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寻求专利保护是企业发展的基本专利战略。一类由互补性专利组成的伞型专利组合是通过挖掘同一产品系统存在或潜在的更多技术问题而形成的具有互补技术特征的系列专利方案,通过更大的专利权利保护范围实现对同一产品系统的全方位保护。预期失效分析(Antucupatory failure determination,AFD)作为在发明问题解决算法(Algorithm for inventive-problem solving,ARIZ)中理想解和冲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失效预测分析工具,成为发现失效问题的一种相对成熟的方法,能挖掘现有的产品系统各方面的问题以及预测尚未发现的问题。提出通过伞型专利组合分析、失效分析、TRIZ工具解决问题、专利性评价四个步骤组成的基于AFD的伞型专利组合规避设计,首先通过对规避对象产品系统进行专利组合分析,标定对象产品系统的专利权利范围,为创新设计设定了界限并提供了研究线索;其次,运用AFD进行失效分析和失效预测,确定系统已存及可能的失效点;再次,通过应用TRIZ方法产生出创造性的解决方案;最后,利用专利实质授权条件评价筛选方案并进行专利申请。应用该流程对一种擦窗机器人进行创新案例分析,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2.
汽车零部件失效分析过程中现场调查环节采用的人工现场调查手段存在局限性,现场调查效率低,甚至某些现场人工无法进入等问题,研究了一种多场合适用的汽车零部件失效分析系统。以计算机视觉测量技术为基础,借鉴计算机视觉测量技术在其他检测领域应用案例,采用图像采集模块、图像处理模块、系统控制功能模块、机电执行模块、人机交互模块等辅助模块组成的系统硬件。选用VisionMAX视觉软件系统实现软件开发。利用了该软件提供的一系列数据库编写的视觉工具,通过各功能模块的相互作用完成失效分析过程中现场调查、失效件首件判定、失效件初步观察等工作。实现对失效汽车零部件进行图像采集、图像处理、图像识别及定量分析,通过图像确定汽车零部件失效类型,通过定量分析对失效进行初步判定,为进一步的失效分析方案、失效件检测、失效性质确定、失效原因确定、挖掘失效的机理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失效分析已经成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失效分析是提高产品质量和可靠性的有效途径,根据失效分析结果,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便可防止同类产品出现类似的失效,消除隐患,确保安全;是产品进行合理设计、选材、制造和使用,对产品质量进行仲裁的根据;目前,失效分析工作在我国已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其理论和技术开  相似文献   

4.
滚动轴承失效分析概论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赵传国 《轴承》1996,(1):39-46
滚动轴承零件的失效分析是提高轴承可靠性系统工程中的重要一环,也是一门跨学科的新技术领域,引起人们的关注。介绍了轴承零件失效的基本形式、影响因素、分析方法、表面质量分析、轴承失效预测以及预防技术的发展现状。参考文献11篇。  相似文献   

5.
正由王荣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编著的《失效分析应用技术》一书,已于2019年4月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该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失效分析中常用的分析技术和方法,内容包括失效分析概述、现场勘查技术、宏观分析技术、断口分析技术、金相分析技术、定量分析技术、X射线分析技术、电子光学分析技术、痕迹分析技术、裂纹分析技术、失效诊断技术、失效预防与安全评估、失效分析在司法鉴定中的应用和失效  相似文献   

6.
现场使用的两种抽油杆强化接箍发生失效,对失效接箍试样进行宏观形貌、微观形貌、化学成分、硬度及金相组织等分析。结果表明,一种接箍的失效是由于表面强化层厚度较薄引起的,另一种接箍失效原因是表面强化层硬度低、质地疏松且存在微裂纹,强化层与基体结合不紧密,基体组织为带状组织,组织存在缺陷。  相似文献   

7.
通过现场使用案例对一种端吸泵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轴承损坏和密封失效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了可能引起损坏的各种原因,再根据现场情况逐一排查,找到可能引起密封及轴承失效的原因,并提出合理有效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8.
刘寿祥  吕亚芳 《轴承》2001,(6):36-37
采用“现场使用寿命试验”评价高速磨头轴承的使用寿命基本准确可靠 ,关键是分清试验轴承失效的“轴承”和“非轴承”因素。试验证明 ,超精密高速磨头轴承的失效形式主要是保持架的磨损失效。要想进一步提高其使用寿命 ,必须探求具有良好耐磨性的保持架新型材质。附图 1幅 ,表 3个  相似文献   

9.
MEMS可靠性与失效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张文明  孟光 《机械强度》2005,27(6):855-859
主要探讨目前微电子机械系统(micro-electro-mechanicalsystem,MEMS)中采用的分别以费用和以失效分析,质量保证为主的两种可靠性分析方法,并介绍其他相关的分析方法;对国内外广泛运用的众多失效分析基本单元结构进行详细分析;叙述MEMS中各种不同的失效模式、失效机理、失效分析应用范围及采取的相应措施;并就MEMS可能出现的失效模式提出相关的微分析技术,为MEMS提供可靠性保障。有利于MEMS的可靠性设计。  相似文献   

10.
牙轮钻头滑动轴承失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收集了近几年20只现场失效牙轮钻头,对其轴承表面金相组织和硬度以及影响牙轮钻头滑动轴承失效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牙轮钻头在工作过程中温度升高引起的轴承表面金相组织发生改变、硬度降低、抗磨性能减弱,是导致牙轮钻头轴承在高转速下快速失效的根本原因;牙轮钻头轴承的主要失效形式就是粘着磨损,其中载荷工况、相对滑动速度和表面涂层是影响牙轮钻头滑动轴承摩擦学性能的主要因素;采用在原轴承基础上加入浮动套的方法降低原轴承的相对滑动速度,是目前提高牙轮钻头滑动轴承摩擦学性能,延长轴承在高速钻井下使用寿命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游梁式抽油机曲柄销失效分析与设计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油田现场提供的曲柄销各种失效样品,对其进行了理化检测、失效形式与宏观形貌分析,给出了按弹性桩模型受力分析与疲劳强度计算结果,并对曲柄销的失效机理进行了深入探讨,对曲柄销与曲柄体提出了改进设计思路,并在现场应用了改进曲柄销.  相似文献   

12.
正由王荣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编著的《失效分析应用技术》一书,已于2019年4月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该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失效分析中常用的分析技术和方法,内容包括失效分析概述、现场勘查技术、宏观分析技术、断口分析技术、金相分析技术、定量分析技术、X射线分析技术、电子光学分析技术、痕迹分析技术、裂纹分析技术、失效诊断技术、  相似文献   

13.
正由王荣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编著的《失效分析应用技术》一书,已于2019年4月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该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失效分析中常用的分析技术和方法,内容包括失效分析概述、现场勘查技术、宏观分析技术、断口分析技术、金相分析技术、定量分析技术、X射线分析技术、电子光学分析技术、痕迹分析技术、裂纹分析技术、失效诊断技术、  相似文献   

14.
游梁式抽油机曲柄销失效分析与改进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油田现场提供的曲柄销各种失效样品,对其进行了理化检测、失效形式与宏观性貌分析,给出了按弹性桩模型受力分析与疲劳强度计算结果,并对曲柄销的失效机理进行了深入探讨,对曲柄销与曲柄体提出了改进设计思路,并在现场应用了改进后的曲柄销,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失效分析”就是对失效件的失效现象进行分析,以确定失效的原因:通常也会对如何防止失效推荐一个解决办法。失效分析的领域非常宽,是涉及许多学科的一门综合忭应用学科,得到国内外工程界的普遍重视,对现代工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在先进国家,失效分析已发展成为一种行业。确定失效的机理(原因)可为改进产品设计、  相似文献   

16.
电子元器件的质量以及运行效果对于电子设备的运行安全可靠性影响较大,针对电子元器件进行科学的失效分析能够有效提升电子元器件运行的可靠性,为电子系统运行提供保障。本文就电子元器件失效分析的主要原则和程序进行了分析,就其主要技术方法以及未来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对卷缆阀的失效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现场排除故障及改进设计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为了查明高温蒸汽管道封头开裂失效原因,针对封头进行了开裂形貌、裂纹断口和金相组织等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封头开裂的失效性质是热疲劳,造成封头开裂的主要原因是雨水长期泄漏对高温封头外壁急冷产生热应力,封头锻造工艺造成的组织缺陷也促进了裂纹的萌生和扩展。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建议措施,避免了类似失效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针对传动轴水帽在现场应用过程中出现断裂失效的实际问题,对其断裂位置、特性及断裂失效原因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总结与分析,分析得出:在验证其结构及材料的强度满足要求的前提下,水帽受到交变载荷及钻井液冲蚀等使用工况条件的多重作用,逐渐形成危险截面和应力集中区,从而增大疲劳断裂失效的风险.此外,对水帽在不同结构下的应力及流道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优化和改进了水帽结构,得以现场试验验证,且实现了推广应用,并提出了多种优化工艺方法及建议,进一步提高水帽的抗冲蚀性与疲劳寿命.  相似文献   

20.
利用电阻测试、电子显微镜、X-Ray、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以及芯材电阻解析对镍粉填充聚乙烯制备的过电流保护元件失效品与正常品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失效品电阻呈百毫欧及欧姆级高阻而正常品电阻约11 mΩ;过电流保护元件在X-Ray分析显示均无结构异常。电子显微镜、SEM和EDS观察:环氧树脂胶层存在偏薄区域,且有导电粒子裸露在空气中风险。芯材电阻解析可确认过电流元件失效是因PTC芯材呈高电阻状态,而在SEM和EDS分析下导电粒子镍粉发生氧化生成绝缘的氧化镍是PTC芯材呈高阻状态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