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在福州地区以天然能源为热泵冷热源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夏热冬暖地区城市-福州的气候、水文条件为基础,结合一住宅全年空调负荷的DOE-2.1模拟结果,分析在福州采用天然能源作为热泵的冷热源的应用前景,结果表明:(1)全年绝大部分时间内适合利用空气作为冷、热源;(2)闽江、内河周边的用户适合采用水源热泵;(3)温泉聚集地区不适合采用地下水和岩土作为冷源;(4)夏季适合联合使用岩土和辅助散热装置作冷源,冬季只使用岩土作热源。  相似文献   

2.
水环热泵在夏热冬暖地区应用的节能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焓差法在实验室对水环热泵机组的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不同因素对水环热泵实际运行效率的影响程度;针对夏热冬暖地区的气候特征,在分析该地区不同类型典型建筑负荷特性的基础上,建立了空调系统全年能耗简化计算模型,就水环热泵在该地区应用的节能性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水环热泵空调系统与传统的中央空调系统相比是节能的.  相似文献   

3.
以南宁市某五星级酒店为例,通过对该项目集中空调和热水系统不同冷热源方案的比较,根据实际情况及相关文献的研究数据,分析不同冷热源方案的运行费用及初投资,计算土壤源热泵系统相对传统系统的节能率,提出夏热冬暖地区采用集中空调和热水系统的酒店建筑应优先采用的技术,给出土壤源热泵系统的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4.
地处夏热冬暖地区的广州白天鹅宾馆,全年同时有冷热需求;该项目确立较高的节能目标,并结合实际情况采用空调热回收系统:新型水水热泵为系统提供热水的同时,又提供冷冻水副产品,并采用串联式罐分级蓄热技术稳定水源温度,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与经济性。  相似文献   

5.
南方夏热冬冷地区供暖制冷需求逐年增长,但由于供暖设备能效低导致能源的不合理应用现象普遍,造成了极大浪费。为了获得舒适节能的空调供暖制冷技术,研究将热源塔热泵应用于南方空调供暖中,针对传统热源塔运行效率较低的问题,从主动和被动方面优化热源侧温差参数,加入间歇运行模式,优化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建立南方小区开式横流热源塔供暖模型。通过实验表明,主动优化后能耗降低16.8%,被动优化后全年单位面积耗电量总和为19.34kWh/m2,比未改进前降低了20.4%。降低能耗是目前南方空调供暖领域的需突破的关键技术,优化的热源塔热泵系统能为该技术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对夏热冬暖地区空调建筑复合墙体的研究及应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然后对该地区常用的外墙主材与保温材料EPS板和XPS板进行复合计算,得出了这些复合墙体的热工性能参数,并结合《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墙体热工要求,对其进行了节能性分析。  相似文献   

7.
夏热冬暖地区夏季闷热,通过外窗进入的太阳辐射热量较大。本文以厦门为例,首先分析了外窗玻璃太阳辐射得热数学模型,指出采用建筑贴膜技术可有效解决夏季太阳照射带来的室内过热。其次,分析了办公建筑侧窗采光数学模型,指出外窗玻璃贴膜减弱了建筑自然采光,增加照明能耗,外窗玻璃贴膜应综合考虑照明和空调能耗。为兼顾空调制冷与照明的能耗平衡,本文采用建筑环境模拟分析软件DeST,在6mm普通玻璃上采用10种不同性能的玻璃贴膜,模拟分析各种贴膜对建筑照明能耗、空调能耗的影响。最后得到夏热冬暖地区办公建筑适合的玻璃贴膜性能范围。  相似文献   

8.
结合武汉地区某拟建项目,运用一套适用于夏热冬冷地区的太阳能-热源塔热泵复合空调系统为该项目提供冷/热源,将TRNSYS软件模拟与工程实测相结合,对全年4种典型工况下高空气干球温度、太阳辐照量等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在制冷工况和太阳能单独制热工况下满足工程要求;在热源塔热泵机组单独制热工况下能够满足要求,但综合制热系数偏低;在热泵机组和蓄热水箱复合制热工况下,当蓄热水箱水温高于12℃时系统制热系数稳定在3.6左右。  相似文献   

9.
节能环保一直以来都是21世纪建筑领域关注的重点话题,如何通过施工材料、施工技术的改进优化建筑结构、性能,降低建筑的能耗是目前技术研发人员的重点课题。通过对夏热冬暖地区的建筑节能技术的优化,更有利于其建筑区域的综合性能的优化。这就离不开对夏热冬暖地区的气候特点展开分析,进行相关设计分区区域特点的比较。在本文中,就夏热冬暖地区的建筑节能技术展开分析,进行其新发展趋势的特点,以满足建筑节能领域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10.
针对我国南方夏热冬冷地区建筑空调的特点,指出了单一热源的热泵系统存在的问题,综述了冷却塔辅助散热的混合式热泵系统、冻土蓄冷混合式热泵系统以及能源塔热泵系统等复合热源系统的研究及应用情况。混合式热泵系统的性能较单一形式热泵系统有所改善,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为进一步提高热泵系统的节能性和可靠性,基于"用、补、蓄"的思想,本文提出一种季节性蓄存环境空气冷能的混合热泵系统,并对该系统进行了简单的数值模拟,探讨了其在夏热冬冷地区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曹青  冀兆良 《制冷》2007,26(B11):15-20
有效的遮阳措施可以减少传入室内的太阳辐射热形成的空调冷负荷,是夏热冬暖地区实现建筑节能的措施之一。本文结合广州大学城教学建筑遮阳设施,分析研究不同朝向遮阳措施对室内空调冷负荷的具体影响。  相似文献   

12.
既有建筑物经历长期运行,冷热源设备能耗及运行费用高,室内环境有待改善。燃气直燃机系统采用燃气制冷制热,运行成本受燃气费用波动影响较大。采用热源塔热泵改造直燃机系统,既可同时供冷供热,系统能效也得到较大的提升。介绍了热源塔热泵技术原理,原项目能源站能耗及能源站采用热源塔热泵改造的技术方案和技术经济比较。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新疆绿城广场写字楼空调系统的设计思路、冷热源方案、主机选型和空调末端配置情况,重点介绍了水源热泵空调系统的技术性能、运行特点、智能控制和电费计量等相关内容。本工程是水源热泵VRF空调系统在新疆乌鲁木齐严寒地区楼宇建筑中的首个应用案例。  相似文献   

14.
龚明启  冀兆良 《制冷》2005,24(Z1):88-93
对于夏热冬暖地区,其气候特征主要是炎热潮湿,所以建筑隔热是夏热冬暖地区建筑节能的关键.本文通过理论计算,以广州地区为例,分析了隔热层在围护结构内的不同位置时对室内热稳定性的影响,得出用同样的隔热材料采用外隔热比内隔热好,且更有利于提高房间的热稳定性的结论.通过墙体的反应系数(BER)作计算比较得出加隔热层可以提高围护结构的热稳定性,同时有利于降低围护结构因传热引起的空调负荷,且外隔热的效果较内隔热更好.  相似文献   

15.
热源塔热泵技术在南方地区具有良好的节能和环保效益,近年来正在南方地区逐渐推广开来。通过对重庆市某实际工程所采用的热源塔热泵系统进行测试分析,探索其在重庆地区是否适用。在空气干球温度为9℃-15℃,相对湿度为55%-65%,主机热水进出口温差为1.9℃-2.3℃,主机功率为144k W-155k W,源侧泵和用户侧泵功率为17k W-18k W,热源塔风机功率为34k W-35k W的试验条件下,该热泵机组的主机冬季制热性能系数COP为3.61-5.19,系统冬季制热综合性能系数SEER为1.84-2.66。在空气干球温度为12℃-14℃时,热泵机组的COP值在4.5-5.2之间,处于高效运行;同时热源塔的换热效率高达67%-74%,具有良好的换热性能。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闭式热源塔热泵系统的集中供暖性能,在天津地区开展闭式热源塔热泵系统供暖季运行情况的监测研究。根据供暖季不间断的监测结果,计算得到闭式热源塔热泵系统在供暖季的平均性能系数(COP)为2.94。与传统空气源热泵系统相比,在相同工况下,闭式热源塔热泵系统供暖运行时节能高出25%以上,经济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17.
本文所介绍的新型空调系统是一种想法很巧妙的节能空调系统。它由单元式水热源热泵机组(UnitaryWaterSourceHeatPump)与风机盘管二者组合而成的末端装置和空气热源热泵冷 /热水机组、蓄热槽等构成。本系统由高砂热学公司开发 ,已完成这方面的实验验证 ,并在东京电力公司的暖通空调技术展示中心展出。经过进一步的技术完善以后 ,可以成为一种有竞争力的空调系统。1 单元式水热源热泵机组 (UWSHP)的原理单元式水热源热泵是一种房间空调器。可做成窗台下立式和吊顶式 (图 1 )等。它是一种整体型机组 ,制冷机在…  相似文献   

18.
针对厦门某医院的能耗进行节能诊断分析,运用节能技术对医院进行整体改造,对节能改造方案进行节能率和费效比分析。得出对夏热冬暖地区既有大型医院实施空调系统、照明系统和生活热水系统的节能改造是切实可行的,而且应优先考虑生活热水系统的改造,其次是空调系统和照明系统。同时,通过增设能耗监控管理平台,可有效地节约能耗,减少运行管理费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能源塔热泵空调系统的实际应用.通过与原空调系统运行费用作对比,证实了能源塔热泵技术在供冷、供热及生活热水三位一体系统中的应用具有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20.
实例论述建筑节能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剑林 《工业设计》2012,(2):192-193
随着我国建筑业迅速发展,巨大的建筑规模在使用期间要消耗大量能源。在我国,建筑能耗占全国能耗的1/4,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逐步增加到1/3以上。夏热冬暖地区建筑节能的特点按照建筑热工分区,夏热冬暖地区的分区指标是:最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