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公园城市”是新时代城乡人居环境建设的新理念和理想城市建构的新模式。“公园城市”强调绿色空间作为基础性、前置性配置要素与城市建设空间在功能和用地等方面混合布局,即“公园化城”;也强调以绿色空间为载体,统筹生态、功能、景观、业态、活动组织等多维要素的共同营造城市氛围,提升城市的活力、吸引力和开放度,即“场景营城”。提出5种典型的公园化城绿混合单元类型;提出“生态嵌合、形态耦合、仪态契合、业态混合、活态聚合”“五态协同”的公园城市场景营造策略;并运用“五态协同”理念就5种典型的公园化城绿混合单元的具体营建运营策略进行系统梳理。  相似文献   

2.
杨辉 《建筑与文化》2016,(8):120-121
基于社区公园现有规划布局方式的局限性,针对陕北黄土沟壑区县城建设用地极度紧张的现实,以及用地形态、城市规模和居民对公园的使用习惯等方面的特征,通过“社区公园适建用地整理、基于可达性的社区公园初步布点、社区公园服务区划分与布点优选、社区公园规模匹配与布局方案形成”四个阶段的工作,以子长县城为例,探讨适宜该地区的社区公园布局方法。  相似文献   

3.
休闲已成为现代社会人们生活的必需品,社区体育公园则为此提供了必要的空间场所。文章首先剖析了社区体育公园概念和内涵,然后从社区体育公园的数量、等级规模、功能布局、服务半径和设施配置等内容出发,着重从供给和需求两个层面来分析影响其规划建设的基本因素。供给方面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经济水平、政府政策、用地可行性、和经营管理等,而需求层面的主要影响因素则包括居民消费方式转变和主体差异需求等。在此基础上,提出社区体育公园规划建设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4.
公园绿地作为城市公共资源,空间公平性是其布局的基本出发点。该文以社区公园为对象,针对现有布局方法无法支撑空间公平的局限性,充分考虑陕北黄土沟壑区县城建设用地极度紧张和公园绿地建设严重滞后的现实,以及用地形态、城市规模和居民对公园的使用习惯等方面的特征,借助GIS软件进行相关分析,通过"社区公园的适建用地整理、初步布点、公园服务区划分与布点比选、社区公园规模匹配与用地落实等步骤,实现社区公园与其服务人口在空间分布及规模上的匹配,最大限度地保障社区公园布局的空间公平性。  相似文献   

5.
作为统筹遗址保护与城市民生发展的有效途径,遗址公园在中国已经经历了多年的实践。然而,绝大部分遗址公园都不可避免地陷入了"重建设、轻运营、有空间、无内容"的尴尬局面。本文对以三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为代表的遗址公园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进行分析,提出新时期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不能继续停留在文保工程集合体的阶段,而必须立足遗产活化、融合新兴业态、向带动区域与民生发展的综合文化空间转型。相应的,下一阶段的考古遗址公园规划,也必须突破传统的空间规划层面,充分发掘遗址的文化内涵,从顶层设计层面统筹指导遗址公园建设和运营。同时,文章结合殷墟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等项目实践,从遗产活化、乡村振兴、城市更新等几大方面,对考古遗址公园规划的理念、策略与方法进行全新的解读,并就文化资产模型、文化业态策划等不同于传统遗址公园规划的成果内容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6.
社区公园是城市公园系统中与居民日常生活联系最 紧密的公园绿地类型之一。科学、完善的社区公园规划体系和 管理模式有助于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增进公众健康福祉。以 美国多个城市为例,梳理归纳其城市公园与开放空间规划、城 市公园服务分区规划和社区公园规划设计3个尺度的社区公园 规划特色,并总结社区公园项目投资建设、公园评价和运营维 护的管理内容。最后,分别从规划体系、投资模式、评估机制 和公众参与4个方面对中国社区公园的规划与管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选取荆州市荆襄河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对该湿地公园的现状用地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对规划用地的现状情况进行了分析,以保护城市湿地生态环境、合理规划湿地公园功能分区、提高城市品质与延续文化为研究点,对该湿地公园的性质和功能进行了定位,提出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的原则,对湿地公园的功能结构进行了规划布局及具体内容进行了安排,最后对该规划项目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8.
非城市建设用地已从单一的城市生态环境承担者转向城市功能拓展的空间支持者,加之目前城市公共体育设施严重不足,需求不断增加。文章提出,在非城市建设用地中布局公共体育设施,能在中心城区用地紧张的情况下,有效满足城市居民对公共体育设施场地数量及运动自然环境的需求。并从体育设施类型选择、自然融合、设施结合3方面总结布局思路,结合国内外的建设案例分析,归纳形成3种公共体育设施的布局模式:生态公园、体育专项公园、生态体育中心,最后提出集中和岛状分散两种公共体育设施布局形式。  相似文献   

9.
郊野公园以生态保育、自然保护、休闲游乐、健身康体等为主导功能,其服务设施的类型、规模、布局既要与其主导功能相匹配,体现郊野的特色,又要充分尊重上海自然、社会、经济、文化的特点,体现转型发展的时代特征。结合上海郊野公园的规划设计和思考,阐述了上海郊野公园在功能、资源、建设方式等方面的特色,依据服务设旌的基本功能以及与游客的紧密度,提出郊野公园以基础服务设施、游憩活动设旋、地区服务设旋、临时活动设施为主要类型的服务设旋分类,综合考虑使用合理、生态保护、景观塑造等要求,明确生态、特色、协调等设彪布局原则,以及设施容量、建筠体量和设计风格等方面的建设要求。  相似文献   

10.
韩国世宗特别市(世宗市)是韩国行政复合中心城市,是一个在国家政策指导下全新规划和建设的城市,其城市规划方案从开始至今经历了多达45次修改,在建设过程中不断进行着调整和完善。通过介绍世宗市生态用地规划的方案和主要技术指标,并且从整体性和差异化两个方面重点分析其生态用地的布局和分类,总结出世宗市生态用地规划在保证其生态功能和市民服务功能方面的技术措施,对于我国城市的总体规划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5,(4)
遗址公园是文化与休闲相结合的新业态。本文以明中都遗址公园概念规划为例,探讨如何将保护和利用相结合,做到形神兼备,并倡导运用整体保护模式和活化规划遗址的方式设计遗址公园各要素,建设遗址公园休闲旅游文化产业,让遗址融入城市,承载其文化休闲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规划设计用地为松北区最大的中心公园,现状用地内为黑天鹅名人俱乐部,将规划建设为集休闲观赏、科普教育、运动健身、生态保护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中心公园。  相似文献   

13.
城市防灾公园规划研究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2  
李景奇  夏季 《中国园林》2007,23(7):16-22
从防灾公园的定义及功能入手,综述了国内外防灾公园的规划建设情况,并结合对北京市防灾公园规划建设现状的实际调查,重点探讨分析了城市防灾公园规划原则与布局,进而对城市防灾公园体系与避难空间规划进行了初步探讨,对我国城市防灾公园规划建设具有一定理论价值与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梳理了美国绿道从公园道到开放空间系统再到绿道的演进路径及其经济社会背景。在此基础上,系统地阐释了美国绿道规划建设实践中网络化的线路布局、生态化的建设手段、系统化的交通衔接、人性化的设施配套、多样化的功能开发等规划建设策略,以及制定规范化的配套法案,建立多元化的融资体系,推进制度化的公众参与,推行市场化的运营模式,进行全方位的宣传推广等保障绿道建设实施和长久运营的管理维护机制,以期对我国绿道规划、建设、运营、管理等在理念和方法上提供实证案例。  相似文献   

15.
1 村镇工业建设用地的规划 工业生产是村镇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也是加快农村现代化的根本动力.因此,村镇工业用地的规模和布局直接影响用地组织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他功能用地的布局.  相似文献   

16.
轨道交通投资巨大,建设资金的顺利筹得是其能按计划建设运营的重要保证。各城市在轨道交通投融资领域均作了较多有益的探索。文章剖析轨道交通投融资平衡用地的产生机制,总结其它城市经验,并结合厦门市轨道交通投融资平衡用地规划编制实践,梳理了平衡用地规划历程和划定思路,剖析了该投融资方式存在的问题,并基此提出轨道投融资平衡用地规划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洞寨山公园总体规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小刚 《中国园林》2002,18(6):43-46
福建省德化县洞寨山岭公园具有优美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文章从公园性质,指导思想,规划原则,功能分区,主要景点,布局特点,园林建筑,绿化配置,道路系统和用地指标诸方面,对公园的总体规划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8.
乡村旅游是现代旅游向乡村发展的一种新业态,通过开展乡村旅游,可以有效满足市民的闲暇游憩需求,同时对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带动农民致富、改善农村居住生活环境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上海市乡村旅游布局规划》为例,重点研究了乡村旅游规划中的三方面问题。一是产业提升研究。通过分析人群需求,提出了特色旅游产品组成和产品提升策略;通过对旅游功能与空间距离的相关性分析,提出了不同旅游业态分布的引导建议。二是空间布局研究。通过对自然要素、产业要素、文化要素和规划要素的叠加分析,提出了空间结构优化策略;同时提出了分区管控方案,针对不同分区的发展导向和发展规模进行了优化引导。三是用地管控研究。针对现状和拟新增的旅游景区,建立了多要素评估量化系统;对满足相应指标的景区,纳入到规划项目库中。同时乡村旅游的开展,需要配置一定比例的"吃、住、行、游、购、娱"等配套服务建设用地,本文研究了配套服务建设的用地比例和规模。  相似文献   

19.
在城市空间集约演进背景下,迫切需求提升公园绿地用地效率,推进其精细化布局。但由于公园绿地用地效率难于界定且其内外部影响因素众多,导致在当前规划实践中要实现公园绿地的集约高效布局仍有较大难度。鉴于此,研究通过建构空间关联量化模型来定量分析公园绿地与其服务对象的空间关联结构与强度,为公园绿地结构和用地效率的衡量创造条件,以佛山大良容桂组团为例来解析公园绿地集约布局调适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上海2035"总体规划提出建设用地总量锁定,上海进入存量用地更新的新时代。在中心城空间结构、建设用地基本稳定的情况下,部分城市功能转移至外围地区。综合考虑轨道站点交通区位和功能定位,引入E-TOD概念,将轨道站点分为近郊型E-TOD、新城型E-TOD和特殊型E-TOD3类。结合上海市松江区案例实践,从用地布局、开发强度、交通接驳设施和路网布局等方面,提出3类E-TOD空间布局模式、分圈层管控要素、优化用地配比、引导有序开发等规划策略,为超大城市外围地区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区域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