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近年来对离子交换膜的新技术应用,已发展到冶金、化工等工业方面。就是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开展研制过氯乙烯阴膜(简称)工作的。此阴膜主要在酸性电解质中使用,由于它具有对阴离子的选择透过性,而离子半径最小  相似文献   

2.
离子交换膜已成功地应用于咸水淡化,食盐电解制取氢氧化钠等许多方面。为了深入研究离子交换膜的性能和机理,有必要建立测定离子交换膜扩散系数的方法。为此,我们建立了两种测定膜的扩散系数方法。  相似文献   

3.
开发新能源是当今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盐差能已经成为开发新能源的目标之一。使用不同的商业化常规离子交换膜,进行功率密度的筛选,筛选出在反电渗析(RED)中功率密度较高的膜材料,其中使用的商业化的离子交换膜分别是DF-120离子交换膜和CJ-3阴阳离子交换膜。DF-120在流速是0.72 cm/s时,电压为1.66 V,最大功率密度是0.693 W/m~2;CJ-3阴阳离子交换膜是在流速为1.2 cm/s时,电压为1.6 V,最高功率密度为0.83 W/m~2。  相似文献   

4.
以具有纳米尺度孔径的聚偏氟乙烯(PVDF)质子传导膜为对象,研究电解质溶液中水合离子在受限空间内的传递行为,证明使用纳米尺度多孔膜代替离子交换膜用于液流电池过程的可行性。利用渗透实验分别研究浓度场、压力场,以及不同渗透压条件下膜中离子扩散和水迁移现象,分析传质行为与膜结构和组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离子在纳米尺度孔径的PVDF膜中的扩散过程与溶液中类似,表观离子扩散系数不受浓度差推动力的影响;离子交换膜中的表观离子扩散系数随浓度差推动力提高而增加。在渗透压作用下,自制PVDF纳米孔膜的水迁移速率低于Nafion 117膜,水迁移带来的负面影响更小;对于H+/VO2+的离子选择系数超过300,有效透过H+而阻止VO2+,适用于全钒液流电池过程。  相似文献   

5.
CD型系列冲模式电渗析器一、结构原理及特点: 电渗析的基本原理是将盐水解质导入具有选择性的阴、阳离子交换膜、浓淡水隔板交替排列在正负极之间所组成的电渗析器中,当盐水解质在电渗析槽中流过时,在外加的直流电场作用下,利用离子交换膜对阴、阳离子具有选择性的特点,使水中的阴阳离子定向地由淡水隔室迁到浓水隔室,从而达到淡化除盐的目的。同时还能达到较好的除氟效果。  相似文献   

6.
CD型系列冲模式电渗析器一、结构原理及特点: 电渗析的基本原理是将盐水解质导入具有选择性的阴、阳离子交换膜、浓淡水隔板交替排列在正负极之间所组成的电渗析器中,当盐水解质在电渗析槽中流过时,在外加的直流电场作用下,利用离子交换膜对阴,阳离子具有选择性的特点,使水中的阴阳离子定向地由淡水隔室迁到浓水隔室,从而达到淡化除盐的目的。同时还能达到较好的除氟效果。  相似文献   

7.
当一离子交换膜插在两种不同浓度的电解质溶液之间,溶液中离子在没有外电场作用下透过此膜的现象,称为电解质在离子交换膜中的扩散。溶质由浓溶液向稀溶液扩散,以及溶剂向反方向渗透现象都是溶液的基本性质。这种扩散与渗透作用一般也能通过各种膜进行。  相似文献   

8.
离子交换膜是一种高聚物电解质材料,因为在膜体结构上的活性基团,带有可以解离的离子,所以具有负载电流并使离子选择透过等特性。最常见的是用于电渗析海水(或咸水)脱盐方面。这种脱盐方法,不象离子交换树脂需要酸碱再生,仅仅利用电能,即可得到满意的淡水。近年来,电渗析的应用日益广泛,例如可用于药品纯化,稀有金属回收,放射性废液处理以及同位素分离等。还有一种不用电的渗透膜,亦能从冶金废液中回收硫酸、精制镍等。离子交换膜亦能用做电池隔膜。一般常用的离子交换膜,有磺酸型阳膜和季胺型阴膜。  相似文献   

9.
郑曦 《广州化工》2011,39(5):59-61,133
海藻酸钠经二价钙离子改性后作为阳膜层,用戊二醛改性壳聚糖制备了阴膜溶胶,将阴膜溶胶流延于阳膜层上,制备了Ca2+-SA/戊二醛-CS双极膜m(SA-CS)BPM。测定了双极膜的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和机械性能。将m(SA-CS)BPM应用于从盐湖卤水提取锂,二价离子的透过率均小于2%,而一价离子的透过率均大于20%。表明该双极膜能够有效分离卤水中的一价、二价金属离子。  相似文献   

10.
一、离子交换膜的性质离子交换膜大体上可以分为均相膜与非均相膜两类。非均相膜的制法沿用了最初的制造方法,即将离子交换树脂微粉与热塑性树脂粉混合热压成型制得。它的质量远不如均相膜。均相膜一般是在共聚成膜后引入(或形成)适当的离子交换基,因而交换基在膜内是均匀分布的。随着引入(或形成)的离子交换基之不同,可以将离子交换膜分为阳膜、阴膜、阴阳两性离子交换膜、复合膜等类型。阳膜上引入了磺酸基、羧酸基等阴离子基团,阴膜  相似文献   

11.
随着离子交换膜电渗析技术的发展,新型离子交换膜不断出现。近年来,国外出现了环氧树脂——多元胺类阴膜,国内最近首次报道了氯乙醇橡胶脂肪族型强碱性阴膜,这些膜均具有优良的机械和电化学性能。以往制备强碱性阴膜多是苯乙烯类型,需用剧毒物质氯甲醚作为氯甲基化试剂,对工人键康带来一定的影响。离子交换的一个重要用  相似文献   

12.
离子交换膜扩散系数的测定方法评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叙述了电解质通过离子交换的扩散系数,离子的相互扩散系数及自扩散系数的测定方法,原理,推导了有关公式,并对有些方法作了评述和实验上的比较。  相似文献   

13.
引言最近发现的液膜大大扩大了液体离子交换技术的应用范围,用来从水溶液中萃取金属离子和其它物质。最近研制出的油溶性液体离子交换剂(LIX(?))是非常理想的,适合于引入到液膜中去。这些膜的两个最重要的用途是在用萃取方法进行的湿法冶金和废水处理方面。Lewis已经综述了液体离子交换剂的特性及其在湿法冶金方面的应用。本文论述液膜中的LIX离子交换剂在处理废水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一种新型聚合物电解质中离子传递及界面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成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腈-甲基丙烯酸锂)(简记为PMAML)聚合物基质材料,以PMAML和聚偏氟 乙烯混合物为基质制备了新型复合聚合物电解质,其中增塑剂为碳酸乙烯酯和碳酸二甲酯,锂盐是LiBF4。用刮刀 在玻璃板上涂膜得到取合物膜,把聚合物基质膜在电解质溶液中浸渍后成为聚合物电解质膜。采用限制扩散方法测 试了电解质中离子的扩散系数,由稳态极化法测得了迁移数。所制聚合物电解质中锂离子的扩散系数和迁移数分别为 2.67×10-7cm2·s-1和0.53。通过交流阻抗技术研究了聚合物电解质与电极间界面性质,Li/GPE/Li的界面阻抗随放置 时间延长而增大,Li/GPE/MPCF的界面阻抗随电极的电位降低而减小。组装了聚合物电解质锂离子电池,测试结果表 明,该聚合物电解质具有较好的离子传输性质和电化学性能,能用作锂离子电池的电解质。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季铵化壳聚糖和苯乙烯为原料,戊二醛为交联剂制备燃料电池用半互穿网络膜(Semi-IPN)。实验过程中对制得的Semi-IPN的化学结构进行了FT-IR表征,结果标明,季铵化壳聚糖与苯乙烯已经形成半互穿网络结构。半互穿网络膜的含水量、离子交换量也被进行了测定。离子交换量的测定结果标明,该膜的离子交换量随苯乙烯加入量的增加而降低。含水量的测定结果表明,膜的含水量在溶剂的一定浓度范围内随苯乙烯量增加而降低,随交联剂戊二醛浓度的增大而降低。本实验中引发剂—过硫酸钾的用量也进行了考察。结果标明,本实验得到的半互穿网络膜的含水量,离子交换量,机械强度等不随引发剂用量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16.
简述了合成膜的原料聚氯乙烯,二乙烯基苯,甲基丙烯酸甲酯的选择原因,合成实验方案的确定,制备了PVC-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二乙烯基苯)半均相阳离子交换树脂膜。通过实验寻找初步的实验配方,再通过正交设计探索制备交换树脂膜的最佳实验配比和实验方法,测定了离子交换膜的离子交换当量和含水量后,判断出最佳生产工艺条件。简单介绍了离子交换膜在使用过程中的影响条件,同时也介绍了离子交换树脂在食品,农业和环境科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采用自行设计的交流电法测定装置及优化的测定条件对几种离子交换膜的面电阻(Ra)进行了测定,并考察了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优化的测定条件为电导池电极间距10 mm、极室直径20 mm,测定电压频率为100.0 kHz、电压为100mV.JAM和JCM系列膜的Ra与含水量呈负相关,阴膜RXAM和阳膜RXCM的Ra受溶液中反...  相似文献   

18.
魏允  王倩  丛威 《过程工程学报》2019,19(5):975-981
为缓解电渗析膜污染,提高电渗析性能,采用阴膜扩散渗析对待脱盐的赖氨酸离子交换废液进行净化处理,对扩散渗析回收的(NH4)2SO4溶液进行电渗析脱盐浓缩。结果表明,当扩散渗析流量为5.6 L/h时,扩散渗析的扩散系数达2.24?10?7 cm2/s,离子交换废液中(NH4)2SO4透过率约为30%,可截留90.1% Mg2+和94.5%有机氮、80.3%蛋白、86.0%总糖、79.3%化学需氧量(COD);与直接电渗析赖氨酸离子交换废液相比,对扩散渗析回收的(NH4)2SO4溶液进行电渗析脱盐浓缩,SO42?膜通量、电流效率分别提高了55.7%和18.3%,操作时间、单位膜通量能耗分别降低了26.1%和42.3%。用扩散渗析净化赖氨酸离子交换废液可有效缓解后续电渗析的膜污染,提高电渗析性能。  相似文献   

19.
蛋白质在膨胀床吸附层析剂的静态和动态吸附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牛血清白蛋白 (BSA)为目标蛋白 ,考察膨胀床用离子交换树脂StreamlineDEAE的静态和动态吸附性能 ,并和离子交换树脂DEAESepharoseFF进行比较 ,实验发现两者的静态吸附性能相似 ,而动态吸附性能差别较大。根据动态吸附数据计算出液膜扩散系数和孔内扩散系数。  相似文献   

20.
陈艳  张亚萍  岳明珠 《水处理技术》2011,37(11):10-14,25
电渗析技术是在电场力作用下利用离子交换膜的选择透过性对电解质溶液进行分离提纯的一种技术.从不同膜组合方式出发,介绍了电渗析技术在各种氨基酸生产和分离中的应用,并提出将新型电渗析技术运用到氨基酸工业中的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