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雍正十二月行乐图轴》以细腻的笔墨描绘了不同节令下的皇家园林空间活动。文章以《雍正十二月行乐图轴》为研究对象,试探寻在明末清初西学东渐的背景下,本图轴所体现的建筑、园林的空间特点,同时,结合以往学者针对《清院画十二月月令图》可能发生的地点提出的猜想,查阅相关史料,通过还原想象地盘图、绘制图表的方式对画内空间加以分析,完成图轴空间复原设计,以期丰富清代初期皇家园林空间研究。  相似文献   

2.
张楠  孔宇航 《风景园林》2022,29(8):19-25
18世纪中国皇家园林营造不仅留下大量珍贵实例,亦有丰富图档资料传世。针对图绘与真实空间之间的多重结构性关联,选择绘制于1669年的《皇城宫殿衙署图》、1750年的《京城全图》、1759年的《西苑太液池地盘图》、1874年的《北海镜清斋添盖房屋地盘细底》与1936年的《北海静心斋平面及剖面图》5幅镜清斋(静心斋)图纸进行对比研究。在信息层面,对镜清斋(静心斋)及其周边场地的山水关系、建筑布局,以及单体尺寸进行历时性的整理与比较;在图像层面,通过解读绘图技法、图像变形、标注等制图痕迹,还原不同时期的绘图者对于同一场地的差异性认知。指出不同技术语境下图绘差异背后所隐含的是图绘的功能、绘图者身份乃至整体知识结构的转变,并通过图绘对比更细致地解读镜清斋(静心斋)的空间设计。  相似文献   

3.
柳墅行宫,是清代天津府城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皇家行宫。乾隆三十年始建,至道光二十六年消亡,历经八十一年。本文通过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如《长芦盐法志》、《天津县新志(民国)》、《津门保甲图》、《乾隆御制诗集》等,对它的基址方位、兴建和消亡历程、以及功能特点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从柳墅行宫的兴亡中探究了其演变后的原因和影响机制,论证了柳墅行宫不仅是帝王巡幸游憩之所,也是清王朝维系当地政局和盐商关系稳定的媒介。园者,起于盛,亡于衰。中国园林两千多年的历史发展规律或许就在于此。  相似文献   

4.
李凤仪 《风景园林》2020,27(10):135-140
传统理想景观模式表现了古人对仙境神域的独特认知,为研究佛教名山五台山所表现的理想景观模式及其形成的景观意境,通过历史资料收集、实地调研及地形空间建模的研究方法,从中国传统理想景观模式、佛教理想景观模式2个方面探讨五台山所呈现出的理想景观模式及其特征。研究发现五台山山岳格局映射了传统文化和佛教文化中的圣山模式、堪舆理想空间模式、“清凉胜境”模式、“五方布局”模式。其中,“五方布局”山岳空间和文殊信仰空间成为五台山独特的佛教理想景观特征,并影响到海内外,实现了五台山景观模式的异地重建。五台山理想景观模式的传播转译是中国古代风景文化输出的代表,为中国名山风景名胜理想景观模式的研究和当代风景遗产的保护和文化输出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5.
陈书砚  朱蕾  王其亨 《中国园林》2012,28(9):97-101
天津蓟县盘山行宫静寄山庄是京城外规模和地位仅次于热河行宫避暑山庄的清代皇家行宫,历经战乱现仅存遗址。依靠样式雷图档及相关清代档案文献,仍能品析这处清代皇家园林精品的艺术价值。选取盘山行宫的门户——前宫试做探析。通过详细解读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样式雷《盘山行宫内前宫地盘画样》(舆1362),对不同时期盘山行宫前宫的平面格局进行还原,在史料考证的基础上,揭示其演变原因,分析其艺术价值,管窥其盛况。  相似文献   

6.
杜洁  王平诸 《山西建筑》2010,36(29):367-368
结合GB/T50001—2001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104—2001建筑制图标准等相关规范,详细介绍了绘制建筑施工图时设置AutoCAD建筑样板图的方法,以指导绘图人员熟练使用AutoCAD软件准确、清晰、高效的绘制建筑施工图。  相似文献   

7.
正此时,我的桌上摊开着两本书,每本打开的页面都是一幅由荷兰人绘制的图画。一幅是阿尔多·凡·艾克画的《欧特罗环》,收录在莎拉·怀廷的《焦虑的现代主义》一书中。另外一幅是玛德隆·弗里森多普的《现行犯》,收录于雷姆·库哈斯的《癫狂的纽约》。每幅图都表达了荷兰人对什么是建筑以及建筑为谁服务的想法。两幅图绘制的时间仅相差10多年,然而,它们背后的建筑意识形态却大相径庭。从1990年代开始,随着北京的CCTV大厦等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21,(3)
清朝康熙年间由官方主持,传教士指导实测,并结合地方文献编绘而成的《皇舆全览图》是中国与世界地图史上的鸿篇巨制,也是我国三百年前完成的一套地理国情普查资料。由于很难准确考证当时实测点的坐标,前人有关《皇舆全览图》测绘精度的结论值得商榷。本文另辟蹊径,利用ArcGIS软件对《中华帝国全志》法文书中收录的37幅《皇舆全览图》进行数字化后,得到一套校正数据点,基于该套数据点坐标(校正值)与该书后所载641个地理坐标(原值)进行对比,分析《皇舆全览图》长城以南地区绘制精度的空间分异。长城以南15省中除陕西与河南以外,各省绘制精度差别不明显,相对精度比较高;但亦存在地区差异,其中山东、江南及贵州的准确度最高,河南与陕西的最低。此外,还分析了各省绘制精度异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图廓信息承载着地形图最基本、最重要的信息。工程测量项目成果通常需要提供图幅接合表、控制点展点图、控制网略图、测区示意图、水准路线图等成果图件。为准确表达这些图件的相关信息,通常需要绘制测绘单位或者测绘机关、图名、比例尺、内外图廓、公里网及其注记等信息。为满足《图式》关于图廓的相关要求,人工绘制图廓不仅烦琐并且字体、线型不规范,如果需要重新修改或调整工作量极大。笔者基于AutoCAD二次开发了工程图件图廓绘制程序,实现了参数化和标准化的图廓绘制,极大地提高了绘制效率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
孟庆兰 《山西建筑》2001,27(6):157-158
利用AutoCAD强大的绘图,图形编辑等功能绘制建筑电气图纸,既方便又快捷,介绍了应用AutoCAD绘制建筑电气图的技巧:制作辅助层,建立元件库,使用快捷命令键,自定义工具栏等,这样可以大大提高作图速度,使Auto-CAD功能更突出,适用于各特定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1.
有的施工企业在工程竣工后才着手整理、绘制竣工图纸,上级管理部门也到工程竣工后才一次性地检查验收竣工图。这种做法存在着很多弊病:一是结构比较复杂、设计变更多的工程,特别是工业建筑和高层建筑,竣工图绘制的工作量很大,工程竣工后突击绘制,需要大量人力和时间,还容易出现差错,绘制易流于形式,不能完全反映工程的实际情况,给以后工程的扩建、改造、维修造成困难;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五台山栖贤阁迎宾馆项目的概况及设计背景和必要性,探讨了该项目的规模确定过程,并对其总图、平面、立面、装修与景观进行了具体阐述,指出该项目的建设能有效地促进五台山建设优秀旅游城市的步伐,开发五台山旅游资源,提高公务接待能力。  相似文献   

13.
简讯与其它     
征订《广西民族传统建筑实录》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以壮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广西的民族传统建筑丰富多采,风格迥异。《广西民族传统建筑实录》一书是广西区建委、广西区土木建筑学会共同筹措编写的。该《实录》资料丰富、史料翔实,共收进实测图166组(件),彩色照片383张。该《实录》的出版,既能为今后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建筑创作提供借鉴,为大专院校、科研单位提供研  相似文献   

14.
道路超高过渡示意图作为道路几何设计图表的基本内容,并无统一的绘制要求,业内长期存在各种不同绘制方法。通过收集、整理各种典型绘制方法及几种主流设计软件的出图风格,针对制图要点进行详细对比分析,结合工程实践经验,提出了超高过渡图绘制的改进方法。以期能统一、提高道路超高过渡示意图的质量,为完善《道路工程制图标准》及相关图表示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根据多年来的建筑电气设计实践,采用特定模数制图有利于图纸规范化及全面质量管理。建筑电气设计主要是采用国家标准局颁发的 GB4728《电气图用图形符号》(以下简称《电气用符号》)绘制平面图、系统图及原理接线图等。由于设计时使用的图纸规格  相似文献   

16.
运用电脑绘制园林表现图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朱黎青  王云 《中国园林》1999,15(4):69-72
电脑(PC)绘制表现图在园林姊妹学科———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中应用相当普遍。本文通过借鉴这些学科的作法,结合具体工程的成功实例,探讨在园林设计中如何综合运用各种软件绘制合乎实践要求的电脑表现图及其特点。着重阐述手工表现图与电脑表现图的差别、园林电脑表现图与建筑电脑表现图的差别。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以清漪园为例研究清代大型皇家园林总体设计方法,对于拓展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理论和支撑颐和园遗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清漪园万寿山区域为例,对清代样式房《清漪园地盘画样》的图纸性质进行考察并对图上布局进行量化分析,探讨制图特征与清代平格技术的关联性,并综合史料与现状调研构建万寿山总体设计方法与技术要点。【结果】1)《清漪园地盘画样》存在统一的绘图比例和5丈的绘图模数,推测由早期清漪园设计图为底本复制、改绘而成;2)该图的制图特征与清代平格技术存在紧密关联,推测是以5丈见方的平格图为底图绘制而成。【结论】清漪园万寿山的总体设计方法以平格技术为关键支撑,包括平格地形测绘和总体布局2个关键流程,核心是以平格图为底图开展图上设计,进而整体控制建筑群的选址、规模和轴线位置。研究从技术视角揭示了清漪园万寿山的整体布局方法,推进了对清代大型园林总体设计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建筑力学中,梁的内力图(剪力图和弯矩图)的绘制,是这门课程的重点,也是难点。我根据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一种简捷、方便的绘制内力图的方法。这种方法简单、方便,作图迅速,准确,并能在作完图后自行校核。下面通过实例介绍这个方法的运用。  相似文献   

19.
郑时龄 《时代建筑》2014,(6):135-135
<正>由同济大学出版社整理并编辑出版的《中国近代建筑史料汇编》(第一辑)共收录了自1932年11月创刊至1937年4月停刊期间共29期的《中国建筑》,以及同一时期出版的5卷共49期的《建筑月刊》,辑录为13卷出版。该书对于研究中国近代建筑和建筑业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同时也是研究中国近代社会和城市的重要文献。目前,这些文献作为善本散落在各地和各所大学建筑学院的图书馆,大部分图书馆的收藏都不完整,亟待收集和整理。  相似文献   

20.
一、引言建筑专业是计算机辅助设计应用比较广泛的领域之一。绘制内外部透视图、轴测投影图、平面布置图、立面及剖面图,计算材料用量、工程造价,工程分析等,都能利用计算机来进行。在进行较大的工程项目设计时,制图工作量是很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