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有线电视在农村的发展,各地农村"重电视、轻广播"的现象日益突出,特别是农村"费改税"取消广播维护统筹费以后,农村有线广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出现了大面积急剧滑坡的严峻形势。但是由于农村的生活习惯等特点,广播可以说是非常适合农村的一种信息传播载体。在当下,加强农村调频广播事业成为新时代社会主义农村文化建设的主题。伴随着有线电视网络在农村范围内的广泛应用。将广播和有线电视联合共同传输,是农村有线广播事业的必然趋势。这能够有效的提高接收质量,避免投资浪费,还可以减少维护费用。本文对建设农村广播的意义加以说明,并分析新形势下农村广播的发展方向,并实例分析共缆传输方案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农村有线广播是我国广播事业中具有特殊作用的组成部分,也是联系丁家万户的重要信息渠道。目前有线电视的迅速发展,一些乡、镇、村也开通了有线电视。故也为有线广播发展带来了机遇。广播和电视共缆传输,可使有线广播在农村牧区继续发展。经过各地区的实践证明,调频广播和有线电视共缆传输是一种很好的传输模式和发展方向。有线电视传输频率和调频广播的传输频率是在一个相接的频段上。故只要有线电视传输的信号质量好,调频广播的信号质量肯定也好。根据各地的应用,进一步证明原来有线广播传输靠专用线路或利用电话线路(轮替传输的方…  相似文献   

3.
有线广播从传输方式而言 ,主要为音频传输、音频共缆传输和调频共缆传输三种。传输介质有裸铁丝、音频电缆、光缆三种。近几年来 ,随着有线电视的迅猛发展 ,光纤技术在有线电视传输中的应用 ,县市到镇乡、村完成了二级光缆联网工程。如何在这张有线传输电视网络中普及发展农村广播 ,已成为业内人士共同关注的焦点。调频广播与有线电视共缆传输不失为有线广播进一步发展壮大的新路子。诸暨市广播电视局从 1 999年在阮市、直埠两镇进行了调频广播和有线电视共缆传输 ,发展农村有线广播的试点 ,效果很好。通过近 5年的努力 ,到目前为止 ,全市 1…  相似文献   

4.
随着广播技术的快速发展,有线广播逐渐被调频广播所替代,但是以前那种村村通广播、户户喇叭响的局面不复存在,广播的发展情况不容乐观,为此肥城市广播电视局把发展数字调频广播作为发展广播事业的主攻方向,利用智能数字遥控调频音箱实现广播传输覆盖,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目前全市实现广播无线发射覆盖达到100%,城区及所有乡镇办事处驻地都用调频音箱实现了覆盖,每天定时开关机,让广播的声音传达到全市的每一个角落,为宣传、创收打造了一个良好的载体。  相似文献   

5.
调频广播、电视共缆传输在县级城区的应用□刘黎明(四川省乐山市金口河区广电局614700)近几年来,有线电视在众多传播媒体中异军突起,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也影响了广播的发展,多数地方有线广播严重滑坡,恢复和巩固越来越艰难。有线广播该向何处去?笔者认...  相似文献   

6.
谈乡镇调频共缆的二级传输□宗翔(江苏省宜兴市广播电视局214206)有线电视和调频广播的共缆传输,推动了农村有线广播和有线电视的共同发展,巩固了农村有线广播阵地。对乡镇而言,若采用一级调频,则不便于村级使用广播,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实行调频共缆的二级...  相似文献   

7.
随着有线电视HFC网络的发展 ,农村有线广播实现了调频共缆传输。调频共缆技术不但节约了投资 ,而且从根本上改善了音质音量 ,是当前农村有线广播传输方式的最佳选择。县 (市 )级的FM广播信号借助于有线电视光缆网传送至乡、镇后 ,由乡、镇广电站进行解调再调制后送入网络。FM信号传至村级网络后 ,村委会干部等要播报通知或召开广播会议 ,原先都是采用广播陷波技术来插播。本文要介绍的是不用陷波器 ,而是只用一只“过电一分支器”进行反向接入的同频抑制技术进行插播的插播系统。1 系统原理图见图 1。图 1 系统原理图图 1中的农村广播…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在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中,根据有线广播电视网络的不同结构,利用调频广播的光纤同频插播、光纤异频插播、电缆同频插播、电缆异频插播和音频广播等多种途径,实现县、乡、村三级广播的方法,以满足广大农村干部群众听广播、用广播的愿望。  相似文献   

9.
有线电视在农村的普及率大幅度提高 ,为调频广播通过有线电视网络进入千家万户创造了良好条件 ,实践证明 ,调频广播与有线电视共缆传输是一种比较经济的传输模式。现就有线广播的几种传输方式比较如下。1 传统有线广播传输方式(1)传统的有线广播传输方式靠铁丝连接千家万户 ,由于风吹雨淋 ,日益老化的站房维修经费直线上升 ,负担越来越重。(2 )露天裸线损耗很大 ,各级站房电费居高不下。(3)线路直接受天气影响和外界干扰 ,音质音量无法控制。(4)由于线路高压较高 ,加之农村电力网全面普及 ,这种传输方式存在不少安全隐患。2 有线电视与音…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县各乡镇、村"重电视、轻广播"的现象日益突出,使农村有线广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在新农村建设中如何构建农村广播公共服务体系,有效发挥广播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是摆在广播电视工作人员面前的新课题。本文试分析了调频广播与有线电视共缆传输,如何使得有线广播在农村得到更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中国有线电视》2009,(8):883-883
8月2日,浙江绍兴市召开全市有线广播“村村响”联网整网工程建设工作会议,要求在巩固2005年户外调频广播“村村响”建设成果的基础上,于9月底前完成有线广播“村村响”联网整网工作,全面完成有线广播“村村响”任务。  相似文献   

12.
靠铁线传输的有线广播喇叭,高压馈电传输不安全,经过多年运行损坏严重基本无法修复,农村有线广播名存实亡,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康庄工程”使村村通上水泥公路,群众要求恢复广播的呼声很高。  相似文献   

13.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调频广播逐渐替代了传统的有线广播。调频广播的覆盖面广,通信方便,有利于进行安装和维护,调频广播的应用范围不断地扩大。但是,调频广播发射技术中仍然存在较大的问题,本文中分析了调频广播的工作特点,结合形势的发展研究了调频广播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运用现有的有线广播网络,完成与区政府应急工作体系对接,建立区、镇乡(街道)、村三级贯通、统一联动、安全可控、反应敏捷的应急广播体系.确保在应急响应情况下,区、镇人民政府、村在第一时间能通过广播网络实现应急信息在广大农村地区户外的全覆盖.本文介绍了应急广播在村级的2种组网方式,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坚持“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讲起来容易 ,但在实际工作中并不那么容易落实。比如 ,近年来随着农村有线电视的不断普及 ,从而逐步形成了有线广播和有线电视两张网络。有关部门审时度势 ,立即提出广播与电视进行共缆传输的二网并一网计划 ,并提出指标 ,列入年度工作考核。应该看到 ,浦东新区由于成片开发建设 ,广播网络无法进入城市化 (集镇区域 )居住区域。有关部门从全局整体发展趋势的高度出发 ,抓住有线电视网络进入千家万户的机遇 ,将广播混入电视网络进行共缆传输 ,对减少广播维护量、节省维护开支、扩大广播入户率确实是高明…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论述了在CATV网上开办FM广播(多节目,具有网上特点、专栏节目占相当比例的广播)的必要性,分析了开办网上FM广播优势,述说了网上FM广播节目形式。就多节目接收机的功能、定位,网上传送广播存在的问题,如何解决问题进行了探讨。本文目的是推动CATV网上的FM广播,使有线广播电视网的信息传媒作用得以进一步发挥,广播、电视在受众中的地位得以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7.
随着“村村通”工作的深入开展和调频广播设备器材的技术进步,农村实现调频广播与有线电视共缆传输的网络基础和技术条件日趋成熟。大多数经济发达地区已经或正在实施有线电视与调频共缆传输的方案。我市的网络条件基本具备,镇、村领导和广大群众要求发展农村有线广播网呼声强烈。我们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借鉴外地的先进经验,结合选用国内最新技术和产品,确定了调频广播与有线电视共缆传输方案,并在沙溪、归庄、岳王等镇  相似文献   

18.
谢笃芳 《中国有线电视》2007,(15):1403-1404
六盘水广播电视信息网络中心成立于2003年,主要负责有线电视网络传输,开展广播电视节目传输及视频点播、数据广播、网络远程教育、因特网接入等基于有线广播电视网络的经营业务,开展有线广播电视网络产业的研究和开发。  相似文献   

19.
湖南省有线广播电视事业起步早、建设快。衡阳市有线广播电视台1989年筹建,是省内第一个地级有线广播电视台;湖南省有线广播电视台1990年筹建,是经广播影视部批准试点的我国第一个省级有线广播电视台。至今,全省所有市(地)、县(市)所在地都已建厂有线广播电视台,入网超过240万户;70%以上的乡镇所在地建了有线广播电视站;还建有许多企业有线广播电视站和闭路电视网。我省有线广播电视网大都是300MHz系统的同轴电缆网。300MHz系统最多只能传送28套电视节目,其中12个标准频道,16个增补频道。除去当地受干扰的电视频道外,真正…  相似文献   

20.
高建芳 《有线电视技术》2003,10(16):83-83,82
2003年元月,区广电局下发了《杭州市萧山区镇、街道有线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规划》,强调了“坚持广播和电视共缆传输,提高有线广播电视覆盖率”的要求。 有线广播电视发展到今天,许多镇乡的网络已进入老化期,到了整改和升级阶段,这是实施有线广播电视共缆传输的一个有利契机。结合我们瓜沥镇这几年的实践,简单谈一谈有线广播电视共缆传输的一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