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三维叠前深度偏移在CX气田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三维叠前深度偏移是解决复杂构造和速度横向变化剧烈地区地震资料成像问题的理想技术。应用三维叠前深度偏移成像技术,对CX气田的地震资料进行了三维叠前深度偏移处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主要实现过程是:1在时间剖面上拾取速度层位,建立时间模型;2用相干反演法和叠加速度反演法相结合逐层求取层速度,建立层速度―深度地质模型;3用剩余速度分析修改和优化地质模型;4选用差分法实现三维叠前深度偏移。  相似文献   

2.
三维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在千米桥潜山勘探中的应用与效果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三维叠前深度偏移技术是解决地下构造复杂和速度横向变化大的地震资料成像问题的理想技术,叠前深度偏移技术的关键在于深度域层速度模型的正确建立以及偏移成像效果的客观检验。本文应用GeoDepth三维叠前深度偏移处理软件.对大港油田千米桥潜山的地震资料进行了三维叠前深度偏移处理,取得了良好的处理效果。其处理方法可归纳为以下几点:①在时间偏移剖面上拾取速度层位.建立时问域地质模型;②用相干反演法与速度转换法相结合,逐层求取层速度,建立深度域层速度模型;③用剩余速度分析与层析成像法迭代修改、优化深度域层速度模型;①选用克希霍夫积分求和法来实现三维叠前深度偏移。  相似文献   

3.
三维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在西部复杂地区的应用与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维叠前深度偏移技术是解决复杂构造的速度横向变化剧烈地区的地震资料成像问题的理想技术。应用三维叠前深度偏移处理软件GeoDepth,对我国西部E区的地震资料进行了三维叠前深度偏移处理,取得了良好的处理效果。其基本思路是:①在时间剖面上拾取速度层位,建立时间模型;②用相干反演法和速度转换法相结合逐层求取层速度,建立层速度-深度地质模型;③用剩余速度分析修改和优化地质模型;④选用克希霍夫积分求和法实现  相似文献   

4.
三维叠前深度偏移速度模型建立方法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17  
在众多的地震资料偏移成像方法中,三维叠前深度偏移归位最精确的偏移方法,而速度模型则是直接影响偏移质量及效果的关键因素,针对三维叠前深度偏移处理,本文提出一套三维叠前深度偏移速度模型建立方法,该方法以叠前深度移为基础进行偏移速度和层速度分析,对速度模型的层位结构及速度纵、横向变化、采用三维可视化监控和交互方式修改,可有效地建立三维速度模型,为三维叠前深度偏移提供高的三维速度场。经实际三维资料处理证明  相似文献   

5.
大规模并行处理机三维叠前深度偏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维叠前深度偏移是研究复杂构造成像的有力工具,大规模并行处理机的并行效率为短周期完成三维叠前深度偏移奠定了基础。三维叠前深度偏移主要包括三个部分:旅行时计算、Kirchhoff求和、速度分析。利用深度偏移后的道集是否拉平进行速度分析,可以进一步修改速度模型。对中国东部实行资料处理表明了三维叠前深度偏移和偏移速度分析的优点,说明了用时间偏移进行复杂构造成像和圈团分析的危害,三维叠前深度偏移减小了钻井  相似文献   

6.
三维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利用定向深度偏移技术和三维层析成像技术对速度模型、深度模型进行迭代修正,得到较精确的层速度模型、从而实现精确成像。在焉者盆地本市图和泌阳凹陷栗园地区,根据三维叠前深度偏移解释成果布署的评价井,预测目的层深度与实钻深度误差3~7m  相似文献   

7.
偏移速度建模与成像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偏移速度建模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偏移成像的效果。克希霍夫积分法叠前时间偏移,虽能部分适应速度纵横向的变化,但由于没有考虑射线弯曲,所以在速度纵向变化较大时偏移效果并不理想。而弯曲射线各向异性叠前偏移方法则考虑了成像射线的弯曲及速度各向异性,更有利于消除了地层倾角和反射点弥散的影响,建立的速度模型更准确、更符合地质变化规律。采用沿层速度分析技术获得目的层面上准确的速度信息,通过CRP反偏移速度分析技术逐步优化速度模型,借助弯曲射线叠前时间偏移方法取得显著的成像效果。同时指出了在速度纵横向变化剧烈、地下构造复杂时,深度偏移才能恢复地下真实构造形态。采用相干反演法与均方根速度转换法联合建立层速度模型,利用层析成像技术优化地质模型,通过深度偏移方法研究和偏移效果的对比,总结了建立精确偏移速度场的方法和步骤,使速度建模和偏移成像在效果和效率上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8.
复杂构造成像的中心问题是速度场的精心建立。这也是实现任何理想的叠前、叠后偏移的关键。本文提出一种实用方法,用人机联作拟剥层三维层后深度偏移建立或确定三维速度场。通过搜索供解释最优结果过程中扰动速度场,该方法可快速实现许多陡倾角数值各向同性非散射深度偏移。文中给出了实际数据例子,对比了两种方法所得结果。第一种为较常用的方法,即用上层层位的成像偏移和较深目的带的两点剥层深度偏移导出模型;第二种为本文提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有关DF1-1构造二维多测线叠前深度偏移的处理技术,并采用图偏移方法建立了三维地质模型.为非三维勘探区的三维深度域成像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三维叠前深度偏移及其并行实现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引言三维叠前深度偏移是油田勘探与开发中正确地进行构造解释和油藏圈闭的一种有效技术。三维叠前深度偏移技术以其良好的成像效果、巨大的运算量和巨大的数据量成为地震数据处理领域里最具实用价值、且最具挑战性的工程计算问题。三维叠前深度偏移技术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研究内容:①曾前深度偏移及其并行实现;②射线追踪与波场分布;③建立速度模型及其交互功能;④曾前深度偏移成像方法。本文通过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在分布内存多处理机IBMSPZ上的实现,来探讨三维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及其并行实现的问题。本文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描述…  相似文献   

11.
关于深度偏移的几个相关概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仅对深度偏移和时间偏移的关系,叠前深度偏移和叠后深度偏移的关系.法向射线与成像射线、射线偏移、相干反演等相关概念进行了分析。明确了所有的偏移公式都是在深度域定义的;只有当前层以上所有各层的速度都正确时,修改速度模型使其共成像点道集上同相轴达到平直,方可认为该速度和深度接近于真实值。论述了射线偏移在建立速度一深度模型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它可以把时间域层位转化为深度域层位;进一步明确了法向射线与成像射线的概念.利用法向射线可以将叠加时间剖面上层位转换为深度域层位;利用成像射线可以把时间偏移剖面的层位转化为深度域层位;提出了利用相干反演建立初始速度深度模型的优缺点及克服其缺点的办法。只有深入地理解这些概念才能提高利用深度偏移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三维叠前深度偏移的CRP道集速度扫描分析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维共反射点(CRP)道集百分比扫描技术,是一种基于剥层法的叠前深度偏移速度分析方法,通过对层速度模型做均匀扫描,得到不同速度下克希霍夫深度偏移后的CRP道集,从道集中直接观察和拾取使同相轴拉平的正确速度和深度,就可以对原来的速度-深度模型进行修正,这种方法不受地下构造复杂程度和任何假设条件的限制,分析速度快,精度高,在胜利油田CB30地区三维克希霍夫叠前深度偏移处理中得到了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13.
用于叠前深度偏移速度建模的一种新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叠前深度偏移是解决复杂地质构造成像问题的重要技术。高质量的叠前深度偏移成像依赖于高精度的深度 速度模型。常规叠前深度偏移速度建模方法不仅要求提供高质量的叠前地震数据 ,而且迭代建模过程较长 ,从而限制了这项技术的推广应用。针对我国东部老油区钻井较多的特点 ,提出测井约束建模法 ,此方法利用已知声波测井、VSP等资料中的低频速度信息 ,帮助处理人员建立初始的宏观层速度模型 ;再根据叠前深度偏移之后 ,深度剖面上的主要层位应与测井中相应层位的深度值一致的约束条件来修正层速度模型。通过理论模型试算和实际应用证明 ,该方法实用有效 ,能够在缩短叠前深度偏移周期、节省机时费用的基础上提高叠前深度偏移处理质量 ,使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在东部深层勘探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山前带地震数据的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复杂介质中最精确的地震波成像技术,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在山前带复杂构造成像中大有可为,但该方法对速度误差非常敏感,抗噪能力较差,其成败取决于叠前去噪、表层速度结构反演和偏移速度分析的有效性,要使山前带地震勘探取得更大突破,就需改善单程波动方程深度偏移对高陡、倒转界面的成像精度,研究出可提高初至层析分辨率的新方法以及自地表开始的偏移速度建模方法。基于广角隐式有限差分单程波传播算子与波场“逐步累加”技术,研制了直接自起伏地表进行波场延拓与成像的叠前深度偏移算法。SEG山前逆掩推覆构造模型偏移试验表明,该算法具有很高的精度;川西龙门山实际宽线地震资料成像的试处理结果,也展示了该方法相对于叠后深度偏移的优势。研究还表明,面向地质目标优化地震波照明与接收效果也是需要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SEG起伏地表逆掩断层模型的特点,并以该模型数据为试验的原始地震数据,在理论模型速度和通过道集速度分析得到的速度2种条件下,分析对比了常规叠后时间偏移、水平地表叠前时间偏移、起伏地表叠前时间偏移和起伏地表叠前深度偏移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变速介质条件下三维叠前深度偏移成像及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于复杂变速介质成像,常用的时间域成像方法已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必须借助于深度域成像方法,特别是三维地震叠前深度偏移方法。选择合适的深度偏移方法很重要,但其速度模型建立更为关键。叠前深度偏移与速度建模均需要巨大的计算机资源,为有效地实现三维叠前深度偏移,合理的处理流程与方法选择也十分重要。文章从叠前深度偏移方法原理比较分析入手,深入探讨了相关深度偏移方法的特点,并对速度模型建立方法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一个横向变速的三维地震工区实例,详细论述了横向变速条件下三维叠前深度偏移的建模思路与实现方法,提出了先进、实用的有关叠前深度偏移与速度建模实用方法。实际偏移结果与井资料的一致性证明了上述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这对推进三维叠前深度偏移的应用与发展并取得良好的成像效果具有较大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