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泥技术》2009,(6):114-114
磨机智能雾化装置依据入磨物料温度、出磨水泥温度自动控制喷入磨内的雾化水气量,使磨内达到热平衡: 1、降低出磨水泥温度 以压缩气体雾化水,喷入磨内及时吸收热量变成饱和气体,改善磨内通风效果,有效带走磨内热量,实现磨内冷却,降低出磨水泥温度;  相似文献   

2.
1前言带辊压机粉磨系统是区别于带辊压机终粉磨系统的总称,可分为预粉磨系统、联合粉磨系统、半终粉磨系统、混合粉磨系统。其中以预粉磨系统和联合粉磨系统最为常见,前方辊压机预粉磨单元与后方球磨的细磨单元可以分开独立布置,故这两种  相似文献   

3.
通过研究不同组成的立磨终粉磨水泥试样的颗粒特性,并与相同组成的球磨机终粉磨水泥试样的颗粒特性进行比较,探讨了以立磨为终粉磨装置对不同入磨物料的适应性问题。试验研究结果发现,以立磨对水泥进行终粉磨时,其对入磨物料变化的适应性明显不如球磨机终粉磨系统。然而当物料的易磨性越好时,立磨终粉磨水泥的颗粒特性表现就会越好,此时与球磨终粉磨水泥颗粒特性的差距也会明显变小。  相似文献   

4.
<正>磨机智能雾化装置依据入磨物料温度、出磨水泥温度自动控制喷入磨内的雾化水气量,使磨内达到热平衡:1、降低出磨水泥温度以压缩气体雾化水,喷入磨内及时吸收热量变成饱和气体,改善磨内通风效果,有效带走磨内热量,实现磨内冷却,降低出磨水泥温度;  相似文献   

5.
康宇  钟根  李安 《中国水泥》2015,(3):82-83
<正>1外循环水泥立磨预粉磨系统介绍充分利用辊式磨的高效粉碎与粉磨原理,结合球磨机最终加工水泥的研磨工艺,在"立磨+普通V选+球磨机"预粉磨系统的基础上,南京凯盛公司开发出外循环水泥立磨与"立磨+普通V选+精选+球磨机"水泥预粉磨系统。其特点是:立磨设计有高转速沟槽磨盘和轮胎式高效磨辊,粉磨效率高;立磨本体不带选粉机和喷嘴环;水泥熟料等物料从磨盘中央上方喂入,借助离心力和摩擦力逐步向磨盘边缘移动,并被磨盘上的磨辊咬住,处于磨  相似文献   

6.
韩仲琦 《中国水泥》2009,(12):53-56
前言 立磨又称为辊磨(或辊式磨等),出现于1925年,至今已有80多年的历史了.自20世纪60年代起,立磨用于水泥工业的生料粉磨,由于其显著的节能效果,所以很快引起人们的兴趣和注意.70年代立磨液压加载技术出现,使得磨机单机能力成倍增长,随着悬浮预热器窑和预分解窑的出现,立磨在水泥工业生料粉磨方面得到了快速发展.80年代粉磨水泥熟料的工业立磨投产,90年代至21世纪初,高细矿渣的立磨和水泥终粉磨的立磨逐步得到推广,从此立磨在水泥厂应用的数量越来越多,再加上辊压机、筒辊磨等其他新型粉磨设备的出现与应用,使得料床粉磨设备在水泥工业的应用越来越兴旺.  相似文献   

7.
采用环辊磨和立磨碳酸钙(CaCO3)填充聚丙烯(PP)和聚乙烯(PE),考察了共混体系中不同磨粉方式生产的CaCO3填充不同塑料材料性能的差异.结果表明,活化与未活化CaCO3填充PP时,环辊磨力学性能和表观黏度均高于立磨;未活化CaCO3填充PE时,环辊磨力学性能高于立磨,活化CaCO3填充PE时,立磨与环辊磨力学性能一致,活化与未活化CaCO3填充PE时,表观黏度均表现为低剪切速率时环辊磨高于立磨、高剪切速率时环辊磨低于立磨.黏流活化能数据表明,未活化CaCO3填充PP时,表现为立磨温敏性高于环辊磨,填充PE时,表现为立磨温敏性低于环辊磨;活化CaCO3填充PP时,表现为立磨温敏性低于环辊磨,填充PE时,表现为立磨温敏性高于环辊磨.  相似文献   

8.
立磨在生料粉磨系统的应用,以其粉磨、粉干效率高,入磨物料粒度大,粉磨物料适应性好,工艺流程简单,空间布置紧凑,维护费用低等优点,得到了迅猛发展。立磨在水泥生产线生料煤粉制备及熟料预粉磨和终粉磨都有应用,立磨今后的发展方向将会倾向于立磨终粉磨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  相似文献   

9.
分别介绍了外循环水泥立磨终粉磨和内循环水泥立磨终粉磨系统的工艺特点,并对两种工艺系统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外循环水泥立磨终粉磨电耗远低于内循环立磨终粉磨系统,产品颗粒分布合理,水泥性能优良,立磨运行稳定,其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0.
周文良 《水泥》2018,(8):70
立磨集粉磨、烘干、选粉于一体,具有占地面积小、电耗低等优点,在水泥行业中立磨用做生料粉磨的生产线占绝大多数。由于立磨压差一般都在7 000 Pa以上,喂料装置的好坏对生料磨产量影响较大,所以生料立磨喂料装置的优化改造是生料粉磨过程中降本增效的关注重点之一。我公司下属一成员企业通过对生料磨入磨喂料装置进行技术改造,解决了立磨漏风量大这一难题,生料立磨产量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