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海淀分区规划(国土空间规划)(2017年-2035年)》全面贯彻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以更大力度疏解非首都功能,当好高质量发展标杆。创新提出分区规划和"城市双修"双轮驱动模式,以专项和重点领域规划为研究支撑,以街镇责任规划师制度为实施抓手,围绕海淀"五区"功能定位,强化规划引领,聚焦"两新两高"战略,重点抓好"一村三山五园",努力实现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在海淀形成独特表达。加快建设全国科技创新示范区核心区,推进中关村科学城规划与分区规划实现目标、业态、空间、生境融合。  相似文献   

2.
密云是首都最重要的水源地,是北京生态涵养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首都生态安全格局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区域。密云区贯彻落实城市总体规划要求,服务首都"四个中心"建设,保障以山水林田湖草为核心的区域生态绿色格局,尽显绿水青山底色;创新生态发展模式,突出创新引领、生态融合的产业发展思路,增强综合竞争力;强化城乡发展与水源保护、生态保护的共同责任,切实改善乡村地区生产生活条件,使人民群众获得幸福感、安全感,将密云建设成为绿色创新发展的典范新城与人民幸福安康的美好家园。  相似文献   

3.
房山区是首都面向京保石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战略门户,也是承接中心城区适宜功能、服务保障首都功能的重点地区。《房山分区规划(国土空间规划)(2017年-2035年)》坚决落实北京总规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完善城市功能、用地减量提质、推动生态建设等目标,努力建设以优美自然生态环境为基础、以科技金融创新为引领、以文化旅游为提升、以国际交往为补充的生态宜居示范区、科技金融创新城。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发展进入新时代,北京城乡规划事业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作为首都生态涵养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平谷分区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坚持以人为本,服务首都,立足生态保育,谋划绿色发展,绘就了平谷区城乡发展建设的科学蓝图。平谷分区规划是对总体规划确定的目标、定位、任务的深化落实,是指导平谷区发展、建设、管理的基本依据。"开门编制规划""探索城乡改革""科学保障实施"是本次分区规划编制工作的重点任务,也是规划成果科学性与可实施性的主要抓手和体现。  相似文献   

5.
《大兴分区规划(国土空间规划)(2017年-2035年)》是大兴区落实北京总规实施的重要工作内容,是实现"风生水起在大兴"的科学依据,是全区未来发展方向的重要指引。《大兴分区规划》在编制过程中,秉承总规精神,落实总规要求,深挖地区本底,体现区域特点,对于促进新时代大兴区高质量发展、提升城市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重点从分区规划编制工作思路、规划编制特色等方面进行介绍,展现大兴分区规划组织及编制的亮点。  相似文献   

6.
从重点新城到"多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明确提出了新时期顺义区的功能定位,为落实新版城市总体规划,《顺义分区规划(国土空间规划)(2017年-2035年)》立足当前阶段顺义区最为核心的现状问题,落实新理念和新要求,以人民为中心,以提高区域发展质量为主线,围绕如何实现港城融合发展、产城融合发展、城乡融合发展,探索了顺义分区规划的编制思路和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7.
《延庆分区规划(国土空间规划)(2017年-2035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牢牢把握总体规划对延庆提出的功能定位,紧抓筹办举办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的历史性机遇,实现高质量绿色发展,建设国际一流的生态文明示范区。坚持将保障首都生态安全作为主要任务,强化全区生态涵养功能,构建绿色空间体系。坚持服务民生,加强全区住房保障,构建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和国际标准的旅游服务体系。统筹城乡均衡发展,建设生态宜居新城、精品小镇、美丽乡村。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保护长城和各类文化遗产,体现自然山水和历史文化特色。坚持多规合一,实现"一张蓝图绘到底"。  相似文献   

8.
《昌平分区规划(国土空间规划)(2017年-2035年)》历经一年半的编制,深入落实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的要求,描绘了新时期昌平规划建设的美好蓝图与愿景,得到了昌平区委区政府、区职能部门、专家学者、公众等社会各界的肯定。本文简要回顾了昌平区规划的编制历程,总结归纳了规划编制在空间结构、科技创新、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等八个方面的主要内容,亦是对一年半分区规划工作的简要总结。  相似文献   

9.
《中国建材》2023,(11):101-103
<正>加快推进以节能减排、绿色发展为核心的生态文明建设是建材行业不可推卸的历史使命,也是推进建材企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金隅集团作为“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先行者,积极践行国家双碳目标,贯彻“四个”发展战略理念,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发挥自身产业链优势,积极开展超低能耗建筑试点示范,为建设领域碳达峰开创节能降碳新路径。  相似文献   

10.
为贯彻落实新版总体规划,充分发挥总体规划的战略引领和刚性管控作用,《丰台分区规划(国土空间规划)(2017年-2035年)》立足"一主"和"一轴",构建了"一轴两带四区多点"的城市空间结构,引领全区高质量发展,为丰台区疏解与提升、管控与减量、建设与发展、生态与文化、多元服务与基础设施建设、城市设计与规划实施等指明了方向,擘画了"妙笔生花看丰台"的美丽蓝图。  相似文献   

11.
正引言《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以下简称新总规)中定位的生态涵养区包含门头沟、平谷、怀柔、密云、延庆地区及昌平和房山的山区部分,总用地面积11259.3平方公里,约占市域面积的70%。新总规中明确提出"生态涵养区是首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保护地,也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敏感区域,应将保障首都生态安全作为主要任务,坚持绿色发展,展现北京历史文化和美丽自然山水的典范区"1。生态涵养区对提升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12.
中缅油气管道建设中,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管道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编制创建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工程活动方案,通过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创新绿色管理制度、开展绿色科技创新和示范工程引领、坚持绿色施工建设和强化绿色过程控制等手段,推进绿色管道建设和依法合规建设,提升绿色发展内涵,确保科学规范建设和执行落实到位,成功探索出一套绿色管道建设理论。  相似文献   

13.
中央城镇化会议后,我国城市逐步进入提升质量的发展阶段。2018年北京市启动了分区规划编制,在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减量提质"的任务目标的同时,探索内涵式高质量发展模式。本文结合朝阳区的分区规划编制,聚焦减量与高质量发展,提出特大城市中心城区"由关注新增到关注存量、由关注数量到关注质量、由关注建设开发到关注全域管控、由关注目标到关注实施"的规划转型思路。  相似文献   

14.
北京市生态涵养区农村发展研究——以怀柔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前言城市周边的生态涵养区是城市的水源涵养地和生态屏障,是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区域,由于肩负资源保护与生态服务功能,其自身的发展受到诸多限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往往比较落后。北京市生态涵养区包括平谷、怀柔、密云、延庆、门头沟5个区县以及房山、昌平的部分地区,约占总面积全市的70%,如何协调涵养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是北京市实现区域均衡、城乡协调面临的重大课题。生态涵养区的绝大部分地区属于农村,解决生态涵养区问题的关键也在农村,本文即以怀柔区为例,通过深入剖析其现状问题及内在机制,探讨生态涵养区内农村如何通过选择恰当的发展道路确保在满足生态服务功能的同时实现自身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15.
《规划师》2017,(7)
分区规划作为承上启下的规划,发挥着落实总规、协调专项规划和指导控规的作用。在上海、武汉和重庆等国内大城市及特大城市的规划编制体系中,分区规划的作用越来越凸显。新时期,城乡规划编制管理面临新的形势和要求,分区规划的编制方法、思路与内容等需要不断创新。文章以宁波市城西片区分区规划为例,通过介绍规划编制的内容,从指导方向、工作方法、编制内容及规划管控上总结规划编制的特色与创新,试图构建起符合新时期要求的分区规划编制方法,以期为其他城市的分区规划编制提供案例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从分区规划编制实践的角度,分析从1990年4月1日分区规划被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以来,在近30年的分区规划编制实践中分区规划起到的作用和存在的问题。同时,以南宁市相思湖片区分区规划为例,对南宁市分区规划编制的内容与方法进行尝试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9,(15):167-168
在高质量发展目标下,文章基于科技创新和绿色经济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宿迁在发展绿色经济方面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文章立足"江苏生态大公园"定位,提出宿迁应该在科技创新上继续加大投入和扶持力度,政府需要进一步发挥对科技创新的引导和调节作用,培育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与企业和高校共同培育人才。通过共享经济、平台经济以及数字经济等绿色新业态,实行重塑资源配置结构和生产模式等措施,以促进绿色经济全面提升,实现地区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调研上海5个中心现状交通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分析判断5个中心对交通系统的服务需求。提出上海5个中心交通系统转型升级的发展目标和策略:以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和高质量、一体化的目标为引领,实现交通系统转型升级功能,促进5个中心联动融合发展和区域协同发展;以新型工程技术为支撑,完善战略通道布局,实现交通系统功能再造;以生态、智慧为动能,实现科创中心、金融中心、航运中心内部客运交通系统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9.
为深化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探索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深入构建,针对石景山区存量更新发展阶段,石景山分区规划编制围绕当前发展阶段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对石景山区当前阶段面临的都与城、城与园、山水城、城与城等方面关系进行深入分析,对分区规划编制过程中的思路与实践进行梳理总结,为存量更新背景下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以当前生态文明建设新常态、绿色创新发展为背景,研究既有园区的生态发展提升策略,提出以全方位多维度的生态诊断、一套满足国家和北京市绿色生态示范区标准要求的指标体系、基于绿色创新指导下的多项专项规划提升、立足于三个目标阶段的行动发展计划、引领发展的四大生态创新运营模式为框架思路,又通过中关村丰台园与生命科学园的案例,深入探索创新语境下既有园区的绿色创新之路,为同类型园区项目的生态发展建设提供可借鉴的模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