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项目WFSD-4孔套管护壁技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护壁技术是解决复杂地层钻探难题的关键技术之一。介绍了一些特殊的套管护壁技术在WFSD-4号孔钻探中的应用情况,包括在小间隙条件下下大直径套管技术、复杂钻孔活动套管护壁取心技术和用于强缩径地层的两阶段下套管固井技术等。  相似文献   

2.
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项目二号孔(WFSD-2)钻探施工过程中,地层破碎,坍塌、掉块严重,钻进过程中发生多次井漏。为防止固井过程中发生漏失影响固井质量,采用低密度防漏水泥浆常规单级固井工艺。经过多次水泥浆性能试验,调配出了既具有良好流动性、又具有触变性的低密度纤维防漏水泥浆配方。该低密度纤维防漏水泥浆体系在WFSD-2孔168.3 mm套管固井中施工顺利,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针对长庆油田靖边气田储层地质特征,结合固井现场施工工艺技术,分析了影响水平井尾管固井质量的主要因素。从提高顶替效率、研发新型固井工具、优化水泥浆性能及现场施工参数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工作,总结出了一套窄间隙、多煤层、大斜度的水平井尾管固井工艺技术,为今后气井水平井及分支井固井设计及施工提供了一定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WFSD-1孔在破碎和严重缩径的断层泥地层采用的小间隙固井工艺,以及利用试下套管测定的泥浆循环压力降,结合泥浆泵最高承受压力确定固井工艺参数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HY-1井二开钻遇地层不符合钻井设计要求,甲方决定在311.1mm井眼内下入177.8mm套管固井,提前完井。该井身结构属于非常规井身结构,环空间隙大,顶替效率低,套管居中度差,地层压力系数低,安全压力窗口小,固井施工作业难度大。根据固井施工的突出特点,从大间隙井眼固井、低压易漏井固井和防止水泥浆污染的技术措施这3个方面出发,总结分析了固井施工的难点以及采取的固井工艺技术措施,应用低密度防气窜双凝水泥浆体系、防止水泥浆污染、平衡压力固井、紊流-塞流变排量复合顶替技术等。该井固井施工顺利,固井质量合格,对非常规井身结构下的大间隙井眼固井施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塔河油田小井眼小尾管固井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永胜 《地质装备》2011,12(2):37-40
塔河油田奥陶系小尾管固井存在高温、易漏、套管居中困难等一系列难题.本文结合TK1080井及AD24井的施工,详细介绍了该类型复杂井的固井工艺及其应用效果,为进一步开发提高和确保塔河深井小尾管固井质量的技术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关中盆地地热资源丰富,在开发利用中发现地热水中含有水溶气,WR2号地热井就是为了探明该地区新近系地热资源情况及热储层特征,同时研究该地区地热水溶气的赋存情况的探采结合井。该井在下入直径244.5 mm技术套管过程中发生气侵,井涌后技术套管卡住,导致技术套管不到位和无法进行固井作业,为地热井建成生产留下隐患。后期采用了石油天然气钻探领域成熟的分级注水泥固井技术,在套管串上安装双级箍对直径139.7 mm生产套管与井壁之间的环状间隙进行封固,起到了隔绝下部气层气体上窜及隔水保温的效果。该工艺技术在地热井固井中的成功应用,对井下情况复杂、固井难度大的超深地热井以及中深层地热源井的固井施工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顺南401井是塔中油田顺南区块的一口评价井,设计井深6785m。该井在四开中完φ177.8mm尾管回接分级固井施工中发生了多起下5趟钻及起套管事故,损失时间10.5d。针对该井特殊案例,详细介绍了施工过程,对事故原因进行了剖析,并对尾管回接固井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一整套预防技术措施。该井事故处理经验及提出的预防措施,对今后确保尾管回接固井正常施工、缩短施工周期和降低钻井成本均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工程钻遇地层非常复杂,地层破碎、膨胀缩径,坍塌、掉块严重,多次出现卡埋钻等事故,同时复杂地层取心率偏低。WFSD-2孔在取心率很低井段,为补取岩心运用套管开窗侧钻技术;而在WFSD-4孔施工中,套管内出现卡钻事故,为绕障采用套管开窗侧钻技术。介绍了复杂事故井套管开窗侧钻从准备到实施的工艺流程和技术措施。套管开窗侧钻的成功应用为后续工程实施节约了时间和成本,对今后类似作业具有很好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JIDA-4井是中石油国际勘探公司丝绸之路项目部署在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那盆地地区的一口重点探井,其地层压力系数异常,三开钻井过程中钻井液密度高达2.36g/cm3,且钻井液密度安全窗口窄,对固井施工提出了严峻的考验.针对该井复杂情况,专门研制应用了密度2.4~2.5g/cm3高密度水泥浆体系,该体系性能稳定,满足各项固井施工的要求,并采用了液压尾管悬挂器等固井工具,通过采用的一系列固井综合技术,保证了固井施工的顺利进行,使该井成为该地区第一口177.8mm尾管固井成功应用案例,该井固井质量良好.  相似文献   

11.
套管和尾管的下入程序是整个钻井工艺的重要环节。传统的下套管和尾管速度往往较慢且需要周期性地向管柱内灌钻井液。特别是对于深水钻井等钻井液密度窗口较窄的井,掌控套管柱合适的下放速度较困难,极易产生压力"激动"造成井漏。套管和尾管的快速下入工艺是提高作业效率,保证井下安全,满足钻井工艺需要的重要研究方向。本文主要介绍了套管和尾管快速下入工艺技术的主要工作原理、特点、工具组成和操作方法,以及现场应用情况及其注意事项,对作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对类似的深水井作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还缺乏相关的管理经验和关键技术,特别在微地震监测技术方面还处于探索研究阶段。为了保证微地震监测成果的可靠性,在页岩气微地震浅井工程施工技术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包括优选施工设备,优化钻具级配、钻进工艺、水泥浆液参数设计和固井工艺方案,并在四川泸县、三台、内江、珙县等页岩气微地震浅井工程施工项目的应用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项目钻探事故预防与处理技术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工程的地层条件十分复杂,岩层破碎,膨胀缩径,不确定因素多,出现多次卡、断、落等孔内事故,但都科学诊断、成功处理。通过优化钻进方法、钻具结构及泥浆体系等多种事故预防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发生,保证了科学钻探工程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4.
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项目中取心钻进方法应用的演变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0  
介绍了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项目中深孔取心钻进方法应用的演变过程。从最初设计的螺杆马达-液动锤取心钻进方法变化到顶驱-绳索取心钻进方法,再变化到螺杆马达-液动锤-长半合管取心钻进方法。用于该项目的深孔取心钻进方法经历了一系列变化,促使这些变化发生的原因是地层条件以及取心技术的改进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高珺 《中州煤炭》2022,(7):87-91
针对目前煤矿井下钻孔施工的质量验收,主要依靠退钻时人工数钻杆的方式计量钻孔深度,效率低且人为因素大的问题,通过研究基于钻杆柱中声波反射原理设计了便携式钻孔深度测量装置,利用声波在钻杆柱中的传播的速度和声波在钻杆柱中往返传播一个周期的时间计算出钻孔中钻杆柱的长度,确定钻孔深度。设计的矿用钻孔深度测量装置主要由3部分组成:激震源、探头和主机,关键的数据处理和人机交互等功能通过主机的软硬件实现。在大佛寺煤矿和寺河煤矿进行的现场试验,验证了该装置的测量深度大于200 m,最大误差不超过10 m,能够满足煤矿井下孔深测量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6.
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项目WFSD-3-P孔钻探施工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要介绍了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项目WFSD-3-P孔的地层情况、施工过程、钻井液技术、事故的处理与预防技术。在钻探施工中,采取了高密度低失水泥浆体系和反复扫孔、起钻中途回灌泥浆的措施,解决了断层泥缩径、岩层破碎、钻孔坍塌扩径的技术难题,并取得了原状性完好的岩心。  相似文献   

17.
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项目WFSD-4S孔取心钻进技术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项目WFSD-4S孔是为了进一步了解汶川地震主滑移带情况,取得更为全面完整的地质资料,于南坝地区四号孔附近靠近地表破裂带的位置所补充施工的穿过汶川地震主滑移带的浅孔。主要介绍了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项目WFSD-4S孔针对钻孔地质条件复杂、孔内岩心采取率低等难题所采用的关键工艺和技术措施,并对其应用成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通过从地层情况、施工过程、取心钻具、冲洗液技术以及事故处理等几个方面的详细论述,为以后对复杂地层选用合理的取心技术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金川科学深钻预导孔钻井液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金川科学深钻预导孔为大陆科学钻探选址与科学钻探实验中的钻探项目之一。设计钻孔深度为2000~2500 m,主要采用S122、S95和S75绳索取心钻进技术。考虑深部钻探以及绳索取芯小环隙特点以及金川矿区复杂地层特点,钻井液成为重要的技术设计环节。本文对金川预导孔泥浆体系和性能指标的设计方法进行了论述,重点研究了深孔小环隙泥浆循环的特点和复杂地层条件下绳索取芯工艺适应性问题;论文还针对该矿区坍塌和漏失地层的护壁方案进行了预案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