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门当”与“户对”是古民居建筑中大门建筑的组成部分,所谓“门当”原指大宅门前的一对石鼓,有的抱鼓石坐落于门础上;因鼓声宏阔威严,厉如雷霆,百姓信其能避邪,故民间广泛用石鼓代“门当”。再说“户对”,即置于门楣上或门楣双侧的砖雕、木雕。典型的有圆形短柱,短柱长一尺左右,与地面平行,与门楣垂直,由于它位于门户之上,且取双数,有的两个一对,有的四个两对,故名“户对”。“户对”为什么要用短圆柱形呢?因为它代表了人们生殖崇拜中重男丁的观念,意在祈求人气旺盛、香火永续。有“户对”的宅院,必须有“门当”,这是建筑学上的和谐美学原…  相似文献   

2.
正说到婚姻,人们常常讲究"门当户对"。大致即是,男女双方无论从经济条件、社会地位,还是外表容貌、家庭出身等方面来看,都大体相当,比较般配。其实,"门当户对"是两个词——"门当"和"户对",原分别指中国古代大门建筑的两种独特装饰构件。今天,我们先说"门当"。门当指的是大门前左右两侧摆放的一对墩式石鼓。民间认为鼓声宏阔威严,能震鬼神,故而在大门口安放两个石鼓充当"门神",并谓为"门当"。门当分两种:其呈圆形的,表示此宅院一般为文士家宅;其呈方形的,则表示此宅院一般为武士家宅。门当上面还常雕有瑞兽、花卉等图案。这些图案同样是宅院  相似文献   

3.
潘春利 《现代装饰》2006,(5):114-117
福州古民居建筑的木雕广泛施用于木构件上,寓艺术于构件是福州民居建筑的个优良传统。本文通过对福州古民居建筑中的木雕部位,木雕的风格、工艺做法和表现题材等各方面的介绍来说明福州古民居建筑中木雕装饰艺术的特色.  相似文献   

4.
陈雪杰 《住宅科技》2008,28(3):54-56
文章介绍了皖南西递古民居的村落选址、布局以及建筑空间及其细部装饰的特点。分析了徽派建筑西递古民居群如何形成自己独具风格的人居环境。强调西递古民居的人文环境和人性化考虑。  相似文献   

5.
王薇 《山西建筑》2007,33(7):70-71
以剑川金华镇何氏院落住宅为例,从院落的组成及特点、建筑结构及特点、建筑装饰及特点对古民居的建筑要素进行了分析,总结出金华镇民居建筑特点形成的原因和建筑要素的基本特点,为古民居的保护与规划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
福州古民居建筑的木雕广泛施用于木构件上,寓艺术于构件是福州民居建筑的一个优良传统。本文通过对福州古民居建筑中的木雕部位、木雕的风格、工艺做法和表现题材等各方面的介绍来说明福州古民居建筑中的木雕装饰艺术的特色。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8,(6)
古民居建筑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在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如何保护古民居建筑,并继承和发展古民居建筑文化,使建筑具有鲜明的本土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是该文探析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郭和平  吴双 《华中建筑》2023,(11):101-104
该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整理测绘草图,绘制出鄂东南古民居的典型平面。通过分析总结,阐述了一般民居、天井院、祠堂、店铺四类主要建筑因地制宜布局、内外功能有别的平面特色。大量实例表明,鄂东南先民在营造实践中不断积累过去的建筑智慧,使古民居功能得以满足社会生活发展的需要。许多建筑平面不仅构思巧妙、布局得体,而且生态代价极低,对当今的建筑环境营造具有宝贵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石琳  徐宁 《现代装饰》2014,(11):128-129
徽州古民居建筑设计深受"礼、乐"精神的影响,以深厚的文化积淀,优美的造型,巧妙的技术成为中国古民居建筑的典范。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和查阅文献论述徽州古民居建筑中的"礼、乐"精神,以期对现代建筑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徽派建筑是中国古代社会后期成熟的建筑流派,地域文化特征极为鲜明,尤其是作为微州人生存文化最直观载体的古民居建筑,是古代徽州社会历史文化的见证。徽派古民居的选址布局深受徽州风水理论影响,尤其注重水口营造。徽派古民居的内部结构格局生动体现了徽州宗法制度及其观念形态。徽商“商而兼士,贾而好儒”的独特文化品格,成就了古民居内部装饰与陈设的独特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国家新农村建设的快速推进,导致许多古民居建筑出现重开发轻保护的现象。文章介绍了孝感地区古民居建筑保护的现状以及当前孝感地区古民居建筑保护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古民居作为一种独特的历史文化形态,凝聚了各族人民的风俗文化和精神创造,具有明显的时代性、民族性和地域性,也有一定的思想性、科学性和艺术性,对我国居住建筑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在分析我国古民居建筑特征和结构特点的基础上,对我国现存古民居的火灾状况和消防现状作了分析;结合其布置格局及结构特点对古民居建筑火灾的发展和蔓延的影响,对我国现存古民居建筑的火灾危险性作了重点讨论,并就解决的方法和思路提出了设想.古民居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特别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结合其特有的建筑结构类型,利用当前已有的技术手段和新型的消防设施保护好这份遗产,是当前古建筑消防保护中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周海萍  谷言 《山西建筑》2010,36(33):24-26
从建筑形式、建筑空间、建筑材料、景观绿化四个方面来论述苏州古民居的生态价值,指出苏州古民居体现了一种生态平衡的原则,建筑与环境之间和谐共存,这种依靠自然循环解决自然问题的方法,对现代生态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工厂、企业、机关、学校、公园、公共场所等,为了内外的分割、联系以及管理的需要,通常设有一个或几个出入口,在主要的出入口设大门建筑。大门建筑既是建筑群体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公共用地与建筑群体联系的枢纽,也是进入建筑群体空间顺序的前奏。它既有一定的功能要求,又要有美观大方的建筑形象。  相似文献   

15.
民居四合院的等级、建制见微知著.观一眼门楼便可以知晓。同样.天水古民居门楼的建筑造型、装修装饰和结构构架亦表现出天水古民居建筑的综合特征:封建礼制的等级地位、建筑文化的土木属性、建筑气质的不卑不亢、建筑装饰的不施重彩、木雕艺术的流畅大方,这种个性特征是一种历史的品质,“韬光养晦”,愈久愈纯,“无需刷新”,与日深沉。  相似文献   

16.
永春岵山古民居建筑特色探索与保护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泉州市永春县岵山古民居为例,立足于人与自然相融合的角度,从岵山古民居聚落的规划和布局、单体建筑的设计手法及建筑材料的巧妙使用度等方面探索古民居特色,并给予比较、分析、总结,同时结合时下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的趋势,从社会人文、建筑等角度对古镇民居提出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17.
《安徽建筑》2019,(9):8-9
徐州户部山现存的历史街区古民居多为明代、清代、民国建筑,有着较高建筑艺术价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由余家大院、翟家大院组成的民俗博物馆是街区古民居的典型代表,是我国民俗文化的宝贵遗产,文章旨在对其建筑特色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大门建筑的作用、功能、特征及形式。并通过实例,论述了大门建筑的创作只有立意鲜明,因地制宜,注重功能、创造环境,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大门建筑基本属性的研究,阐述了大门建筑存在的艺术形式,总结了大门建筑设计的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20.
“门当户对”是指男女双方家庭的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相当,结亲很合适。但近几年对于所谓“门当”和“户对”的说法千奇百怪,再加上民间的演义,使之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本文谈谈建筑中的“门当户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