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煅烧高岭土活性的析因实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析因实验方法,对低温煅烧的高岭土因受热的差异而对其活性所造成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当煅烧温度在700~800℃内变化时,不同的煅烧温度、煅烧时间和高岭土原土粒度对煅烧高岭土的活性都有影响,但程度不同,影响最大的是煅烧时间,其次是原土粒度和煅烧温度。  相似文献   

2.
通过煅烧活化煤矸石,考察煅烧温度对煤矸石活性的影响,分析煅烧温度影响煤矸石活性的内在机理。结果表明:煅烧能够活化煤矸石,煅烧到750℃并保温2 h的煤矸石活性最好,其水泥胶砂28 d抗压强度比为76.6%。煅烧温度升高,煤矸石颗粒尺寸减小,1 050℃煅烧煤矸石颗粒尺寸最小,其分级颗粒分布峰值位于30μm附近。煤矸石脱除羟基转变为偏高岭石的相变温度为529.1℃,偏高岭石重新结晶转变为莫来石的相变温度为1 015.2℃,热失重为15.55%。750℃煅烧煤矸石的红外光谱振动最强。煅烧改变煤矸石的~(27)Al-O、~(29)Si-O配位数,750℃煅烧煤矸石活性最好。  相似文献   

3.
非陶瓷用高岭土煅烧工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简要介绍几种非陶瓷用高岭土煅烧方法的基础上,将其分类为三种工艺,即:成型煅烧工艺、粉料静态煅烧工艺,粉料动态煅烧工艺。通过分析比较,充化床煅烧高岭土,并会成为最具发展潜力的工艺。  相似文献   

4.
以江西某地黑滑石为原料,系统研究了原矿磨矿粒度、煅烧温度、煅烧时间等因素对其白度的影响。研究表明,磨矿粒度200目以上是保证有机质充分暴露的条件,煅烧温度在1 100~1 200℃、煅烧时间30min可使有机质充分分解,最终产品白度达到92%以上。  相似文献   

5.
以四川某煤系高岭土为原料,对其进行提纯试验研究。考察磨矿时间、磁感应强度、煅烧温度等条件对提纯效果的影响,确定较优的工艺流程。结果表明,低温超导磁选和高温煅烧可显著提高煤系高岭土白度,煅烧温度过高会改变高岭石性质,降低其白度。采用"超细磨矿-三次磁选-离心-酸浸-还原煅烧"工艺流程,可获得煅烧白度分别为70.89%和83.36%的煅烧高岭土产品,除铁率分别为67.90%和70.23%,满足陶瓷用料要求,可为当地高岭土开发应用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采用先进的流化床动态煅烧工艺对京西煤系高岭土进行煅烧试验,对其煅烧过程中的物理化学行为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表明:京西煤系高岭土在煅烧过程中的偏高岭石化温度、Al-Si尖晶石化温度和莫来石化温度高于一般高岭石的物相转化温度; 在气固接触良好的流态化动态煅烧中, 京西煤系高岭土可以获得较完全的脱碳率和脱硫率,产品白度可以满足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7.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煅烧温度、煅烧时间、冷却方式、高岭土品质对偏高岭土火山灰活性的影响,并用功效系数法对其制备工艺参数进行优选。结果表明:影响高铁钛偏高岭土煅烧活性的因素由大到小顺序为煅烧时间、煅烧温度、高岭土品质、冷却方式。综合考虑经济效益、资源化利用及节能减排,最佳制备工艺参数为:煅烧温度850℃,煅烧时间2 h,空气中自然冷却。利用XRD和SEM对偏高岭土的活化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偏高岭土可以改善水泥浆体孔结构,提高水泥浆体组织结构的均匀性与致密性。  相似文献   

8.
蛭石膨胀度影响因素简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文绍  胡钟灵 《非金属矿》1994,(4):31-33,48
蛭石膨胀度是评价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作者指出,影响蛭石膨胀度的因素有矿物成份,采矿方法,选矿工艺,运输装卸,煅烧原矿含水量,煅烧原矿含杂情况,煅烧时间,煅烧温度以及产品贮藏等。  相似文献   

9.
以陕西洛南黄龙铺矿区浮选后的钼尾矿资源为研究对象, 通过物性测试研究了其煅烧特性, 考察了粒度、煅烧温度、煅烧时间等因素对钼尾矿煅烧失重率和热活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 该钼尾矿属高硅尾矿, 主要物相为石英、方解石、白云石、伊利石和绿泥石等, 金属矿物呈现不规则嵌生其颗粒内部, 平均粒度为120.23 μm; 在钼尾矿粒径-74 μm、煅烧温度600 ℃、锻烧时间60 min条件下, 钼尾矿失重率为4.2%, 煅烧性能较好; 在钼尾矿粒径-74 μm、煅烧温度600 ℃、锻烧时间80 min条件下, 钼尾矿的碱溶浸出(Si+Al)浓度达到542 mg/L。本研究结果可为综合利用钼尾矿提供基础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采用比表面积测试、活性铝含量测定、TG/DSC、XRD和分析测试手段表征煅烧制度对高岭土理化性质和微观结构的影响,揭示煅烧活化高岭土的相关活化机理。采用煅烧后的高岭土为原料制备地聚物样品,以抗压强度评价煅烧制度对地聚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岭土在600~900℃煅烧2 h后,大量羟基被脱除,晶体结构崩塌,煅烧产物为非晶态偏高岭土;在800℃煅烧4 h后,高岭土比表面积和活性硅、铝溶出率均达到最大值,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由其制备的地聚物试样3 d抗压强度达到最大30.22 MPa,高岭土的煅烧制度对地聚物性能具有较大影响;地聚物抗压强度与高岭土中活性铝含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以唐山矿的煤矸石为原料进行生产涂料级煅烧高岭土的研究,指出利用浸出除杂、湿法超细磨、煅烧除碳增白联合方法处理煤矸石,可获得合格的涂料级煅烧高岭土产品,其产品性能符合国家铜版纸造纸涂料级标准。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石灰石微观形貌对其煅烧后石灰物性参数及活性的影响,将三种产区的石灰石矿进行了XRF、扫描电镜观察、煅烧、石灰活性检测等一系列等试验。研究石灰石的微观晶粒度对其烧成石灰的孔隙度、水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产区石灰石的晶粒尺寸在10 ~ 50 μm之间,微观晶粒形状和大小有所不同;在相同煅烧温度和时间下,随着石灰石微观晶粒度增大,煅烧后所获得石灰孔隙率越高,石灰活性越大。  相似文献   

13.
高温低钠氧化铝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温低钠氧化铝在非冶金行业应用非常广泛,其产品中Na2O含量直接影响高温氧化铝产品的应用,因此Na2O含量成为表征高温氧化铝质量品级的重要技术指标.通过对工业氢氧化铝煅烧试验,探讨了煅烧温度、时间、添加剂种类和煅烧产物后处理等对煅烧产品中氧化钠含量的影响,确定了高温低钠氧化铝的生产方法.  相似文献   

14.
本实验以徐州高岭土为研究对象,对其物性分析得知,其主要矿物组成为高岭石;对其采用高温煅烧过程中补充CaO的方法进行活化处理后,以30%掺量替代水泥,结合XRD分析和抗压强度检测,结果表明:CaO掺量不变,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高岭土中活性SiO2、Al2O3和CaO逐渐反应生成新的矿相CS、CA,当煅烧温度为800℃时体系的抗压强度最大;相同煅烧温度下,随着CaO掺量增加至15%时,体系的抗压强度较高。  相似文献   

15.
杨浪  贾菲菲  宋少先 《金属矿山》2016,45(7):132-135
白云母因片层上发生离子取代而呈现强电负性,对层间离子具有很强的静电吸引力,致其离子交换能很小,这严重阻碍白云母的剥离及其二维纳米材料的制备。为此,研究了不同处理方法对白云母离子交换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白云母在750 ℃下煅烧后因发生脱羟基作用,使离子交换能增加0.11 mmol/g;750 ℃煅烧后经NaB(C6H5)4处理,其离子交换能仅小幅增大;750 ℃煅烧后经LiNO3处理,离子交换能显著提高至0.65 mmol/g。样品的XRD和IR分析表明,煅烧以及煅烧后经LiNO3处理均可显著增大白云母的层间距,降低层对层间离子的吸引力,提高离子交换能。因此,煅烧和煅烧后用LiNO3处理,是制备高附加值白云母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6.
硬质高岭土煅烧及添加剂增白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湖北某地硬质高岭土为试样,研究了煅烧过程中其白度的变化规律,成功地找到了提高该矿区煅烧高岭土白度较有的添加剂。同时,对高岭土的煅烧增白和添加剂NaCl的增白机理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轻烧白云石的煅烧工艺对活性度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白云石为研究对象,考察了轻烧白云石的煅烧工艺对活性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轻烧白云石活性度的主要因素为煅烧温度、保温时间和颗粒大小,其最佳煅烧工艺为:粒度15~30mm,温度1000~1100℃、保温时间1~2h。  相似文献   

18.
脱硫石膏胶凝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为脱硫石膏建材资源化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通过研究不同煅烧温度对处理后脱硫石膏的性能影响,确定脱硫石膏具有最好胶凝性的处理工艺;并且采用激发剂对煅烧处理后的脱硫石膏进行活性激发,来提高其胶凝性.采用XRD分析不同煅烧温度处理后脱硫石膏的物相变化.当煅烧温度为150℃~300℃,脱硫石膏具有最好的胶凝性能.在经过较高温度煅烧的脱硫石膏中掺入水泥熟料与CaO可明显提高脱硫石膏的胶凝性能.  相似文献   

19.
王寅仓 《煤矿机械》2005,(7):111-112
针对煅烧窑炉的生产现状,对煅烧窑炉的机械手进行了分析和设计,其机构简单合理,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菱镁矿制备活性氧化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煅烧温度、煅烧时间所得煅烧产物的X-衍射分析图谱和活性,讨论了煅烧温度和煅烧时间对菱镁矿分解得到的氧化镁性能的影响。采用柠檬酸法和三种不同水化法测定了氧化镁的活性,阐述了氧化镁活性与煅烧温度、煅烧时间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当煅烧温度为750℃时,由菱镁矿煅烧所得的氧化镁活性最高,在菱镁矿分解完全的情况下,煅烧时间以短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