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中收录了134个双音节喻人词。对它们进行汉英对比研究有助于我们认识比喻思维和民族文化对词义发展的影响与制约。在人类共有的比喻思维的影响下,汉语中双音节喻人词中的一小部分在英语中存在喻义和喻体都相同的对译词。然而大部分词对喻体的选择和喻人义的形成呈现出鲜明的民族色彩,要么无英语对译词,要么英语对译词选择了不同的喻体或者不具有比喻用法。通过汉英对比,揭示了双音节喻人词的词义特点及其词义中的民族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
英汉两种语言中都存在着大量的比喻性词语,但由于各自的社会文化背景,宗教信仰等各方面的不同,在比喻的主体和客体之间选择也不尽相同。本文从荚汉两种语言比喻性词语的喻体和喻义之间的对应关系着手,以探讨其内在的文化内涵及其翻译方法。比喻性词语可以通过成语,俗语,典故,谚语,惯用语,格言等诸多形式表现出来。英汉两种语言在对同一本体设喻时,采用的喻体却有同有异,喻体和喻义之间的对应关系也不同,有完全对应,部分对应和非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3.
时英、俄、汉语中的一些动物比喻做一比较,从喻体、喻意的角度探讨翻译问题。  相似文献   

4.
对英、俄、汉语中的一些动物比喻做一比较,从喻体、喻意的角度探讨翻译问题.  相似文献   

5.
《老子》和《论语》的比喻研究主要集中在句法层面上,以比喻类型研究和比喻喻体研究为主,《墨子》、《孟子》和《荀子》的比喻研究主要从句法、篇章和逻辑思维的角度展开,涉及比喻类型、比喻喻体、寓言和比喻的类推逻辑思维研究,《庄子》和《韩非子》的比喻研究多从文学角度出发,主要是关于其寓言的研究.根据现代汉语比喻理论,先秦诸子比喻研究可从词句类比喻、篇章类比喻和认知类比喻三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6.
英汉成语翻译中比喻的处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语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均占有重要地位.这是因为它具有言简意赅,生动形象,表现力强等特点.形成这些特点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比喻在成语中的应用.由于英汉两种文化差异很大,对同一个事物,不同民族人民的联想是不尽相同的.故英汉成语中比喻性词语的喻体及喻义可能是完全对应,也可能是不完全对应甚至是完全不对应;有的比喻有可能或已经被译入语理解和吸收,有的则不然.针对不同的情况,对成语中的比喻的翻译,可以通过重现、引入、替换、舍弃、添增等方式来尽力保留原成语的风格.  相似文献   

7.
成语比喻的文化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修辞和汉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本文选择“成语比喻”这一特定的视角,对这种关系进行初步的探讨。文章分三部分:一、四字格:特有的文化形式。文章认为,汉语成语最终选择了“四字格”,无论是字数、结构、音律都很好体现了“以偶为佳”、“以四言为正”的审美要求。受“四字格”制约,成语比喻形式多样又富有自身的特点;二、喻体:鲜明的文化取向。文章认为,比喻中喻体的选择同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文章以汉语成语与俄语、英语成语的对比来说明这一观点。随后又以成语比喻中的“山”、“龙”、“虎”等喻体为例,透视其鲜明的文化价值取向;三、借喻:丰富的文化内涵。文章以借喻为例,说明它植根于丰富的文化土壤,并举例分析其间丰富的文化内涵。成语,尤其是借喻式成语是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宝库的缩影。  相似文献   

8.
英语谚语是英语语言和文化中历史悠久、运用广泛、使用频率高、凝练劳动人民经验和智慧的通俗简练、生动活泼的韵语或短句。比喻是人类共有的思维模式,其在英语谚语中的大量运用使得英语生动形象、幽默风趣、观点鲜明、迷人难忘。英语谚语中常见的比喻包括明喻、隐喻、转喻和提喻等。明喻和隐喻是建立从喻体到本体相似性投射的过程,转喻是寻找能够替代本体的关联性事物的过程,提喻是寻找能够代替本体的整体或者部分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本文就中、英谚语中不同喻体相同喻义,相同喻体不同喻义及其产生的原因,作了比较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举出几例汉语英语中以同一动物作喻体所产生的相同喻义和相异喻义 ,籍此说明对于某个特定民族的文化现象 ,包括一个比喻 ,一个象征 ,只有放置到它所赖以生存的文化大框架中按照这一文化的模式 ,才有可能得到正确的阐释  相似文献   

11.
从认知心理学视角探讨、分析英语隐喻性词义的认知和思维过程,揭示了隐喻对词义形成的影响,从而说明词的比喻意义是词汇原始意义的引申,是词语在原始意义基础上所进行的深层语义联想和推测.此外,用实例说明隐喻性词义是跨域映射的结果,相似性和类比思维起至关重要的作用.词的隐喻用法增强了语言表达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相似文献   

12.
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法,而且是一种普遍使用的认知手段和思维方式。由于人体及其器官常常被作为衡量外部世界的参照点,因而对其进行的隐喻研究业已成为解读人类认知系统的一种有效途径。本文基于认知语言学的理论,研究以"口"为始源域和目标域的映射现象,进而探讨其隐喻认知机制。  相似文献   

13.
思维是语言的基础和前提,思维的民族差异性导致了不同民族语言差异的形成。从思维与语言的关系入手,结合东西方思维差异研究的最新成果,分析英汉不同思维方式造成的语言差异,探讨思维差异在英汉句子翻译中的影响,提出了"舍形取意"加"寓意于形"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认知的角度阐述了隐喻在比喻范畴中的类典型性(prototypicality)、隐喻概念与隐 喻表达式之间的概念与概念因子关系以及概念隐喻的"喻体"和"本体"中所涉及的诸概念之间 的蕴涵关系。语言使用中充满了隐喻,其原因是人们能通过隐喻或其它语言手段来解决在表 达和理解某种概念时遇到困难。从人类认知的意义上讲,隐喻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具有形体特 征的身体经验,帮助人们托此于彼,进行思维和理解活动。  相似文献   

15.
以中英文语料库为基础,以汉语经济报道中的戏曲隐喻翻译为切口,进行汉语隐喻英译研究,最后提出汉语隐喻类表达英译的“三大优先”原则,从同隐喻概念—同始源域—同目标域的优先策略来进行译入语中隐喻映射的重建,以期实现汉语隐喻思维和语言特色在英译中的最大程度的保留.  相似文献   

16.
认知语言学的涉身体验观对语言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与人类基本体验相关的身体部位、空间和感知等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以概念隐喻理论和基于使用的构式理论为基础,选取英语味觉域的四个形容词(sour,sweet,bitter,spicy)为研究对象,运用Sketch Engine检索工具分析它们在BNC语料库中的主体分布和谓语句构式.研究发现:英语形容词谓语句构式的单一性(SCC结构)使得味觉域形容词意义的拓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隐喻机制,形容词原型体验的差异导致了隐喻拓展的不同,形容词谓语句构式对隐喻拓展会产生一定的激励和限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英汉习语的对比与双向翻译研究不是一个新课题,但是利用隐喻认知研究英汉习语之异同及翻译还不曾有专题讨论。利用隐喻认知有利于对习语求本溯源从而深入分析掌握英汉习语的语源及语义,有利于把握英汉语习语之"形""义"的辩证统一关系,有利于把握翻译的生成路径,更好地指导翻译研究。  相似文献   

18.
语言中有很多词语既有原始意义,也有隐喻意义.在"上下结构"中,结构类型不同,隐喻意义的发生点分布也不相同,有的只发生在一个构成单位上,有的分别发生在两个构成单位上,还有的是发生在词语的整体意义上.  相似文献   

19.
起重装卸机械术语中大量的英语词汇是通过隐喻的方式由日常普通词汇转化而来,根据始源域的认知特征,这些隐喻性词汇主要来自人体器官、人的生物或社会属性、生产工具或生活用品、动植物等四个范畴。这些隐喻性英语词汇在汉译的过程中主要有三种处理方式:完全保留隐喻特征;部分保留隐喻特征;完全舍弃隐喻特征。  相似文献   

20.
在传统模式识别的训练方法中,拥有大量标签的有监督学习方法在识别准确率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然而在实际生活中样本常常缺失标签,或现存有标签的样本与目标样本具有较大分布差异而不能直接使用.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无监督域自适应算法应运而生,借助源域有标签但不同分布的样本去识别无标签的目的域样本.针对目标识别样本与训练样本分布不一致的情况,本文提出了一种探寻两个样本域之间的最优表示学习的无监督域适应算法.通过在共同的子空间上引入两个表示矩阵去更好地减少两个域的分布差异,同时对两个表示矩阵进行各自的最优化约束设计,使得源域和目的域最优地相互表示,缩小两个域之间的分布差异,从而实现无监督跨域学习(即迁移学习).最后在3个迁移学习常见的无监督域适应数据集上开展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的识别准确率超过了目前很多优秀的传统迁移学习方法和一些深度方法.实验结果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无监督域适应的表示学习算法的有效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