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近年来,城市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私家车数量显著增多,老城区道路很难满足现代城市发展需求,需要进行改造。老城区人口、建筑、单位等分布较为密集,道路改造施工难度大,需要对各方面因素进行良好协调,尤其要做好交通疏解工作,避免交通拥堵,防止出现交通安全事故。论文以无锡市运河东路改造工程为例,探讨老城区道路改造工程的交通疏解设计实践。  相似文献   

2.
根据2018年全市城建工作计划,界首市于3月初启动人民路(文昌路—界临郸)老城区道路改造提升工程,并对施工路段进行封闭,拟定工期10个月.人民路为界首老城区主干路,沿线多为商业网点、居民小区、学校、医院等,承担着重要通行功能.其中文昌路—东外环段,分别于2016年、2017年启动改造,文昌路—界临郸段暂未实施改造.  相似文献   

3.
基于国省干道改线、不同时期道路功能定位,确定南大道-现状琥珀路(省道208)交叉近、远期不同的改造思路及方案。比选了现状琥珀路通行、南星路西段交叉、现状琥珀路东段交通组织、对南大道交通影响及占用绿地面积5个方面对近期改造方案,并提出了该路段改造的远期方案。  相似文献   

4.
以龙岩市罗龙路改造工程为例,从道路交通需求、道路两侧现状用地情况及规划用地性质、城市慢行系统建设、车辆行人交通畅通及安全、改造经济性等方面,对现状罗龙路不同路段道路横断面进行了优化改造,并付诸了实施,最后对城市道路横断面改造提出若干建议供同类项目参考。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现有老城区道路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道路改造应重点把握的原则及设计理念,在此基础上制定合理可行的方案,重点关注横断面形式的选择、交叉口渠化、绿色交通设计、重要控制点的特殊处理方案等内容,有利于老城区道路改造工程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6.
国内城市道路前期设计一般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近年来各城市老城区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逐渐增多,出现裂缝、沉陷、错台、破损等。考虑到老城区成熟的生态环境,虽然倍受交通压力影响,却很难做到将既有道路全部翻新。今通过对宜兴市老城区多条道路的改造案例进行研究分析总结,详细阐述了常见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的正确处理方案和主要施工工艺,使其成为稳定的承载层。这样既节约资金和降低成本,又减少了对城市道路交通的影响,缩短了施工时间,为老城区道路改造提供了实用的数据和经验。  相似文献   

7.
为缓解老城区交通拥挤、通行不畅问题,旧路改造项目日益增加。以荆门市阳光大道改造工程为例,对旧路改造工程中横断面的方案比选进行研究,望有助于相关设计工作。  相似文献   

8.
《门窗》2019,(11)
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老城区道路已经不能满足城市交通运输需求。生活水平逐步提升,私家车数量急速增加,对于城市道路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城区的人口、建筑、单位分布面积都十分的密集,在道路改造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问题。各个方面要进行协调沟通,做好相关交通疏解工作。避免交通安全事故,为居民出行创设良好环境。本文主要是针对老城区道路改造工程的交通疏解设计进行讨论,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周玉辉 《山西建筑》2011,37(11):23-24
从城市发展过程出发,结合大连市金州区三十里堡老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具体案例,阐述了老城区改造中的规划原则、设计理念、用地布局、交通组织、景观组织等内容,以期指导城市改造建设,重塑城市形象。  相似文献   

10.
南京太平北路景观改造工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南京市太平北路改建成景观路的实例,介绍了老城区环境整治中,道路色彩、杆线入地、路面改造、灯光亮化、绿化环境等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11.
以长沙市老城区湘府西路综合管廊工程设计为例,阐述了老城区综合管廊工程设计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主要包括综合管廊平面线位位置、横断面形式、纵断面设计以及横穿排水箱涵、城市河道、城际铁路站台、地铁站等工程设计。在老城区综合管廊方案设计过程中,要确保现状道路各方面的车辆顺利通行,同时还要兼顾道路快速化改造高架桥施工,以及道路沿线排水提升改造同时施工的可行性,做好交通疏导和交通组织工作。  相似文献   

12.
在对厦门老城区路段的改造中,针对道路局部病害及路面损坏等问题,采用病害路面组合改造施工技术进行路面修复,可以提高路面使用性,使新铺设的路面处于良好稳定的工作状态,并且其经济效益也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3.
根据太原市学府街道路改造工程的特点和要求,提出了该项目路线设计的原则,并从设计标准、道路方案设计、交通工程设计三方面,阐述了道路改造工程总体设计方案,缓解了该区域的交通压力。  相似文献   

14.
由于老旧城区道路改造过程中涉及各专业综合管线的梳理、道路交通及景观提升等难点及项目实施施工组织的问题。本文以思明区中山片区市政设施提升改造工程为例,通过分析老城区道路的现状条件,对改造工程项目组织实施过程中的难点、注意事项及对策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5.
《四川建材》2017,(5):131-132
多路交叉是指多条道路汇交于同一交叉口,是城市路网的重要节点,也是改善交通状况的关键,但由于多路交叉存在的特殊性,一般情况下在交通组织中常运用环形交叉来减少冲突,但环岛交叉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在旧城区改造时往往多方受限制。本文结合翔安洪前片区多路交叉改造工程,浅析多路复杂交叉改造工程的设计方案,对城市多路交叉口改造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结合某旧路改造工程的特点,介绍了旧路改造路基路面的设计内容,并从旧路再利用、旧路加宽处理、新旧路面交接等方面,阐述了旧路改造施工的注意事项,使改造后的道路满足该地区的交通运营需求。  相似文献   

17.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需要进行改造的城市道路越来越多。通过分析旧路现状交通条件及实际和未来的交通需求,对旧路进行精细化的交通设计,可以提升道路的服务功能。结合工程实例,探讨了旧路改造设计过程中的交通精细化设计要点,并提出了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18.
以合肥市金寨路(312国道~方兴大道)段道路快速提升改造工程中的起点段为实例,对高速互通匝道出入口段交通混乱无序、车流交织严重现象及高铁桥、高速桥对道路提升改造的限制等几个交通难点进行了描述,分析其原因,并采用了一系列措施,巧妙地解决了该路段的交通难题。  相似文献   

19.
潘海涛 《城乡建设》2004,(12):22-23
(一) 作为老城的武汉,在有数百万市民居住生活的背街小巷里,有三千多条道路因种种原因年久失修还是泥巴路和破损路,老城区背街小巷尽管功能不如主干道重要,但它是数百万居民生产、生活必经之地,因坑洼不平,晴天灰土,雨天泥泞,天天给市民出行带来不便.饱受路难行之苦的背街小巷市民,迫切希望解决"行路难"的问题.2003年初,武汉市政府落实"创新、亲民、务实"责任政府的目标,把改造背街小巷道路作为政府为市民要办的一件实事,决定用两年时间改造泥巴路和破损路,从根本上解除住在老城区低收入市民"行路难"之苦.  相似文献   

20.
老城区道路平面畸形交叉口优化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福建省福清市龙山顶路口为例,分析了交通组织优化设计在老城区畸形交叉口改造中所发挥的作用,探讨了在我国城市中利用交通组织优化设计对老城区平面畸形交叉口进行改造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