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雷凡 《建设监理》2021,(1):7-13
数字时代,各个行业的边界已经被信息化和数字化打破,企业积极拥抱数字化,有助于规避被市场淘汰、被客户抛弃的风险.结合其他传统行业中优秀企业的相关数字化转型的经验,总结和分享广州轨道交通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在数字化转型方面的探索和实践,对当前监理企业数字化转型有较好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李全 《建筑电气》2021,40(12):29-33
从轨道交通0.4kV配电系统的建设现状出发,根据智能化配电和智能运维的典型功能和配置方案,提出智能化配电的关键研究对象;并利用信息化、数字化手段,构建一种新型智能化配电方案,实现轨道交通0.4 kV配电系统在线实时监视、数据统计、诊断分析、故障报警、历史数据查询和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  相似文献   

3.
郑鑫 《工程质量》2013,31(7):67-72
上海轨道交通12号线11标工程地处徐汇区滨江开发区,工程主要包括2个区间隧道工程,采用4台Φ6340盾构推进。随着建筑业科技水平的迅猛提高,为了进一步加强对施工过程中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和物资设备的动态监控,建立一套完整的数字化工地管理系统已经成为未来的主流趋势,上海城建市政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数字化工地建设就是通过物联网技术结合轨道交通施工而建设的数字化施工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发展迅猛,项目在城市密集区内施工建设,工程项目线路长、建设地质水文条件复杂、周边环境敏感,导致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蕴藏大量风险和隐患,易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社会影响恶劣,风险管控问题突出.主要存在风险量化分析困难、风险大数据获取不足、风险管控手段传统的瓶颈.完成单位经过数年产学研攻关,在理论方法、技术装备、平台三个方面实现了实质性创新,解决了轨道交通建设风险管控关键技术难题.主要的创新成果有:基于云服务的轨道交通建设风险管理理论与方法;轨道交通建设风险大数据快速采集技术与装备;轨道交通建设风险大数据管控技术与云平台.  相似文献   

5.
《四川建材》2016,(6):193-195
首先对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的全部风险进行识别,共计24项。然后,基于公私双方在项目运作中扮演的不同角色进行风险分担。最后,依据风险分担结果,分别建立了轨道交通PPP项目社会资本评价指标体系和政府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分别识别两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关键风险。结果表明,社会资本的关键风险是违约风险、施工管理风险、运营收益风险,政府的关键风险是运营收益风险、政策风险、法律风险。  相似文献   

6.
在剖析城市轨道交通土建成本构成、土建成本控制机理及控制方法的基础上,提出城市轨道交通土建工程成本数字化管控模型的思路.首先搭建BIM5D信息数据库,其次构建基于BP神经网络的成本预测模型和基于赢得值的成本预警模型,并利用模糊层次法识别土建成本关键影响因素,最后通过成都市轨道交通27号线案例应用情况验证数字化管控模型的有...  相似文献   

7.
正为强化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关键节点(以下简称"关键节点")施工前风险预控措施、提升关键节点风险管控水平、有效防范和遏制事故发生,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下发通知,明确了34个关键节点。关键节点是指轨道交通工程开(复)工或施工过程中风险较大、风险集中或工序转换时容易发生事故和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轨道交通建设工程数字化技术的产生背景 ,给出了轨道交通建设工程数字化管理系统的基本结构 ,重点讨论了项目论证决策支持系统、设计仿真支持系统、建设管理系统、运营控制系统和远程故障诊断系统的功能设计 ,并提出了开发轨道交通建设工程数字化管理系统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9.
正为强化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关键节点(以下简称"关键节点")施工前风险预控措施、提升关键节点风险管控水平、有效防范和遏制事故发生,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下发通知,明确了34个关键节点。据介绍,关键节点是指轨道交通工程开(复)工或施工过程中风险较大、风险集中或工序转换时容易发生事故和险情的关键工序和重要部位。  相似文献   

10.
接触网供电是轨道交通主要的供电网络方式,具有便捷、安全和环保等优势.接触网零部件较多,且分布广,需要频繁地维护以保障轨道交通安全稳定的运行.通过对接触网关键零部件的监测、故障维修等数据进行分析,引入临界点的概念,采用AHP算法进行权重赋值和分析.结合上海市轨道交通接触网的维保规程,制定出针对上海轨道交通各线路接触网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