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黄河水沙调控体系规划关键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黄河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的基本特征,统筹考虑防洪、防凌、减淤、水资源配置等方面需求,分析提出了建设黄河水沙调控体系的任务、总体布局、联合运用机制。根据工程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待建工程在水沙调控体系中的任务和作用,分析了待建骨干工程的建设时机。结果表明:①目前已建的龙羊峡、刘家峡、三门峡和小浪底4座控制性骨干工程在协调水沙关系方面还存在较大局限性;②龙羊峡、刘家峡、黑山峡、碛口、古贤、三门峡、小浪底等干流骨干水库构成了黄河水沙调控体系的主体,其主要任务是对洪水、泥沙、径流进行有效调控,以满足维持黄河健康生命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③黄河水沙调控体系中各工程的任务各有侧重,但又具有紧密的系统性和关联性,必须做到统筹兼顾、密切配合、统一调度、综合利用;④要加快古贤、东庄水库的前期工作,深入论证黑山峡河段开发方案,并做好碛口水库的关键技术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2.
黄河古贤水利枢纽规划位置在黄河中游北干流下段,是黄河干流控制性骨干工程。介绍了古贤水利枢纽在黄河治理开发中的战略地位,指出:建设古贤水利枢纽可保障黄河下游长期的防洪安全,使黄河治理逐步实现长治久安,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部署稳步推进,战略地位极为重要,可显著改善两岸供水条件,开发优质水能资源,保障区域供水安全、粮食安全和能源安全,社会、经济、环境和生态效益十分显著。古贤水库在拦沙和小浪底水库联合调水调沙等方面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黄河水沙调控体系的关键工程。古贤水利枢纽建设十分必要,也十分紧迫。  相似文献   

3.
解决黄河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的有效途径是增水(节水和外流域调水)、减沙(水土保持措施减沙,干支流水库拦沙,小北干流放淤)、调水调沙.完善的黄河水沙调控工程体系应包括黄河干流龙羊峡、刘家峡、黑山峡、碛口、古贤、三门峡、小浪底七大骨干水库和支流泾河东庄水库、沁河河口村水库、伊洛河陆浑与故县水库等,非工程体系主要包括水沙预报系统、不同空间尺度和不同时间尺度的水沙调控调度模型等.黄河水沙调控工程体系必须保证黄河水沙的多年调节、满足调水调沙对水流动力的要求、能够调节水库泥沙、满足小北干流放淤对水沙条件的要求、确保黄河不断流以及支持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等.  相似文献   

4.
黑山峡水库位于黄河上游梯级电站的尾部、宁蒙河段的首部,其建成投入运用后,可以有效地协调上游梯级水库发电和宁蒙河段其他综合利用之间的用水矛盾,对上游梯级电站发电流量进行反调节,对黄河水资源和西线工程入黄水量进行合理配置,在宁蒙河段减淤、防凌、防洪、供水、保证生态流量、协调中下游河道水沙关系及增加梯级电站发电效益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人民黄河》2013,(10):33-35
从减缓黄河下游河道泥沙淤积、维持中水河槽过流能力、降低潼关高程、促进有关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分析了古贤水库建设的紧迫性,对水库不同的投入运用时机带来的防洪减淤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水库在黄河水沙调控体系的总体布局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战略地位极为重要;古贤水库投入运用越早,水库联合调控减淤的作用就越大;古贤水库在小浪底水库拦沙库容淤满前投入运用要比在小浪底水库拦沙库容淤满后投入运用更能发挥水库的联合运用效益。建议加快古贤水库前期工作进程,争取在小浪底水库剩余部分拦沙库容时建成生效。  相似文献   

6.
古贤水利枢纽开发的必要性及其作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锁成  王红声 《人民黄河》2000,22(12):36-38
结合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要求,分析了黄河待建的大柳树、碛口、古贤三座骨干工程开发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古贤水利枢纽具有防洪、减淤、灌溉、供水、发电等重要作用。防洪方面,一是减少禹门口-潼关河段洪灾损失;二是减少干流供水倒灌渭河、汾河的机遇,减轻该地区的洪灾损失。减淤方面,可减轻禹门口-潼关河段淤积,抑制潼关高程和渭河下游河道淤高;与小浪底水库联合运用,进一步减轻下游河道的淤积,对保证黄河长治久安有  相似文献   

7.
黄河水沙调控现状与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了黄河水沙调控工程体系现状已建骨干工程运用情况,研究了现状水库对水沙过程的调节作用,以及水库和河道冲淤对水沙调控的响应。提出1986年龙羊峡和刘家峡水库联合运用改变了黄河上游径流年内分配比例和过程,导致宁蒙河道淤积加重;2002年三门峡水库改变运用方式以来,小北干流河道冲刷,潼关高程维持在328 m附近;1999年小浪底水库下闸蓄水以来至2016年汛后全下游累计冲刷量达28.34亿t,河道最小平滩流量由2002年汛前的1 800 m~3/s增加至4 200 m~3/s。但现状水沙调控不能有效解决宁蒙河道河槽淤积萎缩问题,同时在控制潼关高程和治理小北干流方面存在局限性,调水调沙过程中也暴露出后续动力不足问题,水沙调控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新形势下构建和完善水沙调控及防洪减淤、水资源统一管理和综合调度、水质监测保护、水土保持拦沙等体系对治黄基础研究的需求.水沙调控体系及防洪减淤体系的研究需求有:控制大洪水、调控中常洪水、塑造协调水沙关系、延长小浪底水库使用寿命和宁蒙防凌防洪安全等;水资源统一管理和综合调度的研究需求有:黄河功能性需水、引用水动态监测评估反馈体系、水量调度决策支持等;水质监测保护体系的研究需求有:流域水质应急管理、水质保护监测;水土保持拦沙体系的研究需求有:优化治理措施配置、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规律等.  相似文献   

9.
库容规模的确定是黄河黑山峡河段开发方案的关键之一。分析新形势下黄河黑山峡河段开发需求,包括:协调水沙关系,减轻宁蒙河段淤积,恢复和维持适宜中水河槽规模;增强防凌能力,保障宁蒙河段防凌防洪安全;合理调配水资源,协调水量调度和发电运用之间的矛盾,充分发挥水资源综合效益;为附近地区供水,改善民生,保障生态安全。计算分析不同开发需求的库容规模,包括调水调沙库容规模、防凌库容规模和供水调节库容规模,综合研究不同库容需求在时间、空间上的分布及相互关系,提出南水北调西线调水生效前黑山峡水库库容规模需求为40.8亿m3,西线调水生效后黑山峡水库库容规模需求为57.6亿m3。  相似文献   

10.
从防洪、拦沙减淤、防凌等方面分析了古贤水库拦沙期对小北干流的影响,以及古贤水库进库水沙特性、库区冲淤形态等,对古贤水库下泄清水时小北干流河床演变进行了预估,并提出了该河段的防治措施。认为:应控制小北干流河道冲刷与滩区放淤并重;古贤水库的调度运用不仅应考虑水库所承担的任务和产生的效益,而且应纳入黄河中下游水沙调控体系;古贤、三门峡和小浪底三库联合调度方案应及早研究与制订。  相似文献   

11.
12.

In the Ministry of Power and Electrification of the USSR

In the board of the Ministry of Power and Electrification of the USSR and Presidium of the Trade Union Central Committee  相似文献   

13.
14.
黄河的历史变迁和面积河长特征数据的沿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追寻黄河面积和河长的历史沿革时发现,黄河有历史记载以来的2 000多a间,很难找到黄河面积和河长等特征数据。通过查阅清朝至中华民国的相关资料,参考黄河的历史变迁,发现由于黄河的水系、流域边界经常变化,加之当时测量技术的限制,因此黄河流域面积、河长等特征概念和特征数据到了中华民国时期才开始出现。介绍了新中国成立后几个时期的黄河集水面积和河长特征值的历史沿革情况,最新的河湖普查结果表明:黄河流域集水面积约为813 122 km~2,黄河干流河长约5 687 km;黄河流域面积大于50 km~2的河流有4 157条,水面面积大于1 km~2的湖泊有146个。  相似文献   

15.
16.
17.
利用2001-2012年邢台市用水量资料,分析邢台市用水结构变化及演变趋势,总用水量相对稳定并呈递减趋势。农业用水比例较大,占总用水量的76.4%,由于开展农业节水和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使农业用水量呈下降趋势。工业用水相对稳定,工业开展节水和水资源重复利用,在用水量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工业增加值大幅度增长。生活用水随着人口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用水呈上升趋势。生态环境用水是从2002年开始的,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环境质量意识的加强,环境用水呈增加趋势。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用水结构也发生了相应变化,不同行业用水量变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如农业用水逐渐减少,生活用水和生态用水逐渐增加,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分析用水结构变化特征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为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水资源利用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19.
20.
佳木斯市水土流失的成因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依据佳木斯市的实际情况,论述了水土流失造成的土壤侵蚀、毁坏幼苗、冲沟发育吞噬农田、水库河道淤积、旱涝灾害等一系列危害,分析了水土流失产生的人为与自然因素,提出了三个方面的具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