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6 毫秒
1.
使用吹扫捕集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同时检测地下水中27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结果表明,通过吹扫捕集的自动进样和分离富集的方法,避免了样品的损失或污染,同时达到富集样品的目的;进行吹扫温度、解析温度、解析进样时间和气相进样方式等条件实验,使该方法的检测限达到0.06~0.20 μg/L,相对标准偏差控制在8.5%以内.性能指标和分析速度满足地下水污染的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2.
土壤介质中有机物提取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地综述了土壤介质中有机物的提取方法,对近年来发展的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超临界流体萃取、微波辅助萃取、膜萃取和吹扫一捕集等预处理技术在土壤样品中的应用进行了概述和比较,并对土壤样品预处理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3.
吹扫捕集-GC-MS测定底泥中的挥发性和半挥发性有机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吹扫捕集-GC-MS法测定了底泥样品中的挥发性和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分别考察了采用水浸提上清液进样法、水浸提泥浆进样法和甲醇超声提取法等3种样品预处理方法结合吹扫捕集-GC-MS测定的加标回收率和精密度。初步实验结果表明3种情况下测定的总体加标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分别达到75%~92%和6.7%~20.4%,可满足底泥样品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相似文献   

4.
饮用水生产中痕量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毛细管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技术,结合吹扫捕集直接对邯郸市地表水源水及自来水中痕量挥发性有机物进行检测分析,检测发现地表水及自来水共有21种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其中包括酚类、氯代烃、脂肪烃、芳烃等毒性较强的有机物。分析发现这些挥发性有机物主要来自石油、焦化、农药和制药污水。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植物油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常见富集方法,包括蒸馏法(水蒸气蒸馏法、真空减压蒸馏法、同时蒸馏萃取法)、顶空萃取法(动态顶空萃取法、静态顶空萃取法)、固相微萃取法和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描述了每种方法的优缺点,给油脂风味的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探索酵子馒头挥发性物质的收集方法。根据吹扫捕集法、真空吸收法、同时蒸馏萃取法的工作原理,自主设计实验装置,并对3种方法收集酵子馒头挥发性物质的运行参数进行研究。经过优化后发现,吹扫捕集法和真空吸收法的最佳运行参数一致,具体为:吸收液为正己烷,运行温度为20℃,吸收时间为40 min,前两个吸收瓶中吸收剂合并作为后续组分分析的样品。同时蒸馏萃取法选择无水乙醚作为萃取液,萃取液体积为80 mL,蒸馏时间为50 min。比较3种萃取方法收集挥发性物质的数量与含量后发现,同时蒸馏萃取法收集的挥发性物质较其他两种方法多,收集挥发性物质数量达到34种。鉴于3种萃取方法对不同沸点的挥发性物质收集效果不同,故收集馒头挥发性物质时仍需3种方法配合,并进行更准确的挥发性组分分析。此研究结果可为酵子馒头挥发性物质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提供一套收集效果较好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7.
环境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监测技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目前对它的监测技术的研究越来越多。对空气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监测技术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三种采样方式,溶剂解吸法、低温预浓缩-热解吸法、固相微萃取等前处理方法和气相色谱-质谱法、质子转移反应质谱、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飞行时间质谱等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8.
饮用水生产中痕量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毛细管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技术,结合吹扫捕集直接对邯郸市地表水源水及自来水中痕量挥发性有机物进行检测分析,检测发现地表水及自来水共有21种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其中包括酚类、氯代烃、脂肪烃、芳烃等毒性较强的有机物。分析发现这些挥发性有机物主要来自石油、焦化、农药和制药污水。  相似文献   

9.
餐饮排放是城市地区挥发性有机物(VOCs)重要的无组织来源,由于其排放特征复杂,是大气环境研究和管理的薄弱环节.本研究采用了现场和实验模拟两种采样方式,利用2,4-二硝基苯肼(DNPH)采样柱和不锈钢罐分别采集羰基化合物和全空气样品,然后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FID)对116种组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餐饮源VOCs的排放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总体来看,含氧有机物(OVOCs)和烷烃是VOCs浓度的主要贡献者,但不同餐饮源的源谱特征差异较大.另外,通过比较发现食用油的种类、油的使用次数、加热方式、烹饪方式和调味料等因素会对餐饮源VOCs排放特征造成显著影响.进一步分析了不同菜系所排放VOCs的臭氧生成潜势(OFP),关键组分主要是甲醛、乙醛、丁烯醛、乙烯和丙烯等.本研究成果能够补充我国餐饮源VOCs控制所需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0.
采用气流吹扫微注射器萃取法(GP-MSE)和水蒸气蒸馏法(SD)萃取独活中的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离、检测和定性分析,并对两种萃取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气流吹扫微注射器萃取法获得106种成分,已定性的有78种,占总组分含量的91.42%,其中主要成分为含氧杂环化合物(63.58%)...  相似文献   

11.
将气流吹扫微注射器萃取(GP-MSE)与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建立了一种快速分析长白山人参中挥发性、半挥发性成分的方法.在长白县人参中,共确定了45种化合物(占总组分含量的87%),其中主要化合物有呋喃类(30%)、酸类(30%)和醛酮类(12%).用该方法测定长白山不同区域人参中挥发性、半挥发性成分显示,不同区域人参中挥发性、半挥发性成分的组成相似,但含量有显著差异.研究表明,GP-MSE样品前处理方法对研究植物中挥发性、半挥发性成分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有助于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2.
利用气流吹扫微注射器萃取技术和气相色谱-质谱对植物(碰碰香)释放的挥发性物质进行实时监测,分析其昼夜节律变化.实验定性了22种挥发性物质,其中单萜类化合物种类最多(9种);大多数挥发性物质在07:00-17:00之间达到释放高峰,少数物质在21:00至次日05:00达到释放高峰;不同类挥发性物质释放量的变化情况存在差异性.实验表明:气流吹扫微注射器萃取技术实现了自然状态下对植物释放的挥发性物质的监测,是一种新型的、非破坏性的实时监测植物释放挥发性物质的技术.  相似文献   

13.
基于气体吹扫微注射器萃取技术(GP-MSE)、高温加热和半导体冷凝技术,研究和开发了集萃取、净化、浓缩、预分离为一体的气相色谱样品前处理仪器——ME-101多功能微萃取仪.通过对比水蒸气蒸馏法和多功能微萃取仪萃取得到的关苍术根茎中挥发油的气相色谱-质谱总离子流图发现,利用该仪器萃取到的挥发性成分的个数明显多于水蒸气蒸馏法,并且该仪器萃取的主要成分含量高于水蒸气蒸馏法.实验表明,该仪器具有试剂用量少、萃取时间短、富集率高、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用费用低等特点,适用于医药、农业、食品、质量控制等领域的固体、液体样品的气相色谱样品前处理.  相似文献   

14.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检测技术对垃圾渗滤液中挥发性和半挥发性物质进行了分析,所运用的SPME萃取纤维是非键合聚二甲基硅氧烷(以下简称PDMS),涂层厚度分别为100μm(主要适合挥发性)和7μm(主要适合半挥发性),在室温下搅拌(1 200 r/min)5 min后,顶空萃取60 min后,迅速在GC-MS进样口250℃解析5 min后进行分析检测.检出挥发性有机物有8种,其中主要类别是酮类、酚类和醇类等3种.  相似文献   

15.
采用气流吹扫微注射器萃取技术联用GC-MS对不同地区烟叶中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并比较其含量.结果显示:烤烟和白肋烟中分别鉴定出67种和62种挥发性成分,其中以醇类和杂环化合物为主要成分.在不同地区相同品种、不同品种、同一品种不同部位烟叶的挥发性成分含量都具有显著的差别.所得结果能为研究烟草成分提供有利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采用热脱附、固相微萃取、同时蒸馏萃取三种不同前处理方法对牛肉香精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提取,利用气质联用仪分析,比较3种方法对提取物种类及提取量的差别.结果显示,3种方法对提取组分的选择性各不相同,如需全面了解样品的香气构成且实验时间允许,应以多种方法综合使用,相互补充.  相似文献   

17.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对汉麻叶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考察3种不同萃取纤维(DVB/CAR/PDMS,CAR/PDMS,PDMS/DVB)对分析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佳萃取纤维为CAR/PDMS.从汉麻叶中检出59种挥发性成分,占挥发油总组分的93.18%,其中醛类3种(0.71%)、醇类1种(0.06%)、烃类37种(57.23%)、杂环化合物类3种(0.19%)、萜烯类12种(34.49%)、其他3种(0.50%).在鉴定出的成分中含量较多的是[1R-(1R*,4Z,9S*)]-4,11,11-三甲基-8-亚甲基-二环[7.2.0]4-十一烯(18.81%)、(1α,3α,5α)-1,5-二甲基-3-甲基-2-亚甲基环己烷(18.18%)、α-石竹烯(11.52%)、异柠檬烯(6.78%)等.  相似文献   

18.
以落叶松为研究对象,以10种有机氯农药(OCPs)为目标物,通过对气流式微注射器萃取技术(GP-MSE)和传统方法(索氏提取和硅藻土柱层析净化)进行比较,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技术进行分离检测,评价了GP-MSE用于直接萃取松针样品中OCPs的准确性,并通过定量离子色谱图初步探讨了目标物的分离效果和基质影响.结果表明:GP-MSE方法分析松针中10种OCPs的加标回收率为70.27%-92.47%(4次平均值),相对标准偏差为3.21%-22.67%(4次平均值),与传统方法相比,有相当的回收率和重复性;定量离子色谱图分析表明,经GP-MSE萃取的松针加标样品中各OCPs的分离效果好,基质干扰少.  相似文献   

19.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与气质联用(GC-MS)相结合对甜面酱中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初步分析,比较了五种质量浓度(甜面酱样品添加量分别为2 g、3 g、4 g、5 g、6 g,相对应的质量浓度分别为0.33 g/mL、0.5 g/mL、0.67 g/mL、0.83 g/mL、1 g/mL)对甜面酱挥发性成分的萃取效果和特点.结果表明,在相同实验条件下,质量浓度为0.67 g/mL(样品添加量为4g)时萃取到的色谱总峰面积和化合物种类最多,且在对其它类化合物(杂环类)的分析方面占据绝对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