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采用核-壳技术制备了醋酸乙烯酯-丙烯酸共聚乳液。研究了丙烯酸(AA)含量、聚乙烯醇(PVA)用量,核/壳比变化对乳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变AA含量和核/壳比,能有效调整乳液的粘度;如果用丙烯酸改性PVAc乳液,不用增塑剂,也能显著地降低乳液的最低成膜温度。  相似文献   

2.
核壳型醋-丙乳液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预乳化工艺和半连续种子聚合法合成了具有核壳结构的醋-丙乳液,研究了聚合过程中软硬单体比例、乳化剂含量及其在核壳阶段的比例以及功能单体比例对产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软硬单体质量比为65∶25,乳化剂用量为3%[并在核壳阶段的比例为(1.5~2):1),功能单体(HEMA/N-MA/AA)质量比为2∶1∶5,可以得到综合性能良好的核壳型醋-丙乳液.  相似文献   

3.
采用半连续乳液聚合法合成了具有核壳结构的苯丙乳液,考察了玻璃化转变温度( Tg)、核中丙烯酸的用量、亲水单体用量及种类对乳液冻融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Tg在 20.94 ℃左右、核中丙烯酸的用量为 2.5%时,苯丙乳液的冻融稳定性较好,不同亲水单体和用量对冻融稳定性的影响不大,也表明了在该体系下丙烯酸已为乳液提供了足够的冻融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采用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正丁酯为核层单体,丙烯酸异辛酯、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正丁酯为壳层单体,合成具有核壳结构的纯丙乳液。通过对丙烯酸羟丙酯对乳液成膜性能影响的讨论,得出丙烯酸羟丙酯用量不能超过聚合单体总量的1.5%。讨论了核层玻璃化转变温度,以及核层/壳层的质量比对乳液力学性能的影响。核层玻璃化转变温度为45℃,核层/壳层的质量比为40∶60时,所得核壳乳液的力学性能最为理想,符合涂料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5.
核/壳苯丙乳液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预乳化工艺和种子乳液聚合技术合成了具有核/壳结构的苯丙乳液,研究了引发剂种类、乳化剂用量及两阶段用量等对苯丙核/壳乳液合成的影响。得到了聚合过程稳定、综合性能好的核/壳型乳液。  相似文献   

6.
采用自制具有核-壳结构的自干型丙烯酸改性醇酸水分散体乳液,制得有一定装饰效果和防锈效果的水性工业面漆,并对影响面漆性能的多种因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制备了一种自交联核壳型丙烯酸弹性乳液,测定了其红外光谱及粒径分布,并研究了该乳液在涂料配方中不同乳液用量对涂料拉伸性能及耐沾污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表征了不同乳液含量下涂料的断面结构。结果表明当乳液含量为33%时,涂料具有较好的拉伸性能及耐沾净性能。  相似文献   

8.
有机硅/丙烯酸酯共聚复合乳液结构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红外光谱及扫描电镜对合成的有机硅-丙烯酸酯共聚复合乳液的化学结构、粒子形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合成的有机硅一丙烯酸酯复合乳液为具有核壳形态结构的新型乳胶液,其核/壳间存在化学键合.与纯丙乳液和硅-丙共聚乳液相比,核壳型复合乳胶膜在耐水性方面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9.
强西怀 《精细化工》2012,29(12):1212-1216
以双丙酮丙烯酰胺(DAAM)和己二酸二酰肼(ADH)为交联体系,采用核壳结构种子乳液聚合法,合成了室温自交联的核壳丙烯酸树脂乳液。主要考察了交联体系在乳胶粒子的核层和壳层的用量对膜性能的影响,FTIR测试证实在核层、壳层均能发生DAAM-ADH交联反应。通过TEM分析显示,该室温自交联的丙烯酸树脂乳液具有明显的核壳结构。  相似文献   

10.
本采用预乳化、半连续种子聚合法工艺,通过苯乙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四元共聚,研制出了具有核壳结构的苯丙乳液,以此配制成外墙涂料。着重讨论了乳化剂和丙烯酸的用量,以及核中不同单体用量对涂料性能的影响;同时用MDSC及IR表征了所得聚合物乳液的结构。  相似文献   

11.
设计制备了以疏水性聚苯乙烯(PS)为核、以亲水性聚丙烯酸(PAA)为壳的PS/PAA核壳结构复合微球。首先利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了亚微米级的PS微球,再以其为种子,利用种子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PS/PAA核壳微球。在种子聚合阶段,选用AIBN当引发剂,经过红外光谱(IR)表征,表明当使用油溶性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使其最终形成PS/PAA核壳结构微球。这种方法解决了亲水性较强的单体在以水为介质时在PS微球溶于少量的苯乙烯(St),并在引发聚合之前经过充分的吸附溶胀,可使亲水性单体AAc在PS种子微球表面聚合生成壳层,解决表面不容易直接聚合生成壳层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引发剂,乳化剂对苯丙核/壳乳液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采用预乳化工艺和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技术合成了具有核/壳结构的苯丙乳液,研究了引发剂种类、乳化剂用量及两阶段乳化剂用量比等对苯丙核/壳乳液合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中空聚合物微球的制备——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预乳化滴加工艺结合多段乳液聚合方法先制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聚(苯乙烯-甲基丙烯酸)核壳乳液,随后以碱/酸溶胀处理得到了单分散性优异且中空度为30%的中空聚合物微球.以动态光散射(DL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场发式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等对各阶段乳液聚合的胶粒大小和分布以及形态结构进行了表征.实验考察了种子酸含量对种子和核壳乳胶的特性以及中空聚合物微球形态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种子制备时的酸用量以30%~35%为宜,核壳胶粒中约85%的酸单元存在于核聚合物内部.另外,探讨了核壳胶粒在碱/酸溶胀处理过程中的中空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14.
Electrorheological (ER) fluid or suspension containing lithium salt of poly(acrylic acid) were synthesized directly by inverse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Effects of the amounts of crosslinking agent and the stabilizer and neutralization degree used in the polymerization, as well as water content of the polymer particles on the ER activity were investigated. The ER suspension exhibited maximum yield stress at optimum amounts of stabilizer and crosslinking agent used in the inverse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as well as at optimum water content of the polymer particles. Glycerol was tried to be used as an activator instead of water and was shown to have a favorable effect on the thermal stability of the ER suspension. Core–shell-type polymer particles were synthesized through inverse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with supplemental addition of a second monomer. The ER suspension containing particles with poly(lithium acrylate) as core and polyacrylamide as shell showed better ER behavior than those without the polyacrylamide shell. © 1998 John Wiley & Sons, Inc. J Appl Polym Sci 68: 2169–2174, 1998  相似文献   

15.
采用了种子乳液聚合法,以可被碱溶胀的丙烯酸类聚合物为核,交联型的丙烯酸类高聚物为壳,合成了新型的可以代替部分钛白粉等颜料的可遮盖聚合物。讨论了乳化剂、单体、核壳比等对聚合物性能的影响,其中核壳比在1:15-1:25时,聚合物具有较好的遮盖效果。  相似文献   

16.
乳液聚合法制备中空乳胶粒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多段乳液聚合法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聚(苯乙烯-丙烯腈)核壳乳液,然后用碱溶胀处理得到了单分散性较好的中空聚合物微球.以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各阶段乳液聚合的胶粒大小和分布以及形貌行了表征.研究了种子乳液聚合反应时间、搅拌速度、单体滴加速度等因素对中空聚合物微球的形态及粒径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单体的滴加速度控制在0.1~0.2g/min,搅拌速度控制在80~120 r/min时,可以制备中空形态较好的中空聚合物微球.  相似文献   

17.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核-壳乳液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以丙烯酸异辛酯为壳,MMA为核,MMA和有机硅偶联剂(A-151)为官能性单体,合成了内硬外软的核-壳型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讨论了官能性单体、核-壳单体结构、引发剂等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