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变频空调的前级AC/DC功率电路一般采用完全有源功率因数校正(PFC)方案,能够带来非常好的校正效果。但是由于传统BOOST完全有源PFC方案得到的直流电压较高,使得功率器件的开关应力较大,系统效率较低,不利于大功率应用。鉴于此提出了一种结合有源PFC技术和无源PFC技术、并采用双端脉冲控制策略的Buck型的部分有源PFC方案。在理论分析这种部分PFC原理的情况下,进行了仿真验证,最后进行了具体实现。该方案适用于输出电压要求为Buck型、功率较高、对EMI要求较高的PFC应用场合,尤其适用于大功率的PFC应用场合,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近十几年中,基于功率因数校正(PFC)控制IC的有源PFC技术在开关电源、变频调速器和荧火灯交流电子镇流器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这类有源PFC都能在桥式整流器输入端产生与AC输入电压同相位的正弦波电流,系统功率因数接近于1。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充电泵功率因数校正(PFC)、数字PFC和带PFC的在线UPS的几种新方法。这几种方法不同于传统带PFC控制IC的有源PFC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三相交流电源供电的较大功率变频空调日益得到广泛应用,带来了三相整流器的功率校F问题。在简要分析三相单开关部分有源PFC的基础上,根据三相三线制、三相四线制供电方式的不同,提出了两种结合有源PFC技术和无源PFC技术的Buck型混合三相有源部分PFC方案,在对其工作原理进行简要分析和仿真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实验研究,所得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三相部分PFC具有电压与电流应力小、效率高、功率因数高、直流平均电压较高的特点,各种负载下交流输入侧的各次谐波电流均满足IEC61000-3-2标准,中等负载以上时输入功率因数高达0.98。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开关电源、变频调速等电路功率因率低、谐波分量大的原因,提出了有源功率因素校正(PFC)技术的解决方案;并详细介绍了专用源功率因素控制集成电路MC34262的内部框图的功能;给出了采用MC34262研制的有源PFC电路的详细电路和参数,并详细分析了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6.
张盼 《电子质量》2011,(2):17-20
针对传统的两级APFC采用两套控制电路和多个功率开关管增加电路复杂程度及成本的问题,该文采用PFC/PWM复合控制芯片MLA824作为控制核心,并设计了一台160W单相两级式功率因数校正装置.分析了基于平均电流控制的单相两级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基本原理,提出了以ML4824为核心的单相两级有源功率因数校正装置的设计方...  相似文献   

7.
无桥Boost PFC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桂花  刘永光  王卫 《电子器件》2007,30(5):1918-1921
与传统Boost PFC电路相比,无桥Boost PFC电路能提高整机效率,特别适用于中大功率电路中.实验基于无桥Boost PFC拓扑,控制电路分别采用“平均电流控制“技术的芯片L4981和“单周期控制“技术的芯片IR1150,研制出一台1500W的实验样机,并对两种控制电路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证明两种控制方法均能达到较好的功率因数校正效果,功率因数大于0.97,THD值小于10%.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在功率电路、控制电路和控制策略等多方面,单相AC-DC变换器的有源功率因数校正器(PFC)技术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并且获得了广泛的实际应用。集中表现在研究的方面越来越多,应用范围越来越宽以及变换性能越来越优秀。鉴于此,在简要总结最近一年来单相有源PFC技术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给出三种有源PFC技术的原理说明,包括追求高效率和低成本的部分有源PFC、采用磁能恢复开关的串联补偿混合PFC和适合高/低输入电压频率的PFC。[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在变频器前级所采用的单相有源功率因数校正器(PFC)中,一般采用完全PFC方案,而且使用的功率器件多.PFC升压电感昂贵,因此具有效率较低和成本较高等不足。鉴于此,提出了一种采用无侨PFC功率模块和部分PFC技术的新型单相PFC方案,在分析部分PFC的原理基础上,通过MCU软件编程给予实现。实验结果表明,该新型单相PFC方案具有校正效果良好,控制简单,成本低等优点,同时EMI得到了抑制,效率提高了2~3%,节能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两级APFC采用两套控制电路和至少两个功率开关管,增加了电路复杂程度及成本.随着PFC/PWM两级复合控制芯片的产生,两级APFC的这一缺陷可以得到大大改善.通过对PFC/PWM两级控制复合芯片ML4824的两级APFC技术进行的测试与分析,分析了将其用于带PFC的蓄电池充电器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各种严格的谐波标准的出台,推动了功率因数校正电路技术的发展。文章分析了单相功率因数校正电路技术的概况,从实现的方式及其特点等方面较系统地论述了单相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拓扑技术近期的发展,并指出了今后单相功率因数校正电路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本文详细描述了一种新型基于谐振电抗器原理的单相无源功率因数校正(PFC)技术,可以适用于各种变频家用电器。在对其工作原理进行较为详细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完整的仿真分析和实验研究,指出了这种无源PFC的最佳设计目标参数选择方法,给出了有关仿真与实验的波形和数据,并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这种无源PFC方案的输入谐波电流校正效果良好,直流回路电压利用率最高,而且具有散热处理,安装方便与价格低廉等特点,可以作为较大功率的单相C-DC变换器为后级逆变器-压缩机系统供电。  相似文献   

13.
单周期控制无桥Boost PFC电路分析和仿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传统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中导通器件多,通态损耗大,不适于中大功率场合应用。新颖的单相功率因数校正电路——无桥Boost拓扑,其结构简单,效率高。文中基于无桥Boost电路,提出一种单周期控制方法,它不需要检测输入电压信号且不需使用乘法器就能实现功率因数校正。单周期控制电路简单可靠,又降低了成本。文中分析了无桥Boost电路及单周期控制的工作原理,并导出了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条件。  相似文献   

14.
针对开关电源在传统的Boost功率因数校正电路中有着明显的开关损耗,使得电路具有较高成本和低效率。文中在传统单相Boost变换器的基础上,采纳多通道交错并联技术来进行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的主电路拓扑。以三相交错并联Boost变换器为例,分析其工作过程,并通过仿真实验证明了多相交错并联Boost PFC变换器具有减小输入电流纹波和输入电感值,以及提高变换器的效率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BoostPFC电路的整流桥损耗是通信开关电源的主要损耗之一。无整流桥的拓扑更具有效率优势。由于无桥BoostPFC省略了整流桥模块,效率显著的提高。文中分析了一种高效率的DualBoostPFC的大功率应用,通过实验证明了DualBoostPFC电路效率比传统的BoostPFC提高1个百分点,还介绍了电阻采样控制电路的使用和如何降低EMI干扰。  相似文献   

16.
文中介绍了交错CRM—PFC的基本原理和基于R2A20112控制器的交错CRM—PFC变换器的设计。临界导电模式(CRM)是一种功率因数校正(PFC)控制方法。交错CRM—PFC允许升压变换器获得180°的相位移和在CRM操作,可使输入和输出电容器上的纹波电流大大地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