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正纱线是用不同种类和重量的纤维针对不同用途纺制而成的。纱线可以用不同的卷绕方式络成纱筒,包括槽筒卷绕、逐段精密卷绕和精密卷绕。卷绕速度,卷绕形式、结构,筒管设计以及卷绕动程均可单独进行选择。大学院校一直在寻找模仿模式和转换纱筒内部密度分布的方法。目前,卷绕密度ρ(g/L)可以按下列数学公式来测量:m[筒子纱[g]]-m[筒管[g]]ρ[g/L]=V[筒子纱[L]]-V[筒管[L]]假设卷绕直径相同的筒子纱具有相同的卷绕密度。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筒子纱内外色差的问题,要从筒子纱的准备和染色工序着手控制。筒子纱准备需控制筒子卷绕密度、选择合适的筒管。在筒子纱染色的过程中,要合理地选择循环泵的扬程、染液的流量及染液的循环方向。另外,在染色过程中应选择合适的染料、消泡并进行分次加料。  相似文献   

3.
涤纶长丝筒子染色质量的好坏,关键是松式筒子的质量和染色技术。根据实践经验总结,针对关键问题,认为应掌握不同地区涤纶长丝的弹性及卷绕密度;分析同一批长丝密度大小的因素,找出解决办法;避免筒管脱壳;装好筒子;选择合适的工艺条件;控制好泵的扬程流量;采用高温出缸等措施。  相似文献   

4.
为适应智能高质量染色需求,解决当前筒子纱卷绕密度测量精度差、效率低和数字化管控不理想等问题,提出了基于激光位移传感器快速扫描获取数据建立数学模型的筒子纱卷绕密度测量方法.通过控制采样距离和扫描路径及范围,得到充分反映筒子纱形状特征的原始点集.根据不同噪声点的特征和统计学理论,对原始点集加入约束条件实现预处理,通过最小二...  相似文献   

5.
筒子纱染色工艺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解决筒子纱内外色差的问题,要从筒子纱的准备和染色工序着手控制。筒子纱准备需控制筒子卷绕密度、选择合适的筒管。在筒子纱染色的过程中,要合理地选择循环泵的扬程、染液的流量及染液的循环方向。另外,在染色过程中应选择合适的染料、消泡剂并进行分次加料。  相似文献   

6.
络纱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速运转的织机对筒子纱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归纳起来主要有4个方面:筒子卷绕密度均匀、无结头、纱疵少、毛羽少。文章详细探讨了实现这4个目标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应用数学方法分析了锥形筒子卷绕时大小端圆周速度的变化,得出了与实验和生产实际相同的结论,为络筒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钱樨成 《棉纺织技术》1993,21(12):62-63
尽管我们不太注意筒纱卷绕方式,但它决定了筒子纱在下道工序的使用性能,最终也影响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例如均匀的卷统密度和良好的退绕性能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卷绕方式决定的。一般来说卷绕有随机和精密两种。随机的卷统方式(图1),筒子纱表面速度与纱线横动速度之间的速比是恒定的,因而卷绕角度不变,即每一往复运动锭子转数随筒子直径增大而降低。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圆锥形筒子纱线对地毯质量的影响以及影响族绒机生产效率正常发挥的原因,并改造络筒机卷绕机构,生产出满足地毯生产要求的圆柱形筒子纱线。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CD300型卷绕头绕取筒子端面不平产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1.
董雅琪 《纺织科学研究》2021,(2):I0001-I0002
纱线染色是以纱线为对象的染色工艺,主要包括经轴染色、绞纱染色、筒子纱染色、经束轧染等。其中筒子纱染色又称纬管纱染色,其上染方式是将短纤纱或长丝卷绕在布满孔眼的筒管上(要求卷绕密度适当、均匀,一般称为“松筒”),然后将其套在染色机载纱器的染柱上,放入筒子染色机内,借助泵的作用,使染液在筒子纱线或纤维之间穿透循环。筒子纱染色过程是一个化学变化,需要经过前处理、入缸高温染色、脱水烘干等步骤,将坯纱变成筒子色纱。  相似文献   

12.
精密络筒系采用变更横动导纱速度来保持不变的卷绕比,从而达到筒子内外层卷绕密度均匀的目的。它对提高筒子染纱效率,质量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3.
筒子卷绕密度对卷装性能及下到工序退绕有很大影响。分析了影响卷绕密度的一些主要因素 ,对于工厂合理选择不同原料的卷绕工艺参数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辛玉军 《纺织学报》1999,20(6):333-335
本根据圆锥筒子卷绕密度均匀的要求,利用微分方程推导出满足这一要求的卷绕曲线的方程,并给出了避免重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筒子卷绕密度对卷装性能及下到工序退绕有很大影响。分析了影响卷绕密度的一些主要因素,对于工厂合理选择不同原料的卷绕工艺参数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影响筒子纱染色大生产准确性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影响筒子纱染色大生产准确性的因素,针对纱线收缩对准确性的影响,提出应采用先蒸后络筒再染色的工艺,列举了不同筒子纱卷绕密度标准,讨论了助剂对筒子纱染色色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常红梅  任进和 《印染》2003,29(8):21-21
针对棉氨纶包芯纱筒子染色的内外层色差问题,分析每道工序的效果及筒子纱卷绕密度,给出了染色工艺和实施要点。  相似文献   

18.
导出了筒子卷绕密度计算式和纱圈重叠判别式,它们比现有公式好.  相似文献   

19.
TYA145—V型络丝机为双面上、下层卧锭式无锭杆摩擦传动。可把绞装、筒装的真丝、合纤丝、混纺短纤维等络成圆柱形有边筒子,以供织物经纬向使用。该机采用等锭速有边筒子平行卷绕。筒子圆周速度随卷绕直径的增大而增加。因筒子转速与导丝杆速度之比不变,故卷绕角α随卷绕直径的增大而变小,其关系可以从下式看出:  相似文献   

20.
一、概论 筒子染色的优点是染色加工过程简单,无论是天然或是人造、合成纤维,单股或多股纱,经编、纬编或缝纫用线等均适用,且可适用于小批量加工及快速的市场反应。 对于某些面料加工,筒子染色是纱线原料与面料生产过程中的一个关键工序,为了实现低染色成本和最佳质量,必须控制最佳的技术条件。筒子染色的最佳技术要求如:色差、色牢度、匀染性、退绕性、重现性等可经过染色过程及筒子的最佳成形来保证。 最佳成形的筒子必须要使染液能均匀地在整个筒子纱内流动,这是确保筒子纱内各部分纤维都能同时获得充分的、均匀的染料和助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