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分析了电炉圆心底出钢(RBT)的使用环境,认为RBT袖砖应选用优质镁炭等静压成型整体内芯或铝锆炭复合等静压制品,RBT用不定形耐火材料趋向功能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1 前言 作为精炼钢包用耐火材料是以镁铬质耐火材料为代表。近年来,由于镁铬质砖的废弃处理很困难,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对镁尖晶石砖的关注目益提高,它在实际精炼钢包中的使用量也正不断增加。但另一方面,尖晶石砖的性能尚不如镁铬质砖那样令人满意,目前正在对其进行改进。 2 以往制品的损毁机理  相似文献   

3.
用镁铝炭砖和铝镁炭砖综合砌筑连铸包衬,使用寿命由53次(高铝砖衬)提高到101次,耐火材料单耗由4.38kg/t钢降低到2.3kg/t钢。  相似文献   

4.
《化工设计通讯》2017,(7):95-96
随着不锈钢和洁净钢的不断发展,炼钢工艺中二次精炼要求越来越高,镁钙砖作为清洁耐材以其良好的高温性能得以大量使用。但镁钙砖最大的缺点就在于潮湿环境中容易水化。基于此,研究了烧成镁钙砖的优缺点及水化影响并分析了几种防水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在“红十月”钢厂掌握了钢水的下铸法浇铸用耐火粘土制品的生产。用于钢锭模的C-88耐火水口砖,MCK-9加厚中心铸管砖和C-7x150中心铸管砖的质量,保证了工厂铸锭车间的结构钢和耐腐蚀钢的浇铸。  相似文献   

6.
以电熔镁铝尖晶石和中档镁砂为原料,采用适当的工艺研制了镁铝尖晶石砖。制品性能优良,尤其是热震稳定性(1100℃,水冷)高达38次。制品在大型干法水泥回转窑冷却带使用,效果达到了西德雷法公司的同类产品水平。  相似文献   

7.
近10年来圣彼得堡耐火材料研究设计院积极地进行了关于以电熔刚玉砂、方镁石砂、方镁石铬矿合成砂及斜锆石砂为基础原料的电熔制品的生产工艺和应用方面的科学研究工作。这些科研工作是沿着该院的传统方法进行的。该院的专家们无论是在不同产地和不同纯度的原料的电熔工艺上,还是在电熔粒状耐火制品  相似文献   

8.
钢包内衬用MgO-CaO-C砖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7  
采用抗水化处理后的镁钙砂为原料 ,研制了MgO -CaO -C砖 ,并对使用MgO -CaO -C砖过程中钢液中夹杂数量和氧含量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MgO -CaO -C砖在钢包包壁非渣线部位使用 ,能减少钢中氧含量和夹杂物数量 ,降低夹杂粒径 ,改变夹杂粒度分布 ,提高钢水质量。  相似文献   

9.
用苦闪橄榄岩制造的钢包耐火材料的试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普孝 《耐火与石灰》1998,23(11):11-14
在北方钢铁股份公司转炉车间的385t钢包中进行了由以哈巴泽罗夫斯和的苦闪橄榄岩料生产的烧成镁橄榄石南砖作内衬的试验。砖是按圣彼得堡耐火材料研究院的工艺生产的,同时阿述了砖的性能。钢包衬砖在冶多种钢转炉上进行了试用。研究了使用的耐火材料,查明了蚀损特征。试验内衬的寿命为23次。确定了在大型钢包中使用镁橄榄石组成的耐火材料具有前景。  相似文献   

10.
高温隧道窑烧嘴套区耐火材料损毁机理是很复杂的,且一直对其研究不够。 本文介绍根据隧道窑在最高温度1650~1850℃下烧成方镁石和镁尖晶石质制品时获得的实际资料进行研究的某些成果。 烧嘴套衬砖用的耐火材料是在苛刻的条件  相似文献   

11.
回顾了我国合成镁钙耐火原料及制品的发展历程;介绍了我国合成镁钙耐火原料及制品的现状;展望了我国合成镁钙耐火材料的发展前景;提出了我国合成镁钙耐火材料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以镁钙砂、中档镁砂、高纯镁砂粉、单斜氧化锆(m-ZrO2)、锆英石等为原料,研究了ZrO2的加入形式与加入量对MgO-CaO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ZrO2以m-ZrO2的形式加入到MgO-CaO砖中时,可以提高试样的常温性能、抗水化性、抗热震性等,m-ZrO2加入量(质量分数,下同)为2%~7%时,试样具有良好的常温性能,加入量为5%时抗水化效果较好,加入量为10%~15%时抗热震效果较好;当ZrO2以锆英石细粉的形式加入时,会明显提高试样的抗水化性及抗热震性,锆英石加入量为5%时,试样的抗水化性及抗热震性优越,但随着锆英石加入量的增加,试样的体积密度、强度明显下降,加入量大于10%以后,制品大多疏松开裂。  相似文献   

13.
分别以30%(w)的烧结镁钙砂A、烧结镁钙砂B、电熔镁钙砂3种镁钙砂原料与62%(w)的电熔镁砂、8%(w)的鳞片石墨制备了3种CaO质量分数均为6%的MgO-CaO-C砖.利用回转抗渣法对比了3种MgO-CaO-C砖抗CaO-SiO2渣的侵蚀性能,并对残砖进行了SEM分析.结果表明:(1)Mgo-CaO-C砖抗CaO-SiO2渣侵蚀的能力与镁钙砂的致密度成正比,电熔镁钙砂抗渣侵蚀性能及挂渣性能皆优于烧结镁钙砂.(2)镁钙砂的CaO的分布影响Mgo-CaO-C砖的抗渣性能:电熔镁钙砂的CaO形成连续相而将MgO与渣隔离开来,更有利于抗CaO-SiO2渣侵蚀;烧结镁钙砂的CaO分布不均匀,会导致Mgo-CaO砂的不均匀熔损,进而加速渣对其侵蚀.  相似文献   

14.
以w(CaO)≈20%的镁钙砂(其粒度为5~3、3~1、1~0.2、≤0.2和≤0.074 mm)为主原料制成镁钙质中间包干式料,并研究了加入不同量Fe2O3粉(其质量分数分别为0、1%、2%、3%、4%)对干式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加入Fe2O3粉可以增加镁钙质干式料的低温和中温强度,但加入质量分数超过3%后,干式料的低温强度明显下降,高温烧后显气孔率上升,体积密度下降,体积膨胀加剧;综合分析认为,镁钙质干式料中Fe2O3粉的加入质量分数在2%~3%较适当。2)加入Fe2O3粉的镁钙质干式料抗熔渣侵蚀性能较好,这是由于加入的Fe2O3与镁钙砂中的CaO反应生成了低熔点矿物铁酸二钙,促进了材料的烧结,从而提高了其抗熔渣侵蚀性。  相似文献   

15.
张伟  石干  魏发灿  王传运 《耐火材料》2012,46(2):126-128
对AOD炉用后镁钙砖进行了分析发现,镁钙砖变质层的结构比原砖层更致密,而且用其原砖层和变质层再生的镁钙砂颗粒短时间放置后水化程度轻微。因此,以5~0.09 mm的原砖层再生镁钙砂和5~1 mm的变质层镁钙砂为骨料,≤0.074 mm的中档镁砂为细粉制备了镁钙质干式料,并测试了干式料经1 550℃3 h处理后的体积密度、抗折强度、耐压强度和加热永久线变化。结果表明:以用后镁钙砖原砖层和变质层部分为主要原料再生制备的镁钙质中间包干式料,其性能可满足中间包干式料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结合一步煅烧与两步煅烧工艺,采用粒度8~5、5~3、3~1 mm的天然白云石,研究了900、950、1 000、1 100℃轻烧温度下原料的活性和烧结性能;通过改变生料与消化料的混合比例,研究了镁钙砂的烧结性和抗水化性。结果表明:最佳的轻烧条件是粒径8~5 mm,轻烧温度1 000℃;随着生白云石粉含量的增大,镁钙砂的体积密度先增大后减小,在生白云石粉质量分数为50%时镁钙砂的烧结性能最好,体积密度最大可达到3.35 g.cm-3;生白云石粉的质量分数<50%时对合成镁钙砂的抗水化性能影响不大,当生白云石粉的质量分数>50%时,其抗水化性能急剧下降。  相似文献   

17.
不锈钢冶炼用不烧镁钙砖的研制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冶炼不锈钢用不烧镁钙砖的研制过程及其在冶炼不锈钢的 90tAOD炉炉帽和 90t装入包包底的应用情况。结果表明 :在 90t装入包包底的使用寿命达 1 1 0次 ,最大侵蚀速度仅为 1 .50mm·次 -1 左右 ;在 90tAOD炉炉帽上的使用寿命达 2 1 7次 ,最大侵蚀速度仅 0 .55mm·次-1 ,但存在裂纹和剥落现象 ,今后应改进砖型设计 ,增加调整砖 ,以消除砌缝 ,提高衬砖的整体性和稳固性  相似文献   

18.
Being rich in the magnesite resource,China hasbecome the biggest magnesia-based products manufac-turer.With nearly300magnesite mines including somenewly built magnesite processing plants,China has to-tal output of over14million tons magnesite ore peryear,…  相似文献   

19.
卓胜 《耐火与石灰》2013,(6):4-5,10
从钢包废透气砖中获取二次颗粒原料,并用于钢包包底铝镁质浇注料生产中,以部分替代高铝骨料。试验结果表明:其产品满足检测标准和使用要求,综合使用性能优于现有棕刚玉骨料产品,具有明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0.
传统块状炭材料的发展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明军 《炭素技术》2005,24(4):38-42
传统块状炭材料,如石墨电极、炼铝用阳极和阴极炭块、电炭制品、特种炭和石墨、炭砖等,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不可替代的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简要概述了传统块状炭材料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我国相关领域中存在的问题,以期引起对传统但却十分重要的块状炭材料的进一步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