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5月21日,中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与当代置业关联企业第一人居、当代绿色养老产业集团共同研发制造,以康居养老为对象的国内首个装配式模块化净零能耗健康集成房屋——当代MOMA"恐龙3号"净零能耗健康集成房屋在北京正式对外发布。这座集"装配式+净零能耗+健康建筑体系"于一体的"恐龙3号",通过被动式技术降低建筑用能、屋面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相似文献   

2.
《砖瓦》2020,(2)
正这座位于京郊农村的"高颜值"房屋,已成为全国首座"近零能耗"建筑。近日,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国建筑节能协会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分会CPBA、中国建筑学会零能耗建筑学术委员会联合主办  相似文献   

3.
积极应对全球变暖、减少碳排放和减缓石化能源燃烧已成为全球共同的战略选择。中国的能源主要消费于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及建筑行业,其中建筑行业能耗约占总能耗的28%左右,随着建筑面积的逐年递增,建筑能耗所占比例不断增高。"近零能耗建筑"由于其超低能耗、高热舒适等特点,越来越受到我国建筑行业和相关科研院所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针对国内外"近零能耗建筑"发展及研究的现状,探讨了我国"近零能耗建筑"发展所面临的相关问题,明确了"近零能耗建筑"在我国发展的技术路线,最后为"近零能耗建筑"在我国的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4.
近零能耗建筑是建筑节能发展的最高形式,BAS在近零能耗建筑实现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CABR)近零能耗示范楼各系统的特点,探讨了近零能耗建筑中BAS设计的侧重点和关注点,在详细分析CABR近零能耗示范楼集成的特点和难点基础上,阐述了CABR近零能耗示范楼BAS系统构建、各子系统控制器的选型和配置设计过程和BAS最终方案。  相似文献   

5.
(近)零能耗建筑是建筑节能发展的最高形式,BAS在(近)零能耗建筑实现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CABR)近零能耗示范楼各系统特点,探讨了近零能耗建筑中BAS设计的侧重点和关注点,在详细分析CABR近零能耗示范楼集成的特点和难点基础上,阐述了CABR近零能耗示范楼BAS系统构建、各子系统控制器的选型和配置设计过程和BAS最终方案。  相似文献   

6.
<正>本刊讯日前,"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近零能耗建筑技术体系及关键技术开发"启动会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北京召开。该项目为2017年度"绿色建筑与建筑工业化"专项中唯一获批的支撑建筑节能迈向更高水平的研究项目。项目下属课题"施工标准化工艺及质量控制研究"的重要研究内容——装配式建筑+近零能耗建筑首次列入国家  相似文献   

7.
推动建筑迈向近零能耗已成为“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目标下建筑领域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作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近零能耗建筑示范项目,详细介绍了生产调度楼实现近零能耗建筑的设计难点及技术措施应用情况。模拟计算了该项目的全年运行能耗、节能率及可再生能源利用率等指标,结果显示,综合节能率为77.50%,建筑本体节能率为41.35%,可再生能源利用率达到61.63%,实现了近零能耗建筑目标。  相似文献   

8.
黄晨茜  胡秋月  朱新博 《建筑施工》2021,43(7):1367-1369
为打造"零能耗建筑",基于云智小镇项目,利用DeST-h建筑能耗模拟软件,模拟建立1栋2层别墅,在具体气象参数下模拟出该建筑物一年所需的生活用热水及采暖能耗情况.同时,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新型复合热泵近零能耗供热系统,应用效果明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较好,验证了"零能耗建筑"的可行性,可为我国建筑节能领域"零能耗建筑"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砖瓦》2020,(10)
结合建筑工程项目特点,研究严寒地区近零能耗工程项目的设计方案,总结严寒地区近零能耗建筑末寒期低温间歇采暖方法,旨在通过科学化采暖方案以及施工项目的设计,提高严寒地区近零能耗建筑末寒期低温间歇采暖工程的质量,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康一亭  徐伟  何凌昊  戎贤  刘瑞捷  于震  李晗 《建筑科学》2021,37(10):179-185
对于国内大部分获得LEED认证的建筑而言,在节能方面仍然有很大的潜力待挖掘.为了进一步推动建筑节能,美国USGBC在LEED评价体系基础上发布了"零能耗"LEED Zero Energy评价体系,该体系要求建筑达到零能耗的建筑目标,但并未明确给出建筑如何实现"零能耗"的详细实施路径.近些年我国通过科学理论研究及大量示范项目的实践,发布了GB/T 51350-2019《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该标准从被动式技术、主动式技术及可再生能源全面制定了建筑全过程实现"零能耗"建筑的技术实施路径.本文从技术措施、评价方式、用能边界等多角度对比了 LEED评价体系及GB/T51350-2019《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的异同.以寒冷地区获得LEED认证的办公建筑为研究对象,通过DeST能耗模拟,应用被动式、主动式及可再生能源等技术手段对案例建筑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近零能耗关键技术措施将大幅提高建筑本体节能率,有助于LEED认证建筑实现LEED Zero Energy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康一亭  徐伟  何凌昊  戎贤  刘瑞捷  于震  李晗 《建筑科学》2021,37(10):179-185
对于国内大部分获得LEED认证的建筑而言,在节能方面仍然有很大的潜力待挖掘.为了进一步推动建筑节能,美国USGBC在LEED评价体系基础上发布了"零能耗"LEED Zero Energy评价体系,该体系要求建筑达到零能耗的建筑目标,但并未明确给出建筑如何实现"零能耗"的详细实施路径.近些年我国通过科学理论研究及大量示范项目的实践,发布了GB/T 51350-2019《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该标准从被动式技术、主动式技术及可再生能源全面制定了建筑全过程实现"零能耗"建筑的技术实施路径.本文从技术措施、评价方式、用能边界等多角度对比了 LEED评价体系及GB/T51350-2019《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的异同.以寒冷地区获得LEED认证的办公建筑为研究对象,通过DeST能耗模拟,应用被动式、主动式及可再生能源等技术手段对案例建筑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近零能耗关键技术措施将大幅提高建筑本体节能率,有助于LEED认证建筑实现LEED Zero Energy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王英明  王振兴 《建筑》2023,(2):134-136
大力发展近零能耗建筑是推动建筑节能减排、提升建筑室内环境水平、调整建筑能源消费结构、促进建筑节能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举措,是推进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和落实建筑领域“双碳”目标的重要技术途径。当前我国近零能耗建筑正处于从示范推广向规模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干旱寒冷地区应充分发挥自然资源禀赋,统筹建筑性能设计深化、关键技术应用、清洁能源供给深度融合,着力推动近零能耗建筑、零碳建筑、产能建筑提标扩面,提质增效。笔者结合宁夏首个近零能耗建筑试点示范工程项目,深入分析干旱寒冷地区近零能耗建筑关键技术融合集成应用做法及其成效。  相似文献   

13.
建立近零能耗建筑数据平台可为今后相关理论研究提供基于实际项目的数据支撑和分析工具,同时为今后全国各气候区近零能耗建筑实践提供案例参考与指导。本文参考国内外已有相关建筑数据库结构及利用现状,结合近零能耗建筑关键技术的系统梳理,针对性地提出我国近零能耗导向的建筑案例数据平台的构建思路,构建了围绕基础信息、围护结构、设备系统、室内环境为主要内容的三级数据指标体系,并通过实际项目数据整理对数据库各指标进行标准化,为数据库的建立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中美近零能耗建筑标准的居住建筑部分为研究对象,对比中国《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GB/T 51350-2019)与美国准零能耗住宅项目要求.通过研究两部标准基本内容、主要指标与评价方法,从标准框架、技术要求、与其他标准和认证的关系三个方面开展了对比分析,希望对我国近零能耗居住建筑发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5.
超低能耗建筑以其更加舒适、更加节能、更高质量等技术特点在我国得到快速发展。中国建筑建筑科学研究院研究团队通过收集整理按照《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技术导则》已建成及在建的64栋超低/近零能耗建筑示范项目,对其能耗控制指标、所采用的主被动技术、可再生能源利用情以及增量成本变化趋势与分布组成等内容进行分析,并将示范项目相关技术参数与国家标准GB/T51350—2019《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要求进行比对,发现64栋示范项目均达到国家标准中超低能耗建筑能耗控制指标要求,其中32个示范项目达到近零能耗建筑能耗控制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16.
依托BIM设计平台做全过程全专业技术协同,对相关重要技术系统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取得了大量实践成果,最终设计成果同时达到"超低能耗""绿建三星""LEED"及"健康建筑"四个认证标准,成为国内首例实现近零能耗建筑水平的大型公共建筑,为我国近零能耗建筑技术在公共建筑中的推广运用发挥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7.
<正>"发展更高性能的建筑节能新技术"——这是最新发布的《住房城乡建设科技创新"十三五"专项规划》提出的重点任务之一。其核心内容是:研究超低能耗及近零能耗建筑技术体系及关键技术,加快高性能节能门窗和新型保温产品的应用等等。国际上标榜高性能节能房屋的名词很多:如美国的净零能耗建筑、欧盟的  相似文献   

18.
建筑节能是实现绿色低碳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近零能耗建筑因其具有高能效、低能耗的特点,受到各界广泛关注和研究,但不同地区、不同气候、不同建筑类型的技术策略不同。本工程以无锡地区首个近零能耗公共建筑示范项目为例,介绍近零能耗建筑设计方法,探讨研究适宜于无锡地区公共建筑的节能技术路径,为今后无锡地区近零能耗公共建筑的设计提供成功经验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山西综改示范区"新源智慧建设总部A座"项目设计的总结,详细介绍了建筑方案布局,外维护结构和暖通系统的设计,论证了近零能耗设计的节能减排优势,是未来建筑的发展方向,也对近零能耗设计推广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河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主编的国家标准《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编制组成立暨第一次工作会议日前在北京召开。与会编委对业内普遍关心的"低能耗建筑"、"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净零能耗建筑"等相关概念进行了交流,对主要发达国家建筑物迈向近零能耗的技术路线进行了比较,对相关概念和技术体系是否适用于我国建筑节能未来发展进行了探讨。编制组就编制大纲、主要技术难点、需要调查研究的主要专题开展讨论,明确了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