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4 毫秒
1.
丁奕 《水泥技术》2013,(4):88-90
本文介绍了利用水泥窑处置污泥的特点及社会与生态环境效益,对污泥处置实际案例的投资、成本等数据进行了分析,通过技术经济分析方法得出了利用水泥窑处置城市污泥所需要的最低限度政府补贴要求,供各地推动利用水泥窑处置城市污泥项目时参考。  相似文献   

2.
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泥技术是在生产水泥熟料的过程中同时处置污泥,充分利用烧制熟料的高温烟气进行焚烧污泥,热效率高,尾气处理成本低,既回收了污泥中可再利用的能源,又实现了物资的再利用。在利用水泥窑系统处置市政干化污泥的工程实践中,不仅要重视污泥处置对水泥窑系统热工制度、预热器结皮以及窑筒体腐蚀的影响,还要采取措施保障系统对污染物的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3.
由于水泥窑具有高温、碱性、负压和稳定的氧化环境等特点,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市政污泥不仅解决了污泥围城的问题,而且焚烧后的污泥残渣固化为熟料可节约原料,是一种符合无害化和资源化原则的污泥处置途径。依托于中材某水泥窑协同处置市政污泥项目,本文进行了81%含水率湿污泥直接入分解炉焚烧的试验。结果表明,水泥窑协同处置湿污泥对熟料的品质不会造成不利影响,熟料的强度和重金属及其浸出含量均在相关标准限值内。  相似文献   

4.
赵宇  曹正  赵旭红  韦娟  嵇磊  曹培 《水泥工程》2017,30(5):17-18
在生料配料过程中,配入少量不同行业的酸洗污泥,考察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不同种类酸洗污泥对熟料中可浸出重金属含量、熟料率值、抗压强度、水泥凝结时间、水泥安定性等参数的影响。协同处置酸洗污泥的同时,检测了烧成系统窑尾废气中的铬、镍、铅、铜、锰等重金属排放浓度。结果显示,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适量的酸洗污泥,不影响熟料和水泥的质量,各种气态污染物能满足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含油污泥水泥窑协同处置的技术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生产石油和天然气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含油污泥,含油污泥如果得不到妥善处理,会对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石化行业含油污泥具有处置彻底、投资成本低、运行费用低的优势,是目前最好的含油污泥处置方式。冀东永吉水泥有限公司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吉林吉化集团的含油污泥,取得了双赢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污水处理能力及处理率增长迅速,城镇水环境治理取得显著成效,随之带来了污泥产量的迅速增加,截止到2010年年底,全国城镇污水处理量达到343亿m3,脱水污泥产生量接近2200万t.根据调研结果显示,我国污水处理厂所产生的污泥,有80%没有得到妥善处理,污泥随意堆放所造成的二次污染已影响人们的生活,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做好污泥的处理处置,使其再生利用是世界各国十分重视的问题,有效的污泥处理方法应做到环境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指南(试行)》(建科[2011]34号)指出污泥处理处置的原则是:安全环保、循环利用、节能降耗、因地制宜、稳妥可靠.根据上述污泥处理原则,在我国污泥处理技术中,水泥生产以其碱性环境、高温条件来破坏污染物结构,具有吸纳各种废渣和低品位原燃材料的优势,形成一系列水泥生产协同处理污泥技术.本文从与水泥生产相关的处理污泥专利着手,介绍我国水泥生产协同处理污泥技术.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市政污泥产出率的急剧增加,带来的环境污染隐患日益严重。水泥窑协同处置以其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优势,为市政污泥提供了解决出路。试验以巢湖海螺水泥窑协同处置市政污泥项目为平台,借助CFD模拟技术,分析了污泥经深度脱水、干化后,投加入分解炉的温度场等流场变化,确定投加位置、投加量等条件,并研究总结了干化污泥对水泥窑烧成系统煅烧工况、产品质量等影响。试验研究表明:污泥含水率干化至40%、投加位置距离三次风管上方500 mm处、投加量为200 t/d等条件下,炉内温度场无明显变化,水泥窑烧成系统煅烧工况较稳定,对熟料品质无明显影响,阐明了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泥的可行性,为市政污泥资源化利用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
我国城市污水处理需求不断增加,市政污泥的年产生量巨大且逐年递增,以填埋为主的传统处置方式已无法全面满足污泥处置在消纳能力、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要求。水泥窑协同处置能够满足污泥"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要求,是我国无废城市建设的重要趋势。本研究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法,定量评价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泥的环境负荷,并与传统处置方式对比。结果显示,水泥窑协同处置相对于填埋处置具有节材、节土与减排优势,协同处置每吨市政污泥造成的人体健康、生态系统和资源损害指标均低于填埋处置。  相似文献   

9.
环保     
广州利用水泥窑处置城市污泥;葛洲坝集团建绿色环保企业;新疆天山成功利用废弃物生产水泥;花林水泥年消化废渣20万吨。  相似文献   

10.
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泥技术作为一种兼具资源化与无害化的洁净技术,受到广泛关注与应用。其中污泥直喷入炉处置工艺技术,因其工艺简单、投资少,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但是该技术的应用面临污泥水分入窑量高、水泥线减产等技术瓶颈。通过研究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泥过程中水泥生料干化污泥的影响规律,为高效污泥干化工艺研发提供理论依据,并为进一步建立适应性强、处理量大、运行稳定的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泥系统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污泥的技术优势、主要成本及处置途径的选择;详细介绍了济源中联水泥窑工艺及协同处置污泥工艺流程设计、废气处置流程设计;分析干化城市污泥的化学成分和重金属含量的可处置性,对投加污泥前后熟料进行比对分析.在项目前期通过对初步设计的优化,和项目调试期的一些技改,有力地推动了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城市污泥)...  相似文献   

12.
吴莉莉  蒙焕聪  单锋 《水泥》2018,(1):23-25
1污泥直烧系统应用简介、流程及存在的问题 城市生活污泥是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其中大多含有重金属、病菌、寄生虫卵等,处置不当会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生活污泥项目是公认的最为经济、环保的城市生活污泥处置手段,而水泥窑直烧协同处置城市生活污泥系统以其投资少、见效快、技术成熟的特点近年来得到长足的发展。据笔者了解,在两年时间内国内就有几十条水泥生产线建成运行。  相似文献   

13.
利用水泥工业废气干化污泥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辉  高敏  蔡顺华  王政 《中国水泥》2009,(11):59-61
对现有污泥处置技术的特点及基本现状进行了简要概述。通过对污泥的热性能及不同水分下污泥的状态的分析.重点对一种利用水泥工业废气间接干化城市污泥工艺方案的可行性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4.
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垃圾、污泥、危险废物等废弃物已被国际公认为是最有效安全的废弃物处置技术。随着《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GB 30485—2013的颁布,人们对于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时的污染物排放情况产生了广泛的关注。《中国环境报》2015年5月19日第12版刊登了徐海云先生的《协同处置的两点疑虑》的文章,其中,对水泥窑协同处置垃圾旁路废气中的二恶英排放颇有担忧。  相似文献   

15.
李伟明  罗辉 《水泥工程》2023,36(3):26-27
广州市越保水泥6 000 t/d生产线项目采用全新的技术装备路线,通过安装新型破碎机控制破碎后污泥粒径、设置分料装置、优化入炉装置等途径,实现稳定协同处置600 t/d干化污泥,同时降低了大掺量污泥协同处置对熟料减产影响。充分利用水泥窑的温度高、容量大等特点,使污泥的处理达到低成本、高效运行,并可达到稳定化、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陈慧 《水泥工程》2020,33(2):69-71
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泥作为全过程清洁的废弃物处置方式,在无害化、资源综合利用和经济性方面具有其独特的优势。本文通过对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泥的技术路线、技术优势及关键因素进行探讨,分析各技术的工艺流程与对水泥生产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发展建议和展望。  相似文献   

17.
综合考虑处置成本和处置效率,华润水泥(龙岩)有限公司将污泥投料点设在生料制备系统,以常温方式加入生产流程,将协同处置污泥工序对烧成系统的影响降到了最低。试验数据显示,在各个环节适当的质量控制手段下,掺加污泥的原材料经过熟料煅烧后,熟料强度没有明显降低,熟料中的重金属和可浸出性重金属均在可控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8.
利用水泥窑处置垃圾焚烧飞灰和市政污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北京市琉璃河水泥有限公司近年来在节能减排和废弃物利用技术取得的成绩,将企业打造成为首都的城市净化器、承担社会责任、服务绿色北京的开拓之路。重点介绍利用水泥窑共处置垃圾焚烧飞灰和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泥技术。生产实践证明这些技术可靠、环保、安全、无二次污染,产业化前景十分乐观。  相似文献   

19.
国内首条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泥的生产线——广州市越堡水泥有限公司600t/d生产线目前已经投入正式运行,自2009年8月21日起开始连续处置污泥,满足广州市大坦沙污水处理厂、沥窖污水处理厂、龙归污水处理厂等广州市重点市政污水处理厂污泥的无害化处置,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影响。总体的设计是基本成功的。但在运行过程中也逐步暴露出节煤能力低于设计指标,我们研究了其原因。  相似文献   

20.
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是实现固废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的重要途径。本文对水泥窑协同处置飞灰、铜渣、硫酸渣、混合污泥的四条生产线的固体废物(飞灰、铜渣、硫酸渣、混合污泥)和熟料进行了重金属总量、形态分析和浸出含量的测定。重金属总量的测定结果显示固体废物中重金属含量非常高(如混合污泥中的铬元素甚至达到1.8×104 mg/kg),如果不经过妥善处理而直接堆存或排放,会对环境造成极大危害。本论文利用自主研发的连续浸提装置通过BCR连续浸提法对固体废物和熟料中的重金属(As、Cr、Cd、Cu、Mn、Ni、Pb、Zn)进行了形态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固体废物中的重金属形态以弱酸可提取态和可还原态为主,经过水泥窑煅烧后,熟料中的重金属形态以残渣态为主,说明固化效果良好。实验采用标准方法对水泥胶砂试块进行养护,并对养护后的试块进行浸提,以基准水泥作为参照,结果显示在现有固废添加量下,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生产的水泥产品中的重金属向环境迁移的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