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研究了Q235普碳钢控轧控冷轧制HRB335和HRB400钢筋工艺中冷却速度和终轧温度对产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控制轧制和轧后控制冷却,采用Q235普碳钢轧制HRB335,HRB400钢筋的生产工艺是可行的,并提出了相关的控轧控冷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2.
《铸造技术》2016,(9):1831-1834
通过热模拟方法对建筑用20MnSi钢筋进行了CCT曲线测定,根据CCT曲线设计了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工艺,对比分析了常规冷却和控轧控冷工艺下20MnSi钢筋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控轧控冷20MnSi钢筋的心部组织为铁素体和珠光体,1/2半径处组织为铁素体、珠光体和少量屈氏体组织,边部区域为回火索氏体和少量回火屈氏体;心部区域的晶粒度为8.5级,1/2半径处的铁素体晶粒度为10级;控轧控冷工艺下钢筋的抗拉强度和下屈服强度都高于常规工艺下的20MnSi钢筋,断后伸长率和强屈比低于后者,但是都满足国标对HRB400钢筋的要求;随着上冷床温度的升高,控轧控冷20MnSi钢筋的下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都呈现为逐渐降低的趋势,而断后伸长率和强屈比都随着上冷床温度的增加而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3.
王才仁  谢志雄  庄庆辉 《轧钢》2007,24(6):69-71
介绍了韶钢在热轧带肋钢筋生产中,通过采用控轧控冷工艺技术,使钢材组织明显改善,产品性能明显提高,实现了用较低合金成分的钢坯生产出多种性能的带肋钢筋,使生产成本大幅降低。  相似文献   

4.
高德红 《轧钢》1999,(4):48-51
结合马钢中板生产实际, 对控轧控冷工艺中快速轧制, 快速冷却, 大压下量开坯, 大压下率终轧及碳当量对温度控制的影响等主要方面进行了探讨, 并得出适当的工艺参数, 从而大大提高了钢板力学性能合格率。  相似文献   

5.
《铸造技术》2015,(11):2713-2715
研究了常规冷却工艺和轧后控冷工艺对抗震钢筋强度、强屈比和断后伸长率的影响,并分析了轧后控冷工艺下钢筋的显微组织。结果表明,在强屈比、断后伸长率都满足抗震钢筋使用要求的前提下,通过控制冷却工艺得到的钢筋的性能更加稳定,且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较常规工艺更大;通过控制冷却工艺得到的抗震钢筋的横截面心部组织为铁素体+珠光体,边部为索氏体。  相似文献   

6.
白新民  安瑞臣 《轧钢》1991,(3):22-28
由北京科技大学和唐山钢铁公司共同研究的微机控制钢筋轧后控冷工艺,已应用于唐钢一小型厂。用该工艺生产的20Mnsi及A3(K3)钢筋的性能达到了新Ⅲ级和英国BS4449—88标准要求。 1.微机控制轧后冷却工艺的设计 1.1 微机控制轧后控冷工艺系统微机控制轧后控冷工艺系统由余热处理系统、仪表调节系统和微机控制系统组成,安装在φ250小型轧钢厂成品轧机之后。其  相似文献   

7.
利用高线控轧控冷技术轧制无微合金低锰细晶高强度钢筋,轧制温度区间为部分奥氏体未结晶区,阐述了在控轧过程中加热温度与水冷控制对晶粒尺寸的影响。通过抽样检测,表明控制加热温度在995℃左右,进精轧机温度800℃左右,得到的无微合金低锰钢筋的晶粒尺寸已接近超细晶微合金化高强度钢筋的极值范围(5~10μm)。  相似文献   

8.
高速线材轧机控轧控冷工艺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德奎 《轧钢》1998,(6):13-15
通过采用控轧控冷工艺,对在高线轧机上用普碳钢生产KL400Ⅲ级螺纹钢筋进行探讨,经试轧,生产出Φ8mm的KL400Ⅲ级螺纹钢筋。结果表明,在具有低温轧制能力的高线轧机生产线上,采用控轧控冷工艺生产高强度钢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沈茂盛 《轧钢》1993,(3):13-19
1 概况钢筋轧后控冷工艺受到了国内外的普遍重视,仅1989年国外生产控冷钢筋即为400×10~4t;1978年以来,我国也有不少单位采用“轴向湍流式冷却装置及轧后余热处理工艺”,使产品质量明显提高,不少企业的产品达到了国际水平。我国已采用钢筋控冷工艺的企业,其工艺布置多为横列式。下面探讨在连轧工艺布置上如何采用控冷技术。  相似文献   

10.
铌微合金化HRB400钢筋控轧控冷工艺实践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主要介绍了安阳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用高速线材轧机及控轧控冷工艺生产铌微合金化HRB4 0 0钢筋的情况 ;同时对影响钢筋性能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指出采用铌微合金化、控轧控冷工艺完全能生产出高等级优质钢筋  相似文献   

11.
高韧性热轧管线用钢的控轧控冷工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贻宏  温阿清 《轧钢》1996,(3):11-15
对高韧性管线用钢控轧控冷工艺制度、力能参数和产品质量的控制进行了测定、研究,并得出,此种管线用钢的轧制工艺制度为,出炉温度在1150℃左右,终轧温度为800℃左右,卷取温度为600℃左右,加速冷却速度为15℃/S左右。  相似文献   

12.
控轧控冷工艺对含铌微合金钢组织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14MnNbq钢是在16Mn钢的基础上添加微量Nb进行微合金化,并对其化学成分和生产工艺进行优化面生产的新型微合金化用钢。通过对14MnNbq钢板进行模拟控轧控冷试验,利用光学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电化学萃取相分析等检测分析技术和手段,分析了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各阶段工艺参数对钢材微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分析指出,为了充分发挥Nb的作用,轧后冷速以及终冷温度可按现场条件进行适当控制。  相似文献   

13.
中厚板控制冷却过程的轧件跟踪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控制轧制与控制冷却技术所组成的热机械轧制工艺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中精确的板坯跟踪是保证轧钢过程自动化的前提条件。文中较详细地介绍了热机械轧制过程的板坯跟踪方法。  相似文献   

14.
控轧控冷工艺对钒钛微合金钢微观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春  邓玲玲 《热处理》2010,25(2):46-49
研究了终轧温度和轧后冷却速度对钒钛微合金钢微观组织的影响,发现,在以相同压下量轧制时,终轧温度和冷却速度对该钢的微观组织影响较大,不仅影响其显微组织的形貌,还影响析出相和夹杂物的种类与分布。  相似文献   

15.
采用控轧控冷工艺生产车轮用双相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陈良  宋平 《轧钢》2005,22(4):66-67
介绍了车轮用热轧双相钢板的控制轧制与控制冷却工艺、组织性能和冲压使用效果,该产品强度高、塑性好,屈强比为0.64~0.68。  相似文献   

16.
孙卫华  李洪春 《轧钢》1998,(1):23-26
通过对Nb微合金化E36高强度船体结构钢板的控轧控冷实验研究,分析了控轧控冷工艺对钢力学性能、晶粒组织及析出物的影响,并对控轧控冷Nb微合金化钢的强化机理进行了探讨。得出所研究钢的最优终轧温度和冷却速度分别为810℃和2℃/s,给出了钢板屈服强度与结晶组织、附加屈服应力与析出相粒子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利用Gleeble 3800热模拟试验机,通过研究X70管线钢相变组织形成规律和再结晶规律,进行了两阶段多道次控轧控冷工艺模拟试验,了解优化精轧的开轧温度、终轧温度、穿水后冷却速率和弛豫时间等工艺参数对X70管线钢的微观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优化后的控轧控冷工艺参数下,X70管线钢得到以针状铁素体为主的均匀细化的理想组织。  相似文献   

18.
控轧控冷技术在小型材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建国 《轧钢》2004,21(2):36-38
控轧控冷技术是轧钢生产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介绍了控制轧制技术在小型材生产中的应用,以及几种典型的控轧控冷工艺布置,可为小型生产厂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