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新的角度由Cu,O元素的电子构型,及电子构型决定的元素性质参数,分析了Cu,O在高Tc氧化物超导体中的成键特点,首次揭示了Cu,O在铜氧系列氧化物高温超导体中的作用本质起因,得出了:Cu,O元素的电子构型所决定的成键特点是铜氧系列氧化物高温超导体超导电性的根本内禀因素。取得了诠释含Cu高温氧化物超导体有别于其他含氧超导体Tc差异大的本质因素。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YBCO高温氧化物超导体的实验观测,发现了空气中的H2O和CO2是逐渐侵蚀到超导体内部的。针对这一过程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指出了采取适当的保护方法,可使高温氧化物超导体长期保持超导特性。  相似文献   

3.
分别用固相烧结和熔浸工艺制备Ag(Cu)-WC35和Ag(Cu)-WC65触头材料,研究添加元素Co、Fe,Ni和制备工艺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WC粉愈细,烧结收缩愈小,硬度愈高,湿混合方式优地干混合,添加Co,Fe,Ni能促进Ag(Cu)-WC烧结。由于形成了金属间化合物,改善了液态铜对WC颗粒表面的润湿性,WC颗粒在液态铜中的重排列更容易进行,X射线衍射和SEM分析表明,WC颗粒表面生成  相似文献   

4.
铬硼及硬质相形态在高温耐磨堆焊合金中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高温硬度、高温磨损试验,系统地研究了合金元素铬、硼对Cr-B-W-V系高温耐磨料磨损等离子弧堆焊合金的红硬性影响规律.硬质相Cr7C3条束轴向垂直于磨损面时,堆焊合金的耐磨性最好.  相似文献   

5.
钨对18Cr2Ni4WA钢相变,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8Cr2Ni4WA和20Cr2Ni4A两种CrNi钢在成分、组织和性能上的差异,分析讨论了W对18Cr2Ni4WA钢相变、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W显著抑制高温转变,在高温转变区等温300h也难以使其高温转变完成;W对中温转变的影响不像对高温转变影响那么显著,但使粒状组织转变右移,从而影响粒状贝氏体和粒状组织的相对量,并影响MA岛尺寸和M岛及A岛的权重,增加残余奥氏体的稳定性和组织遗传倾向,从而影响其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  相似文献   

6.
根据文献[1]提出的高温氧化物超导体的非电-声子超导机制理论,我们从改进了的Anderson晶格哈密顿出发,具体地解释了Y-Gd-Ba-Cu氧化物超导体临界温度随压力变化的实验事实。  相似文献   

7.
稀土元素对快凝AlFeVSi合金性能和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力学拉伸试验、透射电镜、扫描电镜等测试手段研究了稀土元素Er,Y,Ce对FVS0812合金挤压棒材的力学性能和显微组织的影响,并通过考察稀土元素与合金组成元素之间的变互作用强度,定性地分析了稀土元素在快凝AlFeVSi合金中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Er促使粗大块状δ相的形成,加Y则有较粗大的类球形第2相Al20(V,Fe)2Y的析出,而Ce没有生成其它相,但是明显细化了Al12(Fe,V)3Si  相似文献   

8.
通过类比分析了元素超导体、合金超导体、氧化物超导体,有机物超导体的构成粒子,基于除去粒子在质量、半径、电子态上有差别外,可归结为负电粒子和正电粒子的事实,电性理论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9.
对Ti/Mo/Ti/Au作为栅金属的GaAsMESFET进行了高温反偏(HTRB)、高压反偏(HRB)、高温正向大电流(HFGC)、高温存贮(HTS)4种不同的应力试验。通过HRB,φb从0.64eV减少到0.62eV,理想因子n略有增大,HTS试验中φb从0.67eV增加到0.69eV。分析表明,这归因于界面氧化层的消失,以及Ti与GaAs的反应;HFGC试验结果表明,其主要的失效模式为烧毁,同时,SEM观察中也有电徙动及断栅现象发生。AES分析表明,应力试验后的样品,其肖特基势垒接触界面出现模糊,有明显的互扩散和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热作模具钢3Wr2W8V和4Cr5MoSiV1钢的耐磨性、高温拉伸、冲击性能及热疲劳抗力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4Cr5MoSiV1钢的高温强韧性优于3Cr2W8V钢,且具有更高的耐磨性及热疲劳抗力,更适宜做摩擦压力机热锻模。  相似文献   

11.
对Ti/Mo/Ti/Au作为栅金属的GaAsMESFET进行了高温反偏(HTRB)、高压反偏(HRB)、高温正向大电流(HFGC)、高温存贮(HTS)4种不同的应力试验。通过HRB,φb从0.64eV减少到0.62eV,理想因子n略有增大,HTS试验中φb从0.67eV增加到0.69eV。分析表明,这归因于界面氧化层的消失,以及Ti与GaAs的反应;HFGC试验结果表明,其主要的失效模式为烧毁,同时,SEM观察中也有电徙动及断栅现象发生。AES分析表明,应力试验后的样品,其肖特基势垒接触界面出现模糊,有明显的互扩散和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2.
柴油车尾气净化催化剂的制备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浸渍法得到Pt-Co/γ-A12O3,用XRD、XPS气相色谱、分光光度法进行活性评价。结果表明,催化剂中的活性非贵金属在高温下将转化为尖晶石,昌石活性较为稳定,因而催化剂中的非贵金属的高分散金属态和周期性转化的氧化态是催化剂作用的活性剂作用的活性中心,同时贵金属与非贵金属之间存在的氧化作用,能很好的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活性。Pt-Co/γ-A12O3对柴油车尾气中的HC、CO有比较明显的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3.
利用热丝化学气相沉积(HFCVD)设备中的钽丝为加热源和钽源,在石墨基底上直接制备 TaC纳 米 颗 粒,并研究不同热丝功率对 TaC颗粒尺寸及其致密度的影响。实 验 结 果 表 明: 当 热 丝 功 率 为1600 W 时,TaC颗 粒 致 密 度 低,颗 粒 尺 寸 较 小,约 为 14nm;随 着 功 率 逐 渐 增 大,TaC颗粒致密度逐渐增 高,颗 粒 尺 寸 缓 慢 增 大;当 功 率 增 大 到 2400 W 时,TaC 颗 粒 致 密 度 高 且 形 貌 规 则,颗 粒 尺 寸 增 加 到 35nm 左 右。研 究 结 果 为 TaC 纳 米 颗 粒 的 制 备 提 供 了 新 方 法。  相似文献   

14.
以苯为模型化合物研究了负载贵金属的层柱分子筛(PLC)催化剂在苯加氢反应中的抗硫性能。考察了在Al-CLM和Al-CLB上负载Pt或Pd的单金属催化剂和负载双金属Pt和Pd催化剂的抗硫性能,不同的Pt/Pd比对催化剂抗硫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t(Pd)/PLC的抗硫性能远远低于Pt(Pd)/γ-Al2O3催化剂的抗硫性能;Pt/PLC抗硫性能优于Pd/PLC的抗硫性能;Pt(Pd)/Al-CLM的抗硫性能优于Pt(Pd)/Al-CLB催化剂的抗硫性能;Pt-Pd/PLC的抗硫性能较单金属催化剂的抗硫性能得到明显改善,且Pt/Pd比对其抗硫性能有重要影响,当含Pt的质量分数为0.3%,含Pd的质量分数为0.9%时,Pt-Pd/Al-CLM催化剂的抗硫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5.
一种镍基高温自润滑材料摩擦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研究了在Ni-20Cr合金粉中添加质量分数为20%MoS2,通过热压法制备得到的高温自润滑材料的摩擦学特性。结果表明:在高温摩擦过程中,材料中的硫化物共晶体是主要的润滑组元;材料与淬火W18Cr4V和YJ2对偶对的摩擦因数随着温度变化有所不同,但是磨损率都是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的,其高温下磨损形式主要为磨粒磨损;YJ2硬质合金表面生成的氧化物对材料减摩性能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用紫外光谱法研究了微量元素Fe^3+,Cu^2+,Zn^2+与维生素B1、B6的关系。结果表明Fe^3+,Cu^2+,Zn^2+对VB1、VB6紫外光谱影响顺序分别为Fe^3_>Cu^2>Zn^2+>Zn^2+>Cu^2+。  相似文献   

17.
压力和温度对Al—Cu—Fe系准晶合金相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等手术研究了高压下Al65Cu20Fe15等快速凝固粉末中准晶及晶体相的相变问题,在800℃,6GPa条件下,准晶粉末中的晶体相基本上转变为二十面体准晶相,在常压下,准晶相在高温转变为晶体相,夺对相变热力学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构成了H-CU,H-Pt相互作用的5参数Morse势,用经典的对势方法研究了氢原子在Cu(100),CU(111),CU(110),Pt(100),Pt(111),Pt(110)面上的吸附和扩散,得到了氢原子在6个表面上的吸附位、吸附几何、键能及本征振动等数据和实验结果附和得很好。同时系统地研究了6个体系的吸附扩散势能面结构。此外,还重点研究了氢原子在CU(100)、Pt(111)两体系的吸附态之间经过渡态扩散的活化能,扩散系数及隧道效应对扩散系数的影响,这些工作都基本上达到预期的结果,证实了所采用的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B4C在铁基摩擦材料中的作用及机理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通过X射线衍射相分析,光电子谱分析及金相分析等手段,对B4C在铁基摩擦材料中的作用及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B4C在铁基摩擦材料加压烧结过程中能与铁发生反应,生成一种新相Fe2B,在摩擦磨损过程中,加入的B4C并没有直接起到摩擦组元的作用,而是通过生成的Fe2B起作用,这一般负荷工作条件下,Fe2B主要起摩擦组元的作用;在重负荷工作条件下,Fe-Fe2B共晶体起润滑组元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一个图G=(V,E)的一个k-全着色是从V∪E到Ik={1,2…k}上的一个映射ψ;如果对V∪E中任意两个相邻或相关联的元素e1,e2,都有ψ(e1)≠ψ(e2)时,则称ψ为G的一个正规全着色。图G的全色数定义为xT(G)=min{k|存在G的一个正规k-全着色}。令Cn为n个点的图,K↑-m为m个点的独立集,Δ为图的最大度。本文证明了在m≠n时联图Cm+Cn的全色数为Δ+1;在m+2〈n或m〉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