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彭博  李炳娟  关文强  林琼 《食品科学》2019,40(2):126-132
为从分子水平研究双孢蘑菇多酚氧化酶调控褐变的机理,以采后贮藏第1、7、14天的双孢蘑菇菌盖为材料,应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对双孢蘑菇菌盖RNA进行测序分析。共获得168?607?212?个高质量的clean reads;贮藏第7天和第1天相比筛选出727?个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贮藏第14天和第1天相比筛选出1?524?个DEGs;Gene Ontology(GO)功能富集和Pathway富集分析将这些差异表达基因归类于180?个代谢途径;从已获得的差异表达基因中筛选得到PPO1、PPO3、PPO5、LAC1和LAC4五个多酚氧化酶相关基因。研究结果为双孢蘑菇功能相关基因挖掘和品质改良提供理论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2.
果蔬多酚氧化酶酶促褐变的控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介绍多酚氧化酶酶促褐变原理的基础上,着重阐述通过原料选择、钝化酶活性、抑制酶促反应、改变反应产物、驱氧处理、复合抑制等途径控制果蔬酶促褐变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盐渍茄子酱菜中褐变酶的酶学特性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多酚氧化酶是导致盐渍茄子酱菜褐变的主要原因。多酚氧化酶的最适pH为6.8,当体系pH≤5.0或者pH≥7.4时,能有效降低PPO活性。在30~50℃下PPO具有较高活性,其最适温度为30℃左右。PPO的热稳定性较差,沸水加热lmin时,酶活已丧失87.57%。柠檬酸、抗坏血酸、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EDTA-2Na等对PPO活性有抑制作用,其中抗坏血酸抑制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4.
薯蓣多酚氧化酶特性及褐变控制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从薯蓣中提取多酚氧化酶,采用分光光度法对其动力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酶最适作用pn为5.8,最适作用温度为20℃,Km=1.82mol/L,Vmax=1.11(△OD/min)。本文同时考察了抑制剂对薯蓣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研究高氧气调包装对双孢蘑菇褐变及其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采用80%O2+20%N2高氧气调对双孢蘑菇进行包装处理,检测其贮藏过程中的白度、丙二醛(MDA)含量、相对电导率、抗氧化酶以及抗氧化活性物质。结果表明,高氧气调包装能显著提高双孢蘑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并维持较高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总酚含量,抑制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同时,高氧气调包装可以显著延缓丙二醛(MDA)含量及相对电导率的增加,维持细胞膜的完整性,抑制褐变。根据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推测,高氧气调抑制双孢蘑菇的褐变可能与高氧气调提高其抗氧化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6.
枇杷果实在贮藏及加工过程中极易产生酶促褐变。本文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几种因素对枇杷果实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多酚氧化酶的最适 pH 为 6.3,抗坏血酸、L-半胱氨酸、柠檬酸、草酸、柠檬酸-抗坏血酸混合物可明显抑制该酶活性。  相似文献   

7.
何兴兴  雷静  关文强 《食品科学》2023,(10):173-180
为开发一种双孢蘑菇两种不同形态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的提取纯化方法,通过温度诱导相分配、分步硫酸铵沉淀盐析、DEAE阴离子交换层析,对双孢蘑菇中的可溶态PPO(soluble PPO,sPPO)和膜结合态PPO(membrane-bound PPO,mPPO)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和Native-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及米氏方程对纯化后两种形态PPO的纯度、分子质量及酶促反应动力学进行探究。双孢蘑菇sPPO和mPPO经纯化后对邻苯二酚的比活力分别达到6 912.88 U/mg和19 092.94 U/mg,相比于粗酶液,酶的比活力分别提高到12.20倍和10.86倍,且纯化后mPPO的比活力显著高于sPPO。酶促反应动力学结果显示,sPPO和mPPO对不同底物的催化活性差异较大,对底物邻苯二酚的催化活性较高,且mPPO比sPPO对底物邻苯二酚的亲和力更强,酶促反应速度更高。sPPO和mPPO对邻苯二酚的最适反应温度均为30℃,最适pH值均为6.8。本研究为双孢蘑菇两种状态PPO的质谱鉴定、酶学特性以及抑制酶促褐变的发生等研...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短时高压二氧化碳处理对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褐变和活性氧代谢的影响,采用优化好的0.3 MPa二氧化碳短时处理双孢蘑菇,然后于4℃条件下贮藏8 d,测定双孢蘑菇褐变度、细胞膜透性、O2-·生成速率、MDA、抗氧化物质和H2O2的含量以及自由基清除酶活性等指标。结果表明,短时高压二氧化碳处理对双孢蘑菇的短期保鲜效果并不理想。与对照相比,在4 d贮藏期内,0.3 MPa二氧化碳短时处理提高了双孢蘑菇的褐变度、相对电导率、脂质过氧化产物MDA的含量,促进了O2-·、H2O2等活性氧物质的积累,同时降低了CAT和SOD活性。然而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逐渐显现出短时高压二氧化碳处理对双孢蘑菇的保鲜效果。在贮藏后期,0.3 MPa二氧化碳短时处理抑制了双孢蘑菇的褐变,降低了相对电导率和MDA、O2-·、H2O2等的含量,提高了CAT和SOD的活性。此外,0.3 MPa二氧化碳短时能够减少双孢蘑菇体内总酚和抗坏血酸的损失,进而抑制双孢蘑菇的褐变。   相似文献   

9.
采用制作丙酮粉的方法提取了牛蒡中的多酚氧化酶(PPO),并对其酶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牛蒡多酚氧化酶最适温度为40℃,最适pH为6.0,在40℃下热稳定性较好,而在70℃加热3min即可使其完全失活。牛蒡PPO的米氏常数为0.1337mol/L,最大反应速率Vmax为7.387U/min。通过响应面实验设计的方法对防止牛蒡酶促褐变的配方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当复合护色液中EDTA、L-半胱氨酸和柠檬酸亚锡二钠的护色剂的浓度都为0.04%(w/v)时,牛蒡的褐变度最小。  相似文献   

10.
采用制作丙酮粉的方法提取了牛蒡中的多酚氧化酶(PPO),并对其酶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牛蒡多酚氧化酶最适温度为40℃,最适pH为6.0,在40℃下热稳定性较好,而在70℃加热3min即可使其完全失活。牛蒡PPO的米氏常数为0.1337mol/L,最大反应速率Vmax为7.387U/min。通过响应面实验设计的方法对防止牛蒡酶促褐变的配方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当复合护色液中EDTA、L-半胱氨酸和柠檬酸亚锡二钠的护色剂的浓度都为0.04%(w/v)时,牛蒡的褐变度最小。   相似文献   

11.
纳他霉素处理对鲜切双孢菇褐变的抑制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纳他霉素对鲜切双孢菇褐变的抑制机理,本实验分别采用去离子水(对照)、0.1?g/kg纳他霉素和复合试剂(0.1?g/kg纳他霉素+10?g/kg?D-异抗坏血酸钠)浸泡处理鲜切双孢菇5?min,并于4?℃下贮藏,分析贮藏过程中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酪氨酸酶(tyrosinase,TYR)活力和自由基清除率等多项生理指标。结果表明:纳他霉素和复合试剂处理均能抑制鲜切双孢菇贮藏过程中硬度下降及质量损失率、呼吸强度和相对电导率的上升,降低霉菌和酵母总数,延缓PPO和TYR活力的上升,维持双孢菇子实体VC、还原性谷胱甘肽、总酚和羟脯氨酸含量及谷胱甘肽还原酶和苯丙氨酸解氨酶的活力,有利于双孢菇保持较高的抗氧化酶活力、自由基清除率和总抗氧化能力,从而减轻双孢菇的褐变程度,延长其货架期,其中复合试剂处理的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2.
13.
双孢菇中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双孢菇为供试原料提取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以邻苯二酚为底物,采用分光光度法在420nm研究温度、pH值、底物浓度和加热时间对该酶活性的影响;同时探讨抗坏血酸、柠檬酸、氯化钠、EDTA-Na 四种抑制剂对双孢菇酶促褐变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该酶的最适温度30℃、最适pH5.5、最适底物浓度0.05mol/L,90℃加热处理80s时,该酶几乎全部失活。4种抑制剂对该酶均表现出一定的抑制效果,其中抗坏血酸的抑制效果最好,抑制效果强弱次序为抗坏血酸>柠檬酸>氯化钠>EDTA-Na。  相似文献   

14.
烟草酶促棕色化反应及调控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由多酚氧化酶(PPO)介导的酶促棕色化反应是烟草调制、醇化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烟叶质量。本文介绍了影响酶促棕色化反应的因素,对农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等酶促棕色化反应调控技术进行了综述,探讨了各种调控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5.
双孢菇的白度是评价其新鲜度和品质的重要指标.为实现双孢菇白度的准确评价,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图像分析的双孢菇(白菇)白度测定方法.通过搭建D65标准光源成像系统,构建非线性白度标定模型,实现了图像RGB数值到CIE-XYZ三刺激值的转换,采用CIE甘茨白度公式实现白度的准确测定.使用8种灰度等级的色卡结合色度仪对图像系统进...  相似文献   

16.
胡烨  胡秋辉  郁志芳  裴斐  马宁  杨文建 《食品科学》2018,39(23):192-198
本实验针对冷冻双孢蘑菇在冻融过程中的品质劣变问题,研究了柠檬酸、L-半胱氨酸、抗坏血酸、异抗坏血酸钠等护色剂对双孢蘑菇褐变的影响,进一步分析了不同冷冻温度(-80、-40、-20 ℃)和解冻温度(25、4 ℃)对双孢蘑菇的汁液流失率、质构特征、微观结构、水分含量与分布及过氧化物酶活力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护色剂配比为3.0 g/L异抗坏血酸钠、1.5 g/L L-半胱氨酸、0.4 g/L抗坏血酸、10 g/L柠檬酸时具有最佳护色效果;-80 ℃冷冻、4 ℃解冻的冻融条件下,双孢蘑菇汁液流失率为1.98%,显著低于其他各处理组;水分含量、质构特征值均高于其他冻融条件处理的双孢蘑菇;因此,-80 ℃冷冻、4 ℃解冻的冻融条件是较合理的冻融处理方式。本研究为冷冻双孢蘑菇产品的开发及冻融技术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市售新鲜双孢菇为原料,选用不同浓度的柠檬酸、苯甲酸、异抗坏血酸钠为褐变抑制剂做抑制双孢菇酶促褐变的实验。结果表明:对双孢菇酶促褐变抑制效果最好的是苯甲酸,其次是柠檬酸,再次是异抗坏血酸钠;柠檬酸0.70%、苯甲酸0.28%、异抗坏血酸钠0.65%复配时抑制效果最佳,抑制率可达79.02%。  相似文献   

18.
吕艳杰 《食品科学》2015,36(10):185-188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和固相微萃取法对双孢蘑菇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提取,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及鉴定。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鉴定出36种化合物,采用固相微萃取法鉴定出34种风味化合物,2种方法分析出蘑菇的特征风味物质为1-辛烯-3-醇、1-辛烯-3-酮、2-辛烯-1-醇、2,6-二甲基吡嗪、2-戊基呋喃、甲基吡嗪、1-辛醇等,均以1-辛烯-3-醇含量最高。2种提取方式相互补充相互验证。  相似文献   

19.
吴进菊  高金燕  刘潇  程伟  陈红兵 《食品科学》2010,31(15):117-120
利用双孢蘑菇多酚氧化酶(PPO)对酪蛋白进行交联,考察交联后酪蛋白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并采用SDSPAGE电泳检测交联物的形成情况。结果表明:当PPO 酶比活力为400U/mL,25℃反应4h 时,交联后的酪蛋白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分别为18.3m2/g 和19.8min,较未交联的酪蛋白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分别提高了17.3% 和37.5%。交联后酪蛋白的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得到显著提高,并且与形成的聚合物含量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