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郭庆藩<庄子集释>,王先谦、刘武<庄子集解·庄子集解内篇补正>,王夫之<庄子解>,胡远睿<庄子诠诂>,支伟成<庄子校释>,朱季海<庄子故言>,张默生<庄子内篇新释>,钟泰<庄子发微>,陆永品<庄子通释>等,对<庄子·养生主>的注疏多有分歧,本文拟作一个简单梳理.  相似文献   

2.
<逍遥游>是<庄子>第一篇,也是庄子思想的精髓,其中许多概念有很丰富的内涵,明晰这些概念的含义对我们更好地理解<庄子>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3.
<山木第二十>针对不同的契机阐述不同的主张.本文就是想阐述从低到高的修道者的层次和他们在庄子哲学中所能找到的对应的方法,来说明庄子的哲学是一个切实的能够引导人们上升到庄子自身程度的梯子.  相似文献   

4.
关于庄子内外篇区分的标准、时期,学者们有不同的见解,我们认为内外杂的分期跟成篇的早晚、内容深浅有不可分的关系.从可考的文献记载来看,最迟在刘向时<庄子>已有了内、外篇的区分,杂篇的区分始自刘向的可能性也很大.庄子篇分内外是后人编纂的结果,在研究庄子的过程中需要打破内外杂的分界.  相似文献   

5.
<庄子>一书是中国文学和哲学的瑰宝,我们用多视角的方式来细究庄子的这部著作,便可发现其中同样蕴藏着极其宝贵的教育思想,它以其深邃的大智慧、独特的言语方式潜移默化地发散着其教育功能.在对庄子的教育思想的解读中,我们可以获得不少对当今教育的启迪.  相似文献   

6.
成都大学邓经武教授,是著名的巴蜀史研究学者.他的新著<六百年迷雾何时清---"湖广填四川"揭密>(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年9月出版),全书共13章52节,连同后记26万字.  相似文献   

7.
胡培翚<仪礼正义>一书保存了大量的引<诗>例证.通过穷尽考察胡培翚<仪礼正义>一书引用<诗经>的例句,可以还原胡培翚<仪礼正义>引<诗>的特点与成就.<仪礼正义>所引<诗经>的内容、特点、方法反映了胡氏治<诗>的特点.胡培翚诠释<诗经>,不逊色于同时代专治毛<诗>学者所取得的成就.对胡培翚<仪礼正义>引<诗>进行研究,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对<仪礼正义>展开研究,也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清代皖派朴学家解经之特色.  相似文献   

8.
由于"清华简"的发现,<尚书>学的诸多问题势必会再一次引起广泛的讨论.<论书篇>中有大量的关于<尚书>的记载,这些都是现在研究<尚书>颇具价值的文献材料.该篇涉及的<尚书>篇目、<尚书>引文以及记载孔子的相关议论都事关<尚书>学研究.在论证内容可信性的基础上,<论书篇>所承栽的历史信息应该被发掘和利用.  相似文献   

9.
在<管子>一书的接受史上,唐朝堪称显学.杜佑花36年写成了我国第一部典章制度通史--<通典>二百卷,在其著述中广泛地征引<管子>一书的微言大义.其关于<管子>一书思想的继承在其著述的<通典>中得到深刻的体现,通过梳理杜佑在<通典>中对<管子>文献的征引,考察杜佑对<管子>思想精髓的继承,有益于探究<管子>通过杜佑的传承在唐代社会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长沙马王堆帛书<春秋事语>诚然与<左传>存在关联,但本文对相关文献重新研究后认为,帛书<春秋事语>很可能既非简化<左传>而成的<左传>系统古书,也非<左传>成书所参考的底本,而应是一种颇受<左传>影响的"语"类古佚书.虽然帛书<春秋事语>形式特征与<国语>接近,但帛书<春秋事语>是<国语>选本的有关推测尚缺乏充分依据.  相似文献   

11.
贾平凹第一部长篇小说<浮躁>表现出创作主体立场的现代性与传统性的纠结状态,在这种纠结中又表现出对于传统性的倾斜.这样的价值立场在贾平凹后来的小说,如<怀念狼>、<废都>乃至<秦腔>、<高兴>与<古炉>中仍然有着充分的表现,而<浮躁>则是其滥觞.它展现了中国一代乡土作家在价值立场上的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全书人称代词的穷尽式统计,归纳出它的人称代词系统:第一人称用"我"、"吾";第二人称用"你"、"汝"、"子":第三人称用"他"、"之".虽然全书由于篇幅有限代词系统比较简单,但通过这样的梳理还是可以看到该书成书时期的一些语言特点的.  相似文献   

13.
生态就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简单的说,所谓生态就是自然界万物之间的联系方式.在这种方式中自然万物都是按其本来面目而存在着.而当将这一纯自然对象与所谓"文明"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本来面目的自然生态就不那么"自然"了.因为"文明"只属于一种存在,那就是"人".由此我们说,生态文明实际上表征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当然,只有被认为是反映了正当性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才可能称其为"生态文明".用庄子的话说,只有当人们在"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庄子·天下篇>)的心态下人与自然,或说天与人的关系才是合乎天地万物之真情真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从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出发,分析其对古典主义美学的影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诗学>对贺拉斯<诗艺>的影响;二是<诗学>对布瓦洛<诗的艺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刘向父子是西汉著名的通儒、文献目录学家,他们在学术思想史上的贡献主要在于他们的目录学著作--<别录><七略>.成帝河平三年,刘向受诏主持校理皇家图书.<汉书·楚元王传>日:"上(成帝)方精于<诗>、<书>,观古文,诏向领校中<五经>秘书""向死后,歆复领<五经>,卒父前业.歆乃集六艺群书,种别为<七略>",这是汉代第一次大规模的图书整理活动,产生了我国最早的综合性的分类图书目录--<别录>和<七略>.而班固<汉书·艺文志>就<七略>"删其要以备篇籍",<汉书·艺文志>是在对<七略>进行删节的基础上形成的.据此<汉书·艺文志>保存了<别录><七略>的精要之言,后人遂得以观<七略>风采.  相似文献   

16.
本文试图将李碧华的小说<青蛇>与传统的戏剧<白蛇传>进行互文性阅读,从而探究<青蛇>的意义、语言叙事以及审美效果是如何产生的.<青蛇>本身是自足的,但是,它又确实解构了<白蛇传>的情感价值,将读者置于现代生存环境的境遇中采.<青蛇>意义的苍白与追寻,带给读者再造的审美快感.  相似文献   

17.
作为现代诗歌的奠基人,郭沫若以深刻的现代意识和独特的诗歌话语,创建了现代诗剧体式.郭沫若将"五四"乃至整个现代诗剧的起点铺得很高,并给同代及后代作家以巨大影响.他创作诗剧集中在"五四"时期,主要作品有<黎明>、<凤凰涅架>、<棠棣之花>、<湘累>、<女神之再生>、<广寒宫>和<孤竹君之二子>.这些诗剧体现了狂飘突进的"五四"时代精神,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辞源>、<辞海>、<汉魏六朝乐府诗译注>、<乐府诗鉴赏辞典>、<先秦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等,均认为"欢"仅指"男子".还有学者撰文称<乐府诗集>中的"欢"没有指代女子的.对于此观点,笔者不敢苟同.笔者认为:"欢"作为称谓词,用于情人之间,既可女称男,亦可男呼女,本无男女之别.  相似文献   

19.
韩愈文集中时常出现"传曰"、"经曰"式样的引文标识.盖韩氏称"经"者如<书>、<易>、<春秋)、<仪礼>等皆先秦之原典,这与韩愈复古崇经有关系.唐代官方列<左传>等<春秋>三传入经,务实而已,<春秋>之书若无三传配之,不可晓明,经传合一自汉代就如此,故<春秋>三传称经不甚奇怪.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的"入门老师"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从<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到<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反杜林论>、<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等等经典名文,指引我党从无到有、改天换地、日新月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