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根据城市燃气管道失效及泄漏燃气运移和危害的特点建立了燃气管道失效事件树模型,然后将故障树分析结合到事件树分析中,利用故障树分析初因事件和后续事件的原因及概率,利用事件树分析燃气泄漏后的事件序列及后果事件的发生概率,从而得到了一个完整的城市燃气管道失效及危害分析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围绕城市综合管廊内燃气管道可靠性分析,以故障模式为底事件建造城市综合管廊内燃气管道泄漏T-S故障树。针对实际系统故障数据缺乏、故障机理复杂多样等原因导致的T-S故障树底事件失效可能性的不确定性问题,将区间模型引入T-S故障树分析,解决底事件失效可能性不易精确获取的问题,进而对系统进行可靠性分析,求得廊内燃气管道泄漏故障树顶事件的故障概率、各底事件的概率重要度和关键重要度,为廊内燃气管道维护和故障发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住宅管道燃气系统安全性事故树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燃气管道系统本身及人员管理环节找出导致事故发生的各个因素,运用事故树分析方法建立了住宅管道燃气系统事故树.计算出事故树最小径集并对各基本原因事件的结构重要程度排序.结合最小径集包含的各事件及结构重要度排序分析,指出保障使用燃气房间足够的通风换气量可有效抑制或缓解燃气达到爆炸浓度极限及人员中毒、窒息事故的危险;采用安装安全报警器及切断保护装置,选用新型管材及用气设备,强化安全管理等措施可降低事故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为了城镇聚乙烯燃气管道的安全运营并降低运营风险, 对城镇聚乙烯燃气管道可能发生的事故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采用故障树分析法, 建立了城镇聚乙烯燃气管道故障树及其子故障树模型, 分别计算了故障树的最小割集、 最小径集和结构重要度, 指出了城镇聚乙烯燃气管道可能发生的故障并分析了成因。研究结果表明, 城 镇聚乙烯燃气管道失效对管道运行威胁较大, 管道附属设施失效威胁较小; 在管道失效的成因中, 管道受到的外界干扰对管道发生故障的影响最大, 管道划痕与缺陷的影响次之, 管道老化与应力破坏对管道事故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5.
埋地输气管道腐蚀故障树模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腐蚀是引起埋地输气管道泄漏和破裂的主要因素.对引起埋地输气管道腐蚀失效的各个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建立以埋地输气管道腐蚀失效为顶事件的埋地输气管道腐蚀失效故障树,结合管道腐蚀破坏机理和故障树模糊分析原理,分析导致管道腐蚀产生的因素,得到模糊故障树的各阶最小割集和引起埋地输气管道发生腐蚀失效的主要因素.通过算例分析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更加符合工程实际,是对传统故障树分析方法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6.
城市供水管道失效后果评价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城市供水管道发生事故关阀后管网的运行状态,建立了供水管道失效后果评价模型.该模型为二级评价模型,以影响区流量减少情况、非影响区流量减少情况及压力降低情况为3个评价指标;评价模型中所有变量都是节点的属性值,从而易于借助水力模型取值;供水管道失效后果评价模型基于供水管道失效水力模型构建,该水力模型综合运用节点流量初次重分配、节点流量压力驱动自适应调整的方法,并以遗传算法求解.将模型在算例管网中模拟实验,模型应用效果良好,并且根据模型模拟结果,能有效分析管网中阀门布置的合理性及管道担负的角色,可有针对性地提出降低管道失效后果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基于风险评价的城市燃气管网线路设计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燃气管网业务的快速发展,如何基于燃气管网的风险评价,进行城市燃气管网线路完整性设计与开发,有效消除管道现存的隐患,防止管道失效或事故发生,降低运营风险,保持管网线路始终处于管控状态,是当前城市燃气管网工作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考虑腐蚀的埋地灰口铸铁管失效预测及可靠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早期埋设的灰口铸铁管存在的破损频繁、漏失严重等影响输配水安全问题,通过管土相互作用模型得到管道应力,应用腐蚀模型预测管道腐蚀深度,进而评估管道的剩余强度,结合失效准则得到管道失效预测模型,并运用蒙特卡罗方法对管道可靠度进行分析.计算模型充分考虑了管道腐蚀、各种外部荷载以及参数的不确定性对管道失效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在通常荷载作用下仅考虑管道受力,管道不会失效,腐蚀是导致管道失效的重要因素;管道安全因子的概率密度分布曲线呈对数正态分布;当使用时间为20~50 a时管道失效风险较大,在使用时间超过80 a之后,管道失效风险变小且呈现出略有下降的趋势;由于渗漏或不均匀沉降引起的管道基础局部流失在腐蚀深度超过一定值时对管道失效概率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9.
引入物元和可拓集理论,结合肯特评分法和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城市燃气管道风险等级评定的计算模型,确定了燃气管道主要风险因素,即第三方破坏、腐蚀因素、设计因素和操作管理因素等,以及各项风险特征评分及其权重赋值的方法,并设计编制了计算程序运用予实例计算。结果表明基于物元和可拓集合理论的评定方法对燃气管道的风险评定是可行性和有效性的,计算程序既验证了人工计算结果,又方便了多个区域多个评价单元的管道风险等级评定,增强了实际应用性,为城市燃气管道的风险等级评定提供了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通过深入分析长输管道与城市燃气管道的区别及评分依据,发现肯特评分法在城市燃气管道上并不完全适用.在总结了典型城市燃气管道事故原因及北京市燃气管道事故资料的基础上,试探性地提出了对肯特法中评分项目及分值的调整建议,使得评分法在城市燃气管道风险评价上更为适用,评价结果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11.
从大量的交通事故数据中找出引发交通事故的关键因素是提高道路安全水平的重要手段。基于某市全年的交通事故数据,采用改进的Apriori算法挖掘出强关联规则,通过一个新的相关性度量——相关值对关联规则进一步筛选,从中找出各因素对交通事故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关联规则挖掘的效率,并能够量化事故原因和事故结果之间的相关程度,从而找出有价值的规则。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结果可以为相关交通管理部门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2.
针对埋地管线在外部荷载和腐蚀联合作用下导致的失效问题,综合考虑埋地管线纵向和环向受力特性、腐蚀规律,建立失效预测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一次二阶矩法(FOSM)对模型和参数的不确定性进行随机模拟,并对影响管道失效的主要参数如内压、残余应力、腐蚀参数等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一次二阶矩(FOSM)与蒙特卡罗法(MC)计算结果基本符合,采用FOSM计算埋地管线的腐蚀失效概率是可行的;内压和残余应力的均值、变异系数越大,管道失效概率越大;残余应力随着腐蚀的发展逐步释放,在管道使用后期对失效的影响减小;管道失效概率在使用10~20a内增长迅速,之后由于腐蚀的自我抑制作用增长缓慢.内压、残余应力、壁厚、屈服强度和腐蚀是影响管道失效的5个重要因素,其中腐蚀尤为重要,减缓腐蚀速度的管道防腐技术可以有效减少管道的失效概率,延长管道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3.
应用瓦斯地质和构造控制理论,研究了煤层瓦斯和地质构造的本构关系;结合梁北煤矿的实际情况,探讨了该矿的瓦斯地质规律以及影响瓦斯分布及涌出的主要因素;根据矿井不同地点,采取了针对性的瓦斯治理综合措施,并对其效果进行了评价,为控制瓦斯事故、确保安全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加氢裂化装置中的反应器出料调节冷却器,由于介质石脑油中含有H2S、NH3等腐蚀性介质,造成冷却器腐蚀进而影响整套装置的长周期运行。文章根据冷却器运行管理和定期检验的具体情况,考虑了3个影响其失效后果严重性的主要因素,确定各个因素的等级,并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因素的权重,采用二级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计算出冷却器的失效等级。  相似文献   

15.
预测油气管道的剩余寿命, 对避免管道泄漏事故的发生和节省维修费用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国内某成品油管道开挖点处的两个腐蚀缺陷, 基于有限元分析方法, 建立了管道椭球形缺陷的三维有限元结构模型。以管道实测缺陷尺寸为依据, 在已知腐蚀速率的情况下, 采用非线性分析技术对腐蚀管道进行了应力分析, 依据塑性极 限状态失效准则预测了管道的剩余寿命。结果表明, 两个腐蚀缺陷的剩余寿命分别为8a和1 3a, 预测结果可为管道的维护维修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邯郸市煤气管网安全性检测方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邯郸市煤气管网经过20多年的运行已进入了事故多发期,出现了腐蚀漏气、防腐层老化变质等问题,因此必须对全市煤气管网进行全面的腐蚀情况普查和安全性分析。本文论述了钻孔探测法、开挖目测法及地质分析法对埋地煤气管网进行全面的普查。结果表明:主干线灰口铸铁管整体状况良好,只有局部轻度腐蚀;庭院无缝钢管腐蚀较严重;户内管道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锈蚀。对于腐蚀严重的无缝钢管进行了埋地环境调查,分析其受腐蚀的原因为土壤腐蚀、细菌腐蚀以及防腐层施工质量差。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室内燃气事故的起因出发,提出预防与处理室内燃气事故的方法与措施,以此为基础构建室内燃气安全系统。利用可靠性工程原理,解释各个可靠性分析指标,并且推导出描述可靠度与故障率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然后在简单串联与并联不可修复系统可靠性分析的基础上,对所构建室内燃气安全系统在恒定型故障率时的各个类型进行可靠性分析与比较,得出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