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沿用"单位制"模式下建设的高铁新区出现了交通拥堵、城市活力低、城市发展受阻等诸多问题。在开放街区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开放街区为高铁新区提出了新的思路,如何以开放街区的规划理念建设高铁新区是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文章对国内高铁新区的街区交通、尺度和功能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指出当前存在的交通组织、空间尺度和城市功能三方面的不足。结合国外成熟开放街区理念的高铁新区发展模式,提出我国高铁新区城市设计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规划师》2017,(Z2)
开放街区的内涵包括空间共享与设施共享两方面,两者同等重要、相互促进。通过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优化,在空间共享的基础上促进设施共享,提升街区活力与品质,是现阶段渐进式塑造开放街区的有效方式。文章选取广州4个街区作为开放街区与非开放街区的样本,通过大数据技术抓取街区范围内公共服务设施信息,并利用GIS对各街区公共服务设施绩效进行评价,发现开放街区与非开放街区在公共服务设施数量、服务水平与空间模式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基于评价结果,进一步提出面向开放街区的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策略及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相关文件、若干意见的提出,各大城市都在推广建设开放街区,提倡街区制。传统的中心商住区用地高度开发、交通拥挤、堵塞日趋严重,而其街道空间对城市整体环境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文章提出从街道的交通功能和空间功能两方面来综合衡量街道,利用大数据对交通拥堵状况进行科学的分析,通过研究交通方面的车流量和服务水平、空间方面的可达性可视性,对这两者进行等级量化,根据级别的不同,来选择开放街区打造优化的时间顺序以及力度,明确何种级别的街道需要何种改进方式,为开放街区的实施提供科学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合理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及公共活动空间激发历史文化街区活力是目前城市设计及改造的重要议题。以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街区为例,结合大数据分析手段,支撑街区更新及基础设施建设。研究通过片区人群宏观特征识别、语义数据分析、POI数据分析定义街区提升重点及历史人文特征。通过改变街区内部分道路车行道的宽度及流量,打造适宜慢行的道路交通系统,配合衡复的历史文化保护建筑资源及公共活动空间品质的提升,合理利用并展示历史文化资源,重新激发地区活力。以"梧桐-漫(慢)街"设计理念提出文化旅游的探访路线,打造衡复地区城市名片。  相似文献   

5.
杨保军 《城市规划》2016,(12):113-117
针对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这一提法,从开放街区的特点与意义、我国街区的发展脉络以及应对开放街区的举措三个方面对"开放街区"进行了讨论和梳理。指出"开放街区"的实质并不是"开放"或者"封闭",也不是拆不拆墙的问题,而是把街区尺度变"小"。街区变小给城市带来的影响将是深刻的、系统的,对城市面貌、城市体验都将带来很大改观。  相似文献   

6.
通过介绍街区制住区的概念内涵及建设意义,总结出街区制住区具有开放适度性、功能混合性、交通灵活性、景观共享性等基本特征,并从4个特征出发综合探讨街区制理念下城市住区规划策略。  相似文献   

7.
本文应用空间句法理论和方法对历史文化街区景观活跃度影响因子进行研究,以天津五大道地区为例,通过对城市路网线段模型的多尺度半径数据分析和现场调研,阐述历史文化街区在城市空间网络结构中的地位,进而对空间句法整合度、穿行度等参数和实测人流量的相关度进行回归分析,探索历史文化街区人、车流在空间中的分布规律,从而归纳出历史文化街区景观活跃度的影响因子,提出历史文化街区景观资源利用的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8.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出: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居住区现有的围墙要全部拆除么?开放街区的安保问题又将如何解决?本文从解读开放街区的概念入手,通过分析居住区建筑安保等级、现行安保措施、国内外开放街区安保案例研究,最终提出开放街区理念下居住区安保界面管控措施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梳理维思平建筑设计事务所开放街区相关理念及对其一系列相关实践作品的评析,揭示了在我国当前封闭式大街区背景下维思平建筑事务所对于中国城市问题的思考以及当前我国开放街区实践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明确历史街区有别于现代城市的独特魅力,是找寻街区吸引点并提升活力的有效途径。文章从城市感知的角度入手,通过对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方位这5大感知系统作用于历史街区的尺度与角色研究,总结出通过感知系统的有机协作,人性化的街道尺度与形态、开放与亲近的建筑肌理以及安静的街区环境,这3种特色是历史街区具有的良好属性,应当充分强化与落实,从而为提升人们感知能力与街区活力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1.
文章为了研究开放街区建设对城市交通的影响,通过抽离居住区的路网关系,引出简化"通过度"的概念,构建了车辆通过系统的适宜性评价模型,并运用类型学的知识,对青岛地区六种不同模式的规划设计对交通优化的影响进行了调研和分析,为新建的开放式街区动线空间设计和既有的封闭式街区改造提供新的参考,探寻缓解交通拥堵的规划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历史街区文化遗产保护视角对贾家村景贤大道历史街区进行研究,总结出贾家村历史街区存在建筑质量较差、环境破败、开放空间不足、文化特色消失等诸多问题,通过建筑重要性、历史街区节能设计原则、历史街区更新策略等几个方面,研究历史街区的保护更新问题,利用绿色建筑节能设计方法提出贾家村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具体措施,从而为贾家村历史街区的发展提供建议,将贾家村历史街区的文化内涵与历史特色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13.
随着街区制住区逐渐进入大众视野,"如何开放"成为人们最关注的问题之一。文章将街区制住区的开放模式作为研究的重点,通过对四个建成数十年的街区制住区进行调研,归纳其开放模式及特征,并将居民POE进行量化,结合非结构性访谈,对不同开放模式的满意度评价进行分析,归纳其优缺点。通过对不同开放模式住区出现问题的对比,分析其原因,以此为依据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14.
推广"街区制"是协同现阶段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也是涵盖公共空间、交通及公共服务体系等方面的综合性命题。文章通过对国外城市街区相关理论与思想的研究梳理,归纳开放街区的思想实质,总结当前我国的城市街区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街区的尺度、功能、开放程度、社区精神等方面进行探究,指出开放街区是一种城市街区空间的人性化重构手段,并提出相关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5.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不断向外围蔓延,而扩建中道路建设已然成为目前大政策背景下关注的焦点。自从中央下达政策印发后,街区制以及开放街区等话题成为了全社会讨论的热点。然而目前街区建设存在开发模式雷同等问题,文章从多维协同的视角探讨了街区尺度优化新模式,分析了街区尺度优化模式及各优化模式研究方法,并得出街区尺度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6.
开放街区制的推行使民众对街区安全的关注普遍提升。由于我国社会发展不平衡,社会矛盾和治安问题较复杂,街区开放管理后的安全问题亟待解决。选取桂林市4个封闭型住区和开放式住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两种街区空间防卫的对比分析,总结各自防卫的特性与机理,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开放式街区的安全策略,以提高开放街区的空间防卫功能,依次逐步推行街区制。  相似文献   

17.
创造个真正融合苏州水城传统和现代都市活力的综合商业街区,街区中包括充满活力、混合功能的街道,开放的公共绿地和水系,功能灵活的办公建筑,具有东方威尼斯风情的滨水商业购物场所,以及高档的居住建筑,为该区域及周边地区提供发展空间及成长机会。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选取典型文化商业街区中的行人作为研究对象,在GPS调研及其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把握行人在文化商业街区中的行动特征,及在其中组织的社会活动与既有空间的关系。分析街道、节点空间构成要素,并通过对GPS数据的行动轨迹线,卫星捕捉点及核密度图像的分析,全面地把握了文化商业街区中行人的行动、滞留情况并结合空间要素构成进行分析,进而总结出了文化商业街区空间要素与人的行为特征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1我们期望被禁锢的古典园林文化得以延伸我们的选题来自于对苏州古典园林发展的关注。苏州的古城保护与改造一直受到各方高度关注。在多年的规划建设下,平江历史街区、山塘街等一批历史文化街区正脱颖而出,成为分布在古城各处的文化中心。  相似文献   

20.
文章回顾了中国与欧洲城市开放街区建设的传统,分析了现代主义对传统街区的解构及其带来的城市公共生活与场所精神缺失等问题.作者以福州连江魁龙坊和景德镇陶溪川项目为例,提出在新时代城市更新过程中,重新认识传统开放街区模式的价值,以人为中心,以传承城市文化、创造城市生活为目标,通过肌理织补、功能混合、遗产保护、开放空间激活、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