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我的左侧,一条黄尾笛鲷在水中邀游,它在海水中呼吸,身上的鳍轻轻颤动,不时轻摇它那带有黄色条纹的尾巴。我跪在海底的沙子上,离头顶的水面大约50英尺”。周围很寂静,我只能听到自己从潜水呼吸器中吸气和呼气时涌出的水泡向水面升起时发出的声音。头顶有个长长的灰色东西游过,慢慢转向,很快我就认出那是一头大西洋宽吻海豚。黄尾笛鲷和我注视着它。它游来游去,几次上下摇动尾巴,然后又像被看不见的磁场所吸引的磁铁那样滑动。突然,它向上游去,冲向波光粼粼的海面。当它跃出水面的时候,我看到它的头消失了,接着是它的鳍和尾nto它消失了一瞬间,然后又冲入水中。  相似文献   

2.
正更新的鲸物种在更深更广的海域里活动,也更加成熟,一开始只是在水中狗刨似地游动,到了后来脚趾间长出了蹼,更便于游泳了。它们的腿变短了,后脚变长且长出了蹼。在4300万至4000万年前,第一代完全脱离陆地而在海洋中生存的鲸出现了。仅仅通过步行游鲸并不能解释鲸是如何学会在水中游泳的。和许多有关宏观进化论的著  相似文献   

3.
你是一条普通的江。头顶上,高悬着无涯无际的天幕——面和你遥遥相望的浩瀚的海。那面大海包孕着历数不尽的神奇瑰丽的神话,谜一样的神秘,梦幻般的高远。你躺在它的对面,默默地摄下它的影象,  相似文献   

4.
<正>姥爷家在樊城。吃罢一碗牛肉面,走出教民街,头顶上一条钢铁巨龙带着我的目光跨过襄江,触碰到对面依稀可见的城墙垛子。这便是我儿时寒暑假里常常经历的场景。襄阳人太熟悉这场景了。对,那条钢铁巨龙就是襄阳全民只用八个来月建成、历史上首次连接起襄阳城和樊城的汉江大桥;那依稀的城墙垛子,就是矗立两千多年、承载无数历史典故  相似文献   

5.
千湖     
夏至的次日是端阳节,天晴而热。忽然方英文打来电话,声音带着清凉意:“孔明,去不去千湖?”我孤陋寡闻,不知道陕西还有个叫千湖的去处。但方英文的话,就像一湖水兜头浇在头顶上,那诱惑多大呵!  相似文献   

6.
正1994年时,他们在几个月之内相继发表了学术成果。于是这一年——1994年,就成了一个分水岭:人们第一次不再那么绝对地把鲸和其他的哺乳动物截然分开——由于这两种鲸化石的发现,鲸和其他哺乳动物之间已经建立起了联系。"这很明显是一块盆骨的髋臼。我们找到了一块骶骨,脊椎骨和盆骨结合在了一起。我们当时开玩笑地说这是条会走路的鲸,我们当时确实是在开玩笑,谁都没当一回事。"在伊斯兰堡的地质调查期间,西威赤森收集好了在那个冬天发现的所有化石。在他的发  相似文献   

7.
均质和心墙型土坝的迎水坡,当库水位降落时,可能产生促使它滑动的动水压力。因此在土坝设计实践中,通常须核算水库水位降落时迎水坡的稳定性,为了正确地计算动水压力对迎水坡稳定的影响,首先须解决水库水位降落时,坝壳中自由水面位置的变化问题。 下面介绍两种计算水库水位下降时,坝体中自由水面线位置的近似公式,以供设计  相似文献   

8.
1964年汛期,在测渭河淤积断面时,我首次观赏到洪水揭底之奇景。揭底时首先是洪流中起漩涡,继而是形似蘑菇渐渐隆起、揭起的泥片.有的像一道墙,凸出水面数尺(临潼段升出水面稍高,约五、六尺,渭南河段稍低),同时水流哗哗作响,狂涛滚滚,汹涌澎湃,矗立片刻,渐渐崩倒,溅起水花丈余.揭底河段,遍地开花.此起彼伏,持续二、三小时乃息。经我多次核察,其实揭起河底之泥皮凸出於水面者,相对是少数,没能露出  相似文献   

9.
正2002年秋天,豫东睢县,我高考后第一次复读就是在这个小城里,有一天上课前,语文老师说起从当地走出去的著名诗人苏金伞,那是我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十四年后的一天,同样也是秋天,我跟诗人蓝蓝约定采访时,她说了两个时间,一个是9月初她和希腊女摄影家泽利在北京798的诗歌摄影展,一个是9月11日在睢县举行的纪念苏金伞诗会。当"苏金伞"这三个字跳出来时,我下意识地想起十四年前的那一幕,即刻就定下了这个时间,丝毫没有一点犹豫。  相似文献   

10.
我挚爱着     
沙棘 《治淮》1994,(12)
我挚爱着一颗树因为生命需要一片阴凉我挚爱着一棵花因为生活中需要一束芬芳挚爱着那棵树它的精神鞭策我坚定向上挚爱着那棵花它的形象激励我奋发图强  相似文献   

11.
哦,小溪     
大海的景象是蔚为壮观的:滔滔潮汐日喧夜闹,茫茫水面一望无垠,只只海鸥展翅起舞,片片白帆淡入天际。那飞溅的浪,那拍击的涛,那坚强的礁。那沙滩的岸。还有,海碰子(潜水猎海人的俗称)乌黑的眼珠,乌黑的头发,发达的腱子肉,豪迈的性格儿……这才是真正的阳刚之美! 然而,汇成这浩淼海洋的,却是那涓涓长流的小溪。在我居住的地方,有着一座座绵亘万里的峰峦。翡翠  相似文献   

12.
都江堰的雨     
我的电脑桌面是一张雨中都江堰的照片,它是我去年十月拍下的。当时都江堰下着蒙蒙细雨,我打着伞站立在雨中,雨水从伞檐直往下滴,照片中的我没有丝毫愁怨,反倒满心喜欢。从照片上看,我当时所处的位置面对宝瓶口与伏龙观。宝瓶口被两边的绿树掩住,连一条窥视的缝隙都不给人留,但刻在山崖下水面上的"宝瓶口"三字却清晰可辨。  相似文献   

13.
这里是世界上最神奇的地方,这里堪称光怪陆离、瞬』葛万变。往日那高耸的山,那奔腾的江,无日无时,总在向人诉说着如烟的往事。如今,它们都惊异地发现在这方土地上,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头顶上依然是碧蓝的天,脚底下依然是汹涌的长江,但是,西陵峡内闻名遇还的中堡岛,一下子从地图上消失了,它那亘古不变的位置却被一座长城般的混凝土纵向围堰和上下游上石围堰大模大样地取代了。在这里人们正在给长江开辟一个新的通道,一条足以通过长江全部水量的新河道。望着长江滚滚波涛,葛洲坝工程大江截流的往事,一齐涌向我的心头!那是1979…  相似文献   

14.
"为了你,我已等候了千年"。静静的千年等候,静静的我来了。这是感动于凤凰涅槃的凄美之后的神往,这是眷恋于《边城》姑娘翠翠秀美影子的觅寻。不管是匆匆忙忙而来,还是激动兴奋而至,当感觉到等候千年的凤凰古城静静、迷人地展现在你的面前的时候,那古朴的韵,那静美的妙,让你在兴奋中、在匆忙时静下来,放慢脚步,转慢眼球,轻轻感受它古朴的静美。  相似文献   

15.
天然河道水面线计算是水利规划设计中工作量较大的课题,这一课题实行电算,选用机型和算法众目繁多。由于微型电脑PC-1500在功能及其容量都优于Fx-702P和TI-59等可编程序电算器,本文仅介绍PC-1500电算在推算河道水面线中的程序(BA-SIC语言),该程序设计采用三点抛物插值试算法,它可直接根据测量数据(距离x和水位y)推算Y-K(输水系数)曲线;并可推求天然河道的汇流;分汊情况时的水面线以及反算糙率。本文末尾附有鄱阳湖赣江尾闾整治研究中,河洪20年一遇(1982年洪水)第一方案(现状,由实测水面线反推糙率)及第四方案推算水面线的电算成果表。  相似文献   

16.
人生与自然     
<正>春天的嫩芽一日一日地茁长。当我的思绪仍停留在小小的嫩芽上时,那嫩芽却在我不经意间,摇身长成了饱满的绿叶了。我惊讶自然界迅速的变化,它一刻不停地在活动、成长、改变着。一片绿叶似乎涌溢着自己心底迸发出的生命——在风雨阳光孕育的大自然中,时时刻刻涌现着无穷的生命力。小小的花草,静静地承受着风  相似文献   

17.
光学流速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光学流速仪(图1)有一个频闪装置。它是用来测量明渠中水的表面流速,测量时在水中不用浸入任何设备。这种仪器有一个轻型的电池电源,光学流速仪由一个低倍望远镜,一组转镜,一个变速马达和一个转速计组成。在河流的某一测点测量流速时,是通过流速仪的望远镜俯视水面,同时逐渐增加转镜的角速度。当达到同步时,从目镜中看到的一系列水面  相似文献   

18.
朋友,当你看到上面这幅形态奇异的动物图像时,可能立刻会想起电影《大河奔流》一开始就摄入镜头的那惊扰人心的怪兽。是的,这正是那头过去多少年来曾被黄河岸边人们奉如神灵寄于重望的镇河铁犀牛。你看,它头顶独角、四蹄如牛、双目炯炯、形体雄健,正威严姿厉地蹲踞着,仿佛在凝神北望,注视着滔滔东去的黄河。你可知道,这头端坐于河南开封镇河庙村旁丛林中的神牛还有一番苦难经历呢!明正统十一年(公元1446年),河南巡抚于谦为了镇伏连年祸及人民的黄河洪患,组织匠人在开封东北建了一座“回龙庙”,供奉土府至尊和金龙四大王  相似文献   

19.
本文收集了不同系列的淹没与非淹没植被作用下复式河槽的流速资料并对复式河槽中流速最大值的横向分布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滩地流速最大值基本保持在水面附近而主槽中的流速最大值都在水面以下;当滩地种有非淹没植被时;主槽中的流速最大值分布与无植被时几乎一致,滩地流速最大值在植被密度较小时仍在水面,但当植被密度较大时,最大值会向床面靠近;当滩地种植淹没植被时,流速最大值的位置会随着植被淹没度的增加而逐渐上升,最终保持在水面附近。  相似文献   

20.
初识中华鲟,它在我头顶前方游过,缓慢而坚定,如君王俯视。渺小的人类在它眼里犹若无物,无论如何赞叹,如何惊讶,都不会停留片刻。1.4亿年前海洋的主人,中生代的孑遗种,遍身鳞甲,维护着洪荒古兽的尊严。凝视她的眼睛,些许傲慢,些许寂寞。就是在那家居于三峡坝区腹地的民营小水族馆,我透过巨型水族箱的边壁,第一次见到了中华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