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标》)融合了数据科学的理念,通过系统规划、设计内容标准,以满足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和个性发展需求。下面笔者从大概念、实例、个性发展等不同角度梳理学习要求。●数据大概念的学习与应用要求1.认识数据《课标》明确了学科核心大概念为数据、算法、人工智能、信息系统等。其中,数据作为基础与核心,以必修模块1“数据与计算”为主,贯穿在所有模块中。信息是信息社会的重要资源,而信息是由数据来承载的。《课标》要求在认识数据的基本概念、表现形式、获取(采集)方法以及处理、应用等基础上,深入了解信息社会。  相似文献   

2.
课程标准分析在《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标》)中,模块2“信息系统与社会”包括“信息系统概念及其特征”“信息系统组成与应用”“信息安全与信息社会责任”三部分。  相似文献   

3.
本节内容选于《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下)第四章第三节,本章在已学习“全等图形”和“线段的比”的基础上,以认识形状相同的图形(相似图形)为核心内容,为下一节课学习“相似多边形”做好准备。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利用坐标的变化放大(或缩小)图形,进一步发展学生数形结合意识;利用橡皮筋近似放大图形,让学生体会相  相似文献   

4.
学习内容分析本节课是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第一章《动画设计与制作》的第1节,是学生学习动画的“敲门砖”,主要内容包括感受动画形成、了解动画原理、制作GI F动画。通过本节课学习,掌握动画基础知识,可以为后续学习制作Flash动画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正>学习内容分析《画方形与圆形》是苏科版《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第10课的内容,教材中以画“小屋”为例,学习“矩形”“圆角矩形”“椭圆工具”的使用方法,通过基本图形的组合表现物体的形态,从而利用数字工具辅助创新设计,提升学生的数字化学习与合作探究能力。学习内容大致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课前利用数字学习资源,进行基本技能的自主学习;第二部分是课中创作“筑梦星辰,强国有我”为主题的数字绘画作品,进行数字化创新的协作学习。  相似文献   

6.
开源硬件的项目流程是什么?如何开展体验式的学习?本文从《课标》要求出发,通过对“剖析”“体验”及“知道”的理解,为教师了解本单元意图、开展单元教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开始研制后,许多教师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到课标内容,部分教师甚至提前知晓了课标的有关内容。不管对课标内容是否了解,大部分教师对课标抱有很高的期望。但是,课标也给他们带来了不少的困惑和压力。用“痛并快乐着”形容信息技术课教师的心情也许很合适。压力比动力更大在课标的“信息技术基础”模块中,对“信息获取”、“信息加工与表达”、“信息资源管理”和“信息技术与社会”都作了具体的定性描述,列举了典型例子并提出了活动建议。广东省湛江一中信息技术教师钟和军说:“课标对原有的信息技术‘基础’的内…  相似文献   

8.
《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信息技术部分)(本专题后文简称“课标”)的颁布,在广大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中引起了较大的反响。通过和一些一线教师、教研员的接触,我们发现有不少老师在学习课标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难题,存在一些困惑。鉴于此,我们通过网上论坛收集以及向读者定向征集的方式,汇总了意见比较集中的重点问题,并邀请课标研制组的专家们给予答疑和指导,希望能为大家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帮助。同时,本期专题还推出了和课标相关的其他文章,如基层学校校本化课标的实践、一线教师学习课标的体会和随感等。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9.
张涛 《网络科技时代》2008,(15):111-111
案例背景 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即从被动的接受性学习转变为主动的探究性学习,以适应未来社会和个人发展的需要。《索溪峪的“野”》一课的教学主题定位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为主要学习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索溪峪的“野”之美,掌握作者抓住事物特点来写作的方法。整节课由确定目标、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学会方法、解决问题五个环节构成。  相似文献   

10.
新一轮课程改革正不断地深入学校、走近教师,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开放性的教学观念逐渐在学科设计、课堂教学中渗透并贯穿。新课程《历史与社会》(人教版)一个显著的特点是.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上,建立一种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这在综合探究学习的课例中表现得尤为  相似文献   

11.
“网络基础”模块是针对网络基本知识和实践应用而设置的选择性必修模块,也是“选择性必修课程”的第二个模块。开展教学之前首先应该厘清其结构、了解其内容、明确其要求,在此基础上思考其策略、展开其教学、评价其效果。●模块内容结构《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标准》)中“选择性必修模块2:网络基础”包括“网络基本概念”“网络协议与安全”“物联网”三个单元的内容。其内容结构如下页图所示。  相似文献   

12.
教材分析“设置动画效果”是江苏省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下册第40课的内容,属于选学部分。本课是在学生能制作、播放、浏览幻灯片的基础之上进行学习的,内容难度相对较高,但趣味性强、很实用,旨在使学生掌握图文幻灯片中设置动画和声音效果的制作方法,为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创作提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出发,以作者所在学校设计的跨学科主题“云南非遗”课程资源为例,从教学实践与研究出发,逐步剖析课程资源建设在课标、教材、教师教学指南和学生学习手册中的体现与变化,并结合互联网、物联网和人工智能跨学科活动设计,分析了课程资源建设的实践路径和数字资源开发的应用过程。  相似文献   

14.
●缘起:同一课题,学习效果截然不同1.初次执教"信息及其特征"是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必修模块《信息技术基础》(浙教版)的第一课,旨在让学生理解信息的概念、载体以及信息的特征,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由于本课所学内容概念性较强,需要学生充分体会和深入理解,应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作为本  相似文献   

15.
在课标施行后可能带来的冲击与改革中,教材与课标的指导关系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因为长期以来,在教师和学生心目中,教材对教学的引导作用不容否定。山东省的两位信息技术教研员告诉我们,不要说这次制订的课标,2000年出台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他们至今也没有看过,但这丝毫不影响他们工作的正常开展。因为山东省要进行会考,学校使用的都是指定的省编教材,执行省里出台的与该教材配套的纲要。不少人心存疑虑,教材是否会成为课标贯彻过程中的一道门槛?“新”与“旧”的差距“新瓶装旧酒”是人们最担心的问题,因为以课标为…  相似文献   

16.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修订)》(简称《课标》)中"模块4:人工智能初步"的教学内容在完成之后,如何开展教学测评,值得探讨. ● 个性化发展课程测评的理解 《课标》指出,"'人工智能初步'三维设计与创意'开源硬件项目设计'三个模块是为学生个性化发展而设计的课程",且要求"学生可根据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教材分析《银幕幻变飞异彩,夜半歌声扬真善》一课是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的《艺术》(二期课改)高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八课的内容。上海课程改革强调要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经历的观念,关注学习过程,确立其主体地位。因此,在艺术教材的内容选择上注重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学习、体验和感悟,强调艺术学科与其他人文和技术学习领域的整合。高二年级教材上册的主题为“艺术与人生”,通过八部作品,展现了不同时代背景下的主人公对理想、信念的执著追求,对生存意义的思索考验,对美丑善恶的真切感受和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其中第二单元的主题是“美丑善…  相似文献   

18.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实施建议中指出:“教师可以通过设立多级学习目标和多样的学习方式,让不同的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择到合适的内容。”“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差异、水平差异针对性地实施分层次教学。”博客作为一种新型的个人信息的发布形式和交流工具,为高中信息技术开展分层教学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课改理念的深入推进,我国的教育教学模式必定要不断更新,将现代化技术应用于课程发展之中已经成为了大势所趋。慕课教学是新型的教学方法,通过现代手段、移动技术端口的使用,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网络资讯,利用计算机讲解课程,并实现交互与趣味教学,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物流运输管理》是教学新内容,对实际运输与物资管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慕课教学的开展,在《物流运输管理》中利用这种方法开展教学已相当普遍。但是如何真正发挥慕课教学的作用,提高它的教学积极性,才是当下探讨的重点。本文就结合我国《物流运输管理》教学开展的实际,谈谈慕课教学的现状,并找到切实可行的对策完善应用,从而达到高质量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2000年11月,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关于印发《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和“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这3个文件的颁布,大大推进了我国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2003年,《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信息技术部分)(以下简称“课标”)颁布,进一步明确了信息技术课程体系的建设。  信息素养培养目标的确立2000年颁发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提出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和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