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提升大缸径船用柴油机曲轴圆角疲劳安全系数,以现有某机型曲轴系模型为基础,利用AVl-PU软件对该机型曲轴圆角疲劳安全系数进行仿真计算,其疲劳安全系数仅为0.974,不满足大于1.05的许用限值要求;基于现有计算结果,优化曲轴复合圆角结构,设计不同的复合圆角方案,并进行仿真对比计算。结果表明:优化后圆角最小疲劳安全系数为1.064,满足限值要求。  相似文献   

2.
通过快速疲劳试验方式确定QT800-8材料492发动机曲轴疲劳强度及安全系数,从而确定其曲轴的滚压参数,同时也为选择合适的QT800-6性能参数和提高球铁曲轴的性能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基于动力学仿真和有限元分析的曲轴疲劳寿命计算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在对某型六缸汽车发动机曲轴系动态仿真和对曲轴进行静态有限元分析基础上对曲轴的疲劳寿命进行了计算。首先对曲轴系进行动态仿真,得到曲轴连杆颈处的载荷和载荷谱,载荷作为曲轴有限元分析的力边界条件,而栽荷谱经过简化,得到计算曲轴疲劳寿命的载荷谱,同时利用弹簧单元对主轴颈处的弹性支撑实际状况进行了模拟,也考虑了相邻拐的影响,然后在有限元分析的基础上分别利用S—N和局部应变法计算了曲轴的疲劳寿命,得到的结果说明传统的计算过于保守,这不但对曲轴的设计和优化有一定的意义;也说明再制造发动机时直接利用曲轴其寿命是可靠的,足以维持下一个生命周期。  相似文献   

4.
某发动机全速全负荷试验中,曲轴发生断裂。为查找断裂原因,对曲轴弯曲疲劳试验过程进行仿真模拟,并根据实验结果标定疲劳分析影响参数。然后通过多体动力学仿真得到曲轴实际工作状态下的载荷历程,进行疲劳强度计算。同时还对曲轴断口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曲轴的最小安全系数满足设计要求,而曲轴断裂是由台架安装不当引起的。  相似文献   

5.
通过CAE、材料、加工工艺等方面,对柴油发动机曲轴断裂进行失效分析。分析曲轴断裂失效的主要原因是曲轴的安全系数偏低。通过改进圆角加工工艺、优化圆角结构、提高材料性能,从而提高曲轴安全系数,并且通过可靠性试验验证,解决了曲轴断裂问题。  相似文献   

6.
<正>一问:什么是再制造再制造是一个过程再制造就是让旧的机器设备重新焕发生命活力的过程,是对不能继续使用,生命周期终结的产品进行修复从而达到与新产品一样的使用条件的过程。它以旧的机器设备为毛坯,采用专门的工艺和技术,在原有制造的基础上进行一次新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大量试验的基础上,确定了X105柴油机曲轴的弯曲疲劳强度及安全系数,经计算方法校核,二者结果相当接近。试验证明,对X105柴油机曲轴采用气体软氮化或辉光离子氮化工艺进行表面处理,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弯曲疲劳强度,从而找到彻底解决曲轴安全系数不足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从设计、制造和使用方面对影响曲轴可靠性诸因素做简要分析。根据升降法弯曲疲劳试验结果,用具体失效率下的极限承载能力估算值和安全系数,对曲轴的可靠性进行评价。讨论了评价指标,并提出参考值;同时,根据强度和应力项的分析,指出提高曲轴可靠性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针对传统有限元应力代数和法忽略了滑裂面方向对安全系数的影响,导致计算结果出现较大偏差的问题,提出了加入滑裂面方向因素的有限元剩余推力法,即将计算得到的各滑裂面上的剩余力转换到第三滑裂面上,对第三滑裂面使用等安全系数法进行迭代计算,求得总滑面的安全系数,并通过改变第三滑裂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搜寻最危险滑裂面。运用算例对有限元剩余推力法与传统有限元应力代数和法所得安全系数进行对比分析表明,剩余推力分析法所求得的安全系数比传统的应力代数和法更接近工程实际,且可以搜索到安全系数最小的滑裂面。  相似文献   

10.
使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12V190天然气发动机的曲轴进行强度分析,校核了该曲轴的强度,同时对曲轴的疲劳安全系数进行了分析,为以后曲轴设计提供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针对曲轴圆角滚压在强化效果检测中所存在的问题给实际应用带来的风险,提出了最低限值试验方法。该方法以设定的最低限值为评价指标,以子样是否通过弯曲疲劳试验,对其所代表的母体的滚压强化效果做出评定,可起到质量把关作用,既可用于供方生产中的质量监控,也可用于需方的进厂验收。  相似文献   

12.
电渣熔铸一步成型曲轴内在质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电渣熔铸一步成型曲轴的内在质量试验,并与同类模锻曲轴相对比,有着许多优越的力学性能,同时又具有模锻曲轴良好的抗疲劳强度。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柴油机使用不同材质的曲轴的静强度和疲劳强度的有限元对比分析 ,并经过一定的工艺验证 ,得出 6L2 4 0型柴油机曲轴可以选用更加经济合理的原材料这一结论。这一改进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针对某柴油机曲轴单拐平台弯曲疲劳试验中,曲轴圆角处发生非正常断裂现象,建立曲轴疲劳破坏故障树,从试验载荷过大、曲轴本体结构设计强度不足、曲轴制造缺陷等方面进行排查。最终确定导致曲轴单拐圆角失效的主要原因为圆角表面存在氧化腐蚀坑。分析结果为曲轴设计、生产过程控制及后续质量验收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5.
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探讨了错拐曲轴结构过渡圆角尺寸改变时轴颈圆角处应力变化规律,以某90°V6柴油机错拐曲轴为例,分别模拟5种不同结构方案在相同工况下轴颈过渡圆角处应力情况,并对薄弱部位进行疲劳强度分析、校核。其模拟结果表明:增大过渡圆角尺寸在不同程度上降低各轴颈过渡圆角处的应力峰值,并作为提高曲轴疲劳强度的一种有效手段,为错拐曲轴设计及结构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运用理论计算和试验模态分析方法,对光轴和曲轴是否有裂纹的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光轴或曲轴发生裂纹时,各阶固有频率均有明显变化;当裂纹位置一定时,裂纹越深,固有频率变化越大,其变化的绝对值可以在现场检测中识别。如作出各阶固有频率变化量随裂纹位置和深度分布的曲面,用试验中测出的固有频率变化量去截取各曲面,可得到多阶等高线曲线,将各等高线两两重叠,就可识别裂纹在轴上的位置和深度,并具有较高精度。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某发动机锻钢曲轴滚压工艺研究,测试分析了不同圆角滚压工艺条件下曲轴圆角表面残余压应力与弯曲疲劳极限弯矩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圆角滚压对曲轴有显著强化效果,可使疲劳极限弯矩和安全系数显著提高,试验结果对曲轴设计开发中圆角滚压工艺的选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基于ANSYSworkbench软件,根据中国船级社《钢质海船入级规范》柴油机曲轴疲劳强度评定规则,对某船用中速柴油机的曲轴进行了有限元模拟分析及疲劳强度安全系数计算与评估。为了提高曲轴疲劳强度,提出了曲轴主轴颈双向深割型过渡圆角方案。分析了轴向及径向深割凹槽深度变化对局部应力大小、应力集中系数及疲劳强度安全系数的影响;明确了最佳双向深割型过渡圆角结构参数,使曲轴主轴颈疲劳强度安全系数得到了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