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鹤岗煤田构造形迹形成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崔站华  韩丛发 《煤炭技术》2007,26(4):110-111
应用地质力学的观点,对鹤岗矿区影响煤矿生产的主要地质构造进行了分析,并揭示了其规律,提出了各种构造形迹形成的外力作用的方式和方向。  相似文献   

2.
秦忠诚  彭立正 《煤》1999,8(1):42-44
运用构造地质学、地质力学等理论,就临沂煤田区域地质构造的力学机制进行了研究;以东高都井田为例,分析了井田内的构造展布特征,可为矿井合理布置巷道、降低巷道掘进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牛角湾帚状构造及其控矿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安清 《矿山地质》1992,13(1):42-57
  相似文献   

4.
5.
通过对辽中大地构造演化和红阳煤田几十年勘探成果的分析,认为受到郯庐断裂的早期走滑,后期断陷等作用影响,辽中红阳煤田构造特征具有北西-南东分区性。煤田西部为受下辽河断陷影响的断陷控煤区,东部为区域挤压作用控煤区。煤系地层多赋存于煤田向斜中,煤田中宽缓型褶皱和紧闭型褶皱相间分布构成了煤田现今的掌状构造形态。煤田成煤期构造格局受古亚洲洋关闭的影响和控制,而中新生代以来的构造演化直接支配于太平洋板块向西伯利亚板块的俯冲作用,最终形成了现今的构造格局。  相似文献   

6.
《煤炭技术》2017,(2):115-117
运用瓦斯地质理论和方法,以断层F_4、F_5为界,将潘一矿分为西、中、东3个区块。从各区块瓦斯的赋存、地质特征、现场观测煤层发育特征和测井曲线判识得出了煤层构造煤发育区;运用分形维数和岩体强度因子,对潘一矿构造煤的分布特征和成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筠连煤田构造带的特征及其构造体系,分析了该煤田的构造应力场和成煤构造作用,得出筠连煤田构造特征突出,主要构造带方向性明显等结论.  相似文献   

8.
野马泉煤田煤岩类型繁多,变质程度不一,工业牌号多种,且分布变化异常,通过对其成因及分布规律的分析,对煤田的进一步勘查及开发利用工作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10.
对兴山矿二水平四石门中 15层区构造进行力学分析 ,揭示区内断层在空间上的展布、相互切割关系及其规律性。  相似文献   

11.
简述了新汶煤田东部的地质构造发育规律,煤田断层多为高角度正断层;总结了此区域内"X"型断裂体系对煤田断层形成的影响;借用力源分析,研究了中生代以来,鲁西地区的断裂构造发育变更机制,结合莫尔—库仑破裂理论分析,提出了断裂经过NNW~SSE向的水平挤压和NNE~SSW向的引张力,后又接受SWW~NEE向的水平挤压,再经过近EW向和NW~SE向的挤压改造,形成了很大的上盘下滑断距,漫长地质活动后正断层得以保存。  相似文献   

12.
刘瑾 《中州煤炭》2012,(7):49-50,53
对焦作煤田地质勘查资料及矿井生产资料进行了综合分析,其结果表明:焦作煤田受多期构造运动叠加的影响,主要发育了3组不同方向的高角度正断层,将煤田切割为次一级的小断块,且由南向北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分带性,形成了以伸展构造变形为主的基本构造格局。  相似文献   

13.
煤的形成及其分布规律受其沉积时期的岩相古地理的地质构造格局制约,通过对平顶山煤田构造格局的成因及控煤构造进行分析研究,为该区今后煤炭勘查指明了方向,也为该区煤炭资源勘查开发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郭峰  刘亚军  刘跃丽 《煤炭技术》2003,22(5):109-110
分析雁崖矿断层的分布范围 ,发育状况 ,从力学成因的角度阐述断层的形成和展布  相似文献   

15.
辽宁省红阳煤田由3个向斜和3个背斜构成。褶皱在平面上呈现一个指向北北东的"掌形",北边是复向斜,向南逐渐汇聚于一个大的向斜中。  相似文献   

16.
该文通过简单的力学分析,总结了兴山煤矿构造发展、发育规律,分析了地质构造在实际生产工作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大青山煤田砂岩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内蒙古大青山煤田砂岩的不同母岩的碎屑颗粒成分及其量比研究表明:晚石炭世-早二叠世中晚期盆地北侧陆源区母岩组合主要为下古生界寒武-奥陶系含燧石条带或结核的碳酸盐岩和碎屑岩以及上元古界震旦系石英岩,晚二叠世陆源区母岩组合主要为太古界古老变质岩和花岗岩及中酸性火山岩。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早期陆源区构造作用表现为整体的平稳隆升,没有发生褶皱和冲断作用;早二叠世中晚期陆源区发生了较为强烈的隆升,还可能伴有冲断和褶皱作用;晚二叠世盆地北侧陆源区构造作用表现为显著的造山隆升作用和强烈的构造岩浆活动,并伴随着强烈的褶皱和冲断作用。综合研究表明,在晚石炭世初盆地北侧陆源区还曾保存有大面积的寒武-奥陶系乃至上元古界震旦系沉积盖层,说明晚石炭世以前,盆地北侧的陆源剥蚀区与整个华北地块是一个统一的、具有相同结构与演化历史和板块构造作用背景的整体,证明了“阴山古陆”并不是自元古代以来就长期隆升的构造单元。  相似文献   

18.
王明旦 《煤炭技术》2001,20(5):42-43
为解决生产遇到的难题 ,对东海矿东区进行构造分析。确定其构造模式为反“S”型构造 ,最终修改枢扭走向旋转断层F3 1为反“S”型旋转断层 ,并对反“S”型旋转断层的特证进行分析和归纳。  相似文献   

19.
淮北煤田构造是多期构造运动叠加的结果,东部受徐宿弧形推覆影响,形成一系列北西向逆冲断块。宿县矿区位于淮北煤田东部,由宿东向斜、宿南向斜、宿西向斜组成。自石炭二叠纪以来经历了多次构造运动,在早期徐淮凹陷基础上产生了东西向及北北东向断裂,二者共同控制矿区的范围;在后期活动中产生一系列褶曲构造和徐宿双冲叠瓦扇构造。  相似文献   

20.
《煤炭技术》2017,(8):113-114
在鱼卡煤田大量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分析鱼卡煤田各区块构造特征及与煤层发育特征,总结控煤构造样式,并进行了构造控煤过程分析,认为鱼卡煤田以褶皱断裂型控煤构造样式为主要特征,经历燕山中至中后期的构造沉降期(原始聚煤盆地发育期)、燕山晚期的构造挤压变形期(控煤构造发育形成期)和燕山期后的构造破坏期(煤层后期破坏作用期),区内沿逆断层发育的地方为勘查重点,尤其是背斜部分,逆冲断层将含煤地层变浅,利于开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