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为解决地铁站冷却塔设置难题,提出了一种采用低速电机驱动旋转布水装置的间接蒸发冷却器,在两种布置方式下,对其换热性能进行了单因素实验,并运用正交实验法对较优布置方式下影响换热器换热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种布置方式下,喷嘴与蒸发冷却器的间距、两组换热管束间距均存在最佳值,喷嘴双侧旋转布水优于单侧旋转布水;换热器平行气流布置且喷嘴双侧旋转布水为较优布置方式,此时,换热器换热量随喷水量、转速、空气速度、冷却水进口温度的增加以及喷水温度、空气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其中,冷却水进口温度对换热器换热影响最为显著,其他因素对其换热的影响从主到次顺序为:喷水量、空气温度、空气速度、喷水温度、转速、冷却水流量。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湿压缩压气机最大进口喷水量和所喷入水滴直径大小,考虑水滴是在压力、温度变化的环境条件下进行蒸发,采用等压差微元段形式建立了饱和湿压缩数学模型.分析了饱和湿压缩对压气机耗功、出口温度、最大喷水量的影响,得到了各压比下所需要的最大喷水量,并在理论上研究了水滴在压气机内的蒸发速率和蒸发时间.  相似文献   

3.
板式蒸发式冷凝器是在蒸发式冷凝器和板式换热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兼有两者的优势.文中提出了一种用于计算蒸发式冷凝器气-液界面的温度和蒸发量的简化算法,进而对影响蒸发式冷凝器性能的参数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高的空气流速导致低的界面温度和高的蒸发量,强化了换热效果,并得到了空气通道内温度和含湿量的分布曲面;当相对湿度保持不变而增大空气温度时,蒸发量随之下降,与此同时界面温度线性上升.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决常规间接蒸发冷却器由于表面水膜均匀性、完整性差而导致换热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两侧旋转布水间接蒸发冷却器,进行了3种布置方式下的换热性能实验,运用正交实验对影响换热器性能的因素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开孔正对气流方向时换热器换热性能最佳,且旋转布水装置存在最佳转速76 r/min,喷水量、空气流速、冷却水流量、冷却水进口温度的增加使换热器的换热量增大,喷水温度、空气温度的升高使换热器的换热量减少,其中冷却水进口温度的改变对换热性能的影响最为显著,温度由35℃上升到39℃时,换热量提高37.62%,单位面积换热量为1.14 kW,该换热器可安装于地下车站排风坑道内,可有效地解决地铁站冷却塔安装位置难题.  相似文献   

5.
为了深入研究带补气过程的单螺杆压缩机内部的工作过程,介绍了带经济器的单螺杆压缩机空气源热泵系统循环原理,并以R22为工质,建立了描述经济器补气压缩过程的热力学模型.以非稳定流动开口系能量方程、质量守恒方程以及实际气体状态方程等建立以螺杆转角为自变量,以工作腔内压力、温度和质量等为应变量的多元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组.利用四阶龙格-库塔法进行分析求解,得到相应螺槽内工质相关物性参数随螺槽容积的变化规律.结合单螺杆压缩机的结构型线,建立了描述单螺杆压缩机经济器补气过程更为全面的计算模型,以及单螺杆压缩机补气过程中循环耗功的计算方法,利用该模型计算分析了经济器补气过程中,不同蒸发温度下单螺杆压缩机的制热量、耗功率以及能效比等相关参数.通过与常规无经济器补气过程的空气源热泵系统对比分析得出,经济器补气过程对压缩腔内工质的工作过程影响较大,具有经济器补气结构的空气源热泵系统的制热性能和能效比均可以得到有效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针对某厂三期2×600MW国产发电机组存在耗氢量大的问题进行研究。通过试验和分析,发现该类型机组的双环式密封油系统存在空侧密封油和氢侧密封油串油。溶解在密封油中的空气析出影响了发电机内氢气纯度,使得补排氢频繁,氢气耗量大。采用了降低密封油温度的方法,减缓了发电机内氢气纯度下降速度,有效地解决了耗氢量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对基于蒸发式冷凝器的空调系统进行了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即使在相对湿度较大的运行环境下,空调系统性能系数(COP)仍可达到3.5左右,证明即使在夏热冬暖地区,基于蒸发式冷凝器的空调系统仍具有较好的系统效率;空气湿球温度对蒸发式冷凝器的排热性能影响明显,在测试范围内,当其它控制参数不变时,湿球温度每上升1℃,排热量下降5%左右.本研究还对蒸发式冷凝器及空调系统进行了变工况条件下的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随着冷负荷的降低,系统COP和冷凝器能效比均有所下降,但采用变风量的运行控制策略可使系统性能系数提高5%以上.  相似文献   

8.
采用蔗糖水溶液作为试验溶液,通过改变空气进口温度、液气质量流量之比、液滴加速管的长度等对撞击流浓缩器(ISC)的蒸发能力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ISC的蒸发能力随空气进口温度的升高、液气比的减小而提高;在ISC中宜使用较短的加速管。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究制冷系统的制冷剂在快速泄漏过程中,泄漏与运行之间的交互作用,搭建了能够监控制冷剂泄漏量的家用空调制冷系统泄漏实验台,并对泄漏过程中制冷系统的运行情况开展了实验.在泄漏点位于室内机侧、初始制冷剂充注量为920 g、初始泄漏速率变化为0.08~0.60 g/s时,随着泄漏过程的进行,压缩机排气温度不断上升,蒸发器入口温度、冷凝压力、蒸发压力、冷凝器出口过冷度以及压缩机功率不断下降.当制冷剂泄漏比例达到某一临界点时,上述运行参数会发生加速的情况.在制冷模式下,临界比例约为20%,热泵模式下约为15%.制冷剂的泄漏速度随时间逐渐减小,泄漏开始1 h后制冷和制热模式下的泄漏速度分别减小了55.7%和63.6%.  相似文献   

10.
可再生能源的有效利用是现今国际社会发展中最核心的竞争,而复合源热泵系统即太阳能、地能、空气能三种可再生能源的最好结合.文章通过单压缩机复合源热泵系统和双压缩机复合源热泵系统的原理图和压焓图的对比,进而通过改变空气侧和水侧制冷剂质量流量之比,对比分析这两个热泵系统夏季的制冷循环.结果表明:采用双压缩机的复合源热泵系统与采用单压缩机的复合源热泵系统相比,冷凝器热负荷方面最高可降低3.1%,压缩机理论耗功率方面最高可降低18.2%,在理论制冷系数方面最高可升高22.18%,其系统耗功和系统能效较低,循环的经济性更好,系统更加节能.  相似文献   

11.
多功能热泵空调热水器的模拟与实验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降低家庭热水能耗,提高设备利用率,减少初投资,设计了一种兼有空调与热水供给功能的多功能热泵空调热水器.对压缩机额定功率1.3 kW、热水容量60 L的样机进行了热泵制热水模式的性能模拟与实验研究.实验结果显示,在8℃的环境温度下将水加热到50℃,系统能效比为2.2.通过模拟进行系统优化,提出了进一步提高系统整体性能的措施;循环水流量由0.06 L/s增加到0.24 L/s,能效比提高16.8%;冷凝器面积增大一倍,能效比提高16%.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跨临界CO2热泵系统外界因素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规律,在自行搭建的实验台上通过改变冷却水体积流量、冷却水进口温度和环境温度研究系统性能变化,分析CO2质量流量、压比、制热量和制热系数(COPh)等系统参数的变化趋势,研究压缩机绝热效率和换热器热交换完善度对制热系数的影响.在测试工况范围内,实验结果表明:当冷却水体积流量增加或冷却水进口温度降低时,CO2质量流量、压比和压缩机功率减少,制热量和制热系数增加;当环境温度升高时,CO2质量流量和制热量增加,压比和压缩机功率基本不变,制热系数增加;压缩机绝热效率与气体冷却器的热交换完善度成为制约制热系数提高的2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Air compressors are vital and have numerous industrial applications. Approximately 8% of the annual operating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in industrial countries is constituted by due to the use of air compressors. Because the poor heat transfer to the environment in the rapid compression process, the compression is non-isothermal, the efficiency of compressors is restricted. To improve their efficiency and achieve isothermal compression, this study proposes energy conversion reciprocating piston quasiisothermal compression using a water spray. First, a mathematical model of a reciprocating piston compressor with water sprays was established. Through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and simulations, the mathematical model was validated. The energy convers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ciprocating piston compressor were then studied. To reduce compression power and enhance compression efficiency, it was first discovered that the critical parameters were the input pressure of the driving chamber, water spray mass, and compression volume ratio, which were then evaluated thoroughly. The higher the inlet pressure of the driving chamber, the faster the air compression velocity. Additionally, the compression efficiency was elevated as the water spray mass was gradually increased for a given compression volume ratio. When the compression volume ratio was increased from 2 to 3, the compression power increased from 172.7 J/stroke to 294.2 J/stroke and the compression efficiency was enhanced from 37.3% (adiabatic) to 80.6%. This research and its performance analysis can be referred to during the parameter design optimisation of reciprocating piston quasi-isothermal compression systems using water sprays.  相似文献   

14.
提出一种简单可行的湖库塘开式水源热泵系统全年能耗分析方法,然后以小型办公建筑为实例,进行具体的全年能耗分析,最后与空气源热泵的能耗相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湖库塘水源热泵系统的季节性能比均高于空气源热泵机组;室外循环水泵能耗对湖库塘开式水源热泵系统有较大的影响,应该在实际工程应用中采取措施降低循环水泵能耗。  相似文献   

15.
利用凝汽器循环水废热的热泵站用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热泵回收电站凝汽器冷却水废热的用能情况,采用能流图分析了不同驱动能源的热泵站回收循环水废热的一次能源利用系数.结果表明:电动热泵供能系统总效率虽然仅比汽轮机热泵站总效率低2%,与燃气轮机热泵站持平,但电动热泵站牺牲了45.79%的发电量,若发电效率或热泵机组制热性能系数降低,可能出现本电站发电不够用的情形.而汽...  相似文献   

16.
开式地表水源热泵动态取水温度限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于开式地表水源热泵,取水能耗是决定系统节能性的关键因素.在水源热泵机组能耗模型、取水能耗模型等的基础上建立了开式地表水水源热泵系统的能效耦合模型.基于节能率及水泵能耗的规律特点计算得到了不同的冷却塔出水温度下,不同水泵扬程下的动态取水温度限值,建立了开式地表水水源热泵动态取水温度限值的计算方法.并计算得到不同工况条件下的地表水源热泵系统相对传统空调的节能率.  相似文献   

17.
采用湿空气火用理论分析方法分析管式间接蒸发器的(火用)效率,探索了一次空气进风温度、二次空气相对温度、二次空气与一次空气风速之比、管径以及管间距等参数对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火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管式问接蒸发器火用效率随一次空气进风温度提高而降低,随二次空气进口相对湿度提高而提高,随二/一次空气风速比增加而降低.当管径20mm,管间距10mm时,火用效率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