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李少白 《数字生活》2010,(1):98-101
我认识茹遂初先生多年了.直到今年.因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六十周年.和朋友们闲聊时才知道.他是目前国内著名的摄影家中从事摄影正好六十年的摄影家。我感到很惊讶.于是主动地去找他.采访他.想从他漫长的六十年摄影生涯中探寻出丰富的故事.精彩的经历.漫长的传奇。可是我和他聊了半天.却离题甚远.聊来聊去.他很少涉及自己的摄影生涯中的所做作为.只是让我知道了,他在1949年十七岁时,就开始在新华社从事新闻摄影工作.于1954年调入《人民画报》任摄影记者,  相似文献   

2.
在我很小的时候.村里有一个兄长,擅长修理收音机.也会做音箱,我特别崇拜他。中学的时候.我学着他弄一些卡座,做一些单声道改双声道的电路.出了问题.他做后盾。随着学业和工作的推进,我渐渐离开了这些爱好。直到1996年电台开设了《Hi-Fi天地》节目,并交由我主持.我才真正投入了发烧。  相似文献   

3.
毕波 《新潮电子》2009,(11):66-67
不少朋友将我们一家三口称为摄影之家——我和老公都热爱摄影.而我刚9个月的宝宝则镜头感十足。我的摄影爱好是老公培养的。在我刚认识他的时候.看到他拿着尼康D100等数码单反相机,第一感觉便是怎么这么老土。结婚后.老公为了能让我爱上摄影、以便他能更“放肆”地添置器材.他给我买了两个可爱的娃娃.又给我买了一套《美国纽约摄影学院摄影教材》的教程.让我自己练习拍摄。可没想到我不仅爱上了摄影,更爱上了收集娃娃。  相似文献   

4.
李少白 《数字生活》2010,(11):100-103
不完全了解朱庆辰的人,只知道他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了解他的人.知道他还是一位摄影爱好者:而真正了解他的人.却知道他是一位拿相机的诗人.是一位在平面上抒情的人。我就是这样看他的。之所以会有如此认识,并不是听信了某位权威的高谈阔论.而是朱庆辰的摄影作品告诉了我一个现实;我有了一个对手!因为我曾被狄源沧先生称赞为拿相机的诗人,并曾以此自诩!  相似文献   

5.
《家庭影院技术》2005,(9):86-87
电影简评:本月终于看到了三区发行的阿尔·帕西诺近年新作《威尼斯商人》.不得不佩服一下老帕叔叔.年纪是越来越大.但演技却如陈年的老酒一般越发香醇.看他演的电影甚至会让我有些微醉的感觉。真的.毫不夸张.每次看到他的作品.我都会深深地被他的演技所吸引.打从《教父》里那段咖啡馆里为父报仇的经典桥段开始.他便成了我心目中的NO.1。  相似文献   

6.
朱湘 《现代通信》2013,(5):89-90
2013年对于我的父亲朱其清是值得纪念的一年.6月26日是他诞辰115周年纪念日.2月16日是父亲40周年的忌日。他的前半生与中国业余无线电的发展历史有着不解的缘分。  相似文献   

7.
在对秦立巍的采访开始前,他面前的餐盘里,还搁着两块三明治。一只贴满航空托运标签的拉杆箱静静地站在桌旁。是的.刚从机场来到采访地的秦立巍.尚未来得及吃午饭。在我之前.他正在接受另一家媒体对他的专访。坐在角落里细细看秦立巍的神态与说话的样子.他的整个人予人一种非常阳光的感觉。  相似文献   

8.
我看方向     
圆圆 《高保真音响》2014,(2):104-104
关于方向的发烧之路.我算是爱恨交织。方向的性格是属于闷骚型,平时沉默寡言,做事情也不见得特别专注.唯独对音乐音响的痴迷.让我很是意外。说起他的发烧路,我算是见证者吧.大学我们谈恋爱的时候,他就常常去淘一些打13碟。我们当时在内地上大学,CD资源自然不比得沿海城市资源丰富.  相似文献   

9.
IT人员小李购买了100份Windows XP操作系统的正版授权许可.并为技术部门安装了100台电脑。由于业务需要.他又多装了几台电脑.他想.我买的是正版.多装几台应该没问题吧?后来.小李通过与微软销售代表的沟通.发现自己买100个正版授权.在安装第101台电脑时.就已经构成了盗版行为。  相似文献   

10.
王琪麟 《数码》2004,(12):20-20
潘石屹是中国目前最有名的地产界人士之一,其领导建设的建外SOHO、长城脚下的公社等知名建筑.在国内外受到了热烈的推崇。不可否认.他是一个有智慧的人。他自认为是个介于传统与现代之间的人.不喜欢时下的一些另类时尚.却也一直在时尚圈内活跃。时下.数码走向时尚,时尚贴近生活.对于目前汹涌的数码大潮.作为地产宠儿的他又是怎么理解的呢?在他的文章《我的思想转了一个圈》中,  相似文献   

11.
IT人员小李购买了100份Windows XP操作系统的正版授权许可,并为技术部门安装了100台电脑。由于业务需要.他又多装了几台电脑.他想.我买的是正版,多装几台应该没问题吧?后来.小李通过与微软销售代表的沟通.发现自己买100个正版授权.在安装第101台电脑时,就已经构成了盗版行为。  相似文献   

12.
传奇设计师的最新设计 在我还只是个发烧友.没有进入音响媒体时.Dan D'Agostino先生的名字对于我来说就已经是如雷贯耳了.他于1980年创立了大名鼎鼎的Krell品牌.担任设计师,生产Hi—End级别的晶体管放大器。若干年来,Krell旗下层出不穷的传奇型号放大器都与Dan D'Agostino先生的名字紧密相连。后来我有机会见到Dan D'Agostino先生时,发现他是一个低调、沉稳,随和的人。本来我以为Dan D'Agostino先生一直要做Krell放大器后面的那个神秘的推手.谁知道前几年就传出了Dan D'Agostino先生自立门户,以自己的名字创立了新品牌.生产更高端的晶体管放大器的传闻。  相似文献   

13.
我拜访过的发烧友有数百位了.聆听过的器材搭配很难算清有多少了,方展武老师家现在的这一套器材.声音效果无疑是最好的。展武老师带了我5年时间.那5年中每周都要去他家一次,经常都是他跟我两个人,一张一张地听唱片.他做出指导.我发表看法。也跟老师时常去一些商家的试音室听新到的器材.也去一些发烧友家里帮人家调校声音。我一直都是旁观者,算是一个跟班的。  相似文献   

14.
《新潮电子》2005,(15):88-89
这个世界缤纷多彩。你.我.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色彩;天空、海洋.草地.还有我们热爱的数码产品也都有它们各自的色彩。作为一种最普遍的审美形式,色彩无时不刻地与我们发生着碰撞。  相似文献   

15.
绚丽彩妆     
关心 《新潮电子》2007,(6):216-217
夏日来临,激情期待绽放,素面朝天与它无缘.热情、狂野、火辣、性感而又千变万化的彩教才是正道,最能彰显女人与众不同的个性与气质——你所看到的这些美丽都应归功于化妆师傅阿健、在现场,天资聪颖的他淋漓尽致地创作.而我只是尽力把他化好的妆面细节表现出来.仅此而已.  相似文献   

16.
读者俱乐部     
《新潮电子》2008,(12):10-10
《家有孕期》这篇文章很实用!虽然自己还没有孩子,但是好朋友刚好要生小孩.我把杂志拿给他看了他蛮喜欢的。我本来还以为女人在孕期应该和电器绝缘的.原来可以应用的地方很多嘛。我也从中学到不少东西,为以后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Nowhere 《数字通信》2005,(8):F005-F005
我有一个朋友.他是个游戏迷。电脑,不管多少钱,只买最快的;游戏机,不管多少钱.就买最新的。最近换了工作,差旅频频,难免寂寞,于是又玩上了掌机。一出差GBA.NDS.PSP都得带上不说.连手机也换成了N—Gage QD。我问他,带一个QD不就都齐了么.干嘛还要带那么多东西?  相似文献   

18.
与上海金琅音响专卖店的蔡先生相识已有经年了。平素里,我等来往皆属工作范畴:不是我去他那里为杂志拍摄器材、听音乐;就是在走访市场时,顺道去他那里看一看。蔡先生为人敦厚、爽直。很多次我在边上瞧他与顾客洽谈生意,整个过程非常文诌诌。颇少世俗气。即便是与相熟的朋友相处,他说话也是不多的。不过.如果你稍为能多说点,蔡先生还是很愿意与你做深入交谈的。  相似文献   

19.
在杭州通博的安排下,有机会与美国线圣audioquest的创始人William E.Low聊起他的线材。稳重斯文的William E.Low,每每开言都带着微笑,都要有短暂停顿略加思考后回答我的提问,几乎没有多余的话,也许这就是他的发烧文化——严谨。  相似文献   

20.
人称Andy的姚树炎先生近年虽然已经处于半退休的状态,但偶尔来到名戈俱乐部客串主持的时候,仍见他对音响、音乐保持着一贯执着的态度和满腔的热情.从而可见这位音响推广业的前辈依然“人退心不退”,说不定什幺时候又会带来令人惊喜的举动。而我偶尔和Andy通电话时也得知.其实他心中早有计划。老实说,以我认识Andy多年对其性格的了解,我知道他是个“坐唔定”(闲不下来)的人.他在半退休的状态下.有了更多时间聆听喜欢的音乐.并且能够从容地品昧其中的神髓,而对于音响正确重播的认识,也在日渐深刻和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