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梯工业》2005,6(2):45-45
该系统操纵盘设置在各层站候梯厅,操纵盘号码对应各楼层号码。乘客只需在呼梯时登记目的楼层号码,就会知道应该去乘梯组中哪台电梯,从而提前去厅门等候待乘客进入轿厢后不再需要选层,轿厢会在目的楼层停梯,由于该系统的操作便利性及结合强大的计算机群控技术使得候梯和乘梯时间缩减。该系统的关键是处理好新召唤的候梯时间对原先已安排好的那些召唤服务时间的延误问题。  相似文献   

2.
《电梯工业》2005,6(1):44-44
该系统操纵盘设置在各层站候梯厅,操纵盘号码对应各楼层号码。乘客只需在呼梯时登记目的楼层号码,就会知道应该去乘梯组中哪台电梯,从而提前去厅门等候。待乘客进入轿厢后不再需要选层,轿厢会在目的楼层停梯。由于该系统的操作便利性及结合强大的计算机群控技术使得候梯和乘梯时间缩减。该系统的关键是处理好新召唤的候梯时间对原先已安排好的那些召唤服务时间的延误问题。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群控调度效率.通过改进电梯外呼信号源.使电梯外呼信号内选化.从而使乘客要达到的目标层信号提前进入控制器。在乘客未进入轿厢前完成派梯.按照最优控制调度原则分派电梯接送乘客.采用智能控制调度方法的基础上.提高服务水平和效率.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原则。通过与普通外呼信号的群控电梯对比分析.仿真模拟运行实验表明.平均候梯时间减少.群控调度效率提高。  相似文献   

4.
樊秀利 《中国电梯》2007,18(9):49-50
传统的群控电梯调度系统,遇到电梯停站不同的情况时,不能保证乘客直达目的层。如果响应乘客呼梯信号的电梯在乘客的目的层没有站.就要求乘客在且仅在与同类目的层站相邻层站转梯,重新呼叫电梯,调度系统才能选择能够到达目的层的电梯来响应乘客的呼梯信号。常见的解决方法是把电梯分成2组:把能够到达特殊层站的电梯作为一组群控,不能到达特殊层站的电梯作为一组群控。这种分组群控的方法大大降低了电梯的运输能力,而且乘客往往会在2组都能到达的层站对2组电梯都进行呼叫登记,更加降低了电梯的运输能力。  相似文献   

5.
杨建中 《中国电梯》2009,20(3):63-63
1台20层20站许昌产的电梯,该梯在向上方向运行时,无论是停哪层或过哪层,都很正常。如果将电梯从20层向下运行,只要没先选层19层,随到哪层,电梯运行后都会在过19层时突然急停,乘客如要从20层向下到其它楼层,就必须先到19层,然后再选其它楼层。  相似文献   

6.
一种群控电梯目的楼层选择控制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武  冯宝祥  刘海 《中国电梯》2011,(15):23-25
对比群控电梯使用目的楼层选择控制系统和传统双向集选系统的区别,重点介绍了一种目的楼层选择控制系统的组成与设计,并指出了该系统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周立新  邹萍 《中国电梯》2007,18(17):30-32
目前,国内高层建筑日益增加,电梯的市场需求量也随之增长。电梯的数据通信应保证实时性、安全性、经济性,对电梯的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电梯的数据通信部分主要功能是对各部电梯在相应电梯服务楼层的调度和管理。电梯的数据通信部分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交换,如厅外呼梯、对召唤的响应、轿厢内的选层信号、应答选层的指示灯信号、[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陈瑜 《中国电梯》2014,(16):38-39
2013年10月,我市某住宅小区电梯安装结束报我院进行验收。该小区由我市某设计院设计,小高层共设计有12台12层电梯,电梯为单通门,地下一层,地上十一层,地面一层为架空层。一梯两户,每户有两个入口,北入口通公共楼梯,南入口通电梯公共候梯厅,地下一层、地面一层公共楼梯与电梯公共候梯厅可以走通,二至十一层公共楼梯与电梯公共候梯厅不相通。此设计据设计院称参照及引入了台湾楼盘的设计新概念,能增加用户的私密性(如图1)。  相似文献   

9.
周友仁 《中国电梯》2004,15(17):17-19
三菱的∑AI-2200改变了传统的轿厢内登陆方式,而采用主候梯厅的目的层登记操作板。通过采用“预测调谐型的人工智能”和“去向预报系统”等技术,大幅度地提高了群控性能。为更好地了解系统的功能,我们对电梯的运载效能作了相应的数学分析。  相似文献   

10.
邹萍 《中国电梯》2012,(15):58-60
电梯的数据通信部分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交换,如厅外呼梯、对召唤的响应、轿厢内的选层信号、应答选层的指示灯信号、显示电梯当前位置的指示灯信号等。电梯的数据通信部分是否能保证实时性、安全性、经济性的综合指标,对电梯的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的电梯数据通信系统,均采用随行电缆来进行数据传输,这些信号随着电梯的数量和楼层的增多而迅速增加,用于传输数据的随行电缆也随之加长。以2010年我国年产电梯30余万台,每台电梯平均以10层/10站计算,所使用的随行电缆的总长度达到12000km。这约耗费金属铜3623.2t,PVC塑料7739.2t,承载钢丝768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