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活用纸》2009,(14):38-39
头皮屑是全人类都害怕的事情,20年前,宝洁用这样的描述来驱散中国人对它的恐惧:“第一次约会,碰巧下雨,本来很浪漫的,谁知道我的头皮屑……用了海飞丝,现在雨过天晴,再没有头皮屑把我们隔开了”。虽然今天,用爱情故事来做广告已经给不了人们丝毫新鲜感,但当时,大家对品牌二字几乎还只有相当模糊的概念,电视屏幕上偶尔才会出现几个吸引人的广告,宝洁的浪漫主义隋怀忽然之间显得相当打动人心。  相似文献   

2.
《现代家电》2008,(5):56-57
北京男人讲究面子,够朋友,够义气,场面上的事情,都要做足。就算自己有困难,有哥们儿找来,二话不说,冒着“枪林弹雨”也得帮上一把,嘴里还客气着“有事儿说话,咱俩谁跟谁啊”,当然不用多说话,谁的心里都是热乎乎的。李连文也是这个“义气”带着他走进了家电的代理商行业。他最开始是做机械产品销售的,对家电是无所知。2002年,万和在北京寻找代理商,  相似文献   

3.
《中外食品工业》2007,(6):61-63
宝宝一出生,就用他的眼睛、耳朵、嘴巴、皮肤甚至身体来感受这个世界。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学习者,对什么事情都感兴趣:路边的影子,远处的狗吠声,积木的碰撞,玩具铃铛的摇摆……这些对宝宝来说都是奇妙的事情。父母所要做的就是利用孩子的好奇心,开启宝宝的智慧大门。  相似文献   

4.
作为演员,无论是谁,都希望自己是出类拔萃的。各行各业都有明星,谁都愿意做最优秀的人,但要取得成功,需要把握住机遇和具备自信。一个演员刚出道就遇上一部好戏,靠的也许是运气,但以后要把每部戏中的角色都演出彩,就要凭自己的努力和经验的积累了。  相似文献   

5.
《现代家电》2008,(13):74-75
洗手,是每天我们都要重复做多次的事情。尤其是有小孩子的家庭,大人叮嘱孩子洗手成为家庭中每天必修课。  相似文献   

6.
本来以为做任何事情都和别人没有关系,而后发现其实只要把人与人的关系弄明白,也就算是一个了不起的人了。既如同电影的关键是找谁来演、歌曲调关键是找谁来唱、摄影的关键是找谁来拍。黄天罡  相似文献   

7.
细节,细枝末节也.细节指资源在内部的微观层面上的配置,把优秀资源用好,发挥效率.企业是由细节组成的,也是细节在时间上的延伸和空间上的拓展而成.古人有很多关于细节的论述,如"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千里之堤,溃于一蚁."细节强调的是一个系统,是说每个岗位每位员工都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不找任何借口,哪怕是合理的借口,想方设法去完成任务.成也细节,败也细节."从细节中来,到细节中去"."成功的秘诀不在于大的战略决策,而在于做好细致工作的韧劲."当行业成熟之后,产品就会越来越商品化,最后大家就不得不打价格战.为了生存,提升利润率,只有不断改进工作流程,建立标准化的流程,通过重复流程,落实到每个细节的执行上,才能在一定时间内,提升效率,获取利润.  相似文献   

8.
司圣国 《新食品》2010,(10):16-16
《所有的问题都是老板的问题》这篇文章我看了两遍,真是一针见血.不知老板们看后会不会有所感悟?作为有忠诚度的员工,没有谁想把事情做砸,都是想最大程度地把事情做好,但有时候老板一个错误的指令直接产生连锁反应,使整个链条出现脱节或偏差,而最后的责任还得员工来承担,我不能说这种态度叫不负责任,  相似文献   

9.
<正>殷卫国说,做企业与做人一样,都有共通之处。再难的事情从简单入手,循序渐进就能做成。因此,复杂的事情要简单去做,简单的事情要重复去做,重复做的事情要用心去做,长期坚持下去,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情。所谓大道至简,悟在天成。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他表示"电子商务大大降低了流通成本,对激发中国经济的活力功不可没。"并愿为电子商务等  相似文献   

10.
服务为王     
服务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做得专业.有的企业开始行动了。有的还停留在口头上。把服务看成是专业学问的公司。不惜重金引进专业规范的管理咨询公司来做;不重视服务的公司,把服务看成是可以想点点子,做点修改,有点小聪明就可以完成的事情,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真正的服务,远在上游源头.贯穿全程,所以三联集团总裁王兆岗大力倡导“全程服务”在产品流通的每个环节,都可以见到服务在开枝散叶。无论是生产商、供应商还是零售商部从不同侧面,看见服务那决不妥协的真容,但是不是每家公司部敢面对,都能找到真相和通路呢?表现则是千差万别。服务为什么那么重要?因为服务是一面威光普照的照妖镜品质、管理、技术、前瞻、能力、智慧、实力几乎归于一,都要通过服务体现出来,做服务的高下、深浅,可以窥见企业的现实实力和未来前景。通过采访,业界部分企业人士表达了对服务的理解及看法,[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企业目前正面临一场残酷的淘汰赛,把事情做对是企业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2.
傅子宴 《新食品》2005,(6A):43-43
“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那是蠢才,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那是天才。”百汇酒业董事长孙松霖通过感情互动抓住消费群体,通过利润互动抓住分销商队伍,用简单的方法成功卖酒。  相似文献   

13.
骐星 《新食品》2007,(12):89-89
这个案例说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供货商似乎都有一个超市情结,总觉得供货商很吃亏,还是做超市好。文章的老张就是这样一个把梦想付诸行动的人。遗憾的是,老张并不成功,不仅不成功,而且还将自己原有的生意也连累了。原因在哪里,老张违背了卖场经营的原则,从文中我至少找到了三点。  相似文献   

14.
<正>谁指导了企业的革命性突破?谁让企业实现了自我超越?把统计学原理应用到质量管理的戴明,把计算机信息处理模型运用到企业流程再造的哈默,在理论上做了哪些有效努力?他们的理论对于现在的中国企业,有怎样的适用性和启示?戴明:质量为王戴明14点内容概括:方向、系统和文化,具有明确的方向,然后建立系统,以驱动行为,并用相应的文化保证系统更好运作。  相似文献   

15.
朱建平 《现代家电》2004,(24):32-33
给经销商做培训.对于弱势企业来说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它们认为,这不仅要有资金实力,还需要有培训师资队伍做后盾,这些都不是它们的能力所能及的,所以,永远只是想想,最多也就是听别人给它们自己做几次培训而已。弱势企业抱有这种想法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为它们既没有钱,又没有培训人才,更没有一流的品牌,凭什么给人家做培训?凭什么把培训做好?  相似文献   

16.
陈曦 《包装财智》2012,(10):16-18
从繁华的沿海商业都市延伸到皖江工业带,徐龙平希望他的安徽工厂能够为集团发展带来新的起点。忘记是谁了,但徐龙平记得有人曾经和他说过:"老板要有梦想,企业才有发展。"他深以为然,所以时隔多年依然把这句话记得很清楚。创业者大多都在追逐自己心中的一个梦。创业十数载,徐龙平最初的梦想是什么?经过多年打拼,他逐渐有了清晰的答案:"我要把龙利得打造成在上海乃至全国都小有名气的包  相似文献   

17.
法磊 《中国纤检》2012,(18):78-79
现在的企业都比较认同“奥运商机,谁先动手,谁先受益”。任何企业,特别是纺织企业,普遍认为具有准确的预见能力和科学的决策是把握任何商机的关键。在上一轮金融危机中,中国一些纺织企业借力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翻身。  相似文献   

18.
正在如今这个信息快速发展的时代,制造业必须整合、联合、协同才有未来,单枪匹马将成为企业发展的死穴。找准自己的定位,做最好的供应商,做最诚信的供应商,不要改变自己的梦想供应链是未来十到十五年最大的红利,谁做好了,谁就能够占领未来。  相似文献   

19.
子西 《餐饮世界》2012,(12):16-19
成功的连锁品牌,就是细碎的事情重复做,只有将事情做到极致完美的人,离成功才有了无限接近的可能。——金梅央两岸咖啡,吹响上市号角2008年,两岸咖啡赢得了世界最大的风投机构——美国高盛银行及华生资本的青睐,在以释出两成股权取得2亿元人民币的投资后,顺  相似文献   

20.
正一个眼镜店长曾向我抱怨:"现在的80后、90后员工生活条件好,有个性,普遍缺乏对于事业的执着和冲劲。有时候教他们做一些事情,他们也不领情或者不太能准确领会,而且加之现在员工流动率高,不断重复培训新员工,我真是劳心劳力又吃力不讨好。"他的问题怎么解决?一位负责视光专业技术的眼镜零售企业技术经理曾大倒苦水:"老板给我布置了一堆事情,但是下面又没有好用的人,再加上门店店长权力很大,各自为政,下面的人我又不好动,很多事情都不好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