧酸膜及全氟羧酸—全氟磺酸复合膜的加工。  相似文献   

8.
首先,以全氟(2-甲基-3-氧杂己基)氟化物(六氟环氧丙烷二聚体)和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792)为原料制备一种氟化硅氧烷,用FTIR和1HNMR表征其结构.然后,将氟化硅氧烷与聚醚胺共同固化环氧树脂DGEBA(双酚A型二缩水甘油醚),测试了改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性能.结果表明,与未改性环氧树脂相比,加入氟化硅氧烷使含氟量1%(以DGEBA质量计)改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表面静态水接触角由72.0°增至103.2°,表面能由(42.08±2.17)mN/m降至(20.55±1.45)mN/m,40 d吸水率由1.75%降至1.38%,有效提高了材料的疏水性;介电常数由3.83降低至3.63;材料热分解5%温度由339℃升高至347℃;拉伸及弯曲力学性能分别提高了8.5%及7.7%.含氟量为1%时,改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最佳,差式量热扫描和动态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少量改性剂可以促进环氧树脂的固化反应,提高固化度和交联密度;当氟化硅氧烷添加量增加时,材料内部发生显著的微相分离并导致性能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9.
<正>201705036基于环氧/改性纳米二氧化硅/全氟辛基三乙氧基硅烷的自修复杂化纳米复合防腐涂层[刊,英]/Kongparakul,Suwadee等//Progress in Organic Coatings.-(2017),104.-173~179采用含有自修复微胶囊的环氧树脂和经有机硅烷改性的纳米二氧化硅,成功制备了自修复杂化纳米复合材料,以增强环氧涂层的防腐蚀性能。纳米二氧化硅表  相似文献   

10.
朱友良 《浙江化工》2005,36(2):31-33
综述了用作氟聚合引发剂的全氟丙酰过氧化物的合成工艺:由全氟环氧丙烷在碱性条件下异构化制得全氟丙酰氟,由R225ca经光化学反应、或由氟丙羧酸氯化合成全氟丙酰氯,然后由前驱体全氟丙酰氟或全氟丙酰氯进行过氧化制得全氟丙酰过氧化物.在分析了各步反应工艺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的全氟丙酰过氧化物的制备工艺路线:采用羧酸氯化制备全氟丙酰氯的工艺路线、再结合反应精馏技术,使反应和分离过程一体化,实现目标产物全氟丙酰过氧化物的合成和有效分离.  相似文献   

11.
聚硅氧烷改性环氧树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制备聚有机硅氧烷改性环氧树脂的4种途径:含羟基或烷氧基的聚硅氧烷与环氧树脂的反应、含氨基的聚硅氧烷与环氧树脂的反应、含硅氢基的聚硅氧烷与环氧树脂的反应、含杂原子的聚硅氧烷与环氧树脂的反应,并讨论了聚有机硅氧烷改性环氧树脂对环氧树脂的相结构、机械性能和热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简要介绍了环氧树脂胶黏剂的特性,指出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其韧性。分别论述了几种常用的聚氨酯增韧改性环氧树脂胶黏剂的方法,包括端胺基/端羟基/端异氰酸酯基/端环氧基聚氨酯预聚体增韧改性环氧树脂,聚氨酯环氧树脂接枝共聚改性环氧树脂以及聚氨酯互穿聚合物网络增韧环氧树脂,其中详细介绍了聚氨酯互穿聚合物网络增韧环氧树脂技术。同时,对国内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胶黏剂的主要应用进行了介绍,并指出了我国目前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胶黏剂的不足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为改善环氧树脂柔韧性差,耐蚀性不够理想的问题,对环氧树脂进行有针对性的纳米无机氧化物粉体改性处理,以获得综合性能优良的改性环氧树脂。通过本实验研究表明:在综合考虑改性环氧树脂产物性能和生产成本价格等因素的前提下,采用通用型环氧树脂CYD-127,保证催化剂A加入量合适,加入树脂量15%的纳米无机氧化物粉体N20进行改性,可以得到各方面性能满足要求的改性环氧树脂。  相似文献   

14.
环氧树脂清洁生产中的老化树脂资源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废弃物老化树脂中含有较多的环氧树脂和甲苯 ,甲苯萃取法提取老化树脂中的环氧树脂 ,可以得到质量指标符合 39D牌号的正品环氧树脂 ,而老化树脂中的甲苯可以通过蒸馏回收。老化树脂的资源化研究完善了“环氧树脂高浓度废水治理闭路循环新工艺” ,实现了环氧树脂高浓度废水的完全资源化和环氧树脂的清洁生产。  相似文献   

15.
环氧树脂与热塑性树脂的共混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综述了国内外有关环氧树脂与热塑性树脂共混研究的最新进展。介绍了热塑性树脂增韧环氧树脂体系相态结构的控制,环氧树脂改性热塑性树脂,以降低难加工聚合物加工温度、改进某些热塑性树脂(如PVC,PET)的力学性能,以及利用环氧基团的活性改善不相容热塑性树脂共混体系的相容性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环氧改性水性聚氨酯涂料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34,自引:5,他引:34  
采用环氧树脂与聚醚、二羟甲基丙酸(DMPA)和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反应制备水性聚氨酯涂料。研究发现随着所用的环氧树脂的环氧值的降低,改性水性聚氨酯涂膜的硬度和拉伸强度逐渐提高,断裂伸长率则随着降低。选用环氧值为0.44的环氧树脂所合成的改性水性聚氨酯的涂膜硬度达到玻璃硬度0.70;随着环氧树脂添加量增大,涂膜机械性能增加。采用后添加环氧树脂的合成工艺,可制备贮存稳定的水性聚氨酯乳液;凝胶渗透色谱(GPC)分析表明环氧树脂改性水性聚氨酯提高了聚氨酯的分子量。性能测试表明环氧改性水性聚氨酯涂料具有涂膜硬度高、耐水性好和耐溶剂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二乙醇胺改性水性环氧树脂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二乙醇胺对双酚A型环氧树脂(E-44)进行化学改性引入亲水性基团,制备出了稳定性良好的水性环氧树脂。通过研究二乙醇胺用量、反应温度对水性环氧树脂体系稳定性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原料配比;研究了水性环氧树脂的粒径分布。研究表明:随着二乙醇胺用量的增加,环氧树脂的亲水性增强。随着二乙醇胺与环氧基物质的量比的增大,水性环氧树脂的粒径变小,当二乙醇胺与环氧基的物质的量比为0.5∶1时,能够制备出性能稳定的环氧树脂水溶液。  相似文献   

18.
含磷阻燃剂阻燃环氧树脂热降解动力学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田秀娟  王忠卫  于青  高军 《化工学报》2014,65(12):5082-5089
以2-二苯基膦酰基-1,4-苯二酚(DPO-HQ)为阻燃剂制备了阻燃环氧树脂,利用动态热重分析法(TGA)研究了纯环氧树脂(EP)和阻燃环氧树脂(FR-EP)在不同升温速率下的热稳定性,建立了EP和FR-EP体系的动力学模型和非模型动力学(MFK),并对比分析了模型动力学和非模型动力学对于描述EP体系和FR-EP体系的适用性.结果表明:阻燃剂的引入降低了环氧树脂初始降解温度,但增加了残炭率.由Flynn-Wall-Ozawa方法和Coats-Redfern方法建立的模型动力学表征EP和FR-EP体系高温降解过程中误差较大,而非模型动力学能更准确地预测和描述EP和FR-EP体系的高温降解行为.  相似文献   

19.
使用海泡石制备环氧树脂纳米复合材料。采用胶化时间、热分析方法、红外光谱法研究纤维状海泡石对环氧树脂反应性的影响。用透射电镜观察海泡石的分散情况,通过力学性能的测试,研究海泡石对环氧树脂基体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海泡石对环氧树脂的工艺性没有影响,可使环氧树脂的力学性能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20.
聚醚砜增韧环氧树脂的结构与性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研究了聚醚砜(PES)增韧环氧树脂的微观结构和热-力学性能,分析了PES在环氧树脂基体中的增韧机理。PES增韧环氧树脂体系为两相结构,分散相PES呈不规则的变形颗粒分散在环氧树脂中。加入一定量PES可较大幅度地提高环氧树脂的韧性,而不降低环氧树脂的模量和耐热性。这种增韧作用是由PES与环氧树脂在固化过程中形成半互穿网络和压力下分散的PES微粒的变形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