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毛细管压力对凝析气体系相平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凝析油气体系和储层多孔介质是一个相互作用的系统,考虑多孔介质界面现象对凝析油气体系相平衡规律和渗流规律的影响,能更真实地反映凝析油气体系在储层多孔介质中的相态特征和渗流特征,从而更准确地认识凝析气藏的开发动态规律,以便更为合理、有效地开发凝析气藏。针对我国某个实际凝析气藏,利用研制的相态模拟分析软件分别对该凝析气体系的毛管压力、露点压力和恒组成膨胀过程中反凝析液量进行了相态模拟计算,得出了毛细管压力对凝析气体系相平衡影响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变形介质凝析气藏油气相态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变形介质凝析气藏因储层岩石颗粒细、孔隙小,储层界面效应极为突出。同时,降压开采过程中储层变形作用明显,因而其相态特征不同于常规凝析气藏。考虑吸附、毛细凝聚和毛细管力等界面效应和储层变形作用对油气体系相态特征的影响,建立了变形介质凝析气藏油气体系真实露点预测模型和衰竭开采过程中气藏的反凝析液饱和度预测模型。将该模型用于Q69井的露点和反凝析油饱和度的预测,其计算结果表明孔隙介质界面现象和储层变形作用不仅会导致气藏的露点升高,而且会加剧地层反凝析作用。考虑孔隙介质界面效应和储层变形作用影响后,地层反凝析油饱和度比常规模拟方法的预测结果更大,并且储层渗透率越低、变形作用越大,地层反凝析油饱和度增加就越显著。因此,与常规凝析气藏相比,变形介质凝析气藏在衰竭开采过程中反凝析现象将提前,反凝析污染也将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3.
毛细管压力对凝析气体系相平衡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当凝析气藏的地层压力低于露点压力以后,凝析油会因为反凝析现象从气相析出,储层中同时存在气、液、固(指岩石)三相,对于气,液两相流体的气-液界面,由于界面张力的存在,将会产生一个曲面附加压力(称之为毛细管压力),在多孔介质中,由于孔隙半径小,因而毛细管压力应予以考虑,本文在建立了考虑毛细管压力的相平衡计算模型之后,针对一个实际凝析气藏,分别对其油气体系的毛细管压力,露点压力和恒组成膨胀过程中反凝析液量进行了相态模拟计算,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在低渗透凝析气藏衰竭开采中 ,随着地层压力降低,储集层孔隙体积会随有效应力的增大而减小,针对此问题,在应力敏感实验的基础上,建立了考虑孔隙体积减小的凝析油气体系衰竭相平衡数学模型。实例分析发现,相对于定容衰竭过程,储集层变形使得其孔隙空间减小,孔隙中“较轻”的气体更多地被排出,地层流体相对“变重”,地层中的反凝析液饱和度增大。对应力敏感较强的储集层,应当考虑孔隙体积减小对凝析油气衰竭相平衡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在凝析油气储层中,毛细凝聚作用会影响凝析气的露点,孔隙越细小,毛细凝聚作用越强。低渗凝析气藏在开采过程中,储层要发生变形,平均孔隙半径会随有效应力的增大而减小,毛细凝聚作用会增强。对此,首先建立了平均孔隙半径随有效应力变化的动态模型;接着基于常规相平衡理论和Kelvin方程,建立了同时考虑毛细凝聚和介质变形的露点压力预测模型;最后作了实例分析,得出了相应的结论:变形介质中毛细凝聚作用对露点的影响比在无变形的介质中强,对低渗透变形介质而言,毛细凝聚作用对上露点压力的影响很小,可忽略不计,而对下露点压力的影响较显著,应当考虑。  相似文献   

6.
凝析气藏近井地层油气产状及渗流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提出了孔隙介质条件下凝析油气相态特征预测的相平衡模拟方法。将该方法应用于牙哈等凝析气藏的露点、反凝析油饱和度等相态特征研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将孔隙介质条件下凝析油气体系相平衡计算方法引入凝析油气渗流理论,得到了考虑吸附和毛管凝聚作用影响的凝析油气体系物化渗流模型,给出了考虑界面现象影响的凝析气井产能方程及描述凝析气藏近井地层反凝析油饱和度分布规律、气相相对渗透率分布规律、压降漏斗分布规律的数学模型。通过牙哈凝析气藏气井产能、反凝析油饱和度分布规律以及气相相对渗透率分布规律的预测计算,表明多孔介质界面现象的作用会加剧地层反凝析现象,产生附加的反凝析动态地层伤害,引起凝析气井气相相对渗透率和产能降低。  相似文献   

7.
油气藏储层中的流体要受到毛细管压力、气相吸附、液相吸附、毛细凝聚、色谱分离等各种界面作用的影响 ,因此凝析油气体系在油气藏储层中的相态变化和在PVT筒中的相态变化有着很大的差别。文中建立了考虑气相吸附、液相吸附、毛细管压力影响的定容衰竭相平衡计算模型 ,以我国PH凝析气田为例 ,进行了考虑多孔介质界面现象影响的定容衰竭模拟计算 ,论证了气相吸附、液相吸附、毛细管压力对定容衰竭相平衡计算结果的影响程度 ,并将计算结果与不考虑多孔介质界面现象影响的计算结果作了对比和分析 ,结果表明 ,多孔介质界面现象对凝析油气体系定容衰竭相平衡的影响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8.
在油气藏中,油气流体和储层多孔介质是一个相互作用的系统,油气体系相平衡计算应考虑多孔介质中的界面现象的影响。文章从热力学基本理论出发,建立了考虑毛细管压力的相平衡计算模型。为了论证毛细管压力对油气体系相平衡的影响程度,针对我国两个凝析气藏,分别对油气体系的毛细管压力,露点压力,反凝析液量和p-T相图形态进行了相诚模拟计算。并利用热力学亚稳态和新相生成理论中的开尔文(Kelvin)方程对其相态模拟计算结果作出了满意的解释。  相似文献   

9.
毛细管压力对凝析气相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凝析油气体系和储层多孔介质是一个相互作用的系统,考虑多孔介质界面现象对凝析气相态规律和渗流规律的影响,能更真实地反映凝析气在储层多孔介质中的相态特征和渗流特征,特别是低渗透凝析气藏,更不能忽略毛细管压力对凝析气相态的影响。建立了考虑毛管力的凝析气相态计算模型,利用SPE 21428的流体组成研究了毛管力对凝析气露点及反凝析进程的影响。研究认为,毛管力和界面张力决定毛管力对凝析气相态影响的强弱,当孔隙半径达到10-8m数量级时,毛管力对凝析气露点及反凝析进程的影响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0.
挥发性油气体系相平衡中的毛细管压力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虑多孔介质界面现象对挥发油气体系相平衡规律和渗流规律的影响,能更真实地反映挥发油气体系在储集层多孔介质中的相态特征和渗流特征,从而更为准确地认识挥发油藏的开发动态规律,以便更合理、有效地开发该类油藏。针对我国某一挥发性油藏,利用研制的相态模拟分析软件分别对该油气体系的毛管压力、泡点压力和恒组成膨胀过程中液相含量和相对体积进行了相态模拟计算,认为毛细管压力对挥发油气体系相平衡起着复杂而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凝析气藏流体处于地下多孔介质中,由于多孔介质孔隙壁面的影响,毛细凝聚现象必然存在,从而不可避免地会对反凝析过程产生影响,以致影响凝析气藏的露点。为此,文章在分析毛细凝聚对凝析气藏露点影响机理的基础上,结合流体相平衡的基本理论,建立了考虑多孔介质毛细凝聚影响的凝析油气体系露点预测的相平衡计算数学模型,并结合实例计算分析研究了储层孔隙半径、润湿性等对露点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亲油岩石毛细凝聚使露点上升,憎油岩石毛细凝聚使露点下降;当润湿性相同时,毛管半径越小,露点所受影响的程度越大;当孔隙半径大于5×10  相似文献   

12.
多孔介质凝析气相变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凝析气相变多孔介质影响因素机理分析是准确认识凝析油气体系在多孔介质中渗流规律的基础,而凝析油气体系和储层多孔介质又是一个相互作用的系统。由于储层岩石颗粒较细、孔隙细小,凝析油气在储层孔隙介质间渗流过程中必然与其发生相互作用,影响凝析气在多孔介质中的相变规律。文章在凝析气相变模拟计算的基础上,从机理出发分析了毛细管压力、吸附作用、润湿性和毛细凝聚等因素对凝析气相平衡的影响。研究表明,各种影响因素对相变的影响均有不同程度,而且应当将储层本身性质(如孔隙大小、渗透率等)与影响凝析油气体系的各种因素联系起来,综合分析多孔介质对凝析油气体系相平衡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