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小地老虎是玉米苗期的主要害虫之一。2014年—2015年,代县玉米种植连续2年遭受小地老虎危害,给农作物造成较大损失。通过对代县小地老虎发生、危害规律等进行研究,寻找防治方法并进行技术探讨。  相似文献   

2.
玉米苗期是决定玉米是否高产的关键时期,苗壮、苗齐,是大田丰收的基础。本文从实践出发,重点分析研究了玉米苗期管理的要点和苗期病虫害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农林业植物根腐病频繁发生,而根腐病作为一种土传病害,主要侵染植物根部,严重影响了农林业植物的正常生理过程,对农林业造成了不可磨灭的损失。为促进农林业的可持续发展,针对几种常见农林业植物根腐病病害,对各类根腐病的发病和危害程度、病害症状和病原鉴定、防治方法及防治效果进行概述,同时还对生物防治在根腐病方面的作用进行了讨论,为今后农林业植物根腐病的系统研究和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玉米是平泉县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之一,每年播种面积2.87万hm2左右,占全县耕地面积的69%。由于受各种条件影响,玉米苗期每年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营养元素缺失症状,造成玉米减产8~20%左右,2008年玉米苗期缺素症表现严重,全县的玉米42%的田块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缺素症,造成玉米减产20%左右。1玉米缺失的主要元素及症状2008~2013年,平泉县植保植检站在玉米苗期进行调查统计,并对玉米苗期缺素症防治措施进行了试验探讨。我县玉米主要缺失  相似文献   

5.
番茄疫霉根腐病是目前大棚蔬菜中危害严重的主要病害之一。介绍了番茄疫霉根腐病的为害症状、发生规律,及其综合防治措施,旨在提高菜农对此病的认识,从而更好地预防、控制该病的发生,减少番茄生产损失。  相似文献   

6.
从选地整地、良种处理、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及时排灌、适时晚收等方面,概述玉米高产栽培的关键技术。基于绿色农业理念,介绍玉米弯孢霉叶斑病、根腐病以及玉米螟、玉米红蜘蛛等常见病虫害的绿色防治措施,以期为实现玉米的优质高产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7.
玉米粗缩病是玉米生产上一种毁灭性病害,一旦发生,很难防治,轻者减产20~30%,重者减产70-80%,甚至绝收。为有效的防治玉米粗缩病,我们在玉米苗期采用不同药剂防治玉米粗缩病试验示范,为指导农民进行高效的防治玉米粗缩病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小麦纹枯病和根腐病是危害其正常生长发育的两个主要病害。它们的发病症状极为相似,在生产管理上容易发生混淆。只有正确区别两种病害的形态特征,才能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主要介绍小麦纹枯病和根腐病的的症状以及发病条件进而详细介绍它们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玉米是北方主要的秋粮作物,播种面积占同期作物面积的50%以上,产量占秋粮作物总产量的70%以上,因此,抓好夏玉米苗期管理是实现秋粮丰收的基本保障。加上玉米种植周期短,容易受到气象和病虫害的影响,在夏玉米苗期管理上就得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法来确保玉米总产目标的达成。  相似文献   

10.
西葫芦根腐病是近年来山西省日光温室发生的一种新的土传病害,由于缺乏有效防治措施,对西葫芦生产造成很大危害,为此选用当地酿醋产生的醋糟、废弃的食用菌棒及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分别进行了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分别使用醋糟400,500 kg/0.067 hm2及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沟施及灌根处理,对西葫芦根腐病的防效最好。  相似文献   

11.
腾冲市有着很好的玉米栽种环境,而这些年,玉米同样逐渐成促进本地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在玉米生长不同时期,从出苗到拔节这段时间为苗期。该期生长特点,长势缓慢,根系生长快,易受各种病虫害的影响。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汇总常见的病虫害种类,病害有根腐病、顶腐病、粗缩病等等;虫害有粘虫、蓟马、地老虎、金针虫等等,就其流行症状及防病措施做进一步的阐述,相关要点以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玉米纹枯病近年来逐渐上升成为危害玉米生产的重要病害,然而多数农民对此病害重视不够和缺乏防治知识,为此通过查阅有关资料,结合近年来生产实践,介绍了玉米纹枯病的危害、症状、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以指导实际生产。  相似文献   

13.
西葫芦根腐病是近年来山西省日光温室发生的一种新的土传病害,由于缺乏有效防治措施,对西葫芦生产造成很大危害,防治试验结果表明,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荆2000倍液 70%施普乐甲托可湿性粉剂500倍灌根和45%硫代氨基甲酸酯类水荆800倍灌根 75%甲霜灵锰锌800倍灌根2种处理方式,对西葫芦根腐病防效最好.  相似文献   

14.
玉米贪夜蛾有扩散能力强和暴食破坏性大的特点。因为其单一防控的难度大,所以采取综合性的防控措施是今后控制此虫的最佳选择。在分析了玉米贪夜蛾危害的基础上,从化学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农业防治等几个方面,就玉米贪夜蛾的防治措施做了要点阐述,为今后科学防控此虫害,降低此虫害的危害提供了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5.
玉米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近年来,玉米病虫危害呈逐年加重趋势,已成为玉米生产上的主要限制因素。本文主要阐述玉米的几种病虫害玉米暝、大斑病、丝黑穗病的综合防治技术,以期为农民提供实用技术,最大限度减少其对玉米安全生产的危害。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大同市玉米红蜘蛛的特征习性、发生原因及规律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在玉米红蜘蛛防治上要从维护玉米田的生态平衡入手,提出大力实施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基础,化学防治为辅的绿色防控技术的新论点,以便经济有效地控制玉米红蜘蛛的危害。  相似文献   

17.
玉米螟的发生与危害在明水县玉米主产区日益严重,直接危害着玉米生产,影响着粮食产量和品质。玉米螟综合防控技术是一项绿色环保、集生物防治、物理防防治一身的综合防控措施,对环境安全、食品安全及生态安全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近年来明水县在全县玉米主产区、高产区及玉米螟重发区玉米田推广实施生物、物理防治玉米螟技术,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8.
玉米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在种植生产中常常受到病虫害的影响,特别是玉米螟的危害最为严重。玉米螟作为害虫在全球都广泛分布,其危害寄主种类多达150种以上,发病时会使玉米发生严重减产,重发生年可减产20%~30%以上。给农民造成巨大的损失。分析了玉米螟危害特点即发生条件,阐述玉米螟防治策略,提出了无害化综合防治技术,包括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内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种植玉米的病虫草害是危害玉米产量的重要因素,需要特别重视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20.
玉米不仅仅是重要的粮食作物,还是重要的饲料、工业原料,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所以,研究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势在必行。本文系统的分析了种子质量差、播种质量差、种植密度过大、小麦收获机械的碾压、苗期管理跟不上、除草剂药物对土壤的危害等都是麦茬玉米在生产中形成弱苗的主要原因,并且结合本地实际提出了防止弱小苗形成、创造壮苗群体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