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采用.NET技术框架。利用完全面向对象的C#语育,根据二维液相色谱的原理,研制了全自动、多功能的二维液相色谱仪系统。论述了二维液相色谱仪控制系统的架构.介绍了系统功能的设计内容。  相似文献   

2.
全自动二维液相色谱仪的硬件系统以高性能32位ARM控制器和AVR单片机为基础,通过24位AD转换器对双色谱柱产生的mV级信号进行采样,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即可得知与光谱信号对应的物质成分,然后根据分离提纯规则由控制器、执行器对需要制备的物质进行收集.  相似文献   

3.
将一台高效液相色谱仪改装成了离线二维高效液相色谱系统。实验结果表明,多维色谱系统使复杂样品的分离明显改善。该系统可用于复杂样品的直接进样分析。  相似文献   

4.
二维制备色谱装置采用二维色谱原理,有效解决天然物成分复杂、色谱信号相邻峰重叠、难以判断收集区间等天然物分离难题,实现全成份、高纯度的天然物分离;采用先进的工艺流程,实现天然物制备过程的全自动化;采用TCP/IP网络控制多台二维制备色谱装置并联上作,实现较大制备量的天然物制备.  相似文献   

5.
根据二维色谱原理,采用两根不同性质的色谱柱串联,采用工控机作为上位机,AVR单片机作为下位机,二者相结合,通过.NET平台软件控制各个部件的操作,研制出了全自动二维制备色谱装置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了一种为分析测定氮中 H2 、O2 、CO、CO2 、CH4 、C2 H6、C2 H4 、C2 H2 等物质的气相色谱系统。采用二维柱切割与转化技术相结合 ,以Φ3× 1 2 0 cm1 3x分子筛柱以及 Φ3× 40 0 cm GDX— 50 2柱为主分离柱 ,TCD和 FID串联 ,通过对组份间分离与温度等条件之间的关系考察确定最佳色谱操作参数。设计了自动阀切换以及电信号切换以及电信号切换程序 ,实现一次进样全分析 ,方法具有快速、自动、准确、操作简便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珠蛋白水解产物的二维液相色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强阳离子交换色谱(SCX)作第一维,反相色谱(RP)作第二维,以一个10通阀直接连接两支色谱柱,构建正交的SCX/RP二维液相色谱系统,并以珠蛋白水解产物的分析对其加以评价.样品首先由第一维阳离子交换色谱(Hyperil SCX,100mm×4.6mmI.D.)在pH 4.0的磷酸盐缓冲体系中以0.5mL/min的低流速洗脱分离,洗脱产物通过10通阀直接富集在反相分析柱(Hypersil BDS C18,250mm×4.6mmI.D.)顶端,切换10通阀后进一步进行反相分析.阳离子交换色谱采用不连续的逐步增加盐浓度的19步台阶梯度方式洗脱,切割转移样品组份后再进行第二维分析.二维液相色谱系统的分辨率、峰容量都得到提高,出峰数量达到690多个,系统峰容量达到5643.二维液相色谱系统均采用常规尺寸的色谱柱,可以处理大进样量的样品,对生物样品的制备纯化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多维色谱采用三体系并行分析和预柱反吹技术分析催化裂化炼厂气组成,改进了色谱柱组及分析条件,检测出H2S组分,提高了O2测定的重复性,保证了色谱柱的使用寿命,并对改进后的方法考察了难分离物质对的分离度及方法的重复性。  相似文献   

9.
二维液相色谱(2D-LC)提供了合成聚合物和生物聚合物分子异质性的不同方面的信息。聚烯烃材料的2D-LC分析需要高温,但聚烯烃的高温二维液相色谱(HT-2D-LC)分析条件却未见报道。通过高温相互作用液相色谱系统(根据分析物分子化学成分的差异进行分离)和体积排阻色谱(SEC)(根据分析物分子摩尔质量的不同进行分离)的联用,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的完整HT-2D-LC分离第一次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0.
《仪表工业》2010,(6):23-23
安捷伦科技公司目前发布了一系列新型HPLC(高效液相色谱)色谱柱,在常规液相色谱仪上能够得到更高的柱效和更低的背压。基于安捷伦独特的填料技术,新型AgllentPoroshell120色谱柱的分析速度和分离度与亚二微米色谱柱相当,而压力只有后者的一半(通常低于400bar),因此适用于任何液相色谱系统。  相似文献   

11.
对起动机齿轮啮合过程铣齿噪音和汽油机起动后起动机齿轮脱离啮合时产生的噪音进行分析,找出影响起动机啮合和齿轮脱离过程产生噪音的原因,对影响起动机齿轮啮合的相关零件尺寸进行控制,解决了起动机齿轮啮合铣齿噪音,对汽油机起动后起动机齿轮脱离啮合过程产生的噪音原理进行分析和诠释。  相似文献   

12.
运用FLUENT软件对3种采用不同二次分离元件直径尺寸的双级分离式旋风分离器模型进行了数值计算,研究分析了其内部流场特性和以旋流切向速度为代表的主要参数的变化规律,在考虑压差阻力和分离效率权重的基础上,得出二次分离元件的最佳直径尺寸,并与模化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确定了最优性能的双级分离式旋风分离器结构方案,为优化其结构参数并提高其性能提供理论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阐述烟气粉尘脱硫治理和喷射系统的结构。计算治理塔内液膜的层流底层和湍流层的速度、液膜的总流量及雾化旋动流体的附加流量。分析了治理塔内旋动气--固微粒流的分离性能,通过实验求得塔内旋流的准自由涡区的速度分布,计算分离的最小粒子直径。文中研究脱硫剂的动态喷雾与烟气含硫化合物的化学反应过程,讨论影响脱硫除尘治理效果的主要因素和喷射器的作用。最后介绍在工业炉窑烟气脱硫(SO  相似文献   

14.
目前铜电解生产正向着长周期、高电流密度、高品质的方向发展,拥有完备的自动化极板作业机组是达到高效率、高质量生产的前提,因此,实现高自动化阳极板准备机组十分重要。然而,在传统的阳极扳准备机组中阳极板分离装置和垂直矫耳装置是分离开的,这对提高机组的自动化程度较为不利。本文提供了两套分离装置的设计方案,并对其优缺点作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5.
基于层面信息的可变网格划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LOM中废料分离原理的分析,提出一种可变网格划分的方法及其实现。它采用活性边表法的快速求交算法,提高了网格运算的速度。基于层面特征信息的可变网格,使成形零件仅在较复杂处的层面有较密的网格,从面提高了成形后的废料可分离性和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6.
含裂纹板断裂韧度厚度效应的理论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理论角度对断裂韧度厚度效应进行了研究。在线弹性断裂力学与含裂纹板的二维位移场的基础上,给出分离变量型的具有待定函数的三维位移场的表达式,进而通过几何方程与物理方程获取三维应变场和三维应力场。进一步,通过虚位移原理,使用变分方法建立待定函数所应满足的支配方程与边界条件,从而确定待定函数。基于上述分析,建立一个断裂韧度与试样厚度关系的理论表达式。最后通过两种试验材料LY12CZ(L-T)与TC4(L-T)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7.
钉齿式双滚筒轴流脱粒与分离装置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自行研制的试验台,对切向喂入的钉齿式双滚筒轴流脱粒与分离装置进行多因素的性能试验,得出了滚筒线速度、导向板导角、喂入量同功耗、脱不净率、茎秆破碎程度、夹带损失率、总损失等性能指标的试验结果,明确了相互关系及影响,分析了脱出物沿轴向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8.
The paper describes a method of measuring the flow rate of the components of a two-phase gas–liquid mixture. The proposed method ensures the separation of two phases using a rather simple modification of pipeline configuration than using separating vessels to achieve this aim. The two components can then be measured using conventional single-phase flowmeters. The errors of the separating and metering installation are about ±(3–4)% in the flow rate range 3:1.  相似文献   

19.
应用于故障诊断的SVM理论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分析了利用支持向量机进行模式分类的原理,指出最优分类面上的样本相对于两类误判而言是等概率的而非等风险的。针对机械故障诊断中两类错误分类具有不同损失的特点,说明直接将支持向量机应用于该领域存在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诊断可信度函数,并在特征空间中,对最优分类面进行重新设计,使其符合等损失的要求,文中算例说明了该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含裂纹板断裂韧度厚度效应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杨继运  张行 《机械强度》2005,27(5):672-680
从理论角度对断裂韧度厚度效应进行研究。在线弹性断裂力学与含裂纹板的二维位移场的基础上,给出分离变量型的具有待定函数的三维位移场的表达式,进而通过几何方程与物理方程获取三维应变场和三维应力场。进一步,通过虚位移原理,使用变分方法建立待定函数所应满足的支配方程与边界条件,从而确定待定函数。基于上述分析,建立一个断裂韧度与试样厚度关系的理论表达式。最后通过两种试验材料LY12CZ(L-T)与TC4(L-T)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