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先合成甲基丙烯酸高碳醇酯,再将其与苯乙烯、马来酸酐和丙烯酰胺聚合,制备柴油降凝剂。考察引发剂用量、聚合时间、单体配比、聚合温度等对降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柴油降凝剂最佳制备条件是引发剂用量0.7%,甲基丙烯酸混合酯、马来酸酐、苯乙烯、丙烯酰胺的摩尔比为5∶1∶2∶1.5,聚合温度80℃,聚合时间6 h。当降凝剂添加量为0.08%时,降凝效果最好,冷滤点降幅7℃。  相似文献   

2.
先合成甲基丙烯酸高碳醇酯,再将其与苯乙烯、马来酸酐和丙烯酰胺聚合,制备柴油降凝剂。考察引发剂用量、聚合时间、单体配比、聚合温度等对降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柴油降凝剂最佳制备条件是引发剂用量0.7%,甲基丙烯酸混合酯、马来酸酐、苯乙烯、丙烯酰胺的摩尔比为5∶1∶2∶1.5,聚合温度80℃,聚合时间6 h。当降凝剂添加量为0.08%时,降凝效果最好,冷滤点降幅7℃。  相似文献   

3.
以α-甲基丙烯酸和马来酸酐为原料,经酯化反应合成了α-甲基丙烯酸高碳混合酯及马来酸酐高碳混合酯,确定了酯化反应条件。采用甲苯作溶剂,通过溶液聚合法合成了α-甲基丙烯酸高碳混合酯-马来酸酐高碳混合酯-乙酸乙烯酯-苯乙烯四元共聚物的柴油降凝剂,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单体配比1∶2∶3∶1,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用量0.8%,反应温度为85℃,反应时间为6 h。考察了该降凝剂对锦州石化公司二套加氢柴油的降凝助滤效果,确定0.07%为降凝剂的最佳添加量。  相似文献   

4.
α-甲基丙烯酸和马来酸酐为原料,经酯化反应合成了α-甲基丙烯酸高碳混合酯及马来酸酐高碳混合酯,确定了酯化反应条件。采用甲苯作溶剂,通过溶液聚合法合成了α-甲基丙烯酸高碳混合酯-马来酸酐高碳混合酯-乙酸乙烯酯-苯乙烯四元共聚物的柴油降凝剂,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单体配比1∶2∶3∶1,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用量0.8%,反应温度为85 ℃,反应时间为6 h。考察了该降凝剂对锦州石化公司二套加氢柴油的降凝助滤效果,确定0.07%为降凝剂的最佳添加量。  相似文献   

5.
以油酸十八酯、十六烷基马来酰亚胺、苯乙烯、醋酸乙烯酯为单体,采用溶液聚合法合成了新型柴油降凝剂;研究了单体摩尔比、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对降凝效果的影响;考察了新型降凝剂与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十八烷醇聚氧乙烯醚复配后降凝效果及加入降凝剂后柴油的储存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以马来酸酐、醋酸乙烯酯、丙烯酸高级酯为原料单体合成一种三元共聚物MAV降凝剂。采用单因素法研究反应温度、投料比和引发剂BPO用量对0#柴油降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80℃,投料比马来酸酐∶丙烯酸高级酯∶醋酸乙烯酯为1∶1∶2,引发剂BPO用量1.5 g时,0#柴油冷滤点均降低6℃。研究了MAV与不同的分散剂复配制得降凝剂的效果,结果表明采用分散剂6501(1∶1.5)复配时,具有较好的降滤效果,降低冷滤点8℃。  相似文献   

7.
以丙烯酸高碳酯和马来酸酐为原料,通过过硫酸铵引发聚合制备了原油降凝剂,对陕北某油井原油降凝效果良好。最佳合成条件为:单体物质的量之比为5∶1,引发剂用量为0.8%,反应温度为65℃,反应时间为6h。并对引发剂用量和降凝剂用量对降凝效果的影响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8.
AMV及其醇解、胺解型柴油降凝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主要介绍α-甲基丙烯酸高级酯-马来酸酐-醋酸乙烯酯(AMV)三元共聚物及其醇解、胺解型柴油降凝剂的合成、表征以及降凝助滤效果。实验表明,在n(α-甲基丙烯酸十八酯)∶n(马来酸酐)∶n(醋酸乙烯酯)=4∶1∶2,聚合温度85℃,聚合时间5h,引发剂用量1.2%(质量分数,下同)的条件下,合成的AMV三元共聚物在添加量为0.1%(质量分数,下同)时,分别将中国石油兰州石油化工公司生产的3种柴油的凝点降低10、14、9℃,冷滤点降低1、3、2℃;在对三元共聚物进行醇解、胺解得到一系列的醇解、胺解物中,十八胺胺解物的添加量为0.1%时,分别可将上述3种柴油的凝点降低10、16、11℃,冷滤点降低2、5、3℃。  相似文献   

9.
以聚丙二醇和马来酸酐为原料,在对甲苯磺酸作催化剂的条件下,采用酸酐醇解法合成了马来酸酯。然后利用自制的马来酸酯与醋酸乙烯酯、丙烯酰胺共聚,合成了一种油溶性三元聚合物降黏剂,并用红外光谱法表征聚合物的组成特性。通过对其降黏效果的评价,得出最佳合成条件为:n(醋酸乙烯酯):n(丙烯酰胺):n(马来酸酯)= 6:2:1,引发剂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0.9%,反应温度75℃,反应时间6h;当温度为50℃,降黏剂加量为600mg/L时,稠油的黏度由3790mPa•s降到1110mPa•s,表现出了良好的降黏效果。  相似文献   

10.
以聚丙二醇和马来酸酐为原料,在对甲苯磺酸作催化剂的条件下,采用酸酐醇解法合成了马来酸酯。然后利用自制的马来酸酯与醋酸乙烯酯、丙烯酰胺共聚,合成了一种油溶性三元聚合物降黏剂,并用红外光谱法表征聚合物的组成特性。通过对其降黏效果的评价,得出最佳合成条件为:n(醋酸乙烯酯)∶n(丙烯酰胺)∶n(马来酸酯)=6∶2∶1,引发剂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0.9%,反应温度75℃,反应时间6 h;当温度为50℃,降黏剂加量为600 mg/L时,稠油的黏度由3 790 mPa·s降到1 110 mPa·s,表现出了良好的降黏效果。  相似文献   

11.
张玉薇  张强 《应用化工》2012,41(2):224-226
采用与马来酸酐接枝的方法对C5石油树脂进行改性,接枝物与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用高碳醇进行醇解,研制出一种新型柴油降凝剂。考察了C5石油树脂与马来酸酐的质量比、苯乙烯和醋酸乙烯酯的用量、引发剂用量以及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降凝剂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是:C5石油树脂∶马来酸酐=10∶1.2(质量比),过氧化苯甲酰0.1 g,苯乙烯1.30 g,醋酸乙烯酯1.60 g。此降凝剂用于抚顺石化0#柴油馏分,可降低其冷滤点5℃。  相似文献   

12.
间戊二烯C5石油树脂改性作为柴油降凝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强  李长波  张洪林 《应用化工》2009,38(9):1260-1262,1266
间戊二烯C5石油树脂在引发剂的作用下与马来酸酐发生接枝反应,再用直链烷烃醇进行酯化,制得梳状结构的柴油降凝剂。戊二烯C5石油树脂改性制备柴油降凝剂的最佳反应条件是:各物质质量比C5石油树脂∶马来酸酐∶引发剂∶混合醇∶溶剂(二甲苯)为100∶12∶1∶20∶8,混合醇用量比C12∶C16∶C18为0.4∶0.3∶0.3,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4 h,所得到的改性石油树脂降凝剂与T 602C降凝剂复配(改性石油树脂降凝剂加入量为400μg/g,T 602C加入量为1 000μg/g)对柴油具有很好的降凝效果,可将抚顺石化公司生产的-10#柴油馏分的冷滤点降低7℃。  相似文献   

13.
张玉薇  张强 《陕西化工》2012,(2):224-226
采用与马来酸酐接枝的方法对C5石油树脂进行改性,接枝物与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用高碳醇进行醇解,研制出一种新型柴油降凝剂。考察了C5石油树脂与马来酸酐的质量比、苯乙烯和醋酸乙烯酯的用量、引发剂用量以及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降凝剂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是:C5石油树脂∶马来酸酐=10∶1.2(质量比),过氧化苯甲酰0.1 g,苯乙烯1.30 g,醋酸乙烯酯1.60 g。此降凝剂用于抚顺石化0#柴油馏分,可降低其冷滤点5℃。  相似文献   

14.
原油降凝剂(OEAM)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菊勤  王占华  马蔚红 《江苏化工》1993,21(2):14-16,40
原油降凝剂(OEAM)是丙烯酸正十六醇和正十八醇混合酯与马来酸酐的共聚物。本文介绍了降凝剂(OEAM)的合成方法。考察引发剂用量,聚合温度和反应时间对聚合物收率和降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加剂量为0.5%~1.0%(重量),预热温度为50℃时,使鲁宁混合原油倾点下降11~12℃。粘度降低率为43%。  相似文献   

15.
以甲基丙烯酸、高级长链醇、马来酸酐、乙酸乙烯酯等为原料,采用两步法合成了聚甲基丙烯酸酯新型生物柴油降凝剂.考察了原料种类、原料用量、温度等因素对降凝剂黏度及降凝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合成聚甲基丙烯酸酯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85℃ ~ 90℃,聚合反应时间5h,反应原料摩尔比马来酸酐∶乙酸乙烯酯∶甲基丙烯酸十八酯=1∶4∶4.聚甲基丙烯酸酯添加量为1%时,生物柴油的凝点能降低8℃,降凝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以甲基丙烯酸十八酯、N-苄基马来酰亚胺和丙烯酰胺为原料合成了针对于克拉玛依油砂沥青的新型油溶性共聚降粘剂。对单体配比、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等影响条件进行了优化,探究了降黏剂用量和温度等因素对降黏效果的影响。确定了该降黏剂的聚合反应条件为:聚合单体摩尔比为10∶4∶3,引发剂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1.0%,反应温度为85℃。在降黏剂添加量1000 mg·kg-1,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60 min时降黏效果最好,在此条件下的降黏率为35.7%。  相似文献   

17.
主要介绍了丙烯酸酯和马来酸酐二元共聚物 (简称AM )及其醇解胺解物 (简称AM -a)类柴油降凝剂的合成、表征和降凝助滤效果 ,AM -a柴油降凝剂 ,是以丙烯酸酯、马来酸酐为原料 ,以甲苯为溶剂 ,以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 ,恒温聚合成AM ,再以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 ,用高碳醇及高碳胺进行醇解及胺解而制得 ,该剂对东明 0 #柴油的纯降凝度可达 16℃ ,冷滤点降低可达 8℃ ,对汤阴 10 #柴油的纯降凝度可达 14℃ ,冷滤点降低可达 6℃。  相似文献   

18.
在氮气保护下,以甲苯为溶剂,过氧化二苯甲酰为引发剂合成了甲基丙烯酸二十酯-马来酸酐-苯乙烯-醋酸乙烯酯四元聚合物降凝剂A、甲基丙烯酸二十酯-烷基马来酰亚胺-苯乙烯-醋酸乙烯酯四元聚合物降凝剂C;以丙酮为溶剂,三乙醇胺为催化剂合成了降凝剂A的醇解产物-降凝剂B;考察了降凝剂A和降凝剂C用于陕北原油降凝时所需的最佳引发剂用量;比较了降凝剂A和降凝剂B降凝的降黏效果;考察了脂肪醇/脂肪胺碳数对降凝剂B和降凝剂C降凝效果的影响;考察了降凝剂B、降凝剂C、EVA、十八烷基聚氧乙烯醚复配降凝效果。  相似文献   

19.
薛丹  张笑  李善建  陈亚联  史俊 《应用化工》2024,(3):600-603+607
以丙烯酰胺、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和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为单体,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PAAD降滤失剂,通过单因素实验对其制备工艺进行了优化,并对降滤失剂的耐温耐盐性能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在丙烯酰胺、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和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质量比为4∶2∶0.02、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4 h、过硫酸铵用量为混合单体质量的0.15%的最佳条件下,所制备的降滤失剂的降滤失效果最佳,抗温达210℃。  相似文献   

20.
龙小柱  张广明  孙威  刘杰  徐磊  李昱霖 《应用化工》2013,(12):2167-2170
以甲基丙烯酸、混合醇、马来酸酐为原料,采用"先酯化-后聚合"的方法,合成一种新型原油降凝剂甲基丙烯酸混合醇酯-马来酸酐共聚物(AE-MA)。实验表明,最佳酯化条件为:n(甲基丙烯酸)∶n(混合醇)=1∶1.25、n(十二醇)∶n(十四醇)∶n(十六醇)=3∶6∶1,w(溶剂)=100%,w(催化剂)=1.5%;最佳聚合反应工艺条件为:n(马来酸酐)∶n(甲基丙烯酸混合醇酯)=1∶1,w(引发剂)=0.75%,聚合时间3.5 h,聚合温度80℃。将最佳条件下合成的产物按1.59%(质量分数)的剂量加入到盘锦原油中,原油凝点最多可降低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