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浅谈我国浓海水化学资源的综合利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海水淡化是解决淡水紧缺的有效途径之一,但海水淡化在获得淡水的同时,需要排出大量的浓海水,浓海水大量直接排放,不可避免地会带来海洋生态环境问题.本文结合我国(尤其是渤海湾)发展海水淡化的实际情况,探讨了几种浓海水化学资源综合利用方案;提出了适合海水淡化事业发展和经济环保的浓海水综合利用工艺.并强调了在进行浓海水综合利用、实现零排放的同时,要改变海洋化工企业的生产结构,提高产品的精细化程度和附加值,只有做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才能真正实现海水淡化事业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2.
海水淡化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日产220万m3淡化海水的目标,并推荐科学处理浓海水,在条件具备的地区优先考虑实施浓海水综合利用以达到零排放目的。浓海水综合利用不仅可以保护环境,而且可以回收资源,如淡水、盐、溴、氯化钾、泻利盐以及水氯镁石等。与海水制盐相比,浓海水综合利用能够大幅降低投资和能源消耗。文章详细介绍了浓海水零排放技术,并对目前浓海水零排放技术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新的技术路线,真正实现工业化海水淡化浓海水零排放。  相似文献   

3.
"浓海水综合利用新工艺关键技术研究"是"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研究课题。该课题是针对我国目前海水综合利用的现状,对淡化后浓海水的综合利用问题进行的工艺技术及产品品种的优化研究,目的是为了提高海水淡化及浓海水利用的综合效益,提高化学资源的提取率,节省土地面积,为盐化工行业的技术进步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文章介绍了该课题的部分研究内容、解决的关键技术、取得的成果以及成果推广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海水淡化浓海水综合利用过程对盐藻生长及活性物质积累的影响.文章测定了海水淡化浓海水综合利用过程中水样的pH值、盐度、含氮量、Ca、Mg、Fe和P含量.比较不同综合利用过程中盐藻生长状况,测定盐藻的叶绿素a、叶绿素b、β-胡萝卜素.结果表明,与天然海水相比,海水淡化浓海水综合利用过程对盐藻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  相似文献   

5.
文章介绍了海水淡化和海盐生产的基本工艺,分析了海水淡化后浓海水制盐的几种方法,指出浓海水滩晒制盐是现阶段解决浓海水排放难题的一条有效途径.利用浓海水为原料进行滩晒制盐,尤其是利用二次反渗透法排出的高浓度海水,对制盐企业的技术进步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也具有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依据同离子效应原理,取高浓度的卤水(苦卤)和盐浆回到兑卤工序参与浓海水兑卤,浓海水中绝大部分硫酸钙以固相形式析出与浓海水分离,浓海水在继续蒸发浓缩时不生成钙垢,达到了浓海水工厂化制盐的目的,为海水淡化工厂副产浓海水的综合利用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为了有效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天津正在建设一批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项目,目前各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这批项目包括天津北疆电厂项目、大港海水淡化项目、天津临港海水综合利用一体化项目和宝成集团海水淡化装备产业项目。  相似文献   

8.
海水源热泵技术是一种高效节能的绿色环保技术,其应用和发展对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有重大意义.文章综述了海水源热泵技术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和一些工程实例应用,指出了换热器的腐蚀,海洋生物的附着和冬季海水温度过低等主要存在的问题,给出了解决办法,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将海水源热泵技术与浓海水化学资源综合利用有效的结合起来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需求,具有很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9.
海水淡化技术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由于全球水资源的严重短缺,各个国家加大了地海水淡化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可观的效果。随着研究的深入,技术上的成熟,再加之处理工艺的改进,淡化过的海水已成为沿海地区生产生活用水的一部分。本文阐述了我国海水淡化的发展,介绍了海水淡化的主要两种技术方法,最后对海水淡化技术综合应用进行探讨并做以展望。  相似文献   

10.
膜蒸馏海水及苦咸水淡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海水淡化是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的重要措施之一.膜蒸馏海水和苦咸水淡化技术可充分利用太阳能、废热和余热等低品位热源,具有成本低、设备简单、操作容易、能耗低等优点,使膜蒸馏技术在诸多海水淡化工程中有一定的竞争力.采用膜蒸馏技术进行苦咸水淡化,可以解决饮用水和工业生产对淡水的需求.膜蒸馏苦咸水淡化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膜蒸馏—结晶技术及在海水制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膜蒸馏—结晶技术是近几年来发展迅速的一种新兴分离净化技术。文章综述了该技术在废水处理、溶质回收及盐水分离等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根据我国沿海地区土地资源紧张、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和近岸海域环境保护的迫切需求,探讨了利用膜蒸馏—结晶技术对苦卤和海水淡化副产浓海水浓缩利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文章综述了浓海水(低浓度卤水)的制溴方法,并对目前使用的空气吹出酸法吸收工艺进行了认真研究,通过自动优化控制浓海水制溴工艺参数,使浓海水提溴的生产成本得到有效控制,利用海水淡化后的浓海水提溴实现了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3.
海水淡化是解决天津市缺水问题的一个新途径,但提取淡水后的浓缩水如直接排入渤海,将对近海滩涂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本文结合海晶集团公司发展规划就淡化浓缩水的综合利用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论证,为海晶集团公司和海水淡化项目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针对我国盐田面积和淡水资源日渐匮乏的现状,以及制盐产业所面临的严峻挑战,提出由海水直接利用(作为火力发电冷却水)、(升温后)海水淡化、海卤水生物养殖、海盐生产和卤水化工等生产环节构成的全新的"电-水-生-盐-化双向联产模式"。通过可行性分析,认为这种制盐双向联产模式可以充分利用有限资源,有利于进一步降低淡水生产成本,消除环境污染,实现制盐产业的快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文章论证了我国海水和卤水镁砂的研究与开发。详述了海水与卤水镁砂的特点。特别是讨论了海水与卤水镁砂之间的区别。而且,提出了我国海水与卤水镁砂发展意见。它将对苦卤化学资源综合利用与海水和卤水镁砂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针对我国盐田面积和淡水资源日渐匮乏的现状,以及制盐产业所面临的严峻挑战,提出由海水直接利用(作为火力发电冷却水)、(升温后)海水淡化、海卤水生物养殖、海盐生产和卤水化工等生产环节构成的全新的"电-水-生-盐-化双向联产模式"。通过可行性分析,认为这种制盐双向联产模式可以充分利用有限资源,有利于进一步降低淡水生产成本,消除环境污染,实现制盐产业的快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论述了四川盆地东部天然卤水资源状况,开发工艺现状,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的经济、社会意义,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工艺研究的方向及重点等,旨在促进川东天然卤水开发及综合利用的工艺发展与产业提升。  相似文献   

18.
文章论述了海晶集团制盐生产的特点以及在未来与海水淡化产业相衔接中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探讨浓海水制盐的新模式以及该模式对提高制盐生产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对国内海水淡化浓盐水实现"零"排放的制约因素进行了介绍。通过分析,提出了解决浓盐水"零"排放制约因素的思路,以推动海水淡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