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6 毫秒
1.
功率因素过低对电网及负载有极大负面影响,在感性负载两端并接电容是常见的无功补偿方法。针对电磁开关和电力电子开关投切电容器在无功补偿装置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从分析功率因素补偿意义入手,提出三相共补开关拓扑结构及其电路模型,分析投切过程冲击电流形成机理及其避免对策。研制了一种基于AVR单片机在电压过零时投切并应用于低压无功补偿装置的复合开关。该复合开关的优点是电压过零时投切,冲激电流小;每相过零时触发中断,响应迅速快;采用了atmega16作为主控芯片,样机测试果表明达到设计之要求。  相似文献   

2.
复合开关投切电容器无功补偿装置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电磁开关和电力电子开关投切电容器无功补偿装置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开发、研制了一种基于复合开关投切电容器的无功补偿装置。采用三相共补△接线与单相分补Y接线相结合的接线方式,实现了对三相负栽分相、分级、快速的无功补偿。试验和现场运行情况表明,这种无功补偿装置运行可靠性高、性能稳定,能满足绝大多数场合的应用需要。对复合开关的组成原理、电路结构和装置的整体性能等进行了详细描述。  相似文献   

3.
许家宝 《电子测试》2013,(4X):128-129
文章通过无功补偿装置现状与发展情况的总结,简要介绍了无功补偿装置中一些新技术的概况。通过并联电容器投切开关发展的分析,比较了几种投切开关,重点介绍分析了智能复合开关,说明了智能开关技术在电力系统无功补偿装置中广泛应用前景,为智能开关控制装置的研究提供了基础,引导电力工作者继续深如研究。  相似文献   

4.
低压无功补偿电容投切装置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玲  程汉湘 《现代电子技术》2007,30(22):143-144
在电力系统中装设静止无功补偿装置(SVC)是控制无功功率、保证电压质量的有效手段,他根据无功功率的需求,对无功器件(电容器和电抗器)进行投切或调节。晶闸管投切电容器(TSC)是静止无功补偿技术的发展方向,这种装置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对作为电容器投切开关的晶闸管进行控制。针对TSC低压无功补偿装置的结构,对晶闸管的触发电路进行详细的设计和分析,仿真结果证明了设计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
基于DSP的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电力系统中无功补偿装置发展的现状,研制出基于DSP控制的TSC低压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系统以无功功率和电压为综合判据控制电容器的自动循环投切,克服了传统无功补偿中只考虑单一因素作为判据的缺陷,有效地消除了电容器轻载投切振荡现象,并通过串联电抗器对谐波进行了很好的抑制.  相似文献   

6.
任琳  王冰峰 《电子世界》2013,(15):85-86
本课题的选题是根据四川省科技厅科技支撑项目"低压终端自动无功补偿仪的研制"而来,主要设计了一种适用于低压电网进行无功补偿的晶闸管投切电容器(TSC)装置,在设计中采用了电压无功复合投切判据,以无功功率作为主判据、电压作为辅助判据,并采用晶闸管与继电器相结合的复合开关作为电容器投切开关。控制器采用TI公司生产的TMS320LF2407ADSP作为控制系统主体,整个装置能够实现无功功率的快速、准确补偿,而且成本低,在低压城网中具有较好的实用性以及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低压无功补偿装置的开关特点,介绍了交流接触器以及新型晶闸管电子开关模块在无功补偿装置中的优缺点,同时对晶闸管电子开关模块在用于投切时的情况进行了模拟试验,并给出了相关的波形。  相似文献   

8.
王灿霞  成佳  肖霞  孙晶 《电子科技》2019,32(6):49-54
随着AVC系统的投运,变电站内电容器投切更加频繁。传统补偿电容器的SF6开关投切频率低,难以满足投切间隙中出现的无功补偿需求,限制了电容器的作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复合开关结构。该结构将机械投切和电子开关投切相结合,构成晶闸管+SF6开关的组合式投切方案。文中对晶闸管+SF6开关投切电容器的工作原理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开关控制策略。通过合理的投切策略可以实现晶闸管和SF6开关的相互保护,使晶闸管阻断时避免承受高电压,也避免了SF6开关在高频投切的情况下频繁动作,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最后,通过PSIM软件仿真验证了该复合开关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LabVIEW的高压无功补偿监控系统。系统采用标准modbus通信规约进行数据交换;现场控制器将监测数据和开关量实时的传送到上位Pc机当中,上位机应用LabVIEW进行数据处理和显示;同时也可以对现场的无功补偿装置进行参数下设和投切电容器等操作。系统硬件结构简单,软件设计方便直观,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扩展性。  相似文献   

10.
介绍一种新型的基于软开关投切技术的连续无功补偿装置,并设计出适用于该方案的基于ARM嵌入式微处理器的无功补偿控制器。采用了一种基于32位ARM7TDMI嵌入式微处理器S3C44B0X和μC/OS-Ⅱ实时操作系统内核的交流同步采样方法,设计出无功补偿控制系统,阐述了智能控制器的设计思路及实现的体系结构,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论述了具体设计和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11.
智能型无功补偿控制器的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以单片机C505L为CPU的智能型无功补偿控制器,该系统采用功率因数设定和实际无功需求相结合作为电容器投切的主判依据,电网电压和电流作为辅助判据,从而实现了电容器自动循环投切并使无功缺额最大限度的得到补偿,彻底消除了投切振荡现象。所设计的无功补偿控制器具有补偿效果好、功能强大、可靠性高、结构简单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综合考虑负荷变化趋势后建立了动态无功优化新模型,该模型除考虑动作设备调节次数限制约束,还提出了计及投切并联电容器组时的谐振约束。其目标函数为考虑节点电压越限的系统有功功率损耗最小,并通过模拟退火算法实现全天动态无功优化控制。算例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动态无功优化新算法能够有效降低系统在一天内的损耗,有效地避免了由补偿电容器可能引起的谐振问题,提高电压合格率,并且满足实际运行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无功功率是保证电网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指标,根据无功补偿器控制策略的不同。文中以PIC32MX764F128H单片机为核心,将无功功率作为主投切判据,设计了一种可根据负荷变化,通过控制晶闸管投切电容器组,实现对电网无功功率动态调节的补偿器。通过Simulink搭建仿真模型,试验结果表明,该补偿器的软、硬件设计合理,运行安全、可靠,能达到无功补偿设计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目前为了改善电能质量,低压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等无功补偿技术装置在电力供电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普及。选择合理的补偿装置,可以做到最大限度地减少网络的损耗,提高系统的运行电压和稳定水平,使电网质量得到提高。反之,若选择或使用不当,可能造成供电系统电压波动,谐波增大等诸多因素。该文针对低压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过电烧毁现象,借助电子探针和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定量分析(SEM/EDS)以及X射线显微系统等微量物证分析手段,从实物烧坏状态分析以及微量物证失效分析角度对涉案设备进行了过电压分析。同时针对过电压现象进行了补偿电容器选型计算,计算结果表明系统(配电网)产生了过补偿。过补偿的结果就是系统(配电网)形成过电压。  相似文献   

15.
利用电荷泵自举原理,提出一种新颖的CMOS驱动电路。该电路在输入信号未进行开关操作时对电容充电,在开关操作发生时,由电荷泵电容和电源一起向负载电容充放电,从而可在不影响充放电时间的前提下降低电源对负载电容的充放电尖峰电流,减小电源噪声。该电路特别适合用来驱动采用高k介质或深槽隔离工艺的功率集成电路,可同时降低上升/下降沿时间和电源尖峰电流,并大幅减小芯片面积。采用中芯国际0.35μm标准CMOS工艺进行流片,测试结果表明,该电路可同时降低负载电容充放电尖峰电流与上升/下降沿时间。  相似文献   

16.
我校“电机节能技术”实验课程中,设置了电动机静态和动态无功补偿研究的内容.为了满足该实验内容的要求,本文对电动机静态和动态无功补偿实验方法进行了研究,设计了电动机无功补偿实验内容和实验装置.本装置能够实现电动机无功功率的静态阶梯补偿和动态跟踪补偿,为学生理解和掌握电动机无功补偿节能方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